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河北大学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某教学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目 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模板选用………………………………………………………1
四、模板支设的一般规定…………………………………………2
五、质量要求………………………………………………………2
六、施工工艺及要求………………………………………………3
七、模板工程的有关验算…………………………………………6
八、模板的安装支设要求…………………………………………32
九、模板的维护与修理……………………………………………33
十、安全生产、现场文明施工……………………………………33
1、编制依据
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1。2《建筑施工手册》缩印本(第四版)
1。3《某中学新校区教学楼工程图纸》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某中学教学楼工程的建筑面积5159。09㎡,框架结构,基础结构为桩承台基础;建筑总高度23。7米,地上五层,局部六层。
2.2结构工程概况
本工程最大跨度板规格为7500×6000×100mm;梁最大规格为750×350×4800mm;柱子的最大截面为550×500。本方案的计算均以此为依据.
3、模板的选用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选用木胶模板及木模板,选用Ф48×3。0mm钢管及50mm×80mm木方做竖向支撑或加固横楞,模板使用情况见下表
使用部位
模板种类
支撑种类
基础垫层
10厚木胶模板
短木方及短钢筋
基础及基础拉梁
10厚木胶模板
Ф48×3.0mm钢管及步步紧
主体框架柱
10厚木胶模板
50×80mm木方及Ф48×3。0mm钢管、
Ф14对拉螺栓
楼层梁底模板
10厚木胶模板
50×80mm木方及Ф48×3.0mm钢管
楼层梁侧模板
10厚木胶模板
50×80mm木方及Ф48×3。0mm钢管
现浇板底模
10厚木胶模板
50×80mm木方及Ф48×3。0mm钢管
楼梯
楼梯底模采用木胶模板,楼梯踏步为30厚木模板
50×80mm木方及Ф48×3.0mm钢管
4、模板支设的一般规定
模板工程是砼成型的可靠保证,是保障钢筋砼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支设后,现浇板的底模作为施工中的工作面,人要在其上行走,施工机具要堆放在模板上,其施工荷载依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并计算.施工荷载确定后,接着计算砼及模板支撑的自重及计算砼的侧压力等数值,并对模板及其支撑进行准确的验算。同时各构件模板及支撑在满足强度、挠度及稳定性的同时,还要满足构造上的要求,如在构造上作必要的支撑和加固等。本工程砼浇筑完成后,必须达到清水砼效果。
5、质量要求:
模板支设的基本要求:模板必须尺寸正确,板面平整,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施工便利和经济条件允许下,应尽可能扩大模板面积,减少拼缝。
模板质量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移
3
2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柱、梁、墙
+4,—5
3
层高垂直度
层高不大于5m
3
大于5m
5
4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5
表面平整度
2
6
阴阳角
方正
2
顺直
2
7
预埋铁件
中心线位移
2
8
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2
螺栓外露长度
9
预留孔洞
中心线位移
5
内孔洞尺寸
+5,0
10
门窗洞口
中心线位移
宽、高
对角线
11
插筋
中心线位移
3
外露尺寸
±10,0
6、施工工艺及要求
6。1柱模板设计:
模板面板采用10厚木胶模板,加固木方采用50×80mm木方,采用双钢管及模板锁形成柱箍,在柱下部2/3范围内间距450mm,上部为500mm。框架柱柱箍采用双钢管加固,不设对拉螺栓。
6。2梁模板设计:
梁模采用10厚木胶模板,梁底、梁侧用50×80mm木方加固,架体支撑采用同楼板架体。
6。3顶板模板:
顶板模板采用10厚木胶模板,现场拼装,龙骨50×80mm木方,间距250mm,主龙骨采用Ф48×3.0mm钢管,间距1000mm,支撑采用Ф48×3.0mm钢管搭设架体,间距1000mm,视房间大小第一道支撑距墙边100-200mm。保证三层连续支撑,且上下脚手架的立杆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且在脚手架的立杆底部设垫板,水平拉杆设置两道.
顶板模板的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6.3.1工艺流程:
楼层放线-——验线———支撑体系-—-大龙骨——-小龙骨——-顶板模拼装———-板底起拱—-—自检---预检—--交接检—-—绑扎钢筋---自检--—隐检—---交接检——-浇筑砼时的复查维护—-—拆模-——模板清理
6。3.2主要施工方法:
1)模板在配置时应注意节约,考虑周转使用及以后在其它部位的改制使用,上部结构尽量将地下结构中的模板改制使用。
2)模板在现场可锯可钉可钻,但为防止崩边,锯板或钻孔时,必须将板下面垫实。配制模板时,板边要找平、刨直,接缝严密不漏浆。主次龙骨顺直,以保证模板接触面平实。
3)放线人员应在钢筋及墙体上放出标高控制线及定位轴线.
