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表抗感染药物妊娠期安全分类.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02661 上传时间:2025-04-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4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抗感染药物妊娠期安全分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表抗感染药物妊娠期安全分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抗感染药物妊娠期安全分类正式版 4-5抗感染药物妊娠期安全分类 药物分类 妊娠分级 药物分类 妊娠分级 药物分类 妊娠分级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其他B一内酰胺类 青霉素 B级 头孢唑林 B级 氨曲南 B级 普鲁卡因青霉素 B级 头孢拉定 B级 头孢米诺 B级 苄星青霉素 B级 头孢氨苄 B级 头孢美唑 B级 青霉素V B级 头孢羟氨苄 B级 头孢西丁 B级 氟氯西林 B级 头孢硫脒 B级 拉氧头孢 B级 氨苄西林 B级 头孢呋辛 B级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C级 磺苄西林 B级 头孢呋辛酯 B级 美罗培南 B级 阿莫西林 B级 头孢替安 B级 厄他培南 B级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B级 头孢克洛 B级 氨苄西林/舒巴坦钠 B级 头孢丙烯 B级 替卡西林 B级 头孢唑肟 B级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 B级 头孢噻肟 B级 哌拉西林 B级 头孢曲松 B级 哌拉西林,舒巴坦 B级 头孢哌酮 B级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B级 头孢哌酮/舒巴坦 B级 美洛西林 B级 头孢他啶 B级 阿洛西林 B级 头孢地尼 B级 头孢克肟 B级 头孢泊肟酯 B级 头孢吡肟 B级 头孢匹罗 B级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大环内酯类 链霉素 D级 四环素 局部/皮肤外用:B级;口服给药/眼部给药:D级 红霉素 B级 庆大霉素 耳部给药/局部/皮肤外 用/眼部给药:C级;肠 道外给药:D级 土霉素 D级 阿奇霉素 B级 妥布霉素 眼部给药:B级;肠道外给药/吸入:D级 多西环素 D级 地红霉素 C级 阿米卡星 D级 米诺环素 D级 琥乙红霉素 B级 奈替米星 D级 替加环素 D级 乙酰螺旋霉素 C级 新霉素 C级 克拉霉素 C级 酰胺醇类 林可霉素类 利福霉素类 氯霉素 C级 林可霉素 口服给药:B级;肠道外给药:C级 利福平 C级 克林霉素 B级 利福霉素 C级 利福昔明 C级 糖肽类及多肽类 硝基呋喃类 硝基咪唑类 万古霉素 口服给药:B级;肠道外给药:C级 呋喃妥因 B级 甲硝唑 B级 呋喃唑酮 C级 替硝唑 C级 磺胺类药及甲氧苄啶 氟喹诺酮类 其他抗菌药物 磺胺甲曝唑 C级;临近分娩用:D级 诺氟沙星 C级 磷霉素 B级 磺胺嘧啶 C级;临近分娩用:D级 氧氟沙星 C级 利奈唑胺 C级 甲氧苄啶 C级 环丙沙星 C级 左氧氟沙星 C级 吉米沙星 C级 洛美沙星 C级 莫西沙星 C级 抗结核药 抗麻风药 抗真菌药 异烟肼 C级 氨苯砜 C级 两性霉素B B级 乙胺丁醇 B级 氯法齐明 C级 氟康唑 C级 吡嗪酰胺 C级 沙利度胺 X级 伊曲康唑 C级 利福喷汀 C级 伏立康唑 D级 对氨基水杨酸钠 C级 卡泊芬净 C级 特比萘芬 B级 卷曲霉素 C级 氟胞嘧啶 C级 口腔咽喉给 药/rj服给药, 制霉菌素 局部/皮肤给 药:C级; 阴道给药:A级 抗病毒药 抗寄生虫药 拉米夫定 C级 氯喹 C级 阿德福韦酯 C级 羟氯喹 C级 恩夫韦肽 B级 甲氟喹 C级 恩替卡韦 C级 奎宁 X级 重组人干扰素d 2b C级 喷他咪 C级 聚乙二醇干扰素d 2a C级 阿苯扶唑 C级 聚乙二醇干扰素仅2b C级 甲苯咪唑 C级 利巴韦林 X级 哌嗪 B级 奥司他韦 C级 左旋咪唑 C级 金刚烷胺 C级 沙奎那韦 B级 阿昔洛韦 B级 伐昔洛韦 B级 泛昔洛韦 B级 喷昔洛韦 B级 更昔洛韦 C级 碘苷 C级 阿糖腺苷 C级 膦甲酸钠 C级 参考文献 桑德福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新译第41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1;中国国家处方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21;新编药物 学.第1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中国临床医师药师用药指南,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2021;临床抗生素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药品说明书 浙江省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2021版) 评估分级 绿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紫色 基本情况 良好 1.