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槽罐车公路运输事故预防措施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在生产、使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和污染环境的隐患。例如,氯气是一种具有异臭和激烈刺激性、毒性很强的黄绿色气体,在阳光照耀下与易燃气体接触极易发生燃烧爆炸。氯气会激烈刺激人的皮肤与眼睛,假设人体吸人氯气,会造成上呼吸道黏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严重者会陷入昏迷甚至窒息死亡。随着国民经济和道路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氯气已广泛应用于氯碱工业、造纸业及医院、自来水的消毒等行业,我国对氯气的必需求量逐渐增多,为方便运输,通常将氯气在常温下加压成液态,以液氯的形式装罐运输。经调查数据说明,氯气应用中有95%以上涉及异地运输问题,其中约80%又是通过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众多,近年来时有发生液氯槽罐车公路运输事故,造成庞大的人身伤亡与经济损失,后果严重。如2021年1月13日河南省郾城县液氯槽罐车发生泄漏事故,造成2.4万人紧急疏散;2021年"329'京沪高速淮安段液氯泄漏特大事故,造成29人中毒死亡,组织疏散村民群众近1万人,导致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关闭20小时。因此,我们对危险化学品槽罐车公路运输事故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危险化学品槽罐车公路运输事故的原因包括人的因素、车辆及罐体因素、道路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大要素。因此,必需要从四个方面开始预防。
1.人的方面应当严格驾驶员和押运员等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考核,强化其自身的安全意识,尽量避免出现危险状况,而一旦发生危险时应该能够及时辨识,并采纳有效措施,第一时间处理现场;建议应当依据路径距离配备驾驶员与押运员人数,避免出现疲惫驾驶等问题;另一方面应当把化学品毒性的基本知识广泛宣扬到群众中去,尤其是运输路径周边的村民群众,使其了解基本的自我防护措施,在碰到化学品泄漏事故时安全避险。
2.车辆及罐体这一因素的控制重点应在于强化对车辆及罐体质量的检查监管,使其行业规范化,以保证运输安全。此外,由于化学品槽罐车一般载重较大,在行车途中驾驶员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以减少对罐内气体做功,在道路转弯处车辆应减速,以防止急转弯或车速过快时,车辆发生侧翻、连杆断裂等事件;同时,押运人员应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定期对车辆和罐体的质量进行实时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3.道路因素主要包括道路路面、坡度,道路照明状况,车道数量、宽度、不符合制定规范的线形等。另外公路缺少交通信号标志或交通信号标志设置不显然,安全设施不齐备等问题也会引发事故,还应当选择平坦、快捷的道路,选择远离如城市等人口密集
的区域。此外,运输过程中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也会影响行车安全。诸如,在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道路路面变滑,能见度变低,驾驶员应慢速行驶,注意防范交通事故的发生;又如,夏季高温会使罐内气体升压,因而槽罐车应当备有遮阳或罐体冷却降温等设施,避免暴晒,以防止罐内压力过高发生危险。
4.管理因素是一项综合因素,涉及人、车辆及罐体、道路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诸多化学品泄漏事故所体现的最终问题在于化学品行业存在的管理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改善:
①对人的管理建议强化化学品槽罐车公路运输单位和运输从业人员资质的考核认定;同时要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养。
②对车辆及罐体的管理建议走规范化路线,对使用的车辆与容器罐体进行质量鉴定,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严禁使用报废车辆,拼装、私自改装车辆与容器罐体;在运输前后及运输过程中对车辆及罐体状况的检测监控、清洁修理的统一规范和管理。
③对道路环境的优化管理建议运输前首先进行路径优化,选择路面状况合格、交通标志齐全、非人口密集的快捷路径,关于长期固定必需求企业采纳指定路线运输,同时尽可能减少在恶劣气象条件下运输;强化对道路的管制,交通状况不佳时,强化疏导。
④对化学品运输体系的管理严格检察企业的运营资质,加大监管力度和频度,尤其是跨区域运输过程的监测监控;严格制定相关法规条例,并逐步加以完善与落实,同时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最后应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度、安全教育与行车训练制度、安全考核及培训制度,明确安全奖惩制度,健全行车登记统计制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