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多种主流报表功能对比(全面版)资料
多种主流报表功能分析对比
经过这段时间对现行开发中主流报表的分析、综合评定,以下选择了五种主流web报表进行对比:
五种主流web报表:
a) ireport
b) finereport
c) 水晶报表
d) 润乾报表
e) 明宇报表
对比的功能点,不考虑现行的开发成本(在没有具体需求的情况下只能大致估量):
1) 批量打印
2) 机能优化
3) 模型板与数据能否分离
4) 设计模式易调解
5) 接口方式
6) 输出方式
———————————————————————————————————————————————————————————————————————————————————————
五种主流web报表的功能对比:批量打印
虽然web报表可以在电脑显示屏上展览,但许多时候更需要纸张的直观展览分析,这就磨练了web报表东西的打印功效,web报表离不开打印,打印就少不了要批量。因此在多参打印,分页打印,缩放打印等方面分析各报表东西的批量打印功效。
ireport:
有批量报表打印功效,但一般需要通过专门的编程实现批量打印;一些较简单的分片式打印能通过主子表实现;不能自动顺应纸张大小;不支持分栏打印;不支持一纸多页打印;不支持末页补足空行;不支持缩放;支持纵向分页,不支持横向分页。
finereport:
本身不能直接支持批量打印,需要对每一张报表别离点开进行打印;客户端不能生存打印设置;不能自动顺应纸张大小;不支持上表头、左表头每一页重复;不支持缩放;不支持强制分页;支持横/纵向分页打印; 支持分栏打印。
水晶报表 :
有批量报表打印功效。对于一次批量打印出多张不同报表,同一张报表采用不同参量多次打印等方式,均需经过单独编程才能实现;一些较简单的分片式打印仅支持纵向分页,不支持横向分页;不支持分栏打印;不支持一纸多页打印;不支持末页不足空行;支持缩放;支持精确打印。
润乾报表 :
提供多种批量打印方法,主子表、报表组和调用批量打印类包;本身提供批量打印功效的类包,可直接调用,支持批量打印出多个不同的报表,每个报表可以传递不同的参量,支持同一张报表采用不同的参量多次打印;支持横/纵向分页;支持支持强制分页;支持小票据的一纸多页;支持末页补足空行;支持缩印;支持打印前修改数据等多种中国报表特有的打印需求;
明宇报表 :
通过页面设置能实现一些简单的一张报表插入另一张报表空缺部位的简单批量打印,但是对于一次批量打印出多张不同报表,同一张报表采用不同参量多次打印,则也只能通过编程实现了;支持纵向分页;支持分栏打印;不强制分页;需要借助ActiveX控件安装实现其他如一纸多页、缩放等打印控制功效。
————————————————————————————————————————————————————————————————————————————————————
五种主流web报表的功能对比:机能优化
报表机能优化是很多系统研发人员选择报表东西时的重要评判,那怎样考量web报表东西的机能,优化怎样,从哪些方面考虑呢?本人感觉就目前的一些报表东西来说无非就是从并发控制和缓存机制等方面。
ireport:
本身并没有很好的并发控制机制;当并发访问量较大时,时常容易出错;报表模型板要经过多次编译、解析然后在客户端显示报表,影响机能。
finereport:
并发能力较强,二万单元格表在512M内存可并发100个以上,但是响应时间很是长;不支持并发控制,这一点很是严重;没有报表缓存;不支持数据缓存索引;抒发式轮回引用死机,没有提示信息;导出excel记录数超过65525列数超过255列出错。
水晶报表:
需要部署独立的一套负载均衡体系;需要独立进行数据库连接,可能成为机能瓶颈;集群有严重的问题,其中一台服务器倒了,会导致整个集群环境瘫痪,或集群环境中第三方的产物倒了,会波及到bo的集群,导致整个bo产物集群的瘫痪;交互式处理的能力很差,所以只能限制每一颗cpu的用户数。
润乾报表:
并发控制挺强,二万单元格表在512M内存可并发100个以上,平均响应时间不超过3秒;具有并发控制机制,独立分开管理大报表和小报表,可以单独控制大报表的并发数和小报表的并发数;具有模型板缓存、报表缓存、查询成果缓存等多级缓存机制,带来机能高效提升;可以直接使用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体系;可以直接使用应用服务器的连接池;
明宇报表:
并发能力一般,由于外围无用的处理过多,严重消耗资源,服务器端一般需要1G内存以上才可部署。
————————————————————————————————————————————————————————————————————————————————————————
五种主流web报表的功能对比:模型板与数据能否分离
ireport:
报表模型板与数据分离,通过配备布置数据源实现数据提出取得;
