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路巡检记录表.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996493 上传时间:2025-04-1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79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巡检记录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电路巡检记录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巡检记录表正式版 电路巡检记录表 日期 配电箱箱体是否正常 漏电保护是否正常 线路是否正常 检查人 备注 表B3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验收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项目部) 项目负责人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1 施工组织设计 1、有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 2、作业前对作业班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 外电防护 1、搭设外电防护设施应编制专项方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应有专人监护。防护设施应符合 规范要求,并设警示标志 2、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不得施工、建造临时设施或堆放材料物品 3 接地与接零防 雷保护系统 1、施工现场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系统。 2、工作零线(N)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必须由电源进线重复接地处引出 3、电气设备应按规范要求接保护零线(PE)。 4、保护零线严禁安装开关,熔断器或通过工作电流。 5、系统工作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每条线路重复接地不少于3处,接地电阻值不大 于10Ω 6、接地体不得使用螺纹钢,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采用2根及以上导体做电气连接 7、现场起重机械、脚手架、升降机等,按规范采取防雷措施 8、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PE线必须做重复接地 4 配电箱与开关箱 1、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级配电、两级漏电保护 2、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配电箱、开关箱采用的材料、电器元件,应符合规范要求 3、配电箱应分别安装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进出线中(N)、(PE)线必须通过端子板连接 4、箱体安装位置、高度、周边环境应符合规范要求,配电箱应门锁齐全,并有防雨措施 5、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大于30米、开关箱与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大于3米、箱体结构、箱内电器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并设置系统接线图和分路标记。 6、总配电箱与开关箱内电气应具备可视断电点,电源隔离功能,短路、过载保护功能,漏电保护功能 5 漏电保护器 1、漏电保护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选型应匹配 2、开关箱用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潮湿或腐蚀介质场所应采用防溅型产品,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3、总配电箱应设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与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6 配电线路 1、线路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线路及接头应能满足机械强度和绝缘强度要求。 2、线路的设置、材料及相序排列、档距、与邻近线路或固定物的距离符合规范要求。 3、电缆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并符合规范要求。严禁沿地面、脚手架、树木等敷设 4、室内明敷主干线距地高度不应小于2.5m 7 现场照明 1、照明用电与动力用电分设,不得混用。