年龄≤18岁或≥35岁 2.身高≤145cm 3.BMI>25或<18.5 4.生殖道畸形 5.骨盆狭小 6.轻度智力障碍 7.不良孕产史(各类流产≥3次、早产、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异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 8.瘢痕子宫(距末次子宫手术间隔≥18月) 9.盆腔手术史 10.吸毒史 11.辅助生殖妊娠 1.年龄≥40岁 2.BMI≥28 3.中、重度智力障碍 4.疤痕子宫(距末次子宫手术间隔<18月) 5.各类子宫手术史(如剖宫产、子宫肌(腺)瘤挖除数、宫角妊娠等)≥2次 6.RH血型不合 1.心衰史 2.子宫破裂史 3.剖宫产3次及以上 所有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梅毒、HIV感染及艾滋病、结核病、重症感染性肺炎、特殊病毒感染(H1N7、寨卡等) 妊娠合并症 无 √1.心血管系统疾病: 1.1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持续≥140/90mmHg) 1.2心脏病(经心内科诊治无需药物治疗、心功能正常) 1.2.1先天性心脏病(不伴有肺动脉高压的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修补术后无残余心脏结构异常等) 1.2.2心肌炎后遗症 1.2.3心律失常 1.2.4无合并症的轻度的肺动脉狭窄和二尖瓣脱垂 √2.呼吸系统疾病:经呼吸内科诊治无需药物治疗、肺功能正常 √3.消化系统疾病: 3.1肝炎病毒携带(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 3.2妊娠合并肝损(ALT<100U/L) √4.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目前病情稳定肾功能正常) √5.内分泌系统疾病:无需药物治疗的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包括糖耐量受损)、垂体泌乳素瘤等 √6.血液系统疾病: 6.1贫血(Hb60-110g/L) 6.2血小板减少( PLT 50-100×109/L),且无出血倾向 √7.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等 √8.免疫系统疾病:无需药物治疗(如系统性红斑狼疮、IgA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等) √9.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5cm √10.淋病、尖锐湿疣等性传播性疾病 11.其他 1.较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 1.1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持续≥160/110mmHg) 1.2心功能Ⅱ级,轻度左心功能障碍或者EF40%-50%. 1.3需要药物治疗的心肌炎后遗症、心律失常等 1.4瓣膜性心脏病 (轻度二尖瓣狭窄瓣口>1.5 cm2,主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50mmHg,无合并症的轻度肺动脉狭窄,二尖瓣脱垂,二叶式主动脉瓣疾病,Marfan综合征无主动脉扩张) 1.5主动脉疾病(主动脉直径<45mm),主动脉缩窄矫治术后 1.6经治疗后稳定的心肌病 1.7各种原因的肺动脉高压(<50mmHg) 2.呼吸系统疾病: 2.1哮喘 2.2脊柱侧弯 2.3胸廓畸形等伴轻度肺功能不全 3.消化系统疾病: 3.1 肝功能异常(持续ALT≥100 U/L) 3.2仅需要药物治疗的肝硬化、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 4.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脏疾病伴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肌酐超过正常值上限) 5.内分泌系统疾病: 5.1需要治疗的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垂体泌乳素瘤 5.2肾性尿崩症(尿量超过4000ml/日)等 6.血液系统疾病: 6.1重度贫血(Hb40-60 g/L) 6.2血小板减少(30-50×109/L) 6.3凝血功能障碍无出血倾向 6.4易栓症(如抗凝血酶缺陷症、蛋白C缺陷症、蛋白S缺陷症、抗磷脂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等) 7.神经系统疾病: 7.1癫痫(失神发作) 7.2重症肌无力(病变波及四肢骨骼肌和延脑部肌肉)等 8.免疫系统疾病:应用小剂量激素(如强的松5-10mg/天)6月以上,无临床活动表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IgA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等) 9.恶性肿瘤治疗后无转移无复发 10.精神病缓解期 11.其他 1.