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在徐矿集团的探究与施行
徐矿集团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是一个有120多年开采历史,年产1500万t的特大型企业,现有12个矿14对井,开采下二迭系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和上石炭太原组煤层,开采条件相当复杂,有两个高瓦斯矿井,两个高突矿井,五个有冲击地压危险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36%~50%,自然发火期为1~6个月,含水层比较发育。随着矿区生产水平的不断延深,生产条件越来越复杂,顶板、瓦斯、地温、冲击地压、火害、水害等自然灾害的危险性显然增加,矿井的安全管理的难度随之增大,导致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滞后,在这种状况下,徐矿集团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控制大的事故发生,减少零打碎敲事故。
"本质安全型'渊源于煤矿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即全部电路均为本质安全型电路的电气设备,所谓本质安全电路,是指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物的电路,演绎的本质安全型企业,就是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使内部的人、物、系统、制度达到安全和谐统一,从而使各类事故降到最低,最终实现企业零事故的本质安全,通俗一点就是说,在自然的工作环境和正常的工作状态下,排除人为的因素,其工作环境中的人、设备和环境本身不会引发事故,即使有人为因素,其保护设施也能快速、可靠地发生作用,避免或降低事故的危险性,减少事故的损失,实现人机互补,人制互补,从本质上实现企业的安全,即从传统的"要人安全'的管理方式向现代的"人、装备、环境、制度本身就安全'的本质安全型过渡。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煤矿企业属于高危险行业,发生事故是必定,不发生事故是偶然,如果通过管理,把事故降到最低甚至零事故,即煤矿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定,这就是"本质安全',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的本质安全,它是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核心,即煤炭生产环境中的每一个人,都能遵章守纪,按章办事,干标准活,干规矩活,杜绝"三违',实现个体到群体的本身安全。二是物〔装备、设施、原材料等〕的本质安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即设备以优良的状态运转,不带故障;保护设施等齐全,动作灵敏可靠;原材料优质,符合规定和使用要求。三是系统〔工作环境〕的本质安全,煤矿有提升、运输、通风、压风、排水、供电等主要系统及分枝的单元系统,这些系统本身应该没有隐患或缺陷,且有优良的配合,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不会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发生事故。四是管理体系的本质安全,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并规范地运行,实现管理零缺限,安全检查常常化、时时化、人人化,使安全管理无处不在,无人不管。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是一个大的安全管理系统工程,是综合性的,是全面的、长期的,又是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
首先,人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核心,每一项工作、每一道工序最终都要靠人去完成,这就要求每一个人在潜意识里要有高度的安全责任心,行动上按规范去操作。另外人本身的身体素养、技术素养和文化素养也至关重要,要把这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严把进矿关,尽可能引进身体素养好、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员,二是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强化职工入矿前的安全培训和日常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常常化、制度化,充分利用舆论工具,营造深厚的安全生产氛围,运用典型的事例,现身说教,促使职工思维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强化技术培训工作,改善培训方法,克服培训上的形式主义和走过场方式,将培训和考核分开,由不同部门实施,保持理论培训与提升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侧重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培训,将分配政策与技术素养挂勾,激励职工自学技术,提升综合素养。
物和系统的本质安全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点。加大老设备更新换代、老系统的技术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进一步提升系统、装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适时调整生产布局,推行集约化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机械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员投入,因为生产环境少一个人,就会多一份安全。借鉴"傻瓜'相机的理念,对现有的各大系统、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技术改造,达到"傻瓜'都能操作的"预警-制约-闭锁'的链式保护方式。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生产系统〔如瓦斯、水、火、冲击地压、通风、压风、提升、运输、排水等〕执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测监控,发现异常可以自动或人为采用相应对策,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保护闭环。
管理体系的本质安全也至关重要,因为安全管理体系是防止各类事故实现本质安全的基础。各级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管理制度,要从严落实各级领导干部、部门和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保一级,个人保个人、保班组的安全保证体系。现场安全管理要实现"三个转变',把住"四关',即管理方法由粗放型、单一性、机械性向集约型、多变性、灵活性转变;现场的质量标准化和安全等级状况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事故控制由事后的追查分析向事前的隐患预想、查找、消除转变。把住人员关,生产环境中的所有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特别工种人员还必须取得相应的技术证书;把住设备、材料的入矿关,凡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材料不得进入生产系统;把住生产系统安全运行许可证的发放关,对提升、运输、供电、通风等主要系统,采掘头面,要害场所,制定具体的安全运行标准,组织安全、技术管理人员验收,合格后验收人员签字,安监部门发放"安全运行许可证',并挂于现场;达不到安全运行标准的不得运行或生产,在生产或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不符合标准时,要随时摘牌,整改完后重新验收;把住工程施工前的制定、审查,施工中的工种质量,施工后的检查验收关,对服务年限较长的工程,执行"工程质量永久负责制'。达到管理体系无漏洞,工作环境无隐患,现场工作无"三违'。
徐矿集团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02年已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宣扬和有益的探究,并在旗山矿进行了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矿现已连续安全生产六周年,未发生二级以上生产事故,安全工作浮现稳步发展的优良态势,达到并通过了集团公司样板化矿井的验收。03年已在集团公司全面展开创建活动,通过两年多的创建,原煤百万吨死亡率正逐年下降,去年百万吨死亡率为0.513,今年上半年仅为0.26,力求通过长期的、艰难的创建活动,使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最终实现零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