finereport:
报表模型板与数据分离,通过配备布置数据源实现数据提出取得;
水晶报表:
报表模型板与数据分离;
润乾报表:
模型板与数据分离,通过配备布置数据源实现数据提出取得。
明宇报表:
模型板与数据分离;
通过以上五种web报表东西就模型板与数据能否分离功效对比,不难发现这些web报表东西在这方面都做的不错。
————————————————————————————————————————————————————————————————————————————————————————
五种主流web报表的功能对比:设计模式易调解
在实际做报表过程中,报表东西设计模式是否方便,在很大水平上影响了做报表的效率,下面就分开介绍一下个web报表东西在设计模式上的区别。
ireport:
为可视化制表模式,制表界面为条带填入式,生成的模型板文件为XML文件;不支持EXCEL模型板导入;格式对齐很是困难;对字体等其他格式的调解也很是麻烦;表格中的抒发式不能随着行列变化而实现自动调解;
finereport:
为类EXCEL的表格式设计模式;支持EXCEL的导入导出;抒发式轮回引用死机,没有提示信息;抒发式:删除插入行列,单元格和数据集的绑定需要手工修改,不能自动变化;
水晶报表:
为传统条带拖拽式的制表模式,格线对齐困难;不能导入 EXCEL 模型板,因此也就没可能有类似 EXCEL 的格式刷、公式调解等;传统的线性报表模型,不支持非线性报表模型;c/s方式设计的报表模型板和web方式设计的报表模型板纷歧样,因此c/s的用户想修改web方式编辑出来的报表模型板,那是没可能的!纷歧样格式的报表模型板,很难提供完全一致的报表功效;
润乾报表:
为类excel的表格式设计模式,行列对齐很是容易;支持excel的无失真导入导出;插入、删除行列后,单元格的抒发式、数据集绑定关系自动变化,不需要手工修改;
明宇报表:
为基于控件的条带拖拽式制表模式,对于格线较多的表格调解起来很是麻烦,并且难于实现严酷的行列对齐;表格中的抒发式不能随着行列变化而实现自动调解。
本人以为在做表方面Excel的表格式设计模式是最为方便的,已经被大众所接受,没有什么报表设计模式可以超越excel表格设计模式在人们操作习惯中的主导地位,所以类excel的表格式设计模式在报表的设计模式上应该是有上风。
————————————————————————————————————————————————————————————————————————————————————————
五种主流web报表的功能对比:接口方式
ireport:
接口方式为API,但接口不够丰富;
finereport:
接口方式为API,但接口不够丰富;
水晶报表:
为非J2EE接口,通过网络协议,力度不足,统计图常采用古老的CGI方式;
润乾报表:
提供丰富的API,很是齐全,联合精密;向应用程序员开了数百个JAVA的API调用,可以对报表进行深切控制,如替换数据源、报表生成前修改等;并且联合精密,到达最高运行效率;
明宇报表:
采用独立服务器方案,应用接口通过网络协议完成,接口数目稀少、控制力度弱,并且严重影响机能;
————————————————————————————————————————————————————————————————————————————————————————
五种主流web报表的功能对比:输出方式
web报表东西在报表展现层的输出方式是报表设计的最后一步,输出方式的优劣和是否丰富会直接影响报表设计的效果和用途,所以不得不承认该功效对web报表东西的重要性。
ireport:
输出支持 HTML、PDF、EXCEL、CSV、XML;不支持带文本格式的导出;不能实现不失真的导出PDF/EXCEL;不支持不分页的EXCEL导出方式,且不可控制是否导出隐藏行/列;报表中不支持图表,而是通过image控件实现,并且要在同一张报表中显示多个图表很困难;
Finereport:
输出支持HTML、PDF、EXCEL、CVS、SVG、带格式文本;完全不失真的EXCEL导出;EXCEL不支持分页导出,记录数超过65535列数超过255列报错;导出EXCEL/PDF不能加密,不能进行权限控制; 不能控制是否导出隐藏行列;不支持导出权限控制,不能加密码;
水晶报表:
输出支持HTML、PDF、EXCEL;导出EXCEL仅能导出数据,导出后再利用困难;不支持带格式文本的导出;导出 EXCEL, 所有单元格都成了合并格,用户无法进行再次的数据处理,统计图导出无法联动;
润乾报表:
标准HTML、PDF、EXCEL、WORD、XML、带格式文本(如TXT)等;导出EXCEL,完全不失真,支持统计图的导出,支持分页/不分页两种导出方式,保证EXCEL中的打印分页表头每一页重复,且和润乾报表中一致; 报表导出EXCEL不受行数列数的限制; 导出EXCEL可以加用户密码,可以控制是否导出隐藏行列; PDF导出各版本均支持,可以控制导出权限,可以加密码,可以控制 “文档汇编、复制、低分辩率打印、更改文档、填写表格栏、常规编辑注解、打印、视障人士启用内容访问” 等权限; 统计图输出上支持网页上GIF、JPG和PNG三种格式,特别是PNG格式可以做到真彩色(24位颜色);