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 1.1心功能Ⅲ-Ⅳ 1.2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50mmHg),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 1.3复杂先心(法洛氏四联症、艾森曼格综合征等)和未手术的紫绀型心脏病(SpO2<90%); Fontan循环术后 1.4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中重度二尖瓣狭窄(瓣口<1.5cm2),主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50mmHg)、马凡氏综合征等 1.5主动脉疾病(主动脉直径差≥45mm) 1.6各类心肌病 1.7感染性心内膜炎 1.8急性心肌炎 1.9风心病风湿活动期 1.10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 2.呼吸系统疾病:哮喘反复发作或持续状态、肺纤维化、胸廓或脊柱严重畸形等影响肺功能者 3.消化系统疾病: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严重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影响孕产妇生命的疾病 4.泌尿系统疾病:急、慢性肾炎伴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肌酐超过正常值上限的1.5倍) 5.内分泌系统疾病: 5.1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心脏病、感染、肝功能异常、精神异常等疾病 5.2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相应系统功能障碍,基础代谢率小于-50% 5.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5.4糖尿病并发肾病Ⅴ级、严重心血管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或玻璃出血、周围神经病变等 5.5垂体泌乳素瘤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偏盲等 5.6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伴有明显的多饮、烦渴、多尿症状,或合并有其他垂体功能异常 5.7嗜铬细胞瘤等 6.血液系统疾病: 6.1重度贫血(Hb≤40g/L) 6.2血小板减少(<30×109/L)或进行性下降或伴有出血倾向 6.3再生障碍性贫血 6.4白血病 6.5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如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6.6血栓栓塞性疾病(如下肢深静脉血栓、颅内静脉窦血栓等) 7.神经系统疾病: 7.1脑卒中 7.2癫痫全身发作 7.3脑血管畸形及手术史 7.4重症肌无力(病变发展至延脑肌、肢带肌、躯干肌和呼吸肌) 8.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重症IgA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等活动期 9.恶性肿瘤:妊娠期间发现的恶性肿瘤、治疗后复发或发生远处转移 10.精神病急性期 11.吸毒 12.其他严重内、外科疾病等 妊娠并发症 无 1.先兆流产 2.先兆早产 √3.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4.妊娠剧吐 √5.双胎妊娠 6.巨大儿 √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除外红、橙色) √8.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9.胎膜早破 √10.羊水过多 √11.羊水过少 √12.≥36周胎位不正 1√3.低置胎盘  1.三胎及以上妊娠 2..疤痕子宫伴前置胎盘或伴有可疑胎盘植入 3.重度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 4.双胎、羊水过多伴发心肺功能减退 5.产后抑郁症、产褥期中暑、产褥感染等 6.原因不明的发热 1.三胎及以上妊娠伴发心肺功能减退 2.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3.红色预警范畴疾病产后尚未稳定 1.每级评估中,累计高危因素越多,危险程度越大;未纳入的高危因素可填写在其他栏目中;2.除紫色标识可能伴有其他颜色外,如同时存在不同颜色分类,按照较高风险进行分级标识;3.根据评估分级结果定期开展高危孕产妇随访工作。黄色至少每4周一次,橙色至少每2周一次,红色至少每1周一次。 