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甘薯202年示范基地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9980550 上传时间:2025-04-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薯202年示范基地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甘薯202年示范基地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 可编辑 甘暑 202 年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甘薯 202*年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202*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甘薯本地称红薯,在都安县甘薯是牲猪养殖的主要饲料来源和粉皮、粉 条加工的原料来源,为适应国家甘薯产业政策的需要,都安县农业局在安阳 镇益梨、苏利,澄江乡兰堂,地苏乡新苏、南江,高岭镇三合、正玄,隆福 乡隆福,百旺乡开发区等十个点,建立了示范面积 53 亩。现将情况总结如 下: 一、 根本情况 目前我县甘薯的生产特点:一是面积大,单产低。 202*年全县甘薯种植 面积达 13.2 万亩,平均亩产 129 公斤,主要分布在山区旱地种植。二是高 淀 粉品种少,品质差,多数品种鲜薯淀粉含量 8 15%,与高淀粉品种相差 1 到 2 倍。三是种植分散。多数与玉米套种,单种和间种少,缺乏区域化、规 模 化、集约化生产。四是产品利用以饲料为主,少有深加工,产品附加值 低。 二、 主要成效 1、优化品种种植结构 为了改变我县甘薯传统落后的种植模式,通过分析几年来我站承当区试 和生产试验的数据和经验,充分听取了群众意见,采用“玉米+夏甘薯〞、 “水稻+秋甘薯〞的轮作模式和“玉米+甘薯间种〞方法,放弃传统的“玉米 +甘薯套种〞落前方法,将优良甘薯品种“桂粉 2 号〞、 "桂粉 1 号〞、 "桂薯 2 号〞、“桂薯 131 〞等作为主推品种。并在安阳镇益梨社区、澄江 乡 兰堂村、高岭镇正玄村进行种植模式田间试验,收集了试验原始数据,为 全 面调整我县甘草薯品种种植布局,促进甘薯种植向高产、优质方向开展提 供 1 /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 可编辑 了科学依据,提高了甘薯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这一段尽量用数据表示〕 以国家甘薯产业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都安试验基地为中心,建立了安阳 镇益梨、苏利,澄江乡兰堂,地苏乡新苏、南江,高岭镇三合、正玄,隆福 乡隆福,百旺乡开发区等十个示范点,示范面积 53 亩,示范品种为“桂粉 2 号〞、“桂薯 131 〞等髙淀粉优质种苗,示范点平均亩产达〔〕公斤,比 对 照区亩增产〔〕公斤,平均增产〔〕 % 辐射带动周边〔〕亩。取得了良 好的 0 示范推广效果。 二、主要工作措施 1、 组织有保障。专门成立以局领导为核心的领导小组,在甘薯工作实 施过程中,局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屡次积极深入现场,指导工作开展。 2、 强化技术培训。针对甘薯种植的技术要点,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方案 和教学方案,确定培训点,实习场所,把培训送到农民家门口。今年上半 年,先后高岭镇福民村、三合村,隆福乡上梅村、隆福村举办了 '‘甘薯综合 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培训会〞四期,培训种植专业户、农民 472 人,农业技术 推广站技术员 12 人,发放技术资料 500 份。准备在秋收后农闲其间,举办 农 业专项技术〔甘薯〕培训班 150 人,主要培训内容为高淀粉甘薯高产栽培 技 术,主要培训对象为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员、农民技术员、村 "两委〞干部和种植专业户等,为我县明年推广 5. 3 万亩高淀粉甘薯种植蓄 备技术力量。 202*年 6 月,在都安电视台播出一期'‘红薯新品种高产栽培技 术〞专题报道,每周一、三、五晚上黄金时间播放,连播三周,收视率高, 得到群众的好评。 2/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 可编辑 3、科技入户。按照国家甘薯产业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甘薯标准化种植 要求,我站派出技术员到各示范基地,为农户详细讲解了甘薯育苗、整地、 种植方法、早期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的相关细节,手把手的进行 了示范,直到农户完全掌握。通过上门效劳,技术员为示范户提供了全面的 指导和效劳,帮助示范户解决生产中实际 问题,深受群众的好评。培养了 一批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致富能 手,并且通过示范户带动周边户,使更多农户学到生产新技术,种植真本 领,成为村里的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上富裕 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根底。 