明宇报表:
输出支持HTML、PDF、EXCEL;统计图输出上,目前支持GIF和JPG两种格式,前者颜色数不够,后者是失真压缩,在对美观度要求较高的场合显得力不从心。
———————————————————————————————————————————————————————————————————————————————————————
iReport和润乾报表的详细对比
报表外观样式的设计与输出
ireport
润乾
样式设计
费事,要一条线一条线的绘
制,调整的较多
调整相对自由
显示颜色等控制要通过编写
语句实现。
类似 excel 的编辑界面,提供一定现
成模式可套用
自由调整功能如何目前还不清楚
支持简单编程实现“高亮显示临界
值”,隔行变背景色等。
模板
基本不支持
内置一些常用模板,并支持自定义模板
背景图
支持
支持
远程设计
不支持
支持
条形码
不支持
支持
输出格式
支持多种格式,用代码控制
有些有变形,需要调整
支持多种格式,程序自动实现
某些复杂报表有变形,不可调整
数据输出效率
通过优化程序和查询语句解
决
有不少注意事项和限制条件
部署维护要求
ireport
润乾
费用
设计、解释部分免费,开源
设计部分收费,解释部分收费
技术支持
无
有
编码量
大
小
使用经验
无
有
安装部署
简单
简单
语义层
不支持
支持
SQL 语句
标准的 SQL 查询语句
为提高效率,有自己一套优化的SQL 语句,如select1 等
函数
支持,量少
支持,量大
技术
可适用于新旧技术路线
可适用于新旧技术路线
维护调试工作
无 需 软 件 使用的费用和培训。只是目前出一张报表的
样式在ireport 比较费工
需要软件使用费用及使用培训,实际应用过程对软件厂家有一定依赖性
制作报表周期
较长
短
一些实际中遇到的特殊要求
ireport
润乾
用户自己编辑报
不支持
不支持
双面打印
不支持
不支持
交叉报表
支持
支持,拖拽+简单函数即可
分组统计
支持
支持,同时支持不规则分组
论现行财务报表的改进
一、现行财务报表改进的路径
对现行财务报表的改进是沿着两条路径进行的:一条是充分披露方向;另一条是简化披露方向。沿着前一方向的改进成果蔚为大观:一方面报表附注越来越丰富,已进入“附注时代”;另一方面其他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品种也越来越多,可能涉及的有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中期报告、简化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增值报告、人力资源报告、财务预测报告、分部信息报告、物价变动影响报告、财务情况说明书(我国特有),等等。这都是为了弥补财务报表的局限所作的努力和尝试,受到了信息使用者的欢迎。因此,这种改进成为改革财务报表的主流,可以预见这一改革方向并不会改变,只是对现有改革成果的完善与丰富(应是有增有减),并对报告方式进行创新。然而,一味地朝充分披露方向改进,有可能滑入信息过量的泥潭,反而导致信息有用性的降低。为了防止信息过量化,财务报表改进的另一方向——简化披露应运而生,目前的成果主要是提供简化的年度报告。在不减少年度报告信息量的前提下,另外提供一份简化的年度报告,是否真的能降低披露成本和防止信息过量呢?除非使用者只需阅读简化的年度报告且企业也只提供简化的年度报告。由此可见,这一方向的改革仅是伴随充分披露进行的,作为对信息过量倾向的矫正手段而已,难以成为改革的主流。也许正因为如此,简化的年度报告也融入了其他财务报告中,与充分披露方向合流了。
上述对财务报表的改进,将财务报表扩展为财务报告,是对这一改进效果的最简炼概括。这些改革措施均是从财务报表(尤其是基本财务报表)外部推进的,很少触及财务报表内部。追溯财务报表形成的历史,人们不难发现,现行财务报表的框架体系基本上成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此之后,财务报表的改革只是“小修小补”,最大的变化是加入了“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本身的内容与结构。在财务报表本身的改进方面,英国、美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取得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下面对其中两个方面的改进作一简要评述。
二、第四财务报表:收益表的扩展