外周神经药物 肾上腺素能神经药 拟肾上腺素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a1 、a2 、b1);去氧肾上腺素(a1);可乐宁、赛拉唑(a2) a、b -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麻黄碱 b-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b1b2);沙丁胺醇、克伦特罗、特布他林(b2) 抗肾上腺素药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a -受体阻断药 酚妥拉明、妥拉唑啉、酚苄明(a1、a2);哌唑嗪(a1);育亨宾 (a2)  b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噻吗洛尔、纳多洛尔、吲哚洛尔 (b1、b2); 阿替洛尔、美多洛尔、醋替洛尔 (b1) 胆碱能神经药 拟胆碱药 胆碱受体激动药 M、N-胆碱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氨甲酰胆碱 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 N-胆碱受体激动药:某些杀虫药 抗胆碱酯酶药 新斯的明、有机磷酸酯类 抗胆碱药(胆碱受体阻断药) M-胆碱受体阻断药 阿托品、东莨菪碱 N2-胆碱受体阻断剂(骨骼肌松弛药) 去极化型肌肉松弛药:筒箭毒碱 非去极化型肌肉松弛药:琥珀酰胆碱 局部麻醉药 普鲁卡因 亲脂性低,不易穿透粘膜,只作为注射麻醉药。可扩张血管,作用维持时间短,常与肾上腺素配合作为浸润麻醉药 利多卡因 又称昔罗卡因(xylocaine):局麻作用起效快,强而持久,安全范围大,能穿透粘膜。可用于各种局麻。但主要用于传导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丁卡因 局麻作用及毒性均较普鲁卡因强。主要用于表面麻醉。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全身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 氟烷、麻醉乙醚、氧化亚氮 非吸入性麻醉药(静脉麻醉药) 硫喷妥钠(用于诱导麻醉、基础麻醉及短时间全麻)、氯胺酮(常与赛拉唑等联合应用,用于犬猫、马、牛、猪、羊等动物) 镇静药与抗惊厥药 氯丙嗪(镇静、麻醉前给药、抗应激:用于某些动物高温季节长途运输。禁用于食品动物) 地西泮(镇静催眠、保定、抗惊厥、麻醉前给药) 镇痛药 阿片类药物 吗啡、可待因、哌替定、芬太尼、美沙酮 其它镇痛药 赛拉嗪、赛拉唑 中枢兴奋药 咖啡因(用于对抗中枢抑制状态;用于某些衰竭症)、尼可刹米、士的宁 血液循环系统药 作用于心脏的药物 强心苷类(主要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 药理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对房室传导的影响、利尿作用 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毒毛花苷K 拟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咖啡因、抗心律失常药 促凝血药与抗凝血药 促凝血药 维生素K(维生素K缺乏症、出血性疾病的辅助治疗)、酚磺乙胺(止血敏)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苯酸和氨甲环酸 抗凝血药 肝素(血栓栓塞性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体外抗凝)、枸橼酸钠(用于体外抗凝,通过与钙离子形成枸橼酸钠钙络合物,使钙离子浓度降低发挥作用) 抗贫血药 铁制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仔猪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其它原因的缺铁性贫血),内服铁制剂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枸橼酸铁铵;注射铁制剂有右旋糖酐铁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健胃药与助消化药 健胃药 苦味健胃药 龙胆、马钱子 芳香健胃药 陈皮、桂皮、豆蔻、姜、大蒜 盐类健胃药 人工盐 助消化药 酸类 稀盐酸;稀醋酸 酶类 胃蛋白酶;胰酶;乳酶生;干酵母 抗酸药 碱性药物 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氢钠 节后抗胆碱药 溴丙胺太林、哌仑西平(M1胆碱受体阻断药) H2受体阻断药 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 奥美拉唑(洛赛克) 止吐药与催吐药 止吐药 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催吐药 阿朴吗啡 瘤胃兴奋药 拟胆碱药、浓氯化钠注射液、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制酵药与消沫药 制酵药 鱼石脂、甲硝唑(具有防腐、制酵、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 消沫药 二甲基硅油、松节油、各种植物油(用于瘤胃泡沫性膨胀) 泻药与止泻药 泻药 盐类泻药 硫酸镁、硫酸钠 润滑性泻药 液体石蜡、花生油或其它植物油 止泻药 吸附药:药用炭;收敛药:鞣酸和鞣酸蛋白;阿片制剂;抑制肠道蠕动的药物:阿托品 呼吸系统药 祛痰药 祛痰药可增加呼吸道的分泌,使痰液变稀松解;增强系统道粘膜上皮纤毛的运动,使痰易于咳出;间接起到镇咳的作用。 