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性传播疾病(,STD,),概念:主要是由于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接触作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一类传染性疾病。,我国重点防治的,8,种性病,梅毒,Syphilis,淋病,Gonorrhea,软下疳,Chancroid,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 venereum,非淋菌性尿道炎,Genital chlamydial infection,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艾滋病,AIDS,其他,STD,念珠菌病,阴道毛滴虫病,细菌性阴道病,阴虱,疥疮,传染性软疣,乙型肝炎,阿米巴病,股癣,性传播疾病的主要流行特征,1,、病原体与病种不断增多,耐药菌株和隐性感染率有所增多。,2,、传播途径与传播方式多样化,但以性接触传播为主。,3,、多发于青壮年性旺盛期,但有低年龄趋向,4,、世界各地的发病率皆呈上升趋势,危害程度日益严重,5,、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典型的社会病),高危人群为娼妓、嫖客、同性恋等有淫乱行为者,或,病人的配偶,和患病孕妇所生,婴儿,。,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对策与措施,1,、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做到洁身自爱,2,、不公用浴盆、浴巾、便器,不穿用他人的衣裤和游泳衣等,3,、取缔卖淫、嫖娼、同性恋等淫乱活动,制止婚前、婚外性行为和不良的婚娶方式等,4,、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减少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机会,5,、加强对旅馆、饭店、舞厅、浴室等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和公共卫生监督,6,、建立健全性病监测网,以高危人群为重点监测对象,发现传染源应及时隔离并彻底治疗,7,、加强性病防治机构建设,提高卫生人员对性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性传播疾病的危害,对个人的危害:,1,、身体健康:如生殖器畸形、缺损,毁容,严重者会导致死亡。,2,、心理健康:由于性病与道德、伦理和法律有密切关系,患者易产生极大的精神压力,少数非性病患者也产生强烈的恐惧感而造成患者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在临床上常见恐惧、疑病、抑郁及强迫等症状,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面红、多汗、心悸、纳差及两手颤抖等。有的出现尿道口及下腹不适、遗精、早泄、阳萎、月经不调、性欲下降等。,对家庭的危害:,1,、夫妻对方:互相传染,最后导致夫妻不睦,影响家庭幸福。,2,、子孙后代:不育症,先天性性病。,对社会和民族的危害:严重威胁社会安定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性传播疾病的危害,(,图,),1,、,STD,所,导致的,毁容性,疾 病:,2,、先天性,性 病:,艾滋病,概述:艾滋病(,AIDS,)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临床特征为继发性免疫功能缺陷而导致条件性、机会性感染和某些罕见的肿瘤。本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流行特点,1,、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HIV,存在于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行为、输血及血液制品和母婴传播。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针具,或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也是重要的传播方式。,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常发生于娼妓、嫖客、同性恋、静脉吸毒、感染者配偶、以及孕妇感染者所生婴儿等高危人群。,临床表现,1,、潜伏期:,6,个月,-14,年,平均为,4.5-6,年。,2,、主要症状:长期间歇发热,超过,1,个月,有盗汗、疲劳感;体重持续减轻,超过,10%,,很快消瘦;慢性腹泻超过,1,个月,胃纳很差。,3,、次要症状:持续性咳嗽超过,1,个月,可有卡氏肺囊虫肺炎等机会感染;皮肤出现紫色疱疹或斑块(卡波西肉瘤);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艾滋病皮肤表现图片,诊断,一、病史:曾有多性伴淫乱或同性恋史,或有输血和使用其它血制品史,或静脉吸毒史。,二、实验室检查:,贫血,血小板、血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减少,,T,辅助细胞(,T4,),/T,抑制细胞(,T8,)比值,1.0,。,血清,HIV,抗体检测阳性,病毒分离阳性。,治疗,无特效方法,1,阻止,HIV,繁殖和抑制逆转录酶活性,,AZT,(叠氮胸苷)、,DDI,(双脱氧肌苷)、,DDC,(双脱氧胞苷),可联合应用。妊娠晚期用,AZT,加,3TC,来阻断母婴传播。,2,增强免疫功能,干扰素、重组白细胞介素,、丙种球蛋白等。中药如香茹、丹参、黄芪、甘草甜素。,3,针对条件性感染和,Kaposi,肉瘤等恶性肿瘤的治疗。,4,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淋病,概述: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所引起的以泌尿生殖器粘膜化脓性炎症为主的性传播疾病。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急性淋病多可转为慢性,并可引起许多并发症。,流行特点,1,、传染源:主要是淋病病人和带菌者。