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超级课程表项目分析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
超级课程表项目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开发已经非常普遍,同时随着智能 的普及,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一部智能 ,其中搭载android系统的智能 以其较高的性价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传统的应用访问方式正在逐步地发生改变,而学生是走在移动潮流前沿的群体,基于学校的应用也逐步受到学生的青睐。超级课程表就是这样一款软件,可以方便学生在 上面随时随地的查看自己的课程表,同时还可以分享自己的课表、在同一节课程上面进行交流。根据目前开发中心的实际情况,从两个方案考虑开发超级课程表系统。
方案一: 浏览器客户端
采用以B/S(服务器/浏览器)架构为主,发布B/S应用。
项目架构图如下所示:
优点:
1. 系统平台无关性,即任何 只要有浏览器都可以使用该系统,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用户 端的兼容性。
2. 浏览器客户端是目前开发中心学生技术开发的主要方式,所以项目开发总体进度会快一些。
开发进度如下表所示:
事项
时间
需求分析(包括超级课程表需求和教务处系统接口)
1周
系统设计
2周
浏览器客户端开发
2周
服务器端开发
3周
系统测试
2周
系统发布测试
1周
方案总体的开发时间预估需要:B/S开发(8周/5人)+ 测试(3周/2人)。
方案二: 纯Android客户端
客户端使用android 客户端。
项目架构图如下所示:
优点:
android客户端最大的保障用户体验。
缺点:
兼容性较差,客户端局限于android 平台,只有使用android 的同学才可以使用该系统。
方案开发进度如下表所示:
事项
时间
Android技术学习
4周
需求分析(包括超级课程表需求和教务处系统接口)
1周
系统设计
2周
Android客户端开发
4周
服务器端开发
3周
系统测试
2周
系统发布测试
2周
方案总体的开发时间预估需要:服务端开发(6周/5人)+ android客户端(8周/5人)+测试(4周/2人)。
该方案中android作为新兴的移动平台技术,双体系目前课程体系还未涉足,学员没有太多的android实战经验。需要目前技术教师在业余时间展开基地内培训,以提升学员在android平台上的开发能力。因此,在正常的项目开发进度基础上,需增加4周时间培训学员的android开发技术,以保障android客户端的顺利开发。
在总体开发进度上面,方案一中做B/S开发能够更快的进行校内应用。
方案三:Windows Phone客户端
优点:
界面美观,操作方便。
缺点:
1.用户比较少,最新的windows phone8与老版本windows phone7不兼容。
2.部署应用程序时,你只能通过微软的应用程序商店将应用程序作为公共应用程序发布,或者将 连接到电脑,然后使用Visual Studio将应用程序直接部署到 上。所以涉及版权问题,以上软件都要收取相应的版权费。
3.前端开发唯一可用的编程语言是C#,这种语言大部分学生都没学过,要培训之后才能上手开发,相对人力成本效高。
4.第三方程序布署到该操作系统上,会变得非常慢。
基于以上缺点,建以不开发windows phone客户端程序。
暑期课程表(七月)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
2
3
4
英语8:00-10:00
作文10:00-11:40
5
素描8:00-10:00
6
作文10:00-11:40
奥数15:30-17:30
7
英语8:00-10:00
奥数15:30-17:30
8
作文10:00-11:40
奥数15:30-17:30
9
素描8:00-10:00
奥数15:30-17:30
10
奥数15:30-17:30
11
英语8:00-10:00
作文10:00-11:40
奥数15:30-17:30
12
素描8:00-10:00
奥数15:30-17:30
13
作文10:00-11:40
奥数15:30-17:30
14
英语8:00-10:00
奥数15:30-17:30
15
作文10:00-11:40
奥数15:30-17:30
16
素描8:00-10:00
奥数15:30-17:30
17
奥数15:30-17:30
18
英语8:00-10:00
作文10:00-11:40
奥数15:30-17:30
19
素描8:00-10:00
奥数15:30-17:30
20
作文10:00-11:40
奥数15:30-17:30
21
英语8:00-10:00
奥数15:30-17:30
22
作文10:00-11:40
奥数15:30-17:30
23
素描8:00-10:00
奥数15:30-17:30
24
25
英语8:00-10:00
作文10:00-11:40
26
素描8:00-10:00
27
作文10:00-11:40
28
英语8:00-10:00
29
作文10:00-11:40
30
素描8:00-10:00
31
暑期课程表(八月)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
作文10:00-11:40
2
素描8:00-10:00
3
作文10:00-11:40
4
5
6
素描8:00-10:00
7
8
9
素描8:00-10:00
10
11
12
13
素描8:00-10:00
14
15
16
素描8:00-10:00
17
18
19
20
21
22
23
音标8:30-10:30
24
音标8:30-10:30
25
音标8:30-10:30
26
音标8:30-10:30
27
音标8:30-10:30
28
音标8:30-10:30
29
音标8:30-10:30
30
音标8:30-10:30
31
素描凡求书画:苏果超市对面叶老师作文孟老师培训:御品楼北面上三楼宋老师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
序号
基本项目
分析方法
测定下限 mg/L
方法来源
1
水温
温度计法
GB 13195-91
2
pH