氯化铵(用于急性呼吸道炎症)、碘化钾(主要用于亚急性和慢性呼吸道炎症)、乙酰半胱氨酸(粘痰溶解药) 镇咳药 镇咳药是指作用于咳嗽反射的中枢或末梢部位,抑制咳嗽反射的药物。 可待因(用于刺激性干咳)、咳必清(又称喷托维林,用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时的剧烈咳嗽) 平喘药 平喘药是用于缓解或消除气喘症状的药物 氨茶碱(可用于急慢性气喘)、色甘酸钠 生殖系统药理 子宫收缩药 缩宫素(催产素) 应用:引产,用于产前子宫收缩无力的动物;分娩后可用于子宫出血、胎盘滞留和子宫复原不全。注意事项:催产素应用的指征:胎位正常、产道正常、子宫颈口开放。 麦角新碱(产后子宫出血、子宫复原不全、胎衣不下、子宫蓄脓等。仅用于催产引产) 生殖激素类药物 皮质激素类药理 肾上腺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GCS;盐皮质激素 天然糖皮质激素 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人工合成品 地塞米松(又称氟美松,抗炎作用极强,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弱。)、强的松(又称泼尼松)、氟轻松(又称醋酸氟轻松,外用) 自体活性物质与解热镇痛抗炎药理 组胺与抗组胺药 组胺 组胺通过作用于靶细胞上的组胺受体发挥作用,组胺受体:H1、H2、H3型组胺受体 抗组胺药 H1受体阻断药 乙基胺类:苯海拉明、异丙嗪、扑而敏,非乙基胺类:阿斯咪唑 H2受体阻断药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主要用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前列腺素 地诺前列素、氯前列醇、氟前列醇 解热镇痛抗炎药 水杨酸类 阿斯匹林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凝血障碍,过敏。 应用:抗炎抗风湿作用;镇痛作用(中度),用于外周和中枢部位;解热作用抗血小板作用:小剂量连续用药 苯胺类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 解热镇痛作用缓和持久,几无抗炎抗风湿作用。主要作用于中枢 吡唑酮类 氨基比林(解热镇痛作用强。常用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主要用作解热药)、保泰松(抗炎作用强。毒性强,副作用多见)、安乃近 吲哚类 吲哚美辛 抗炎作用强,镇痛作用;弱毒性强,副作用多见 丙酸类 布洛芬、酮洛芬 (与阿斯匹林相比的特点是胃肠道反应较轻) 芬那酸类 甲芬那酸、氯芬那酸、双氯芬酸 抗微生物药 b-内酰胺类抗生素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①产生水解酶 ②酶与药物牢固结合 ③靶位结构改变 ④胞壁外膜通透性改变 ⑤自溶酶缺少 青霉素类抗生素 青霉素(青霉素G、苄青霉素) 属窄谱杀菌性抗生素 ,主要用作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猪丹毒杆菌、破伤风杆菌、碳疽杆菌和李氏杆菌等G +细菌等,对钩端螺旋体有效。 氨苄西林 耐酸可口服、不耐酶,注射易吸收,抗菌谱广,对G+、G-都有作用。主要用于G±、G-菌引起的败血症、肺部、尿路及胆道感染,严重时应与氨基甙类合用。 阿莫西林 抗菌谱与抗菌活性与氨苄西林相似,但对肺炎双球菌与变形杆菌的杀菌作用比氨苄强。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效果强于氨苄。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头孢噻呋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G+菌、G-菌及一些厌氧菌都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几乎所有的菌株(包括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的抗菌活性均强于氨苄青霉素。 对胸膜肺炎嗜血放线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及链球菌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药动学特点】肌注及皮下注射给药后吸收迅速,血中及组织中药物浓度高,半衰期长。在肾脏中药物浓度高,其次为肺,再次为肝、脂肪和肌肉,故适合治疗动物的呼吸道疾病和泌尿道的感染。体内排泄慢,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半衰期长,但动物种属间差异明显。 头孢喹诺 第四代动物专用头孢,广谱杀菌,应用同头孢噻呋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棒酸) 舒巴坦(青霉烷砜) 具有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仅有微弱的抗菌作用,不单独适用,而是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以克服细菌的耐药性。现在已经有以下复方制剂用于兽医临床:克拉维酸-阿莫西林、舒巴坦钠-氨苄西林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对静止期细菌杀灭作用强。