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单选题(共600题)
1、已知某酶的Km为0.05mmol/L,如果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底物浓度应是( )。
A.0.1mmol/L
B.0.2mmol/L
C.0.4mmol/L
D.0.5mmol/L
E.0.6mmol/L
【答案】 B
2、有的中学生为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动机属于( )
A.直接近景性动机
B.间接近景性动机
C.远景性动机
D.自我提高内驱力
【答案】 B
3、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
A.培养学生的个性
B.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C.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答案】 D
4、1835 年出版的《教育讲授纲要》的作者是( )
A.赫尔巴特
B.洛克
C.夸美纽斯
D.卢梭
【答案】 A
5、主张废除班级上课制的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导生制
B.道尔顿制
C.特朗普制
D.设计教学法
【答案】 D
6、在速率法中,自动生化仪具有线性检测,最少的测定间隔点为( )。
A.4个点
B.7个点
C.3个点
D.6个点
E.5个点
【答案】 A
7、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这是重视( ) 效应的教育方式。
A.移情
B.从众
C.心胸豁达
D.期望
【答案】 A
8、教育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
B.个案研究
C.调查
D.实验
【答案】 C
9、教学计划的核心(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程设置
【答案】 D
10、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答案】 B
11、下列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生产力决定领导权
B.决定受教育权
C.制约教育结构变化
D.决定教育目的
【答案】 D
12、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 )。
A.宫廷学校
B.职官学校
C.文士学校
D.僧院学校
【答案】 C
13、干燥综合征的特异性抗体是( )。
A.抗PM-1抗体
B.抗SSA抗体
C.抗SM抗体
D.抗核仁RNA抗体
E.抗着丝点抗体
【答案】 B
14、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
A.人本主义
B.官能心理学
C.行为主义
D.认知心理学
【答案】 B
15、《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 )的
A.宗教
B.经济
C.生产力
D.政治
【答案】 D
16、提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一般发展”的前苏联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赞可夫
【答案】 D
17、目前抗可提取性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是( )。
A.免疫印迹法
B.ELISA(夹心法)
C.直接凝集试验
D.ELISA(间接法)
E.免疫荧光技术
【答案】 A
18、教学过程诸环节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辅导
D.检查
【答案】 B
19、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A.强制作用
B.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
【答案】 C
20、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的精神文化
B.学校的物质文化
C.学校组织文化
D.学校的制度文化
【答案】 A
21、学习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发现学习
【答案】 B
22、可溶性抗原定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
A.免疫印迹法
B.ELISA(夹心法)
C.直接凝集试验
D.ELISA(间接法)
E.免疫荧光技术
【答案】 B
23、标记蛋白质巯基的活化生物素是( )。
A.BNHS
B.RNA
C.MPB
D.BGHZ
E.光敏生物素
【答案】 C
24、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 )。
A.刹帝利
B.吠舍
C.婆罗门
D.首
【答案】 C
25、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裴斯泰洛奇
【答案】 C
26、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 )
A.消除敏感反应
B.消除肌肉紧张
C.呈现厌恶刺激
D.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答案】 D
27、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内部动力
【答案】 C
28、心智技能的特点有( )。
A.客观性,外显性,简缩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答案】 B
29、关于尿微量白蛋白的叙述,错误的( )。
A.可见于糖尿病性肾病
B.为晚期肾损伤的测定指标
C.可随机留取标本
D.用蛋白定性的化学方法不能检出
E.可采用免疫透射比独法进行测定
【答案】 B
30、从整个中学阶段看,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 )。
A.初一
B.高一
C.初三
D.初二
【答案】 D
31、持久性的心境低落可诊断为( )。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答案】 B
32、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
B.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
C.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答案】 D
33、问题解决的第三个阶段( )
A.发现问题
B.提出假设
C.理解问题
D.检验假设
【答案】 B
34、“明确评价对象及其需要”这一工作内容属于CIPP 评价模式四个步骤中的( )。
A.背景评价
B.输人评价
C.过程评价
D.结果评价
【答案】 A
35、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为( )。
A.教学策略
B.教学目标
C.教学计划
D.学习策略
【答案】 A
36、有研究表明,记忆效果最好的学习熟练程度要达到的是( )。
A.80%
B.150%
C.120%
D.100%
【答案】 B
37、—般而言,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能使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加速作 用更明显、更富有成效。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苏霍姆林斯基
【答案】 C
38、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这体现了教育的( )。
A.社会变迁功能
B.社会流动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答案】 A
39、下列不属于教育目的特性的是( )。
A.抽象性
B.理想性
C.形象性
D.—般性
【答案】 C
40、铜绿假单胞菌的生化反应正确的是( )。
A.不分解葡萄糖
B.产生吲哚
C.产生H2S
D.氧化酶试验阳性
E.不分解尿素
【答案】 D
4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引起求知欲
B.感知教材
C.理解教材
D.巩固知识
【答案】 C
4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答案】 B
43、心理学称为“危险期”指的是( )。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答案】 C
44、根据维纳的三维成败归因理论,下列属于稳定内在原因的是(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答案】 A
45、提出需要层次理沦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姆
B.罗杰斯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答案】 C
46、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是( )。
A.IgG
B.IgM