玻璃电极法
GB 6920-86
3
溶解氧
碘量法
0.2
GB 7489-89
电化学探头法
GB 11913-89
4
高锰酸盐指数
0.5
GB 11892-89
5
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盐法
5
CB 11914-89
6
五日生化需氧量
稀释与接种法
2
GB 7488-87
7
氨氮
纳氏试剂比色法
0.05
GB7479-87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0.01
GB7481-87
8
总磷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0.01
GB 11893-89
9
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0.05
GB 11894-89
10
铜
2,9- 二甲基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0.06
GB 7473-87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0.010
GB 7474-8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整合萃取法)
0.001
GB7475-87
11
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0.05
GB 7475-87
12
氟化物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0.05
GB 7483-87
离子选择电极法
0.05
GB 7484-87
离子色谱法
0.02
HJ/T84-2001
13
硒
2,3- 二氨基萘荧光法
0.00025
GB 11902-89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0.003
GB/T15505-1995
14
砷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0.007
GB 7485-87
冷原子荧光法
0.00006
1)
15
汞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0.00005
GB 7468-87
冷原子荧光法
0.00005
1)
16
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螯合萃取法)
0.001
GB 7475-87
17
铬(六价)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0.004
GB 7467-87
18
铅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螯合萃取法
0.01
GB 7475-87
19
总氰化物
异烟酸 -吡唑啉酮比色法
0.004
GB 7487-87
吡啶 - 巴比妥酸比色法
0.OO2
20
挥发酚
蒸馏后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0.002
GB 7490-87
21
石油类
红外分光光度法
0.01
GB/T 16488-1996
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0.05
GB 7494-87
23
硫化物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0.OO5
GB/T 16489-1996
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
0.004
GB/T 17133-1997
24
粪大肠菌群
多管发酵法、滤膜法
1)
注:暂采用下列分析方法,待国家方法标准发布后,执行国家标准。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
表5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分析方法
序号
项 目
分析方法
最低检出限(mg/L)
方法来源
1
硫酸盐
重量法
10
GBll899—89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0.4
GBl3196—91
铬酸钡光度法
8
1)
离子色谱法
0.09
HJ/T 84—2001
2
氯化物
硝酸银滴定法
10
GBll896—89
硝酸汞滴定法
2.5
1)
离子色谱法
0.02
HJ/T 84—2001
3
硝酸盐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
0.02
GB 7480一87
紫外分光光度法
0.08
1)
离子色谱法
0.08
HJ/T 84—2001
4
铁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0.03
GBll911—89
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0.03
1)
5
锰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0.01
GBll911—89
甲醛肟光度法
0.01
1)
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0.02
GBll906—89
注:暂采用下列分析方法,待国家方法标准发布后,执行国家标准。
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
课程表
一
二
三
四
五
上
午
1
数学
语文
英语
英语
数学
2
语文
音乐
健康
综合
体育
3
生物
生物
体育
地方
语文
4
美术
体育
历史
物理
英语
下 午
下
午
5
英语
综合
校课
校课
政治
6
物理
政治
综合
体育
地理
7
安全
数学
地理
历史
生物
8
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