与β-内酰胺类联合用药表现协同作用。细菌对本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链霉素 对结核杆菌及大多数G-杆菌有效,对少部分G+球菌也有作用。链霉素(静止期杀菌剂)与青霉素类(繁殖期杀菌剂),四环素、磺胺、氯霉素(抑菌剂)表现协同作用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损害第八对脑神经,神经肌肉节头的阻滞 庆大霉素 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强于链霉素,对大多数G-杆菌、G+球菌均有作用,还可抗霉形体、结核杆菌。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广谱氨基甙类 卡那霉素 对大多数G-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和巴氏杆菌有效;对结核杆菌、耐青霉素的金葡菌也有效;对霉形体有作用,对绿脓杆菌无效。临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疾病。细菌对卡那霉素产生耐药性比链霉素慢。 阿米卡星 又名丁胺卡那霉素,是卡那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特点为作用强,抗菌谱宽。常用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株的感染——首选 新霉素 抗菌谱同卡那霉素,毒性大,不宜注射给药。口服吸收少,胃肠浓度高,毒性小,主要用于肠道感染。 大观霉素 又名壮观霉素商品名:速百治。对G+、G-、霉形体都有效,临床主要治疗畜禽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及霉形体引起的感染。耳肾毒性小。与林可霉素复方为利高霉素。 四环素类 为酸碱两性化合物,在碱中易降解,常用盐酸盐,性质稳定,易溶于水,水溶液不稳定,宜现用现配。 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 【不良反应】局部刺激性大,肠胃道毒性反应(主要是二重感染),肝脏毒性(能使肝脂肪量升高,尤其是金霉素)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具有长效、高效、低毒特点,盐酸盐易溶于水。内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维持有效浓度时间长(肠肝循环),对组织渗透力强,可通过血脑屏障,分布广,易进入细胞内。临床主要用于:霉形体引起的疾病,G-、G+引起的多种疾病。 酰胺醇类 氯霉素 广谱抗生素,对多数G-、G+都有抑制作用,但对G-的作用比对G+作用强。对绿脓杆菌和真菌无效,临床主要用于:畜禽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和巴氏杆菌病等。不能与红霉素、林可霉素联合用药。【不良反应】主要是抑制骨髓造血机能 氟苯尼考(动物专用) 抗菌谱与氯霉素一样,体内分布容积、抗菌活性强于氯霉素或相等于氯霉素。有较强对抗细菌灭活的能力,不易产生耐药性。另外,血液毒性作用大大降低。临床应用于牛、猪、家禽和鱼类的细菌性疾病。 大 环 内 酯 类 抗 生 素 红霉素 临床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对青霉素过敏的个体;家禽的慢性呼吸道病。不易与氯霉素合用,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耐药现象,细菌对红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但不持久,停药数周后可恢复敏感性。 泰乐菌素(泰农) 为畜禽专用的抗生素,易溶于水,水溶液稳定。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螺旋体等有抑制作用,对霉形体有特效;还能促进畜禽增重和提高饲料效益。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鸡霉形体病。目前我国禁用该药作为饲料添加剂。 吉他霉素(北里霉素) 抗菌谱广,对G+、G-、螺旋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有效。特别对霉形体作用强大。临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鸡霉形体病,常与氯霉素、青霉素、链霉素配伍应用,与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替米考星 由泰乐菌素的一种水解产物半合成的畜禽专用抗生素。抗菌谱广,对G+、G-、螺旋体、支原体有效;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及支原体的抑菌作用强于泰乐菌素。临床主要用于家畜肺炎、支原体病及乳腺炎。 林可胺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 抗菌谱较窄, 对G+球菌、厌氧菌作用强,G+杆菌敏感, 对G-杆菌、肠球菌、艰难梭菌无效; 主要特点是骨组织浓度高,主要用于金葡菌性急、慢性骨髓炎、链球菌支原体病;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抗菌机理: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止蛋白的合成。