C.IgE
D.IgD
E.IgA
【答案】 A
47、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 )
A.兴趣小组
B.社会实践
C.课外活动
D.教学
【答案】 D
48、一个人面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答案】 B
49、道德过程的基本因素中,关键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 A
50、学习新信息对已有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抑制
B.后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答案】 B
51、技能是一种( )。
A.智力
B.活动方式
C.才能
D.能力
【答案】 B
52、学校的校风属于( )
A.物质性隐性课程
B.观念性隐性课程
C.制度性隐性课程
D.心理性隐性课程
【答案】 B
53、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
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榜样示范法
【答案】 B
54、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是
A.知识
B.元认知
C.监控
D.评价
【答案】 B
55、强调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构建简明知识体系的是( )。
A.结构化策略
B.问题化策略
C.反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答案】 A
56、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是( )
A.课堂情境
B.课堂结构
C.课堂形式
D.课堂教学
【答案】 B
57、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控制教学过程
B.控制学生
C.塑造学生
D.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答案】 D
58、下列关于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受教育的权利
C.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目的
D.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的规模
【答案】 A
59、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
A.教科书
B.讲义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授提纲
【答案】 C
60、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为( )。
A.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
B.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情感学习
C.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
D.认知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
【答案】 A
61、精液排出后可自行液化,是由于精液中存在( )。
A.a-葡糖苷酶
B.蛋白分解酶
C.凝固蛋白酶
D.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
E.乳酸脱氢酶
【答案】 B
62、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
A.1951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2年
【答案】 A
63、怀疑深静脉血栓应该检测的项目( )。
A.FDP
B.PT
C.APIT
D.D-二聚体
E.TT
【答案】 D
64、下列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A.跳绳
B.运算
C.滑水
D.朗诵
【答案】 B
6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系统阐述的教育思想是( )。
A.绅士教育
B.自然教育
C.和谐教育
D.武士教育
【答案】 B
66、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是( )。
A.群体规范
B.群体动力
C.群体压力
D.群体凝聚力
【答案】 B
67、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的细胞是( )。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幼粒细胞
D.中性分叶核细胞
E.早幼粒细胞
【答案】 B
68、教育既要照顾到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要向学生不断提出高于其原有水平的要求,促进他们的发展,这是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 B
69、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价值取向属于( )。
A.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政治本位论
D.经济本位论
【答案】 A
70、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 )是关键。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 D
71、以下不属于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的是( )
A.强制性
B.普遍性
C.双重性
D.基础性
【答案】 C
72、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
A.分析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
【答案】 D
73、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
A.文学
B.数学
C.化学
D.物理
【答案】 A
74、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 )
A.前摄抑制
B.先快后慢
C.记忆衰退
D.倒摄抑制
【答案】 B
75、教师随意私拆学生的信件、日记属于侵犯学生( ) 的行为。
A.人身自由权
B.身心健康权
C.隐私权
D.受教育权
【答案】 C
76、为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对学生各科作业的总量进行调节的负责人是( )。
A.校长
B.教务处主任
C.年段长
D.班主任
【答案】 D
77、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包括
A.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B.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
C.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
D.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答案】 D
78、从学生的社会地位来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处于( )。
A.从属地位
B.主导地位
C.主体地位
D.边缘地位
【答案】 C
79、免疫比浊法可用于( )。
A.测定Tc细胞的效应功能
B.IgG测定
C.可溶性细胞因子测定
D.T细胞亚群测定
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答案】 B
80、精液排出后可自行液化,是由于精液中存在( )。
A.a-葡糖苷酶
B.蛋白分解酶
C.凝固蛋白酶
D.乳酸脱氢酶同工酶X
E.乳酸脱氢酶
【答案】 B
81、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途径是( )。
A.学校共青团和少年队活动
B.劳动
C.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D.班主任工作
【答案】 C
82、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
A.教科书
B.讲义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授提纲
【答案】 C
83、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 )。
A.宫廷学校
B.职官学校
C.文士学校
D.僧院学校
【答案】 C
84、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个人隐私权
【答案】 C
85、学生们自发组织的文艺活动小组属于非正式组织的( )
A.娱乐型
B.消极型?