电压为220V的照明设施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照明灯具金属外壳需作保护接零(PE) 2、手持照明灯和特殊场所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变压器必须使用安全隔离变压器 3、使用环境、电压等级、照明器具选择应符合规范要求 4、灯具与地面、易燃物之间的安全离距,及线路架设应符合规范 5、施工现场按规范要求配备应急照明 8 配电室 1、配电室建筑耐火等级应达到三级,配电柜与建筑物间距符合规范要求、并应配备适用于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2、配电室布置及仪表电器原件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3、配电室应设警示标志、工地供电平面图和系统图;备用发电机组与外电路进行连锁 4、按规范要求配电室应配备应急照明 验收 结论 结论及存在问题: 验收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验收人员签字 注: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表B3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月检查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项目部) 项目负责人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存在问题 1 施工组织设计 2 外电防护 3 接地与接零防雷保护系统 4 配电箱与开关箱 5 漏电保护器 6 配电线路 7 现场照明 8 配电室 验收 结论 结论及存在问题: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电气 技术员 安全员 电工 监理工程师 (安全) 注:1、本表依据临时用电规范、施工现场检查标准检查。 2、检查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电气技术员)组织检查。表B38 电气线路及用电设备绝缘电阻检测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项目部) 仪表名称及型号 序号 用电线路及 用电设备名称 A-B B-C C-A A-N B-N C-N N-PE 测试 日期 测试 结果 结论 电气 技术员 安全员 检测人(电工) 监理工程师(安全) 注:1、本表由电工填写;线路绝缘电阻0.5 MΩ;绝缘电阻一类2MΩ;绝缘电阻二类7MΩ;绝缘电阻三类1MΩ; 引用标准:(JGJ46–2005) 9.6 手持电动工具。 2、每月检测一次。 表B39漏电保护器月检测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项目部) 仪表名称及型号 序号 总配电箱、开关箱控制回路及设备名称 受控设备功率(KW) 实测漏电保护器检测数据 漏电保护器选型及接线情况 检测日期 检测结果 漏电动作电流(MA) 漏电动作时间(s) 漏电保护动作可靠性(复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结论 电气技术员 安全员 检测人(电工) 监理工程师(安全) 注:本表由电工填写。表B40 防雷接地及重复接地电阻月检测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项目部) 仪表名称及型号 接地类别 测试人 检测日期 季节系数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1.05 1.05 1 1.60 1.90 2.0 2.20 2.55 1.60 1.55 1.55 1.55 序号 测试接地体地点 实测电阻值(Ω) 季节系数 换算后实际电阻值(Ω) 规定电阻值(Ω) 检测结果 结论 电气技术员 安全员 检测人 监理工程师(安全)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电工填写。 1.规定电阻(Ω)为临时用电规范中规定的电阻值。 2.实际电阻值(Ω)为实测电阻×季节系数。 3.实际电阻与规定电阻对比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表B41 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设备调试工作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工作内容 安装拆除设备名称: 维修设备名称: 型号: 统一编号: 1、 巡检时间及处理问题记录: 2、维修、安装、拆除、设备调试工作记录: 记录人: 时间: 年 月 日 审核人: 时间: 年 月 日 本表由电工填写,审核人(电气工程师或设备管理人员)每旬审核一次并签字。 