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单选题(共800题)1、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Agl沉淀中滴入稀HCl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比Agl更难溶C.将一小块钠放入无水乙醇中 产生气泡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 浓氨水呈碱性【答案】 B2、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评价方法是( )。A.纸笔诊断性测验B.纸笔总结性测验C.档案袋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3、评价学生学
2、业成绩的常规手段和主要方法是( )。A.成长记录袋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C.纸笔考试D.作业评价【答案】 C4、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分散系都是混合物B.浊液中分散质颗粒不能透过滤纸C.碘酒这种分散系的溶质是酒精D.雾是小水滴的聚集体分散到大气中形成的分散系【答案】 C5、下列关于初中化学学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起步阶段性B.以化学基本原理作为学习的对象和内容C.以实验为基础D.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三种表征融合【答案】 B6、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 )。A.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B.了解铁、铝与稀硫酸的反应C.感受化学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3、D.能运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答案】 B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B.油脂、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D.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 C8、在学习氯气的相关性质时,学习完物理性质教师没有马上学习化学性质,而是以快问快答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对氯气物理性质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即时表现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C.作业评价D.档案袋评价【答案】 A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在CO还原氧化铜的
4、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答案】 D10、初中溶解平衡学得不好,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化学平衡理解加深,从而促进了解平衡的理解,这种迁移现象是( )。A.垂直迁移B.逆向迁移C.顺向迁移D.水平迁移【答案】 B11、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A.教学目标评价B.教学手段评价C.教学内容评价D.学业评价【答案】 D12、某教师为了验证翻转课堂的效果。选择了一个班级进行了化学翻转课堂,同时选择另一个平行班级进行化学系统授课,一个学期后进行比较验收成果。这个教师的教研方法是( )。A.文献法B.练
5、习法C.演示法D.实验法【答案】 D13、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 )。A.1/2B.1/3C.2/3D.3/5【答案】 C14、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学情分析内容的是( )。A.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B.分析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的未知知识C.分析学生如何来进行学习D.分析学生的兴趣及性格【答案】 D15、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A.B.C.D.【答案】 B16、下列表述能突出体现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特殊性的是()。A.以实验为基础、以化学用语为工具B.教师讲、学生听C.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6、D.理性思维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答案】 A17、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不包括( )。A.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B.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C.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D.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答案】 A18、下列属于“化学1”的内容主题的是()。A.化学与可持续发展B.生活中的材料C.化学实验基础D.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答案】 C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是每个教师的: A.权利。B.义务。C.责任。D.使命。【答案】 A20、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体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的情景素材?( )A.太阳能海水淡化B.国家规定的
7、饮用水标准C.电解水实验及微观解释D.我国的淡水资源危机【答案】 A21、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答案】 A22、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A.NaCl、HCl、NaOHB.Cl2、Na2S、SO2C.HBr、CO2、CS2D.Na2O2、H2O2、O3【答案】 C23、初中学生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中阶段又有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的学习;许多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初中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但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
8、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很深,这种迁移现象是()。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答案】 A24、教学评价的依据是( )。A.成绩测验B.量化指标C.教学目标D.常模参照【答案】 C25、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 )。A.B.C.D.【答案】 C26、下面关于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A.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B.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C.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合一D.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答案】 C27、化学教学
9、板书的设计原则不包括()。A.体现教学核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B.保证板书内容的科学性C.条理性和系统性相结合D.板书设计的艺术性【答案】 D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类物质B.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C.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 B29、下面不属于化学l的主题的是( )。A.认识化学科学B.化学实验基础C.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D.物质结构基础【答案】 D30、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观察、个案研究等手段,收集有关资料,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称为( )。A.观察法
10、B.文献法C.讨论法D.调查法【答案】 D31、高中化学课程中,侧重反映化学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和核心知识的是( )。A.化学与技术B.实验化学C.化学反应原理D.化学与生活【答案】 C32、下列不属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性质的是()。A.知识的启蒙性B.学生的主体性C.模块的选择性D.知识的多样性【答案】 A33、分类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正确的是( )。A.全部正确B.C.D.【答案】 C34、下列教学目标不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范畴的是()。A.通过体验实验过程,感受实验成功的快乐B.体会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C.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D.认识化学与人类
11、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关系【答案】 C35、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 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B.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C.要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型内容之间的关系【答案】 C36、1923年,布朗斯特(Bmnsted)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该理论认为NaHCO3是( )。A.两性化合物B.酸C.碱D.盐碱【答案】 A3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甲烷中的少量乙烯:依次用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洗气B.制备氯乙烷:将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反应C.实验
12、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钠元素: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待测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答案】 B38、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 )。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D.选用情境素材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与能力【答案】 B39、化学教学研究的起点环节是( )。A.选定课题B.查阅文献C.研究设计D.收集资料【答案】 A40、下列直链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C5H12B.C5H110HC.C5HloD.C4H802【答
13、案】 A41、用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来源的物质是()。A.Cu2+、K+、2-、Cl-B.K+、Na+、HCO3-、NO3C.OH、CO32、Ca2+、K+D.Ba2+、Na+、OH-、2【答案】 B42、在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控制教学节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教师需要注意的方面有( )。A.B.C.D.【答案】 D43、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不包括( )。A.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B.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C.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D.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答案】 A44、化学变化过程中有的还伴随着颜色的变化,下列有关
14、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后,溶液由无色变成紫色B.AgBr固体见光分解后,剩余固体呈银白色C.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久置后溶液几乎无色D.紫色石蕊溶液通人SO2,溶液最终变成无色【答案】 C45、新课程强调的“面向学生”包含四层含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B.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达到要求,获得成功C.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D.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等【答案】 B46、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就是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B.碳酸