C.积极型
D.破坏型
【答案】 C
86、用来帮助学习差的同学阅读理解,它是由教师和一组学生进行的,这属于一种( )
A.合作学习模式
B.交互式学习模式
C.指导教学学习模式
D.程序化训练教学模式
【答案】 B
87、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的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 A
88、“解释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这一工作内容属于CIPP 评价模式四个步骤中的( )。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答案】 D
89、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 )。
A.获得
B.泛化
C.分化
D.少年期
【答案】 C
90、下列哪一项尿液中增高的指标标志着。肾小管吸收功能降低( )。
A.β2-M
B.Alb
C.IgA
D.IgM
E.IgG
【答案】 A
9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者是( )。
A.墨子
B.李斯
C.秦始皇
D.董仲舒
【答案】 D
92、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 D
93、CIPP评价模式包含背景评价、输人评价、过程评价和( )。
A.内容评价
B.目标评价
C.模式评价
D.成果评价
【答案】 D
94、小细胞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
A.CEA
B.PSA
C.CA153
D.NS
E.AFP
【答案】 D
95、“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反映了现代教育的( )特征。
A.公共性
B.未来性
C.生产性
D.科学性
【答案】 B
96、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促使学生的一般发展的教育家是( )。
A.布鲁纳
B.布鲁姆
C.赞可夫
D.巴班斯基
【答案】 C
97、镜下脓尿是指尿中白细胞数大于( )。
A.2个/HP
B.1个/HP
C.5个/HP
D.10个/HP
E.3个/HP
【答案】 C
98、一个人面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答案】 B
99、校园文化属于一种( )。
A.隐性课程
B.显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学校课程
【答案】 A
100、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高层次的学习是( )
A.刺激反应联结
B.信号
C.概念学习
D.问题解决
【答案】 D
101、患者男,30岁。20天前行肾移植手术,目前体温升高,肾功能降低,少尿,尿中白细胞增多。
A.血型抗原
B.HLA抗原
C.同种型抗原
D.超抗原
E.异嗜性抗原
【答案】 B
102、对于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或谈论猫,在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用手触摸猫,逐步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种方法在心理治疗中称( )。
A.松弛训练
B.人本主义疗法
C.系统脱敏疗法
D.肯定性训练
【答案】 C
10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主张(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教育万能论
【答案】 B
104、既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又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的是( )
A.教师的专业理想
B.教师的专业知识
C.教师的专业能力
D.教师的专业自我
【答案】 C
105、根据安德森的观点,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属于
A.实践性知识
B.基础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答案】 C
106、既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又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的是( )
A.教师的专业理想
B.教师的专业知识
C.教师的专业能力
D.教师的专业自我
【答案】 C
10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疏导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答案】 A
108、苯丙氨酸脱氨酶阴性和VP试验阳性的是( )。
A.埃希菌属
B.志贺菌属
C.沙门菌属
D.克雷伯菌属
E.变形杆菌属
【答案】 D
109、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答案】 A
110、“解释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这一工作内容属于CIPP 评价模式四个步骤中的( )。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答案】 D
111、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所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是( )。
A.教育规律
B.教育经验
C.教育现象
D.教育方针
【答案】 A
112、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
A.儿童中心说
B.遗传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教育万能论
【答案】 B
113、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 )。
A.《钦定学堂章程》
B.《强迫教育章程》
C.《劝学所章程》
D.《小学校令》
【答案】 A
114、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于( )。
A.自律
B.独立
C.成熟
D.自主
【答案】 C
115、道德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通的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的矛盾
C.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答案】 C
116、血清中PAMY活性升高反映受损的器官是( )。
A.肾脏
B.胰腺
C.肝脏
D.心脏
E.唾液腺
【答案】 B
117、教师的教育素养转化为教育效果的中介和桥梁是( )
A.教学实践
B.班主任工作
C.班会活动
D.教育研究
【答案】 A
118、患者男,45岁,因车祸造成多处外伤,在伤口创面出现脓性分泌物,经培养,在血平板上有扁平不规则溶血菌落,有生姜气味,传代后有黄绿色荧光,此菌可能是( )。
A.不动杆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嗜麦芽窄食单胞鼠
E.肺炎克雷伯菌
【答案】 C
119、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是 ( )
A.教育学的研究模式呈现单一化
