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八年级下湘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工业导学案(一)(全面版)资料第二节工业导学案 (1)姓名_ 班级_ 学号_学习目标:1、知道工业的概念,理解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2、说出我国能源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分布重点、难点: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一、预习导学: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什么地位? 2、影响工业的条件有哪些? 3、我国哪些工业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4、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P115、我国的第一大能源是_,其中_省产量最大。目前在陕北和内蒙古交界处的_煤田,正在建设成特大型煤炭工业基地。 6、我国的电力工业主要有哪两种形式?7、我国第二大能源是_。我国的大型油田有黑龙
2、江的_油田;山东的_油田;河南与山东交界处的_油田;河北的_油田;新疆的_油田。其中最大的石油基地是_ _。8、为什么说新疆将称为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中国石油工业的新宠?)9、分析“钢都”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二、重点难点突破:1、上海宝山成为我国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优势是( )A煤铁资源丰富 B技术力量雄厚 C水运便利和广大的消费市场 D农业基础好2.近年来,我国电力供不应求,拉闸限电的省区逐渐增多(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缺电省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对所在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很多地方是侨乡,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工业提供有利条件 B钢铁、化工、纺织、机械、造船、食品、服装、微电
3、子、汽车等工业都很发达C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D紧靠山西能源基地,海盐资源丰富简要分析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_两省是西电东送的电力输出省份,分析2003年造成两省缺电的主要自然原因 图中a、b两省的简称依次是_.三、知识拓展:1、P12开发小煤窑会带来什么问题? 2、P14活动内容 条件工业基础靠近铁矿靠近煤矿靠近消费市场濒临海洋,便于进口铁矿石武汉钢铁工业基地上海钢铁工业基地四、达标测评:1.(08.广东)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它起到的重要作用是( )A彻底改变了我国的工业面貌 B使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C加快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 D使工业的分布与农业分布结合
4、起来2.(2021.山西)“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再创辉煌。下列地点中,哪一个是我国航空航天发射基地( )A重庆 B武汉 C上海 D西昌3.(2021.益阳)工业分布和很多因素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海附近地区煤铁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钢铁工业 B上海市临河临海,海陆空交通便利,是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C上海钢铁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煤铁资源缺乏 D上海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广阔的市场基础上的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由若干工业基地组成。读东部沿海工业地带图,回答56题。4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工业基础薄弱 B交通条件落后 C能源和矿产资
5、源缺乏D劳动力不足5.(2021.宜昌)下列工业部门中,不属于基础工业的是( )A钢铁工业 B食品工业 C电力工业 D煤炭工业6.(2021.威海)2007年上半年,全国能源消耗增长仍然快于经济增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降反升。能源资源紧缺,已成为一些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心病”。对此,必须( )A减缓经济发展,注重节能降耗 B合理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C扩大资源进口,减轻资源压力 D禁止使用紧缺能源资源7.读中国钢铁工业基地图,回答:我国的“钢都”和“草原钢城”分别是指哪里?请用字母A和B在图中标出它们的位置。简要说明“钢都”的形成资源条件?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钢铁工业基地名称:_ _ _
6、 _上海钢铁工业基地与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选址的依据有何不同? 课题3.2土地资源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重点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分布差异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点拨导入用投影仪打出小诗:土地土地是山川之根 土地是万物之本土地是人类衣食父母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源所有的物华天宝都是土生土长 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这几句话的涵义。自主学习1.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分为农业用地(_、_、_);非农业用地(_)。独立自学完成团队合作说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有哪几种?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什么特点呢?