附件1:SVK光伏发电系统巡检及维护记录 SVK光伏电站巡检记录表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地址 项目装机规模 并网电压 第一部分:光伏组件及固定支架检验 序号 巡检项目 巡检标准 巡检记录 1 光伏组件 组件是否松动 2 无破损或明显变形 3 组件有无灰尘及遮挡 4 固定支架 支架是否牢固、可靠,螺丝是否松动 5 支架固定处屋面做防水处理是否存在老化 6 防腐检查 防腐漆是否脱落 第二部分:线路检验 1 直流侧电缆 电缆连接是否松动 2 电缆是否老化、破皮 3 交流侧电缆 电缆连接是否松动 电缆是否老化、破皮 第三部分:交直流配电箱检验 1 外观检查 外观无破损、箱体无明显变形 2 箱内检查 箱内无碎屑或遗留物等 3 内部元器件 元器件无松动、脱落 4 开关分合闸检查 开关分合闸灵活可靠 第四部分:逆变器检验 1 外观检查 外观无划痕,柜体无明显变形 2 安装检查 安装牢固、可靠 3 电气连接检查 连接牢固,无松动 4 开关分合闸检查 开关分合闸灵活可靠 5 接地检查 需有可靠接地 6 人机界面检查 主要参数显示清晰明确 按键操作正常 第五部分:并网检查 1 逆变器并网检查 直流输入路数 直流电压(V) 交流电压(V) 瞬时功率(W) 交流频率(Hz) 逆变器自动保护动作 2 汇流箱检查 防雷器 3 熔断器 4 孤岛保护检查 电网侧电源失电后能够快速可靠断开 5 调度通信检查 数据传输是否正常,PC与逆变器是否连接 46 总发电量 记录并网至巡检日总发电量 巡检结论: 负责人: 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2光伏发电系统各个关键设备运行状态与运行参数记录 光伏发电系统各个关键设备运行状态与运行参数记录编号: 运维设备 运维项目 检测周期 检测结果 处理措施 检测人 日期 组件 光伏组件的定期检查及维修 每年两次 光伏组件的定期抽检测试 每两年一次 光伏阵列支架 光伏阵列支架的定期检查及维修 每年两次 汇流箱 汇流箱的定期检查及维修 每月一次 汇流箱的定期测试 每年一次 直流配电柜/交流配电柜 配电柜的定期检查及维修 每月一次 配电柜的定期测试 每年一次 逆变器 逆变器的定期检查及维修 每月一次 逆变器的定期测试 每年一次 变压器 变压器的定期检查及维护 每月一次 变压器的定期测试 每年一次 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的定期检查及维修 每年一次 监测系统的定期测试 每年一次 接地与防雷系统 接地与防雷系统检查 每年一次 附件3事故处理记录单 事故处理记录单 编号: 年 月 日 设备名称 缺陷类别 缺陷内容 运行班组 发现人 待处理原因 处 理 措 施 处理结果 消缺人 消缺时间 验收人 附件4 关键设备更换记录 关键设备更换记录 电站名称 更换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设备型号 进场时间 更换时间 故障情况 压力管道巡线检查记录表 记录格式代码: 记录编号: 巡检时间 管道介质 编号 管道情况 维修措施 维修时间 维修人员 责任人 数字传输系统维护测试表 附表一 传输值班日志 传输科年月日星期 交班人签名 接班人签名 障 碍 处 理 记 录 栏 值班人 发现时间 障碍地点、原因 处理结果 影响范围 历时 处理者 1 2 3 4 5 6 交 接 班 内 容 此日志填写情况: 资料、仪表、工具齐全就位: 各种原始记录的填写: 监测中心有无告警: 值班室环境安全: 值班出勤情况 病假 (小时) 事假 (小时) 开会(小时) 附注: 附表二 光纤数字通信系统不中断业务性能监测记录 局向排列 局向系统 传输科 日期 时间 监测人 机房 误码性能 告警记录 无人值守机房 环境告警 值班人 温度 湿度 ES SEB BER 10-3 10-8 信号丢失 线路码丢失 收AIS LD 偏流 辅助告警 1 2 3 4 5 6 7 8 9 日期 时间 监测人 机房 误 码 性 能 告 警 记 录 无人值守机房 环境告警 值班人 温度 湿度 ES SEB BER 10-3 10-8 信号丢失 线路码丢失 收AIS LD 偏流 辅助告警 10 11 12 13 14 15 30 31 分析 意见 审核 附表三 传输设备统计卡片 公司序号: 传输科 设备名称 安装时间 制造厂家 装设位置 局 向 备 注 电路板 名称 电路板编号 安装 位置 电路板 名称 电路板编号 安装 位置 电路板 名称 电路板 编号 安装 位置 1 10 19 2 11 20 3 12 21 4 13 22 5 14 23 6 15 24 7 16 25 8 17 26 9 18 27 设 备 测 试 参 数 测试项目 测试日期 测试结果 测试人员 备注 设 备 修 理 情 况 日期 发现 来源 告警 现象 障碍原因 及修理情况 新板 编号 修理 者 备注 附表四 传输网严重障碍记录表 填报单位:年月日 传输科 类别 原因分类 发现来源 发现者 发现时间 时分 阻断系统数 责任者 修复时间 时分 总历时 分 设备名称及制造厂家: 到达时间: 监测中心打印记录 障碍发生局所: 发生原因: 障碍信息内容: 障碍影响局向: 告警位置: 告警名称: 障碍设备位置: 障碍信息出现时间: 告警名称及位置: 障碍信息解除时间: 处理情况:如换板应写明板的名称及 编号 处理者: 主管意见: 注:总历时为障碍发生到处理结束的历时总和。 在处理完传输故障后要及时填写此表,并按表格要求逐项填写。 此表格填写完后2日内上报。 附表五 传输设备障碍月统计表 公司年月 填报单位:传输科 设 备 名 称 型 号/ 厂 家 故 障 总 数 历 时 (分钟) 阻 断 系统数 全网实用2Mb/s系统数: 平均故障历时:分钟: 注:本报表要求上报每月数字传输网各种设备的障碍情况。 要求在每月的2日前将此表上报。 填报人填写报时间: 附表六 质量分析记录表 传输科年月日 时间 参加人 主持人 中心发言人 提出问题 分 析 意见 处 理 措 施 对 策 执行单位 检查执行情况 领导审查意见 附表七 数据制作记录表 传输科年月日 时间 数据类型 数据内容 操作过程记录 检查执行情况 制作人签名 领导审查意见 附录三 数字传输系统STM-1、VC-3、VC-4 的投入业务限值 本地网SDH数字传输系统STM-1的投入业务限值(配额0.2%) 配额 0.2% 2H 1D 7D S0 S1 S2 S0 S1 S2 S0 S1 S2 ES 1 0 2 7 2 12 48 SES 0 0 0 0 0 0 1 STM-1 RPO;用于计算差错性能投入业务限值等的“参考性能指标,”其值为8%(ES)和0.1%(SES) K=0.5 配额B=0.2% T:测试时间,以秒为单位的次数,例如24小时86400次。 