资源描述
胃镜检查管理制度
一、目的
规范操作,严防差错事故,提高胃镜检查质量。
二、适用范围
胃镜检查过程控制。
三、职责
胃镜检查医师负责具体的检查、诊断、治疗及其他技术操作工作:
1. 及时完成各种检查、诊断、治疗和技术操作工作,负责填写诊断报告。
2.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3. 负责各种仪器设备的管理、检修、保养工作。
四、工作程序
1. 掌握胃镜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 适应症
① 有上消化道症状: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灼热、消化不良、吞咽困难、呕吐、暧气、呃逆等原因不明者。
② 疑上消化道病变,经X线钡餐检查诊断仍不能确定者。
③ 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者。
④ 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疾病,要内镜随访或经各种治疗后需复查者。
⑤ 高危癌人群普查,需经内镜治疗或镜下上消化道生理功能测定者。
(2) 禁忌症
① 不合作的精神病、精神过度紧张患者或智力有明显障碍者。
② 状况不能耐受检查者,如支气管哮喘、严重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肝性昏迷、尿毒症、休克、严重感染、脑出血、重症糖尿病、明显出血素质、血压过高不能承受检查者。
③ 内镜插入困难或易致危险者,如急性化脓性咽炎、降主动脉瘤、急性支气管炎、食管胃肠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
④ 传染性疾病如开放性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肝功能异常或乙型肝炎抗原阳性患者属相对禁忌,必须检查者,可用专用内镜,并严格消毒。
2. 术前准备
(1) 术前首先要了解病史、检查目的、特殊要求,其他检查情况,有无内镜检查禁忌,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急性、慢性传染病。
(2) 向患者讲清检查目的、必要性及配合检查须注意的事项。
(3) 检查前禁食至少6〜8小时,已作钡餐检查者,最好3
天后再做该项检查,幽门梗阻者则应禁食2〜3天,必要时需洗胃,术前排空大、小便。
(4 )镇静剂及解痉剂不必常规应用,对个别精神紧张者或胃肠蠕动特别强烈者可在术前15分钟肌注地西泮(安定)5~lOmg或山莨菪碱1Omg。
(5) 局部麻醉用咽部麻醉液10ml(配方:利多卡因1Og,甘油1ml) 含,患者颈部后仰,充分麻醉5分钟后吐出药液或咽下。或服麻醉剂+祛泡糊精剂,或用4%利多卡因或其他粘膜麻醉剂喷雾咽部,每隔3~5分钟一次,共3次。有麻醉剂过敏史者应慎用,需备肾上腺素。若有条件,术前可服去泡剂甲基硅油2〜4ml。必要时也可在术中用清洗管经活检管道向局部注入稀释5倍的甲基硅泊3〜5ml。
(6) 按顺序检查各种器械是否准备妥善并在内镜屈曲部涂上少许润滑硅油,禁用其他油脂性润滑剂,内镜镜面最好涂上硅蜡。
3. 操作要点
(1) 患者取左侧卧位,头部略向前倾,两腿曲屈。
(2) 取下患者活动假牙,松解领扣和裤带,放置并嘱受检者咬住圈(垫)。
4. 插镜方法
(1)单手法:术者面向患者,左手持操纵部,右手在距镜端20cm处持镜,将镜面对准患者舌根部,将镜端自垫中插
至咽后壁,左手边调节角钮方向,使之顺利到达咽喉部,嘱患者作吞咽动作,顺势轻柔地插入食管。切忌暴力硬插。
(2 )双手法:少数患者不能有效作吞咽动作,可作双手法插镜,术者面向患者,先将垫套于镜身,用左手食指与中指试探患者咽喉部,右手持镜端送入腔(注意务必使镜面方向或端部弯曲弧度与舌根部相平行),在左手食、中两指下将镜插至咽喉部。如有阻力,应调整插镜方向,切不可强行通过。插入咽喉部后,助手迅速将纤镜操纵部移交给术者。亦可令助手插镜,术者持操纵部。
5. 插入胃镜后操作方法
(1) 插入后,在内镜直视下从食管上端开始循腔进镜,依次食管T贲门一胃体一胃窦一经幽门一十二指肠。在退镜时依着十二指肠^胃窦^胃角(低位翻转)^胃体^胃底贲门(高位翻转)T食管T退出。依次顺序全面观察,应用旋转镜身、屈曲镜端等方法,务求观察上消化道全部内粘膜面,如粘膜色泽、光滑度、粘液、蠕动情况及内腔的形状等。发现病变应确定其性状、范围及部位,并详细记录。必要时可进行摄影、活检及细胞学取材。
(2) 当腔内充气不足而粘膜贴近镜面时,少量注气,切忌充气过多。需抽气或吸引液体时应远离粘膜,间断吸引。当接物镜被沾污时,可少量充水,清洗镜面。
(3) 摄影应在观察完毕、活检前进行。照相机要正确装接,
确实到位。拍摄时应视野清楚,注意要表现目标的特征及有可显示部位的标志背景衬托。每次摄影后应认真登记患者姓名及照相编号。
(4) 活体组织检查
① 由助手按术者吩咐协助操纵活检钳瓣的开启。
② 术者右手将钳头自活检阀门孔缓慢送入。当钳头进入视野后,嘱张开钳瓣,操纵内镜,使活检钳命中选定的活检点,稍加压,令关闭活检钳,抽出钳子,即完成1次取材。将取得的标本粘贴于小滤纸片上,置入10%福马林溶液内固定,送病理学检查,取活检组织的原则,应在病变四周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的不同部位取材4〜6块,隆起性病变,还应在中央取材。取材的次序,应先在低点逐步向高处,否则高位取材后流下的血液,可影响低点取材的正确选定和命中。活检部位要描记清楚,最好绘图作出标记。
(5) 细胞学取材应于活检后,检查结束前进行。移去活检钳阀门,换上刷子阀门。经刷子阀门插细胞刷,通过活检管道将刷子头部插入食管或胃肠腔内,在病变及其周围轻轻拭刷。刷后应将刷退至活检孔出处(侧面应退至活检孔出槽内),然后随内镜一同拔出。先做2〜4张涂片后,再将细胞刷拔出内镜。涂片立即放在95%乙醇中固定送检。
6. 术后处理
(1)术后1〜2小时,待麻醉作用消失后,才能进食。当天
宜进温软食物。
(2) 拔镜后如有咽喉部疼痛不适或声嘶,给予药物含漱。
(3) 术后一般休息一天。
(4) 检查后患者若有剧烈腹痛、黑便、呕血,嘱其来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