B.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渐疏远
C.教育学加强对自身的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
D.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缩小
【答案】 C
120、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应该以双方的真诚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灌输关系,而是一种启发或促进成长的关系。这句话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
A.教育性原则
B.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
C.艺术性原则
D.平等尊重原则
【答案】 B
121、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 )。
A.根本途径
B.基本途径
C.唯一途径
D.全部途径
【答案】 B
122、用来帮助学习差的同学阅读理解,它是由教师和一组学生进行的,这属于一种( )
A.合作学习模式
B.交互式学习模式
C.指导教学学习模式
D.程序化训练教学模式
【答案】 B
123、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去教育学生。在言谈举止、为人之道等方面,教 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指的是教师的( )角色。
A.传道者
B.朋友
C.榜样
D.管理者
E.授业、解惑者
【答案】 C
124、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来调整自己的认知,维持心理健康的疗法是( )。
A.合理情绪疗法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精神分析
【答案】 A
125、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学记》
B.《论语》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答案】 A
126、素质教育是当代我国学校教育改革深化的标志,其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全体性
B.全面性
C.主体性
D.发展性
【答案】 C
127、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
A.认识的直接性
B.学生的主体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活动的开放性
【答案】 C
128、提出”试误一联结”学习理论的是
A.华生
B.斯金纳
C.巴甫洛夫
D.桑代克
【答案】 D
12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疏导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答案】 A
130、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动作思维
【答案】 A
131、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格式塔学派
D.认知心理学
【答案】 C
13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情、知、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答案】 D
133、镁的主要生理功能为( )。
A.蛋白质
B.红细胞
C.胆红素
D.酮体
E.白细胞
【答案】 B
134、下列关于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受教育的权利
C.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目的
D.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的规模
【答案】 A
135、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答案】 D
136、新生儿室爆发脓毒血症,浓汁标本经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葡萄球菌。为确定该菌是否有致病力,应检查( )。
A.DNA酶
B.尿素酶
C.触酶
D.血浆凝固酶
E.卵磷脂酶
【答案】 D
137、目前抗可提取性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是( )。
A.免疫印迹法
B.ELISA(夹心法)
C.直接凝集试验
D.ELISA(间接法)
E.免疫荧光技术
【答案】 A
138、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学记》
B.《论语》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答案】 A
139、倾向于选择既存在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这种动机是( )。
A.力求成功
B.内部
C.外部
D.避免失败
【答案】 A
140、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 ) 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感受
【答案】 B
141、灵敏的肝清除功能试验,且是胆固醇代谢主要终产物的检查是( )。
A.7α-羟胆固醇
B.氨
C.胆汁酸
D.胆碱酯酶
E.胆红素
【答案】 C
142、小学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
A.革命理想和传统教育
B.民主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C.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
D.道德教育
【答案】 D
143、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 )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答案】 D
144、对一切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的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对象
C.教育过程
D.教育目的
【答案】 D
145、在德育过程中,衡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
A.道德认识的提高
B.有积极的情绪体验
C.拥有坚强的意志
D.道德行为的形成
【答案】 D
146、载脂蛋白的功能不包括( )。
A.构成并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B.参与脂蛋白与受体的结合
C.调节脂蛋白代谢
D.参与核酸代谢
E.转运脂质
【答案】 D
147、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出来的标志是( )。
A.班级授课制的出现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C.学校的产生
D.教育制度的建立
【答案】 C
148、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都不科学,其共同错误是否认了教育的( )。