三、 运行管理机制创新 以农业科技“公益性〞为核心, 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 良种良法直 接 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成立局长黄桂立为组长,分管副局长韦云 海为副组长的高淀粉甘薯推广种植领导小组, 成员有高级农艺师 1 人、 农艺师 6 人、助理农艺师 1 人,高级农艺工 2 人,加上示范乡〔镇〕农技人 员,组成 了完整的技术支撑队伍,落实了各个示范点农技人员的责任和制定 奖惩制度, 充分调动农技术员积极性。农业局种子管理站、科教站、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 国家甘薯产业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各项试验,负责试验基地选 点、设计、田间 管理和试验数据采集、整理、上报,并在甘薯生产主要管理 环节到各乡〔镇〕 示范点进行催促指导。乡〔镇〕推广站技术员负责该乡 〔镇〕示范点的技术指导,确保试验、示范工作有序进行。 四、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目前我县甘薯品种单一,低产、低粉、低质,没有高产优质的当家品 种,加上种植模式落后,管理粗放,产量低,品质差,没有深加工的价值, 3/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 可编辑 群众对种植甘薯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大力推广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和 种植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五、明年工作打算 1、 继续加快甘薯推广力度,及早制订明年甘薯开展方案,力争甘薯种 植面积、产量、效益有新的突破。根据国家甘薯产业体系南宁甘薯综合试验 站的指示和?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池市新阶段开发扶贫攻坚工程高淀 粉 红薯产业开展规划的通知? 〔河政发[202*]50 号〕、 ?都安瑶族自治县 人民政 府关于印发自治县新阶段开发扶贫攻 坚工程高淀粉红薯产业开展规划的通知? 〔都政发 〔202*〕 53 号〕文 件 精神,明年我县方案推广种植高淀粉甘薯面积 5. 3 万亩,我们将利用政府 资 金帮扶契机,做大做强高淀粉甘薯产业。 2、 继续抓好示范样板工作。在完成国家甘薯产业体系南宁甘薯综合试 验站各项试验的根底上,完成全县 19 个乡〔镇〕示范点建设任务,每个示 范 点高标准种植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桂粉 2 号〞 5 亩,亩产达 2. 5 吨以上。 根 据各乡〔镇〕不同地理和气候条件,制定不同的种植模式和分配种植任 务, 争取全县平均产量到达 1.5-2 吨。分东部片、西部片、北部片和中部片 设立四 个''桂粉 2 号〞种苗繁殖基地,面积约 0.6 万亩,采统一繁殖、农户 自繁、 外地调运等方法,力争完成全县供苗任务。 3、 抓好关键技术。抓好技术培训,进一步细化技术措施,切实做好因 种栽培,充分发挥良种增产潜力,大力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 技术,减少产量损失,实行强化栽培种植试验,不断完善甘薯高产高效配套 技术。 4/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 可编辑 附件: 甘薯种植模式比照试验产量统计表 扩展阅读:农技中心 202*年工作总结 农技中心 202*年度工作总结 202*年以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县委、政府及农业局的正确领导和 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以效劳三 农为宗旨,创新工作机制,加快科技创新,狠抓工程建设,集成推广先进实 用技术,积极发挥农技推广部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和行业技术优 势,为确保粮食平安、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奉献。现将农技 中心 202*年度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 202*年度全县农作物生产情况 虽然今年遇到有小麦生育期间日照时数减少、灌浆期降水较多,以及秋 播期间相对干旱等较多不利气象条件,但全年气候对我县农作物生长的整体 影响表现为利大于弊。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农技中心深入开展农技服 务工作,强化技术指导,积极引导广阔群众抗旱保播,加强作物中后期管 理,重点落实“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措施,使全县作物生产再上一个新台 阶。 据农业部门统计,今年以小麦、玉米、水稻、花生为主的四大作物种植 总面积为 65 万亩,总产 22096 万公斤。其中:小麦种植面积 25 万亩,平均 单产 327.8 公斤,总产 8195 万公斤,与上年相比面积减少 1 万亩,单产、 总 产分别增 52. 2 公斤、增 1029 万公斤;夏玉米种植面积 13 万亩,平均单 产 340. 5 公斤,总产 4426 万公斤,与上年相比面积稳定,单产、总产分别 增 5/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 可编辑 16. 3 公斤、 211 万公斤;水稻种植面积 11 万亩,平均单产 466.6 公斤, 总产 5132 万公斤,与上年相比面积根本稳定,单产、总产分别增 97. 