7、 读出各类型土地所占比例?哪几种土地所占比例大?哪几种土地所占比例小?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国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4.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结合1、2)结合1、2小结提纲思维导图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等。可利用土地:类型 非农业用地:建筑、交通、内陆水域等。土地资源 难利用土地:沙漠、石山、冰川等。特点 人均占有量 ,各类土地所占比例 , 地、 地少, 多, 不足。反馈练习1、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D 未开发土地2、下面的叙述中,哪个是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 )A 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也大。 B
8、土地类型多,平原多,耕地、林地比例低。C 耕地、林地比例低,后备土地资源不足。D 土地类型多种多样,且分布均匀。3、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中,属于非农业用地的是(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D 建筑用地4、读“我国土地资源构成图”,完成下列内容。 (1)耕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 ,林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 。难以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 。教学反思一、单项选择题(2021山东菏泽)读下图,完成1、2题。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B.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C.南方的山地、丘陵D.北方的高原、山地2.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 )东北 西南 东南
9、西北A. B.C. D.【解析】1选B,2选A。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3.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国土辽阔,后备耕地资源充足B.我国耕地、林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C.耕地、林地在我国土地利用中所占比例大D.我国草地面积在不断增加,且质地优良,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解析】选B。该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在土地利用中,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在地区分布上,存在着各类土地分布不均的特点:耕地、林地集中在东部季风区内,草地集中在非季
10、风区内。在土地利用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4.对我国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叙述错误的是( )A.北方平原辽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B.南方地形复杂,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C.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资源不足,以草地、荒漠为主D.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土地的生产力较高【解析】选D。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由于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地的生产力很低。据新华网报道:山东省青州市在初中、小学推行课本循环使用,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全市一学期就少订课本32万册,节约资金150多万元。据此回答5、6题。
11、5.课本的循环使用,对哪种资源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A.石油资源 B.水资源C.森林资源 D.煤炭资源6.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季风区,山地地区B.季风区,平原地区C.非季风区,高原地区D.非季风区,沙漠地区【解析】5选C,6选A。课本的原料来自于森林资源,该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季风区的东北、东南和西南山地地区。读漫画,回答7、8题。7.漫画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土地荒漠化 B.全球变暖C.臭氧层破坏 D.酸雨污染8.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主要发生于我国的(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西北地区C.东南沿海地区 D.东北和西南地区【解析】7选A,8选B。第7题,图中反
12、映过度放牧,草场超载,草质下降,导致土地荒漠化。第8题,西北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场广布,环境脆弱,容易发生土地荒漠化。9.(2021烟台期末)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破坏严重【解析】选D。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利用恰当,能够供人类永续利用。但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少,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人类的衣食之源,我们应该切实加强保护。10.(2021山东聊城)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B.
13、在珠江三角洲发展耕作业和渔业C.在新疆地区大力发展水稻生产D.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力发展林业生产【解析】选B。黄土高原地区应发展林业,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水源丰富适合耕作业和渔业的发展。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不适于大力种植水稻。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适于发展耕作业和渔业。读漫画,完成11、12题。11.漫画中小鸟哭泣的原因是哪种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C.动物资源 D.森林资源12.如果在山区,该资源遭到破坏将会导致( )A.耕地面积增加 B.水土流失加剧C.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D.动物资源增多【解析】11选D,12选B。第11题,
14、从漫画中哭泣的小鸟和树桩可以看出,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第12题,山区受地形的影响,易发生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将失去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使水土流失加剧。二、综合题13.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A_,B_,C_,D_。(2)在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中,_所占比重最大,约为_,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季风区、非季风区)。(3)随着人口的增长,_(填代号)将不断增加,人与_(填代号)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为了保护我们的土地资源, 将每年的_定为“全国土地日”。(4)根据上图,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土地利
15、用类型的构成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山地,草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在我国,耕地、林地比重小,分别为13.5%和16.6%,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可利用草地比重大,约为32.6%,主要分布于非季风区;建设用地为15.7%,随着人口的增长,还将不断扩大,人与耕地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为了保护土地资源, 将土地管理法的颁布纪念日6月25日定为“全国土地日”。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类型齐全;不足:比例分配不尽合理。答案:(1)旱地 水田 草地 林地(2)可利用草地 32.6% 非季风区(3) 6月25日(4)优:利用类型齐全。劣:比例