与喹诺酮类合用,可扩大抗菌谱,有协同作用。与壮观霉素复方(1:2)为利高霉素(美国普强公司),对大肠杆菌和霉形体作用显著。 克林霉素 抗菌作用、应用同林可霉素,抗菌效力比林可霉素强4~8倍。 多 肽 类 抗 生 素 多黏菌素 兽医常用的有多粘菌素B和E。又称抗敌素;本药为窄谱杀菌,对G-菌杀菌作用强。临床用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痢疾杆菌及布氏杆菌等引起的肠道感染。 杆菌肽 主要抗G+菌,如,金葡菌、肠球菌、链球菌,对螺旋体、放线菌也有效。本品锌盐专门用作饲料添加剂。 其他抗生素 泰妙菌素(支原净、泰妙灵) 对G+(特别是金葡菌、链球菌)、多种霉形体和螺旋体有较强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鸡的霉形体病、猪喘气病。 化 学 合 成 抗 菌 药 磺胺药 全身感染:选用容易吸收的磺胺药,如:SD、SM2、SIZ、SMZ、SMD、SMM等,常与TMP(三甲氧苄氨嘧啶)配伍,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其中脑部细菌感染用SD;治疗乳腺炎用乳汁中药物含量高的SM2 肠道感染:选用肠道难吸收的磺胺药,如:SG、SST等,可与DVD(二甲氧苄氨嘧啶)配伍。 泌尿感染:选用尿中排泄快、乙酰化率低、尿中浓度高的磺胺药,如:SIZ、SMZ、SMD、SM2、SD,常与TMP配伍。 原虫感染:球虫、弓形体等,SM2、SMD、SMM、SQ等。 SD(磺胺嘧啶) 是治疗脑部细菌感染、脑脊髓炎的首选药,也适用于尿路感染。SD与TMP配伍,抗菌力增强,副作用降低。 SM2(磺胺二甲嘧啶) 中效磺胺,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峰药浓度低,但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可达24h。治疗子宫炎效果较好,对球虫病效果较好,副作用少,价格便易,兽医临床常用。 SMD(磺按—5—甲氧嘧啶、对甲) 又名消炎磺,副作用小。临床常用其复方制剂:复方敌菌净,SMD与DVD配伍(5:1),具有抗菌谱广、作用稳定、副作用小的优点,临床主要治疗家禽的出败、鸡白痢、兔、鸡球虫等疾病。 DS-36、 SMM(磺胺—6—甲氧嘧啶、间甲) 又名制菌磺,内服吸收迅速完全,乙酰化率低,对猪弓形体、仔猪水肿病和球虫病疗效较好。价格贵。 二氨嘧啶类(甲氧苄啶类) 主要有TMP(三甲氧苄啶、Trimethoprim)和DVD(二甲氧苄啶、Diaveridin),抗菌谱广,效力较强,其机理是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成四氢叶酸,妨碍细菌核酸的合成。 因为能增强磺胺药的疗效(双重阻断作用)和多种抗生素(庆大、红霉素、青霉素、四环素、多粘菌素等)的疗效,故称抗菌增效剂。 喹诺酮类 抗菌作用机制:抑制细菌DNA的回旋酶(Gyrase)(Ⅱ型拓扑异构酶),主要抑制回旋酶的A亚基,使细菌DNA合成障碍,表现快速杀菌作用。 氟哌酸(诺氟沙星) 第一个氟喹酮类药,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对G+、G-、绿脓杆菌有良好抗菌作用。 环丙沙星 抗菌谱广,体外抗菌活性为目前在临床用氟喹诺酮类中最强,尤其对G-。体内分布较好。 恩诺沙星(乙基环丙沙星 动物专用药。抗菌谱广,对霉形体有良效,优于泰乐菌素和泰妙灵。生物利用度高,分布广,组织浓度高于血药浓度,尤其在肺。 单诺沙星 又名达氟沙星,也是动物专用药物,起特点是肺组织药物浓度高于血浆7~8倍。 氧氟沙星 对G±、G-、霉形体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血药浓度高而持久,分布广,优以痰中浓度较高,大部分经肾排泄。尿中、胆汁中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7倍。 培氟沙星 动物专用,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与诺氟沙星相似。血药浓度高而持久,半衰期可达10小时以上。 硝基呋喃类 该类药物禁用于食品动物 呋喃唑酮(痢特灵) 广谱抗菌,作用强,临床上适用于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肠炎,禁用于食品动物。毒性大,比一般抗菌药都大,主要是神经毒,雏禽最敏感 硝基咪唑类 是一类具有抗原虫和抗菌活性的药物,同时亦具有很强的抗厌氧菌作用。 甲硝唑(灭滴灵) 1、防治外科手术后厌氧菌感染 2、肠道和全身厌氧菌感染,尤其是脑部厌氧菌感染 3、抗原虫:阿米巴痢疾、滴虫 地美硝唑(二甲硝咪唑) 临床用于猪密螺旋体痢疾,组织滴虫,厌氧菌感染。鸡对本品敏感,要控制剂量。 喹恶啉类 喹乙醇 原来主要是用于促进畜禽生长,作为一种饲料添加药。也可用于治疗禽霍乱、肠道感染及预防仔猪腹泻。禁用于禽 痢菌净(乙酰甲喹) 临床主要用于:猪痢疾、仔猪下痢(白痢、黄痢)、禽霍乱、大肠杆菌病、鸡白痢。 抗真菌抗生素 全身性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酮康唑等。 浅表应用的抗真菌药:制霉菌素、克霉唑、灰黄霉素。 抗病毒药 吗啉呱(病毒灵) 可用于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疱疹以及麻疹等。 