7 公 斤、 1074 万公斤;花生种植面积为 16 万亩,平均单产 271. 4 公斤,总产 4342 万 公斤,与上年相比面积稳定,单产、总产分别增 7& 9 公斤、 1262 万 公斤。另 有薯类种植面积 5 万 亩,亩产 476. 1 公斤〔折粮〕,总产 2380 万公斤;大豆种植面积 1 万 亩,亩产 138.2 公斤,总产 138 万公斤。 二、 202*年度业务工作 〔一〕 立足效劳职能、当好技术参谋 202*年度农技中心立足职能,不断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把应 用 于种植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并通过 开展专业调查、规划、监测、预报、咨询,参与制定本县农业技术推广 规划、 方案、技术标准和多个工程可行性报告,同时在作物品种推介、大田生产管理 及重大病虫发生等关键农时季节, 及时当好领导参谋, 为领导决策 提供了科学 的依据, 从而更好地效劳于本县的农业生产。 今年共为上级提出 具体的技术方 案与合理化建议 9 项,制订小麦、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 4 个,提议并组织 召开了专题会议 3 次。 〔二〕 优化调整品种结构,积极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在粮食生 产上,重点围绕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品质为目标,继续抓好 35 万亩优 质 粮生产,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 95%以上。一年来,推广种植以衡观 35、矮 抗 58、周麦 23 为主的优质小麦 20 余万亩,平均亩产 350 公斤左右;推广 种植 以中科 11 、喜玉 12、浚单 29 号为主的优质玉米 7 万亩,平均亩产 400 公斤左 右;推广种植以 Y 两优 1 号、 9 优 418 为主的优质稻 8 万余亩,平均 亩产达 6/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 可编辑 480 公斤以上。另外推广种植以远杂系列为主的髙产、优质、多抗花 生 8 万 余亩,平均亩产 300 公斤左右;推广种植以徐薯 23 为主的优质红薯 3 万亩左 右,平均亩产 500 公斤〔折粮〕左右。 为了筛选出适合本县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作物新品种,为大面积推 广提供科学依据, 202*年我们继续进行了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其 中,表现较好并具有大面积示范推广的小麦品种有:西农 979、新麦 19 等;玉米品种有:蠡玉 16、金岛 10 号等;水稻品种有:黄华占、隆优 1815、广两优 202*等。 〔三〕 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在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方面,本年度农技中心对水稻旱育秧、测土配方施 肥、病虫害统一防治、花生地膜覆盖、无公害栽培等一批实用技术进行了重 点推广,累计推广面积 345 余万亩次,技术覆盖率到达 90%以上。其中:水 稻旱育秧 10 余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 75 万亩次、“一喷三防 〞25 万亩 次、 病虫害防治及化学除草约 220 万亩次、地膜覆盖 10 万亩次、无公害栽 培 5 万 亩次。 〔四〕 搞好示范基地建设与高产创立 今年农技中心继续实施农技推广示范县工程,并参与高产创立工程,按 照统一的技术操作规程,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草害,进行物化 补助,通过搞好示范基地建设和高产创立,辐射带动周边群众 2 万户以上。 其中, **乡东小麦示范基地亩产 467 公斤, ***镇水稻示范基地平均亩产 701 公斤; ***镇万亩玉米高产创立平均亩产 618 公斤, ***乡万亩水稻高产 创立 平均亩产 69& 9 公斤。 7/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 可编辑 〔五〕 及时搞好病虫草害预测预报与防治 今年通过继续加强 5 个病虫测报点的测报工作, 科学制定防治预案, 及 时 印发?病虫情报?和技术宣传资斜, 搞好全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把 病虫害 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今年全县病虫草害发生总面积近 195 万亩 次, 及时 防治 220 万亩次,挽回粮油损失 8000 余万公斤。共印发?病虫情 报?12 期 202* 余份,发放技术明白纸 5 万余份。解答农民技术咨询 3000 余 人次。继续与气 象局联合利用“气象预报与农业生产即时预测指导〞 信 息平台,向县乡有 关领导、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县农业技术指导员、农业科技示范户及示范基 地群众 2100 多人,编发灾害气象、病虫害防 治、农事指导信息 17 期约2 万余条次,使气象信息与农事措施传播更 为快捷,干群反映非常好。 〔六〕 地力监测与墙情监测工作 按照地力监测技术规程, 今年我们圆满地完成了省、 市两级地力监测点 的 地力监测试验和土样采集等境情监测工作。 共完成地力监测试验 2 个, 采 集监 测点土样 2 个,开展境情监测 15 点次。 