(一)英国增设“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早在1976年7月,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就公布了一份讨论稿《公司报告》,其中涉及企业经营业绩信息的改进。1991年6月,由英国和苏格兰两个特许会计师协会的研究组联合发表了一份题为《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式》,提出了一整套改进的财务报表,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在传统损益表之外,增加一个“利得表”(Gains Statement),以便全面地反映企业的全部业绩。利得表的主要特点是按资产/负债观来定义利润,且用“现行价值”(Current Value)为基础来计量净资产的变动,还考虑到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这样势必增加了利得表编制的复杂性。因此,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考虑另一思路:坚持“满计当期全部损益”观点,把一部分未实现的利得(损失),绕开损益表,在资产负债表的业主权益——“准备”(Reserves)部分予以确认。同时,设计一个与损益相互配合的新的财务业绩表,作为企业业绩报告的重要补充。1992年10月,ASB正式公布了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报告财务业绩》,使上述思路变成了现实。该准则规定一个企业的财务业绩是由“损益表”和“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Statement of Total Recognized Gains and Losses)共同表述的。1995年12月,ASB重新发表的《财务报告的原则公告》征求意见稿继续推荐上述作法。在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中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净损益(来自损益表);(2)未实现的资产重估价盈利(损失);(3)未实现的交易中投资利得(损失);(4)外币净投资上按现行汇率折算的差额。这样一来,ASB设计的“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可起第四财务报表的作用,从而成为基本财务报表之一。
(二)美国要求在收益表之外报告“全面收益”
1980年12月,美国FASB首先提出一个不同于传统的“收益”新概念——全面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由企业同所有者以外的交易及其事项与情况所产生的净资产的变动”。1984年12月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5号再一次指出:全面收益的报告,应当成为一整套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其后,在一些财务、会计、投资等组织(团体)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FASB参考了英国的经验,在1986年10月1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全面收益》的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于1997年6月正式公布了财务会计准则第130号《报告全面收益》。至此,报告全面收益的报表便成为美国企业一整套财务报表中的第四财务报表。
全面收益也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实际上把资产负债表又恢复到第一报表的地位,实现了“否定之否定”),并将全面收益的报告分成两个模块: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其中净收益仍由收益表提供,仍然只反映已确认及已实现的收入(利得)和费用(损失);其他全面收益则涵盖那些已确认但未实现,平时不计入收益表而在资产负债表部分表述的项目,例如外币折算项目上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在特定 或权益证券上投资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等。这样,全面收益较好地将“当期经营业绩观”和“满计当期全部损益观”结合起来了,比净收益更能帮助使用者预测企业“所有”未来现金流量,也增进了财务报表关于企业财务业绩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并提升了财会信息的质量。