4)模板的接缝必须用同一条次龙骨压缝,次龙骨的接头必须搭在同一条主龙骨上,主龙骨的接头必须增加支撑,次龙骨必须垂直于板长布置.
5)模板内的支顶钢筋端头应点刷防锈漆.
6)顶板模板拼缝严密,支顶板模板时,应用水平尺,以确保两相连板缝高低差不大于1mm。
7)安装立柱时应使立柱垂直,上下层立柱应在同一中心线上.立柱底通铺脚手板或垫长度大于400mm厚度大于50mm 的木垫板。
6.4基础模板的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6。4。1工艺流程:
放底板位置线 --—底板钢筋绑扎—基础梁吊梆支模———自检-—-预检—--交接检—-—浇筑砼时钢筋模板的复查维护—-—拆模—--模板清理—-—防水保护层施工.
6。4。2主要施工方法:
1)底板模板采用木胶模板,采用钢管进行加固,步步紧使模板侧面木方与基础垫层进行加固。
2)底板砼浇筑前,侧模应具备足够的强度,采用双排1m竖向加固钢管,中间采用钢管做为斜撑,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稳固性。
3)砼浇筑时泵管不得冲击侧模板。
6.5架体搭设设计:
本工程楼板采用扣件式钢管(48×3.0mm)脚手架满堂支设,搭设高度为3600mm,架体立杆纵距及横距以1000mm为主,根据房间情况适当调整,架体横杆步距为1500mm,根据层高进行调节,架体水平杆分四步搭设,第一步水平杆高度为200mm,第二步水平杆高度为1700mm,第三步水平杆高度为3000mm,第四步水平杆高度为3500mm。在立杆顶端设顶托,支顶现浇底板的加固大横楞,并依此进行验算.架体在纵向及横向上间隔不大于4个间距设置剪刀撑一组,以使架体有足够的稳定性.
6.6模板的现场制作与外加工
1)木质模板在工地现场加工,模板的配置设专人负责。
2)木工加工组根据图纸对模板进行精确翻样,加工成型后,首先由加工组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再由质检员对加工进行专检,控制模板加工允许偏差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前,由安装班组对木制加工品进行交接检,影响使用的立即返回整修。
3)配置好的模板应在反面编号并写明规格,分别堆放保管,以免用错.
4)使用后的模板应及时清理维修,以备下次再用.
6。7模板拆除
6.8。1拆除的顺序:
1)模板拆除应严格执行拆模申请制度,由施工员提前填写拆模申请,注明砼浇筑时间、浇筑部位、同条件试块强度,由技术部门签署意见,同意后方可拆除模板。
2)顶板底模拆除顺序:先保留跨中支撑,以承受上部施工荷载,然后拆除拉杆。拆去支撑以前,在次龙骨下增加临时支撑,以确保主龙骨拆完时,不至全面脱落.以出入口或已拆完的房间为出发点,拆支撑和龙骨时,由远向近,然后人工拆除模板,由近向远,一气呵成,将整个房间的模板全部拆完,不得遗留。严禁野蛮拆运,拆除时尤其注意对模板边角的保护。
6.8。2侧模拆除的要求
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角楞不因拆除模板而受到损坏,方可拆除。
6。8.3底模拆除的要求
1)混凝土强度符合规定后,方可拆除底模。
2)拆除底模时要搭设高凳,拆下的模板由拆模人员传递至楼板面堆放,严禁野蛮拆模,以免破坏模板。
3)底模支撑需保持三层连续支撑。
6.9模板的维护与修理
1)、吊装模板时应轻起轻放,不准碰撞,防止模板变形。
2)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用撬棍硬撬,以免破坏模板表面。
3)拆下的模板如发现表面不平或损坏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分规格码放整齐。
5)模板及木方子应注意防雨保存,避免受潮变形.
6)模板连接件应及时放于工具袋中,不准乱扔乱放.
7)模板应及时清理,模板清理干净之前不得涂刷隔离剂。未经清理保养、涂刷隔离剂的模板不能使用.