〔七〕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 1、培训县乡农技人员。①于 10 月中旬邀请市农技、土肥、植保专家, 就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知识,对县级农技 人员进行培训。②在 11-12 月份组织 100 名县乡基层农技人员分批到南阳农 校进行农业技术提升培训。通过专业技术培训,使多数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 知识有一次较大的更新和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整体业务水平和 效劳农业生产的能力。 8/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 可编辑 2、 开展乡村技术培训。在县级培训的根底上,农技中心结合农技推广 示 范县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工程, 以及科技人员包村活动, 对工程区域的科 技示 范户、科技带头人、种田大户以及局部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釆取现场 培训、 以会带训、田间地头讲解等形式进行培训指导,切实做到“技术人员 到户、技 术要领到人、技术措施到田〞,面对面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存在的 技术难题。 今年累计开展乡级培训会 15 场次,村级现场培训会 23 场次,累 计培训示范户 及群众近 5000 人次。另外,我们还组织了植保效劳部等30 多 家农资经销商进 行了农药、化肥以及田间管理的技术培训,免费给他们提供 施肥建议卡、作物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等资料、 挂图和宣传画, 充分发挥农资 网点与广阔农民联系 紧密的优势,把农业技术和知识直接普及到千家万户。 3、 开办电视讲座。为加大农业技术普及力度,我们充分利用举办的 “二 农之窗〞电视栏目, 在各关键农事生产环节, 由中、 高级技术骨干进行 农 业实用技术讲座,并在每周二、周四晚播放,及时将农业实用技术传播到千家 万户。通过电视媒体的宣传,扩大了农技效劳的影响和范围,受到群众一致好 评。今年共录放农作物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 玉米 寄种技术、 水稻干栽技术等电视讲座 21 期。 三、狠抓工程实施工作,提升农技效劳水平 单位要开展, 工程是关键。 在县乡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中心全体人员 的 共同努力下, 农技中心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工程、 基层农技推广 示范 县工程, 202*-202*年度的各目标任务均圆满完成, 202*-202*年度工程 正按方案 方案有序实施中。另外实施的还有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工程,现也全 部完成。 9/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 可编辑 〔一〕 测土配方施肥工程 在 202*、 202*年取样根底上,今年 9-10 月采集了***等乡镇耕层土样 500 个,完成县域耕地三年周期性轮测。同时,切实搞好化验室的日常管理 与维 护,保证化验室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仪器正常率在 95%以上。不断加 强化 验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水平。 完成了 202*年所采集的300 个土样的粉碎、处理、化验分析,以及 202*- 202*年所有试验、示范数据汇总、整理、数据库录入、处理、审核等 工作, 并及时上报省站及农业部。 共完成小麦氮肥运筹试验 2 个,耕作深度比拟试验 3 个,效果验证试验 10 个;完成玉米氮肥运筹试验 2 个,效果验证试验 10 个。现正在进行的还 有 202*年小麦微量元素铜、锌田间试验各 1 个,小麦配方验证示范 10 个。 在稳固 202*年信息上墙村的根底上,以****等乡镇为主,在村民集中 活动场所和肥料经销网点,建立施肥信息固定发布栏,完成了新增 100 个村设立固定的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公告专栏,实现全县测土配方施肥信息上 墙行政村的全覆盖。同时,今年又印制了 5 万份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并发放 到户。 202*年累计推广配方肥约 0.9 万吨,配方肥施用面积到达 22 万亩, 全 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 75 万亩次以上。 〔二〕 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工程 今年完成了 202*-202*年县乡技术指导员的县级、省定培训基地培训学 习和全县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示范户的物化补贴配送全部落实到户, 3 个 小麦示范基地、 3 个水稻和4 个花生示范基地建设任务完成,同时完成科 技 入户网采纳信息 151 条。目前, 202*年度基层农技推广补助工程现已开始 实 10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 可编辑 施,县乡 100 名县乡基层农技人员正按省定方案分批到南阳农校进行农业 技 术提升培训。 