目前,全面收益报告没有强制的统一格式。它可采用下列三种格式之一:(1)与收益表合并为一份报表,称作“收益与全面收益表”,其上部分为收益表,下部分列示其他全面收益;(2)与收益表分开,单独编制一张报表,即“全面收益表”,使第四财务报表名副其实;(3)在业主权益变动表中详细报告其他全面收益,收益表仍是单独编制。
(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设计了表述已确认未实现利得(损失)的表式
1997年8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IASI)进行了重大修订。修订后的IASI题为《财务报表的表述》,它要求补充编制“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同英国的“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基本一致,可见IASC借鉴了英国ASB的经验)或在业主产权变动表中详细披露已确认的未实现利得,并在其附录中提供了相应的表式,便于人们操作。
综上所述,可见英国ASB、美国的FASB和IASC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均先后采取了相同的步骤;增加企业的财务业绩报表。这一改革表明:改进财务报表都要服从财务会计目标,努力提高财务信息的有用性。为何率先改进企业业绩报告?这是因为:(1)实证研究表明收益指标仍然是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会计数据;(2)收益同现金流量信息是紧密相关的,全面收益比净收益信息更能为使用者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提供可靠的基础。
三、财务报表结构的改进
1994年,美国AICPA发表了一份题为《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的研究报告,其中关于财务报表的改革建议中最有新意的是改革财务报表结构,即将财务报表信息划分为“核心信息”(Core Information)与“非核心信息”(Noncore Information)。前者为企业核心活动即主要的、正常和持续经营的业务所形成;后者则为企业非核心活动,即次要的、非正常和不再持续经营的业务所形成。为此,公司应在资产负债表上区分核心活动的资产与负债、非核心活动的资产与负债;在收益表中区分核心活动盈利、非核心活动盈利;还在现金流量表中区别核心活动现金流量、非核心活动现金流量。AICPA的新模式还要求计量每股核心盈利和每股净收益,并相应地计量每股的现金流量。区分核心活动与非核心活动,既要在表内反映,又要在报表附注中用较详细的标题或文字说明。这样做,必能向用户提供更有用的、可比的核心活动信息,准确表达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如果这些建议在未来能付诸实践,就可望提高会计在信息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唯有持续不断的改进,会计职业才能长盛不衰,永葆活力。
此外,对资产负债表项目排列顺序也在进行改革,基本的趋势是再次重视按重要性排列的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筹划小组于1995年3月公布的“财务报表编制”的原则说明书草稿就将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排列改为:无形资产列在固定资产之前,固定资产列在流动资产之前。IASC在1997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中,对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进行调和与折衷;它一方面强调资产、负债的流动和非流动的划分,另一方面又列示了一份以英国模式为主的资产负债表格式。我们可以预见,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人力资源成为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凸现无疑,反映到资产负债表就是将人力资产排在首位,其次就是与人力资产密切相关的无形资产。
四、对改进财务报表的努力的评论
最后,我们想对上述改进财会报表的努力作一简要评论,并试图回答:为什么迄今为止的所有改进措施都没有从根本上改造基本财务报表呢?