,2,、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亦可通过带菌者的衣服、浴盆、浴巾、便桶等间接传播,或患淋病的孕妇经产道感染新生儿。,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性旺盛期发病率高,在娼妓、性生活混乱者、同性恋等高危人群中极为常见。,临床表现,1,、潜伏期:一般为,2-7,天,也可长达,1,个月。,2,、症状和体征,(,1,)男性病人:以尿道炎最常见,表现为排尿时尿道灼痛、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道口红肿、流出黄绿色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并可引起包皮龟头炎、前列腺炎等。,(,2,)女性病人:以宫颈炎、尿道炎较为常见,并可引起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和不孕症等。,(,3,)新生儿患者:新生儿感染时可引起淋菌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结膜急性红肿、疼痛、有脓性分泌物,并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和失明。,淋病临床表现图片,诊断,1,、病史:有与淋病病人或隐形感染者性接触史,或污染物品接触史。,2,、临床表现:有淋菌性尿道炎或宫颈炎。、,3,、实验室检查:取尿道分泌物、精液或宫颈内渗出物等,作直接涂片镜检或细菌培养阳性。,治疗,治愈标准,治疗结束,2,周内在无性接触史情况下,(,1,)症状体征全部消失。,(,2,)在治疗结束后,4-7,日做淋球菌复查,结果阴性。,符合以上两条标准的,为治愈。,梅毒,概述: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病。,临床分型:先天性梅毒(胎传梅毒)和后天性梅毒(获得性梅毒)。,临床分期:,先天性梅毒:,1.,早期先天梅毒:年龄小于,2,岁,2.,晚期先天梅毒:大于,2,岁,晚期良性梅毒(皮肤粘膜骨眼等),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先天潜伏梅毒。,后天性梅毒:,1.,早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内,一期梅毒:硬下疳,二期梅毒:二期早发、二期复发、早期潜伏梅毒,2.,晚期梅毒(三期):病期在,2,年以上,晚期良性梅毒:皮肤粘膜骨眼等,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晚期潜伏梅毒,流行特点,1,、传染源:梅毒病人。,2,、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约占,95%,;,一般性接触:如喂奶、握手、共用餐具以及接触污染的衣物、毛巾等;,血源传染及医源性传染;,母婴传染。,3,、易感人群:成年男女普遍易感。,临床表现,1,、潜伏期:平均,3-4,周。,2,、先天性梅毒,(,1,)早期症状:,出现时间:常发生在出生后,1-3,周,无硬下疳。,主要症状和体征:,皮肤损害:生后,3,周,3,月,为二期皮损,斑疹、丘疹、脓疱疹。在口周、肛周的浸润性斑片,形成放射状皲裂,愈后呈放射状瘢痕,具有特征性。,粘膜损害:鼻炎为最常见和最特殊的表现,常有大量血性粘液性分泌物。,骨损害:骨软骨炎。,内脏损害:常有全身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神经系统损害:脑膜炎,,1/3,有脑水肿。,(,2,)晚期症状:,出现时间:患病后,2,年以上出现。,主要症状和体征:,皮肤损害:树胶肿,上腭穿孔,鞍鼻。,眼损害:间质性角膜炎。,骨损害:军刀状胫。,标记性损害,:哈钦森三联征包括哈钦森牙、实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孔口周围放射状瘢痕、军刀胫、鞍鼻、额骨圆凸等。,3,、后天性梅毒(,1,)一期梅毒:硬下疳(,2,)二期梅毒:皮肤粘膜梅毒疹(,3,)三期梅毒:,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24,年后,1/3,患者发生。,1020,年后可侵犯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主要表现:树胶肿样浸润。皮肤黏膜损害:结节性梅毒疹等。骨损害:骨膜炎等。心血管损害:主动脉炎等。神经损害:脊髓痨,全身性麻痹性痴呆等。,一期梅毒 硬下疳图,诊断,一、病史:配偶有梅毒或嫖娼等淫乱行为史,或患梅毒的孕妇所生婴儿。,二、临床表现:如前所述。,三、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梅毒螺旋体检查和有关血清试验阳性。晚期者应作脑脊液检查。,X,线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晚期者,治疗,治疗:,原则,是诊断正确,治疗及时,剂量足够,疗程正规,定期观察,配偶及性伴侣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首选青霉素。不耐药。必须是长效的。,早期: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日,,IM,,,10,天。长效青霉素,240,万,U,,,1/,周,2,。四环素或红霉素,500mg,,,4,次,/,日,,15,天。随访,23,年,,3,月复查一次,滴度下降须,4,倍以上表明治疗有效。,晚期:普鲁卡因青霉素,15,天,长效青,3,次,四环素或红霉素,30,天。心血管及神经梅毒:用,3,天强的松,,20mg/,日,前者普鲁卡因青霉素,15,天,用两个疗程,或四环素、红霉素,30,天。后者必须用水剂青霉素,每日,12002400,万,U,(每,4,小时一次),用,10,天,然后长效青,3,次,或普鲁卡因青霉素,480,万,U/,日,用,10,天,再丙磺舒,0.5g,,,4/,日,再用长效青三次,如青霉素过敏,须脱敏后再用。,妊娠梅毒:禁用四环素。先天梅毒:早期用普鲁卡因青霉素,G,,,5,万,U/kg/,日,用,10,天,或长效青,,5,万,U/kg,。晚期用普鲁卡因青霉素。,8,岁以下禁用四环素。,Jarisch Herxheimer reaction(,赫氏反应,):,由于病原体溶解,大量异体蛋白释放引起,原有皮疹加重或是出现新发皮疹,早期梅毒可出现流感样症状,晚期梅毒出现病灶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