16、分配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14.(2021贵州黔东南州)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1)甲图的意思:人口增长使得_面积缩小了。(2)乙图的意思是:人类滥伐森林,导致_面积逐渐扩大。(3)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除了图中所示的问题,你还知道哪些问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人们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甲图是由于人口的增长,乱占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乙图则是由于人类的毁林开荒,导致沙漠化面积扩大。答案:(1)耕地 (2)沙漠 (3)水土流失等。社会调查:你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存在着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17、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同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不一致,存在的主要问题也不同,找到存在问题的原因是提出解决措施的关键。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电影2021讲述在2021年,地球因为异常的太阳活动而面临毁灭:飞机从地缝中、倒塌的楼宇中穿梭而过,汽车在喷发的火山“流弹”中飞驰,主人公刚刚跑过的地面轰然塌陷回答12题。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极光C耀斑和磁暴 D耀斑和极光2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B可能引发干旱、洪涝等灾害C可能引发磁暴、电离层扰动D可能导致人类的彻底毁灭解析:第1题,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第2题
18、太阳活动不可能导致人类的彻底毁灭。答案:1.A2.D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完成34题。3云量最多的地区是()A赤道地区B北纬20地区C北纬40地区 D北纬60地区4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云量 B大气厚度C太阳高度 D通过的大气路径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最大,但有效总辐射量较小,说明赤道地区云量多。第4题,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答案:3.A4.C5如果只考虑纬度因素,我国下列各地生物量(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
19、存生活的有机物质总量)最大的是()A三江平原 B江汉平原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解析:纬度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多,生物量越大。答案:D6某日某时,地球朝向太阳一侧的所有地区,短波通讯几乎全部中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太阳活动引发地球大气电离层扰动B臭氧层破坏引起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C火山爆发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D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解析:短波通讯中断与太阳活动干扰电离层有关。答案:A据2012年1月28日新华社报道,目前新一轮太阳活动周处于快速上升期,太阳活动已经进入第24活动周高年。据此完成第78题。7如果20212021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
20、20002001年 B20222023年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8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无线电通信将受到干扰水旱灾害增多A BC D解析: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极光只出现在高纬度地区。答案:7.A8.D二、综合题(共40分)9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4分)()A兰州 B海口C上海 D昆明(2)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简要分析原因。(6分)(3)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者,在只考
21、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你到下列哪组城市营销最合理(4分)()A北京、海口、贵阳 B上海、重庆、台北C昆明、兰州、郑州 D杭州、广州、成都(4)“蜀犬吠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成都和重庆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的贫乏,请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解析:从图中可知:兰州、海口、上海和昆明四个城市中昆明的太阳能最丰富。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主要看年辐射总量的丰富与贫乏,根据图上数据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D(2)地处内陆,气候干燥,晴天多。(3)C(4)四川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蒸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雨雾天气多;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所以太阳能资源贫乏。第二节 工业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工业在国
22、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2、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3、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情况。4、了解基础工业的概念,并掌握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教学重点: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2、掌握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1、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情况2、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教学方法:探究法、对
23、比法、练习巩固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3课时教法分析:在“工业”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要贯穿始终。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趣味盎然,不至于枯燥乏味。如在讲述工业“较高的增长速度”时,既要有详实的数据统计,又要让学生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切感受来印证。要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工厂,了解一些工业生产的流程,感受工业生产的氛围。新课导人: 在屏幕上依次展示一些工业产品的图片:书本、纸张、文具、锅、碗、菜刀。瓷砖、彩电、洗衣机、化肥、收割机、投影仪、计算机、玻璃、水泥板、汽车、军舰、战斗机提问:同学们,上面展示的这些物品,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工农业生产、 建设、国防安全关系十分
24、密切,你们知道它们是由哪一产业部门生产的吗?(学生回答:工用;(3)显然,对于交通和国防建设来说,其现代化水平同样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因此,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设问:由于工业生产如此重要,所以各个地区都想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工业。那么,一个地区发展工业生产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的影响?(启发学生联系当地实际,进行简单分析,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和解释。)学生活动:简述你所了解的一种工业生产的流程过程(可安排在组织学生参观附近一工厂后进行)。结合实际,谈一谈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有什么不同。讲述“我国工业的发展”时,可采用下述方法: 1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P11“我国主要工业
25、产品产量的变化”图。提问:(1)从1978年到200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怎样?(较快。)其中增长倍数最大的是什么?(彩电。)(2)从这组数据的变化中,你可得到什么结论?(近几十年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发展迅速,如彩电、化纤。)2让学生阅读教材P11的正文。教师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从课文中或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找到答案:(1)旧中国我国工业布局有什么特点?重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轻纺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城市?(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分布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3教师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产值突飞猛进,工业部门由少到多,并