7、模板工程的有关验算
7。1计算说明
7.1。1工程有关情况说明
本工程层高为3。9m,现浇板最大跨度为7.5×6.0厚为100mm,标准层楼面梁最大截面尺寸为350mm×750mm。矩形柱为550mm×500mm,在本方案中皆按此选取计算对象,进行验算。
7.2现浇顶板模板计算
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模板与支架搭设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H:3。77m;立杆纵距:1m;立杆横距:0。9m;水平杆最大步距h:1。5m;
面板采用:木胶合板 厚度:10mm;支撑面板的次楞梁采用:方木支撑;间距:0.25m;主楞梁采用:单钢管48×3.0;钢管均按48×3。0计算.
荷载参数
永久荷载标准值:楼板厚度:0.13m;新浇筑砼自重():24;钢筋自重():1。1 ;模板与小楞自重():0。35 ;每米立杆承受结构自重: 0.129kN/m
可变荷载标准值: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当计算面板和直接支承面板的次楞梁时,均布荷载取:2。5,再用集中荷载2.5kN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取其大值。当计算直接支承次楞梁的主楞梁时,均布荷载标准值取1。5 ,当计算支架立柱时,均布荷载标准值取1 。振捣砼时荷载标准值():2。
7。2。1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0mm,按简支跨计算,验算跨中最不利抗弯强度和挠度.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截面惯性矩;
1、强度验算
(1)、计算时两端按简支板考虑,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L=0。25m。
(2)、荷载计算
取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两种作用效应考虑,计算结果取其大值.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作为设计依据。
集中荷载设计值:
模板自重线荷载设计值
跨中集中荷载设计值
(3)、强度验算
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
M1=
q1l2
=
7052×0。252
=55.09N·m
8
8
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
M2=
q2l2
+
Pl
=
378×0。252
+
3150×0.25
=199.83N·m
8
4
8
4
取验算强度。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σ=
=
199.83×103
=8。33N/mm2 〈 f=12.5N/mm2
W
24.000×103
面板强度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故其作用效应的线荷载计算如下:
;
面板最大容许挠度值: 250.00/250=1.0mm;
面板弹性模量: ;
ν=
5ql4
=
5×3.613×250.004
=0.284mm 〈 1.0mm
384EI
384×4500×14.400×104
满足要求!
7.2.2次楞方木验算
次楞采用方木,宽度50mm,高度80mm,间距0.25m,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
截面惯性矩 ;
1、抗弯强度验算
(1)、次楞按简支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主楞排矩即立杆横距,L=0.9m。
(2)、荷载计算
取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两种作用效应考虑,计算结果取其大值。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作为设计依据.
集中荷载设计值:
模板自重线荷载设计值
跨中集中荷载设计值
(3)、强度验算
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
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
取验算强度。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17;
σ=
=
718。37×103
=13。47N/mm2 〈 f=17N/mm2
W
53。33×103
次楞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时:
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
取验算强度。
木材顺纹抗剪强度设计值;
抗剪强度按下式计算:
τ=
3
=
3×1617.750
= 0.607N/mm2 <=1。7N/mm2
2bh
2×50×80
次楞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故其作用效应的线荷载计算如下:
;
次楞最大容许挠度值:;
次楞弹性模量: ;
ν=
5ql4
=
5×0.903×900。04
=0.362mm < 3.6mm
384EI
384×10000×213。33×104
满足要求!
7.2。3主楞验算
主楞采用:单钢管
截面抵拒矩
截面惯性矩
1、强度验算
当进行主楞强度验算时,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取.
首先计算次楞作用在主楞上的集中力P。
作用在次楞上的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作为设计依据.
次楞最大支座力。
次楞作用集中荷载P=1。303kN,进行最不利荷载布置如下图:
计算简图()
弯矩图()
最大弯矩 ;
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σ=
=
0。537×106
=
119.599N/mm2 〈 215N/mm2
W
4.49×103
主楞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
首先计算次楞作用在主楞上的集中荷载P。
作用在次楞上的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
次楞最大支座力。
以此值作为次楞作用在主楞上的集中荷载,经计算,主梁最大变形值V=1。033mm。
主梁的最大容许挠度值:1000/150=6。7mm,
最大变形
满足要求!