〔三〕 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工程 完成工程区水稻新品种、 新技术引进示范 800 亩, 并开展屡次技术培 训, 在稻飞虱爆发的关键农时, 组织机防队开展统防防治近千亩, 工程区水 稻平均 亩产达 690 公斤左右。 〔四〕 工程争取工作 在实施好现有工程的同时, 农技中心加大工程争取力度, 先后进行了花 生 新品种地膜覆盖省财政扶贫工程、 基层农技推广效劳体系建设工程、 植保 田间 观测场及应急药械库建设工程等实施方案的编写、 申报争取工作, 争取 资金累 计达 500 余万元,局部工程已批复。 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202*年以来,农技中心领导班子能够继续保持团结协作、运作有力的 良好状态,处处都能以身作那么,坚持党风廉政建设,无违纪违规行为发 生。同时,中心领导十分重视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今年工程工作实 施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每月集中开展一次政治学习,从很大程度上提高 了同志们的政治修养,促进了中心党组织的建设,丰富了党员的组织生 活。通 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中心职工在理论水平有了明显进步, 业务水平和 效劳效率 有了明显提高, 在单位内部形成了争先恐后学业务、 明争暗赛比贡 献的浓厚气 氛,树立了良好的单位形象。 在单位管理上, 今年以来农技中心继续坚持制度化管理的模式, 从日常 的 单位考勤、卫生、节假日值班制度,到方案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财务管 11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 可编辑 理等规章,严格管理,使之不流于形式。由于班子成员个个都能自觉带头遵守 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从而使单位整体形成了力争上游的新气象、 干 事创业的 新局面。一年来,农技中心单位风气良好,全年无任何违法违纪现象及社会治 安事件与刑事案件的发生, 方案生育率到达 100%,单位环境卫 生保洁常年坚持 不懈,所包路段卫生清洁、市容管理等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五、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目前,制约我县农业开展、影响粮食增产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根底薄 弱,农田水利根底设施损毁严重,原有的农田水利根底设施年久失修,利用 率低,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大多是靠天收,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因此建 议上级工程投资力度,通过配套完善粮田根底设施,提髙综合生产能力。 2、 在今后 5 年内,农技中心将面临有多名技术人员退休,专业技术人 员出现青黄不接的断档期,而农技中心又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型单位, 且近年来工程多任务重,人员短缺将直接影响到业务工作的开展和工程任务 的完成。因此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应进行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公开招聘,为 农技中心补充新生力量。 六、 202*年工作打算 县农技中心在 202*年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按高标准、严要求来衡 量,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202*年,中心的工作将重点围绕以下几点开展工 作:一是在粮食生产上,以提高优质粮的种植结构为重点,继续抓好 10 万 亩 优质稻米生产;二是超级稻 Y 两优 1 号、远杂 9307 等优质高产品种的示 范推 广与应用;三是继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续建工程实施工作;四 是做 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工程工作,充分提高农技推广体系技术效劳的科技 含 12 /13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 可编辑 量,提高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率;五是加大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新技术的 应 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甘薯 202*年示范基地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 仅供 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甘薯 202*年示范基地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 您自主 创作。 13 /1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