面向未来,是用户对财务会计改进的要求,但保证信息相对可靠则是财务会计的固有特色。为了调和二者的矛盾,人们对财务报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进意见。总的方案将不外乎下列三者中择一:(1)保持现行财务会计模式,但应作必要改进,使财务会计报告更多的未来信息;(2)彻底否定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在财务会计信息为谁(Who)、何时(When)、如何(How)、提供什么信息(What)等方面进行重新研究;(3)继续保留以面向过去、主要提供历史信息为特征的传统财务会计,另外创新并发展一个面向未来、主要提供预测信息为特征的新的经济信息系统。稍加对照,我们发现,现有对财务报表改进的努力均是在第一种方案内进行的。对此,我们的解释是:财务会计及财务报表的缺陷其实从相关性方面来衡量的,但若从可靠性方面来衡量,其缺陷反而成为它的信息优势,因此对财务会计的任何改进都不能改掉财务会计的可靠性特征。道理很简单,不可靠的信息怎么会具有相关性呢?!依据不可靠的信息就可能甚至必然导致决策失误。迄今为止,也没有证据表明:使用者认为,财务报表信息不相关而应予以放弃,再由一个基本不同的组织财务信息的手段来取代它。历史和现实已充分证明,在市场经济中,财务报表所传输的具有可靠性特征的历史信息(具有反馈和预测价值)可以用来指导未来,对绝大多数用户是相关的。否则,它早已被淘汰出历史舞台。当然,财务会计也不会因此固步自封,而要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相关性,并丢弃所谓虽可靠但不相关的信息。
财务会计发展到现在,并不是“一次革命”就完成的,它是循序渐近、逐步改良的。科学发展具有继承性,而且可靠性始终是人们在决策过程中衡量信息质量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特征。我们相信,对财务报表不论作怎样的改进,都不会偏离如下的基本方向: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缺一不可。其中:可靠性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这一点针对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实,显得尤为重要,即先要着力解决会计信息可靠性问题,方能谈得上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二车间(切籽工段每日日工资统计表
班组或车间:单位: 元
复核: 审批: 日期:
杭州明坤纺织服装
大燙当日产量报表
系号
姓名
总数
1
赵艳东
2
蒋金召
3
刘心荣
4
王福林
5
朱文雷
6
韩新民
7
李文根
8
梁祖明
9
傅新强
10
李伟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小计
组别:
日期:
附件: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统计报表
物联网产业统计报表
单位名称:
2021年1- 季度
计量单位:亿元
类别名称
代码
营业收入
1-本季
上年同期
甲
乙
1
2
总计
01
按产业分组
物联网产品及设备制造
02
软件产品开发
03
系统集成
04
网络及运营服务
05
其它
06
物联网重点企业统计报表
2021年1- 季度
序号
单位名称
主要产品名称
营业收入(万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填表说明
(一)物联网产业统计报表填写以亿元为计量单位,保留两位小数;物联网重点企业统计报表填写以万元为计量单位,保留整数。
(二)物联网产业统计报表与重点企业统计报表所填报营业收入均为物联网的营业收入,非物联网业务收入须从中剔除。
(三)物联网重点企业统计报表填报内容为本地区营业收入排名前十位的企业。
(四)物联网设备制造主要包括标识(智能卡、电子标签、二维码等),传感器,读/写设备,物联网节点,物联网组网设备、物联网网络及通信设备,物联网核心芯片设计制造及封装,物联网专用开发和测试设备,物联网智能计算设备与系统,物联网智能控制设备与系统等,其它物联网定制化硬件产品。
(五)用于物联网的软件产品主要包括物联网节点软件,物联网系统软件,物联网支撑软件(网络及通讯管理软件、智能计算及控制软件、中间件/平台软件、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稳私保护与信息安全软件等),物联网应用软件(嵌入式应用软件、网络集成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等)等。
(六)系统集成主要包括用于各领域的物联网系统集成。
(七)网络与运营服务主要包括由内容提供商或电信运营商等提供的用于物联网的网络和运营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