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病毒唑) 为广谱抗病毒药局部感染用于疱疹病毒感染、牛痘引起的奶头损伤;全身感染用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牛疱疹病毒、蓝舌病毒、轮状病毒感染。可防治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金刚烷胺 主要用于防治家禽的禽流感病。用于预防或感染初期使用,有较好的疗效。 我院抗菌药物妊娠哺乳分级一览表 分类 药品名称 妊娠分级 哺乳分级 消除半衰期 t1/2β 说明书 备注 青霉素类 青霉素钠 B - 30min 少量从乳汁中分泌(血药浓度的5-20%),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阿洛西林钠 - - 1h 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少量随乳汁分泌。 5-10%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制。 头孢菌素类 一代 头孢拉定 B L1 0.8-1h 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少量经乳汁排出。 头孢替唑 - - 1.5h 权衡利弊 二代 头孢呋辛 B L2 1.2h 妊娠早期慎用。可通过乳汁分泌,哺乳期应谨慎。 头孢克洛 B L1 口服0.5g后5小时,母乳中0.16mg/L。 头孢丙烯 B L1 1.3h 口服1g后,可在乳汁中测得少量药物(<服入量0.3%)。 :三代 头孢地尼 B L1 权衡利弊 3小时内避免服用铁剂 头孢唑肟 B L1 1.7h 少量分泌至乳汁中,哺乳期妇女应暂停哺乳。 头孢他啶 B L1 权衡利弊 头孢曲松 B L1 8h 权衡利弊 不能加入含钙溶液中使用。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B L2/L1 头孢哌酮1h; 舒巴坦1.7h 可透过胎盘屏障,少量分泌到乳汁中。 头霉素类 头孢美唑 B - 1.2h 权衡利弊 头孢西丁 B L1 1h 可低浓度进入乳汁 氧头孢类 拉氧头孢 - - 乳汁几不出现 碳青霉烯类 美罗培南 B L3 1h 哺乳期不推荐使用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C L2 1h 需停止授乳 稀释液不能含有乳酸盐 氨基糖苷类 庆大霉素 C L2 2-3h 可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组织,有引起胎儿听力损害的可能;乳汁中分泌量很少,但通常宜停止哺乳。 缓慢滴注 依替米星 - - 1.5h 需暂停哺乳 大环内酯类 吉他霉素 - - 2h 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浓度一般不高,但宜权衡利弊。哺乳期应停止授乳。 罗红霉素 - - 慎用。低于0.05%的给药量进入母乳 空腹口服 阿奇霉素 B L2 35-48h 权衡利弊 滴注时间不少于60min。不可与含镁、铝制酸剂同服。 克拉霉素 C L1 对胚胎及胎儿有毒性作用,孕妇禁用,哺乳期禁用 四环素类 米诺环素 D L3/L4 15.5h 孕妇和准备怀孕的妇女禁用。乳汁中浓度较高,应暂停哺乳。 应多饮水 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 C L3 3-4h 妊娠期妇女慎用,尤其是妊娠早期 环丙沙星 C L3 5-6h 妊娠、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儿童禁用 氧氟沙星 C L2 4.7-7h 妊娠、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儿童禁用 左氧氟沙星 C L3 6.3h 妊娠、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儿童禁用 缓慢滴注 莫西沙星 C L3 12h 妊娠、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儿童禁用 可致QT间期延长。 硝咪唑类 甲硝唑 B L2 7-8h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替硝唑 C L3 12.6h 妊娠前三个月禁用。12岁以下儿童禁用。停药3日后方可哺乳。 苯酰甲硝唑 B L2 9.7h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奥硝唑 - - 14h 妊娠前三个月和哺乳期慎用。 抗真菌类 氟康唑(口服)、 氟康唑(注射液) C/D L2 30h 妊娠前三个月,剂量低于0.2g/天,未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不推荐哺乳期使用。 伊曲康唑(口服胶囊) C L2 17h 权衡利弊 噁唑酮类 利奈唑胺 C L3 4.4h 乳汁中药物浓度与母体血药浓度相似,哺乳期慎用 硝基呋喃类 呋喃妥因 B L2 0.3-1h 足月孕妇禁用,避免胎儿发生溶血性贫血。少量药物进入乳汁,诱发乳儿溶血性贫血,应停止哺乳。 林可霉素类 克林霉素 B L2 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