ES S0=RPO×B×T×K =8%×0.2%×86400×0.5=6.9 S1=S0-2√S0 =1.65 S2=S0+2√S0 =12 SE S0=0.1%×0.2%×86400×0.5=0 S1=S0-2√S0 =0 S2=S0+2√S0 =0.25 STM-4、STM-16限值同STM-1 本地网SDH数字传输系统VC-3的投入业务限值(配额2%) 配额 0.2% 2H 1D 7D S0 S1 S2 S0 S1 S2 S0 S1 S2 ES 0 0 6 32 21 44 227 SES 0 0 1 1 0 33 66 本地网SDH数字传系统VG-4的投入业务限值(配额2%) 配额 0.2% 2H 1D 7D S0 S1 S2 S0 S1 S2 S0 S1 S2 ES 1 11 69 52 86 484 SES 0 1 0 3 6 VG-3 RPO:用于计算差错性能投入业务限值等的“参考性能指标,”其值为3.75%(ES)T 0.1%(SES) VG-4的RPO为8%(ES)和0.1%(SES)。 K=0.5 配额B=2% T;测试时间,,以秒为单位的次数,例如24小时86400次。 ES S0=RPO×B×T×K =3.75% ×2%×86400×0.5=32.4 S1=S0-2√S0 =21 S2=S0+2√S0 =44 SES S0=0.1%×2%×68400×0.5=0 S1=S0-2√S0 =0 S2=S0+2√S0 =2.7 附录四 WDM系统光接口指标 表4.1 32 ×2.5Gb/s 通路 WDM系统主光通道参数(暂定) 单位 8×22dB 5×30dB 3×33dB 通路数 32 32 32 比特速率/通路的格式 STM-16 STM-16 STM-16 MPI-S和S’点的光接口 光发送端串音 dB * * * 每通路输出功率 - 最大 - 最小 dBm dBm 5.0(8.0) 0(3.0) 7.0 3.0 6.0 4.0 总发送功率 - 最大 dBm 17(20) 20 20 MPI-S点每通路信噪比 dB >30 >30 >30 MPI-S点的最大通路功率差 dB 5.0 4.0 2.0 光通道(MPI-S - MPI-R) 光通道代价(BER=10E-12) dB 2 2 2 衰减范围 -最大 dB 24 30 33 -最小 dB 22 28 31 色散 ps/nm 12800 12000 7200 反射 dB -27 -27 -27 最小回损 dB 24 24 24 MPI-R和R’点的光接口 平均每通路的输入功率 - 最大 dBm -17(-14) -21 -25 - 最小 dBm -24(-21) -27 -29 平均总输入功率 - 最大 dBm -5(-2) -10 -13 MPI-R 点每通路最小光信噪比 dB 22 20 20 光信号串音 dB -22 -22 -22 MPI-R点的最大通路功率差 dB 7 6 4 *: 待研究 ()中的值为特殊情况下,8×22dB WDM系统光放大器的最大输出为+20dBm时的参数,其余的参数为8×22dBWDM系统光放大器的最大输出为+17dBm时的参数。 表4.2 32 ×10 Gb/s通路单纤单向WDM系统主光通道参数(暂定) G.652/G.655 光纤 单位 8×22 dB 6×22 dB 3×33 dB 3×27 dB 通路数 32 32 32 32 比特速率/通路的格式 STM-64 STM-64 STM-64 STM-64 MPI-S和S’点的光接口 光发送端串音 DB * * * * 每通路输出功率 -平均功率 DBm +5.0 +5.0 +5.0 +5.0 - 最大 DBm +6.0 +6.0 +6.0 +7.0 - 最小 DBm +2.0 +2.0 +4.0 +4.0 总发送功率 - 最大 DBm +20 +20 +20 +20 MPI-S点每通路信噪比 DB >35 >35 >35 >35 MPI-S点的最大通路功率差 DB 4 4 2 3 光通道(MPI-S -MPI-R) 光通道代价 DB 2 2 2 2 衰减范围 -最大 DB 24 24 33 27 -最小 DB 22 22 31 26 色散 ps/nm 12800 9600 7200 6000 反射 DB -27 -27 -27 -27 最大DGD Ps 30 30 30 30 最小回损 DB 24 24 24 24 最大线路色散值(补偿后) ps/nm 1200 1000 800 800 MPI-R和R’点的光接口 平均每通路的输入功率 - 最大 DBm -16 -16 -25 -19 - 最小 DBm -22 -22 -29 -22 平均总输入功率 - 最大 DBm -2 - 2 -11 -6 MPI-R 点每通路最小光信噪比 DB 22 25 20 25 光信号串音 DB 20 20 20 MPI-R点的最大通路功率差 DB 6 6 4 5 注1:8×22dB、3×33 dB系统仅适用于采用带外FEC的WDM系统 注2:对于8×22dB光接口指标的应用,光缆偏振模色散PMD应小于0.5ps/sqrt(km) 表4.3 OSC监控通路的接口参数 监控波长 1510nm 监控速率 2Mb/s 信号码型 CMI 信号发送功率 (0- -7dBm) 光源类型 光谱特性 MLM LD * 最小接收灵敏度 -48dB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