15、钙在水中难溶,但被溶解的碳酸钙全部电离,所以碳酸钙是强电解质C.氯气和氨气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弱电解质【答案】 C47、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 )。A.知道DH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B.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C.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D.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答案】 B48、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D.用SiO2制备高纯硅【答案】 A49、用来表示试题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
16、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A50、下面不属于化学l的主题的是( )。A.认识化学科学B.化学实验基础C.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D.物质结构基础【答案】 D51、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去超市自己带购物袋B.尽量选乘公共交通工具C.利用风力发电D.工业废水不净化直接排放【答案】 D52、下列属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是( )。A.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B.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C.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D.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
17、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答案】 A53、在化学教学中,有的学生特别喜欢亲自动手操作化学实验。这种兴趣属于( )。A.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 B54、现有三组混合液: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乙醇和丁醇;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分离以上各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蒸馏、萃取、分液D.萃取、分液、蒸馏【答案】 B55、下列有关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教科书内容是教学内容组织和选取的重要参考B.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必须与教科书保持一致C.教学内容的选取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在教科书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D.教学内
18、容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答案】 B56、下列不属于探究性学习基本特征的是( )。A.自主性B.时代性C.实践性D.情境性【答案】 B5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通过用氢气与乙烯加成的方法除去乙烷中含有的少量乙烯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所以要大力发展“乙醇汽油”C.用水可区分苯、溴苯和硝基苯D.一定条件下,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区分葡萄糖和蔗糖【答案】 D58、盐类水解原理属于()。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情意类知识【答案】 B59、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C.课
19、程资源越多越好D.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答案】 B60、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答案】 B61、某化学教师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学。这位教师遵循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理论C.认知同化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B62、通过一些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是指( )。A.化学实验科学化B.化学实验清洁化C.化学实验微型化D.化学实验简便化【答案】 B63、用来表示试题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 )。A.信
20、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A64、化学教材中纸笔测验的新变化不包括( )。A.重视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B.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C.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问题D.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和渗透【答案】 A65、下列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中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的是( )。A.识别B.认同C.发展D.模仿操作【答案】 D66、关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下列最恰当的是( )。A.讨论法B.自学C.讲授法D.探究法【答案】 C67、下列哪项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身边的化学物质”设置的二级主题?()A.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B.我们周围的空气C.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D.
21、金属与金属矿物【答案】 C68、科学方法是理解、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答案】 A69、叶老师在结课时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来比较。那么,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预习下一节的学习内容。”这种结课方法为( )。A.归纳总结法B.设疑探究法C.巩固练习法D.收集整理信息法【答案】 B7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
22、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 C71、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做法的解释或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D.【答案】 B72、在化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将化学事实描述清楚,并且要对该事实加以深入地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方法是()。A.讲述法B.讲演法C.讲解法D.谈话法【答案】 B73、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C60属于原子
23、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C.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答案】 A7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下列四个选项中现代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材料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D.防治环境污染【答案】 C75、( )适用于一些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的化学课题,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并且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答案】 A76、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
24、确的是( )。A.称量时,将Na2CO3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B.将固体Na2CO3在烧杯中溶解,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C.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上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答案】 B77、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C.课程资源越多越好D.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答案】 B78、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无关的是( )。A.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B.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
25、品中的残余硫酸D.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答案】 D79、教材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质量要求的主要内容载体,是教与学的主要工具。下面关于化学教材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工具B.围绕教学内容开发的视听材料是教材C.教师教学参考书不是教材D.学生实验手册是教材【答案】 C80、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可以用氢键的知识来解释的是( )。A.水比硫化氢气体气体稳定B.水的熔沸点比硫化氢的高C.氯化氢气体易溶于水D.0,水的密度比冰大【答案】 B81、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A.谈话法B.演示法C.讨论法D.讲授法【答案】 D82、关于高中化学课
26、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1、化学2和化学与生活是高中化学的必修模块B.“过程与方法”指教师应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C.高中化学课程的课程目标为知识、技能和能力D.高中化学课程中专门设置“实验化学”模块【答案】 D83、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 A8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B.农业上用石灰水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线和棉线D.用
27、电镀厂的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答案】 D85、常温、常压下,将1 mol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1 L溶液。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H-TS和熵的变化情况是()A.H-TS0,S0B.H-TS0C.H-TS0,S0D.H-TS0,S0,S0B.H-TS0,S0C.H-TS0,S0D.H-TS0,S0【答案】 D120、( )测验也称标准参照测验,是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标准,用以检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因此,还可将其称为达标性考试或资格考试。利用这种测验可以具体了解学生从某一阶段的教学中究竟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等。A.常模参照B.目标参照C.诊断性D.形成性【答案】 B121、高中化学课程
28、中侧重体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是()。A.有机化学基础B.化学与生活C.化学反应原理D.物质结构与性质【答案】 B122、初中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法分为社会导入、实验导入、旧知导入、问题导入、直接导入等导入形式,其中最带有化学学科知识特点的导入方法是( )。A.社会导入B.实验导入C.旧知导入D.问题导入【答案】 B123、化学课程的总目标是( )。A.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B.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案】 A124、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
29、为同分异构体B.制饭勺、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化合物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答案】 B125、化学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地发展B.对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出评价C.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做出评价D.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答案】 A126、科学探究既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中各要素的呈现顺序是固定不变的B.科学探究必须通过化学实验来获取事实和证据C.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活动结果D.科学探究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过程【答案】 D127、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