A.社会性
B.阶级性
C.历史性
D.生产性
【答案】 D
149、教育影响是 ( )
A.教育内容
B.教育手段
C.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D.教育组织形式
【答案】 C
150、评价教学结果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 )。
A.教学目标
B.教学目的
C.教学计划
D.教学策略
【答案】 A
15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答案】 B
152、补体经典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是( )。
A.免疫复合物
B.酵母多糖
C.细菌脂多糖
D.肽聚糖
E.凝聚的IgA
【答案】 A
153、在加里培林看来,心智技能的形成的最后阶段是( )。
A.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B.不出声的动作阶段
C.出声的动作阶段
D.动作定向
【答案】 A
154、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
A.整体性
B.基础性
C.内化性
D.差异性
【答案】 A
155、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
A.亚里士多德
B.凯洛夫
C.冯特
D.赫尔巴特
【答案】 D
156、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 )。
A.《宪法》
B.《素质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D.《义务教育法》
【答案】 D
157、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的细胞是( )。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幼粒细胞
D.中性分叶核细胞
E.早幼粒细胞
【答案】 B
158、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其能否自觉( )。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答案】 C
159、根据学生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评价分为 ( )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相对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C.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答案】 A
160、鉴别小原粒细胞白血病与原始淋巴细胞首选试验( )。
A.糖原染色
B.铁染色
C.过氧化物酶染色
D.碱性磷酸酶染色
E.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答案】 C
161、根据评价的价值标准不同,学生评价方法一般可以分为(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C.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D.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答案】 C
162、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
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B.同伴群体的影响
C.师生的交互作用
D.社区的影响
【答案】 C
163、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的实验室筛选试验,其主要阳性结果可能是( )。
A.CT、PT、TT及APTT延长
B.血小板减少,CT延长,血块退缩时间延长
C.血小板减少,束臂试验阳性,PT延长
D.血小板减少,束臂试验阳性,BT延长
E.BT、PT、TT及APTT延长
【答案】 A
164、分支制学制是( )建立的一种学制。
A.苏联
B.美国
C.印度
D.欧洲
E.中国
【答案】 A
165、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A.间接经验
B.直接经验
C.课外活动
D.操作性知识
【答案】 A
166、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外部条件,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形成的外部条件的是
A.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B.有科学的指导和示范
C.有学习动作技能的动机
D.有较丰富的知识经验
【答案】 B
167、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教学计划结构的是( )
A.说明部分
B.学科设置
C.学科顺序
D.课程目标
【答案】 A
168、分子量最大的是( )。
A.IgG
B.IgM
C.IgE
D.IgD
E.IgA
【答案】 B
169、中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传授知识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
C.培养学生品德
D.关注个性发展
【答案】 A
170、学习质量与热量、热与体积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 D
171、下列有关学校课程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学校课程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
B.学校课程的开发可以可分为新编、改变、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
C.学校课程既不是以及课程也不是二级课程
D.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答案】 A
172、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
A.培养学生的个性
B.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C.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答案】 D
17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 )的特点决定的。
A.劳动内容
B.劳动对象
C.劳动手段
D.劳动方式
【答案】 B
174、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的创立者是( )。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杜威
D.班杜拉
【答案】 D
175、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外部因素是( )。
A.学生掌握的方法
B.学生的学习经验
C.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学习内容
【答案】 D
176、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荀子
B.墨子
C.孔子
D.孟子
【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