7。2。4扣件式钢管立柱计算
风荷载计算
因在室外露天支模,故需要考虑风荷载。基本风压按德州10年一遇风压值采用,。
模板支架计算高度H=20m,按地面粗糙度C类 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计算风荷载体形系数
将模板支架视为桁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7。3.1第32项和36项的规定计算.模板支架的挡风系数
式中
An ——--一步一跨内钢管的总挡风面积.
la——-—立杆间距,0.9m
h——-——步距,1.5m
d——---钢管外径,0。048m
系数1。2————-节点面积增大系数。
系数0.325—---—模板支架立面每平米内剪刀撑的平均长度。
单排架无遮拦体形系数:
无遮拦多排模板支撑架的体形系数:
µs=µst
1—ηn
=0。15
1-0。94 10
=1。15
1—η
1—0。94
η——--风荷载地形地貌修正系数。
n--—-支撑架相连立杆排数。
风荷载标准值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
0.92×1。4ωklah2
=
0.92×1。4×0。290×0。9×1.52
= 0。067kN·m
10
10
轴向力计算
按下列各式计算取最大值:
0.9×{1。2×[0.129×3.77+(24×0。13+1.1×0。13+0。35)×1×0.9]+1。4×1×1×0。9}=5。171kN;
0.9×{1.2×[0.129×3。77+(24×0。13+1.1×0.13+0。35)×1×0.9]+0.9×1。4×(1×1×0.9+0。067/1)}=5.134kN;
0.9×{1。35×[0.129×3。77+(24×0。13+1.1×0.13+0.35)×1×0.9]+ 1。4×(0.7×1×1×0。9+0。6×0.067/1)}=5。386kN;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取N=5。386kN作为设计依据。
3、立柱稳定性验算
立柱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N
+
≤f
W
N ———- 轴心压力设计值() :N=5.386kN;
φ—-—-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查表得到;
--— 立杆计算长度(m),,h为纵横水平杆最大步距,;
i --—— 立柱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1.59cm;
A -——— 立柱截面面积(cm2),;
—---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W ——-— 立柱截面抵抗矩:;
f -—--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立柱长细比计算:
,长细比满足要求!。
按照长细比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柱的稳定系数φ=0。594;
N
+
Mw
=
5。386×103
+
0。067×106
=21。385+14。922=36。307N/mm2 <f=215N/mm2
jA
W
0。594×4。24×102
4.49×103
立柱稳定性满足要求!
7。2。5立柱底地基承载力验算
1、上部立柱传至垫木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N=5.386kN
2、垫木底面面积A
垫木作用长度1m,垫木宽度0.3m,垫木面积A=1×0。3=0.3
3、地基土为素填土,其承载力设计值
立柱垫木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
4、验算地基承载力
立柱底垫木的底面平均压力
P=
N
=
5。386
=17。95kN/m2 < =80×0。4=32kN/m2
A
0.3
满足要求!。
7.3柱模板计算
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参数信息
柱截面宽度B:0。5mm;柱截面高度H: 0.55mm;面板采用:12mm厚木胶合板,面板弹性模量:,抗弯强度设计值:;
柱箍采用:钢楞 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0 ;间距:450mm
对拉螺栓直径:14mm 柱宽度B方向设置1个对拉螺栓 柱高度度H方向设置1个对拉螺栓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木材弹性模量;
7.3.1新浇砼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计算
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ct0β1β2
V
=0。22×24×5。7×1。2×1。2×1.00=43。338
F==24×3.9=93.600
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按200/(T+15)计算,取初凝时间为5.7小时。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经现场测试,为2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3.9m;
—-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
--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2。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取较小值。
7.3.2柱侧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2mm,按简支跨计算,验算跨中最不利抗弯强度和挠度。取柱箍间距0。45m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截面惯性矩;
1、强度验算
(1)、计算时两端按简支板考虑,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L=0。14m。
(2)、荷载计算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振捣砼对侧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作为设计依据.
(3)、强度验算
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
M1=
q1l2
=
25283×0.142
=61.94N·m
8
8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12.5N/mm2;
σ=
=
61。94×103
=5。74N/mm2 < f=12.5N/mm2
W
10。800×103
面板强度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故其作用效应的线荷载计算如下:
;
面板最大容许挠度值: 140。00/250=0。56mm;
面板弹性模量:;
ν=
5ql4
=
5×19。502×140.004
=0.335mm < 0.56mm
384EI
384×4500×6.480×104
满足要求!
7.3.3柱侧模板次楞计算
次楞采用木楞,宽度:50mm 高度:80mm 间距:0.14m 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截面惯性矩;
1、强度验算
(1)、次楞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均布荷载作用下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柱箍间距,L=0.45m。
次楞计算简图 l=0。45m
(2)、荷载计算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振捣砼对侧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作为设计依据.