26、最终形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现在我国已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的工业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基本需要,而且许多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工业中心大量增加,遍布全国各省区;工业发展由沿海指向内地;在一些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形成区域性工业基地。工业分布的这种变化,在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了全国工业的发展,由沿海到内地,由城市到农村,使我国的工业布局日趋合理。承转:在工业各部门中,哪些部门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安全以及人民生活最为密切?(能源、钢铁。机械。纺织等。)一、“能源工业分布”: 1提问:(1)大家知道什么是能源吗?(2)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27、需不需要能源呢?请举实例说明。(3)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能源的需求如何?将来趋势怎样?为此应怎么办?(开发与节约并举。)(4)你知道哪些能源类型呢? 2学生填图:在我国主要煤矿分布的填充图(课前准备好)上填写出我国主要的煤矿和煤炭工业基地,了解它们的分布后思考:我国煤炭资源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3讨论: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谈谈你对开发则煤窑”的看法? 4学生填图:在我国主要油田、天然气分布的填充图(课前准备好)上填写出我国主要的油田,了解它们的分布后思考:我国大陆上的油气资源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提问:我国南方的煤炭资源和油、气资源丰富吗?(不丰富。)那么,南方的能源开发应以什么能源为主呢?(水能
28、我国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河流?为什么这些河流的上游多水能?(这些河流的上游多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 二、“钢铁工业分布” 1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钢铁工业的生产流程、主要产品。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钢铁工业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业?(要点:为机械工业。建筑业等提供原材料。) 2让学生读教材P14“中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分布”图,逐一了解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名称及位置。分析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分布较为广泛,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较为集中。)3学生活动:完成教材P14活动题。引发思考:上海钢铁工业基地和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形成的条件相同吗?如若不同,它们的有利条件各是什么
29、不同。鞍山的有利条件是附近有丰富的资源;而上海的有利条件是水陆交通便利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三、“机械工业分布” 1让学生阅读教材P15P16的正文。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机械工业吗?你知道哪些产品是由机械工业制造的?机械工业在工业中的地位如何?从过去到现在,我国的机械工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2学生读图:“中国机械工业分布”图。了解我国一些主要的机械工业中心,然后在填充图上填图巩固。3学生活动:教师展示一些著名机械产品的图案标志(如汽车),让学生回答它们的名称及产地。 四、“纺织工业分布” 1设问:(1)大家知道自己所穿的衣服是由什么原料通过再加工制成的吗?(棉、毛、麻、丝、化纤等。)据此
30、你能将纺织工业进行简单的分类吗?(2)人们在商场选购衣物时,总是对棉织产品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穿着舒适、物美价廉。)棉纺工业在整个纺织工业中的地位如何?(最重要。)2读“中国纺织工业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纺织工业基地或纺织工业中心,熟悉它们的名称和位置。对照“中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思考:(1)我国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与棉花产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接近棉花产地。)(2)这种关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棉花体积膨胀,不便运输。)课堂小结如上知识点练习巩固:重点难点突破:1、上海宝山成为我国钢铁工业中心的主要优势是( )A煤铁资源丰富 B技术力量雄厚 C水运便利和广大的消费市场 D农业基础好2
31、近年来,我国电力供不应求,拉闸限电的省区逐渐增多(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缺电省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对所在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很多地方是侨乡,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工业提供有利条件 B钢铁、化工、纺织、机械、造船、食品、服装、微电子、汽车等工业都很发达C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D紧靠山西能源基地,海盐资源丰富简要分析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_两省是西电东送的电力输出省份,分析2003年造成两省缺电的主要自然原因 图中a、b两省的简称依次是_.知识拓展:1、P12开发小煤窑会带来什么问题?2、P14活动内容 条件工业基础 靠近铁矿靠近煤矿靠近消费市场濒临海洋,便于进口铁矿石武汉
32、钢铁工业基地上海钢铁工业基地达标测评:1.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它起到的重要作用是( )A彻底改变了我国的工业面貌 B使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C加快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 D使工业的分布与农业分布结合起来2.“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再创辉煌。下列地点中,哪一个是我国航空航天发射基地( )A重庆 B武汉 C上海 D西昌3.工业分布和很多因素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海附近地区煤铁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钢铁工业 B上海市临河临海,海陆空交通便利,是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C上海钢铁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煤铁资源缺乏 D上海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广阔的市
33、场基础上的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由若干工业基地组成。读东部沿海工业地带图,回答56题。4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工业基础薄弱 B交通条件落后 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D劳动力不足5.下列工业部门中,不属于基础工业的是( )A钢铁工业 B食品工业 C电力工业 D煤炭工业6.2007年上半年,全国能源消耗增长仍然快于经济增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降反升。能源资源紧缺,已成为一些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心病”。对此,必须( )A减缓经济发展,注重节能降耗 B合理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C扩大资源进口,减轻资源压力 D禁止使用紧缺能源资源7.读中国钢铁工业基地图,回答:我国的“钢都”和“草原钢城”分别是指哪里?请用字母A和B在图中标出它们的位置。简要说明“钢都”的形成资源条件?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钢铁工业基地名称:_ _ _ _上海钢铁工业基地与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选址的依据有何不同? 课堂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