(3)、强度验算
计算最大弯矩:
最大支座力:
次楞抗弯强度设计值。
σ=
=
0。159×106
=
2。981N/mm2 < 17N/mm2
W
53.333×103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故其作用效应的线荷载计算如下:
q = 43338×0。14=6067N/m=6.067N/mm;
次楞最大容许挠度值:l/250 =450/250 =1。8 mm;
次楞弹性模量: ;
ν=
0。677ql4
=
0.677×6。067×4504
= 0.079mm < 1。8mm
100EI
100×10000×213。333×104
满足要求!
7.3.4柱宽度B方向柱箍的计算
柱箍采用钢楞,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0 ,柱箍间距450mm。截面抵抗矩;截面惯性矩;
1、强度验算
竖楞作用在柱箍上的集中荷载P计算如下: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P= 3。160kN作为设计依据。
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经计算,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
最大弯矩 ;
柱箍抗弯强度设计值[;
柱箍应按受弯构件采用下式计算:
N—--—-柱箍轴向拉力设计值。—--—-柱箍净截面面积.——--—柱箍截面抵抗矩
σ=
=
0。292×106
=
65.033N/mm2 〈 205N/mm2
4.49×103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故其作用效应下的集中荷载计算如下:P=43。338×0。125×0.45=2。438kN.
柱箍的最大容许挠度值:[ω] = l/150 =360.000/150 = 2.4mm;
经计算最大变形
满足要求!
7。3.5柱宽度B方向柱箍的对拉螺栓计算
1、对拉螺栓可承受的最大轴向拉力设计值:
-—对拉螺栓净截面面积
—-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本工程对拉螺栓采用,其截面面积,可承受的最大轴向拉力设计值。
对拉螺栓轴力设计值N=9。873kN 小于 17.85kN.
满足要求!
7。3.6柱高度H方向柱箍的计算
柱箍采用钢楞,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0 ,柱箍间距450mm.截面抵抗矩;截面惯性矩;
1、强度验算
竖楞作用在柱箍上的集中荷载P计算如下: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P= 3.489kN作为设计依据.
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经计算,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最大弯矩 ;
柱箍抗弯强度设计值;;
柱箍应按受弯构件采用下式计算:
N——-——柱箍轴向拉力设计值.-——-—柱箍净截面面积。———--柱箍截面抵抗矩
σ=
=
0。341×106
=
75。947N/mm2 < 205N/mm2
4。49×103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故其作用效应下的集中荷载计算如下:。
柱箍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经计算最大变形
满足要求!
7.3。7柱高度H方向柱箍的对拉螺栓计算
1、对拉螺栓可承受的最大轴向拉力设计值:
—-对拉螺栓净截面面积
——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本工程对拉螺栓采用,其截面面积,可承受的最大轴向拉力设计值。
对拉螺栓轴力设计值N=10.725kN 小于 17.85kN。
满足要求!
7。4梁模板计算
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参数信息
模板支架参数
梁截面宽度:0.35m;梁截面高度:0。75m;模板支架高度H:3.77m;楼板厚度:0.13m;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1m;梁两侧立柱间距:0.99m,梁下增加1根立柱;水平杆最大步距: 1。5m;梁底面板下次楞采用:方木支撑;钢管按φ48×3.0计算;面板采用:12mm厚木胶合板
梁侧模板参数
主楞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0 ;次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50mm 高度:80mm;主楞间距:500mm;次楞间距:200mm;穿梁螺栓水平间距:500mm;穿梁螺栓竖向间距:600mm;穿梁螺栓直径:12mm
荷载参数
永久荷载标准值:模板与小楞自重;每米立杆承受结构自重: 0。114kN/m;新浇筑砼自重;钢筋自重 ;
可变荷载标准值: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砼对水平面模板荷载:;振捣砼对垂直面模板荷载:;倾倒砼对梁侧模板产生水平荷载:;
7.4.1新浇砼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计算
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ct0β1β2
V
=0.22×24×5。7×1.2×1。2×1.22=52.873
F==24×0.75=18.000
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按200/(T+15)计算,取初凝时间为5.7小时。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经现场测试,为2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75m;
-—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
——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2。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取较小值.
7。4.2梁侧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2mm,按简支跨计算,验算跨中最不利抗弯强度和挠度。取主楞间距0.50m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截面惯性矩;
1、强度验算
(1)、计算时两端按简支板考虑,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L=0.20m。
(2)、荷载计算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振捣砼对侧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作为设计依据。
(3)、强度验算
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
M1=
q1l2
=
12699×0.202
=63。50N·m
8
8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12。5N/mm2;
σ=
=
63.50×103
=5.29N/mm2 < f=12.5N/mm2
W
12.000×103
面板强度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故其作用效应的线荷载计算如下:
;
面板最大容许挠度值:;
面板弹性模量:;
ν=
5ql4
=
5×9.000×200。004
=0。579mm 〈 0.80mm
384EI
384×4500×7.200×104
满足要求!
7.4.3梁侧模板次楞计算
次楞采用木楞,宽度:50mm 高度:80mm 间距:0。2m 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截面惯性矩;
1、强度验算
(1)、次楞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均布荷载作用下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主楞间距,L=0.5m.
次楞计算简图 l=0。5m
(2)、荷载计算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振捣砼对侧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作为设计依据.
(3)、强度验算
计算最大弯矩:
最大支座力:
次楞抗弯强度设计值。
σ=
=
0。127×106
=
2。381N/mm2 < 17N/mm2
W
53。333×103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故其作用效应的线荷载计算如下:
q = 18000×0.2=3600N/m=3。600N/mm;
次楞最大容许挠度值:l/250 =500/250 =2。0 mm;
次楞弹性模量: ;
ν=
0。677ql4
=
0.677×3.600×5004
= 0。071mm 〈 2.0mm
100EI
100×10000×213.333×104
满足要求!
7。4.4梁侧模板主楞计算
主楞采用钢楞双根,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0 间距:0.50m 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截面惯性矩;
1、强度验算
(1)、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荷载P=2.79kN,按集中荷载作用下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穿梁螺栓间距,L=0.6m。
主楞计算简图()
主楞弯矩图()
(2)、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
主楞抗弯强度设计值。
σ=
=
0。446×106
=
49.666N/mm2 < 215N/mm2
W×2
4.490×103 ×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其作用效应下次楞传递的集中荷载P=1。980kN,主楞弹性模量: 。
主楞最大容许挠度值:l/250 =600/250 = 2mm;
经计算主楞最大挠度。
满足要求!
7。4.5对拉螺栓计算
对拉螺栓轴力设计值:
a——对拉螺栓横向间距;b-—对拉螺栓竖向间距;
-—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上的侧压力、振捣混凝土对垂直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或倾倒混凝土时作用于模板上的侧压力设计值:
Fs=0。95(rGG4k+rQQ 2k)=0。95×(1。2×18。000+1。4×4)=25.84kN。
N=0。50×0。60×25.84=7.75kN.
对拉螺栓可承受的最大轴向拉力设计值:
—-对拉螺栓净截面面积
——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本工程对拉螺栓采用,其截面面积,可承受的最大轴向拉力设计值。
满足要求!
7。4。6梁底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2mm。 取梁底横向水平杆间距1m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截面惯性矩;
1、强度验算
(1)、梁底次楞为3根,面板按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梁底次楞间距,L=0。175m。
(2)、荷载计算
作用于梁底模板的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作为设计依据.
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1。669kN;=5。563kN;=1.669kN;
最大弯矩
梁底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梁底模板的弯曲应力按下式计算:
σ=
=
0.097×106
=
4.042N/mm2 < 12.5N/mm2
W
24。000×103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故其作用效应的线荷载计算如下:
;
计算简图()
面板弹性模量: ;
经计算,最大变形
梁底模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175/250 =0。7 mm;
最大变形
满足要求!
7.4。7梁底模板次楞计算
本工程梁底模板次楞采用方木,宽度50mm,高度80mm。
次楞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
;
1、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取受力最大的次楞,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次楞下水平横杆的间距,L=1m。
次楞计算简图 l=1m
荷载设计值 q = 5.563/1= 5。563kN/m;
最大弯距 ;
次楞抗弯强度设计值 ;
σ=
=
0。556×106
=10。425N/mm2 < 17N/mm2
W
53。333×103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次楞最大容许挠度值:l/250 =1000/250 =4。0 mm;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只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
q =4。261/1= 4。261N/mm;
次楞弹性模量: ;
ν=
0。677ql4
=
0.677×4.261×10004
=1。352mm < 4.0mm
100EI
100×10000×213。333×104
满足要求!
7。4。8梁底横向水平杆计算
横向水平杆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梁底面板下次楞传递力。
计算简图()
弯矩图()
经计算,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0。276kN;=8。348kN;=0.276kN;
最大弯矩 ;
最大变形 。
1、强度验算
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支撑钢管的弯曲应力按下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