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docx

上传人:唯嘉 文档编号:9980322 上传时间:2025-04-15 格式:DOCX 页数:378 大小:15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8页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带答案) 单选题(共800题) 1、音乐课上,教师为学生播放琴曲《阳关三叠》,请学生听赏古琴音乐,了解古琴演奏中多样的情感表达方式,感悟琴韵之美。这种教学行为最能体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哪一个基本理念?( ) A.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 B.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C.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 D.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 【答案】 A 2、表现性评价是指教师为测试学习结果而创设与其应用情境相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下列评价方式属于表现性评价的是( )。 A.学生用口风琴吹奏学唱过的歌曲旋律 B.教师用书面试卷测试音乐常识 C.老师将本学期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做成评价表 D.学生将基本资料、 音乐学习专长及心得做成个人档案 【答案】 A 3、《重整河山待后生》是采用说唱音乐( )的素材写成的。 A.京韵大鼓 B.单弦 C.四川清音 D.苏州评弹 【答案】 A 4、下列哪部作品与其他三部作品不属于同一位作曲家?( ) A.《创世纪 B.《费加罗的婚礼》 C.《云雀》 D.《伦敦》 【答案】 B 5、某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唱一首歌时,请学生聆听、感受音乐之美,之后为学生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最后带着学生演唱歌曲。上述案例中体现了音乐课程核心素养,下列选项中,对于核心素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 B.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情感表达 C.审美感知、实践体验、文化理解 D.人文内涵、艺术表现、文化理解 【答案】 A 6、我国最早论述声乐的著作是( )。 A.《唱论》 B.《词源》 C.《碧鸡漫志》 D.《闲情偶寄》 【答案】 A 7、关于维也纳圆舞曲,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由五首调性和情绪对比强烈的舞曲组成,并且有引子、尾声 B.以弦乐为主导,加强弦乐与木管的音色对比的配器手法 C.旋律华丽,易奏易跳 D.音乐形象常与生活场景或自然景物相联系,注意音乐在形象上的标题性 【答案】 A 8、《斗牛士之歌》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片段?(  ) A.《茶花女》 B.《卡门》 C.《魔笛》 D.《唐璜》 【答案】 B 9、(  )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A.艺术欣赏 B.德育教学 C.审美 D.表现 【答案】 D 10、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 )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发展至巅峰。 A.韦伯 B.瓦格纳 C.勃拉姆斯 D.舒曼 【答案】 B 11、20世纪上半叶,作曲家巴托克将西方作曲技术与哪一地区的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A.东非 B.南美 C.东欧 D.南亚 【答案】 C 12、以A为增四度音程的下方音,它的上方音是()。 A.D B.bE C.# D.E 【答案】 C 13、咬字吐字属于十三辙中“怀来”辙的是( ) A.家、巴、蛙、花、瓜 B.刀、飘、高、条 C.爹、爷、歇、铁、月 D.该、哀、灾、歪、柴 【答案】 D 14、合唱协调的要素不包括()。 A.音高 B.音色 C.音准 D.音量 【答案】 A 15、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教学对象、行为活动、行为条件和( ) A.教师 B.学生 C.行为标准 D.活动环境 【答案】 C 16、18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卢梭提出()的教育口号,主要必须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性的音乐教育。 A.音乐能改变灵魂的品质 B.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 C.音乐教育是为了全面发展人的才能 D.美育是为了全面发展人的才能 【答案】 D 17、交响诗《荒山之夜》是()的作品。 A.穆索尔斯基 B.柴科夫斯基 C.巴拉基列夫 D.格拉祖诺夫 【答案】 A 18、“在唱歌课《游击队歌》的教学中,教师为大家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我国冀中抗日根据地发起了大扫荡,抗日根据地的民兵和八路军主力部队相互配合,一举歼灭敌人的故事。随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游击队歌》。”这位教师采用的导课方式是( ) A.温故型导入 B.设疑型导入 C.故事型导入 D.机变型导入 【答案】 C 19、某高中音乐课,上课不久,教师让学生欣赏了一段音乐后,就直接将问题抛向了学生。这种导入的形式体现了什么样的特性?( ) A.新颖性 B.简洁性 C.启发性 D.趣味性 【答案】 C 20、小提琴协奏曲《思乡曲》出自马思聪的哪部作品?( ) A.《内蒙组曲》 B.《西藏音诗》 C.《第一回旋曲》 D.《牧歌》 【答案】 A 21、老师在“创作”模块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聆听《沂蒙山小调》,并分析“鱼咬尾”的发展手法,然后用该手法写作旋律,该教学活动符合( )的教育思想。 A.奥尔夫 B.柯达伊 C.铃木镇一 D.戈登 【答案】 D 22、“(领)哈腰挂来!(合)嘿!呦号嘿呀,嘿!蹲腿哈腰,嘿!漏钩挂好,嘿!腰挺起来,推位个‘把门’,嘿!……”劳动人民在劳作过程中创造发展了一类特殊音乐类型,这类民歌音乐的体裁是( )。 A.花儿 B.信天游 C.进行曲 D.号子 【答案】 D 23、Agitato的中文意思是( ) A.纵情的 B.雄伟的 C.激动的 D.如歌的 【答案】 C 24、《广陵散》是()。 A.古琴曲 B.古筝曲 C.琵琶曲 D.二胡曲 【答案】 A 25、收集并分析每位学生音乐表演和作品集锦的评价方式是( ) A.测验评价 B.档案评价 C.表演评价 D.观察评价 【答案】 B 26、下列属于我国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的作品的是( ) A.《大浪淘沙》 B.《月夜》 C.《病中吟》 D.《空山鸟语》 【答案】 A 27、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相交于 A.头 B.足 C.手 D.背 E.胸腹 【答案】 A 28、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是( )理念与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标志。 A.教育 B.美育 C.办学 D.育人 【答案】 A 29、下列选项中属于柴可夫斯基的歌剧作品的是(  ) A.《黑桃皇后》 B.《天鹅湖》 C.《胡桃夹子》 D.《睡美人》 【答案】 A 30、下列不属于混声合唱的是()。 A.男声+童声的混声合唱 B.男女四部混声合唱 C.男女声+童声的混声合唱 D.女声+童声的混声合唱 【答案】 D 31、阅读《牧童短笛》教学实例片段: A.表现 B.创造 C.音乐与相关文化 D.感受与欣赏 【答案】 D 32、音乐课上,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参与到齐唱、合唱、轮唱中,并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出客观的评价。以上教学属于音乐课程内容中的哪一个模块?( ) A.音乐编创 B.音乐与舞蹈 C.歌唱 D.音乐鉴赏 【答案】 C 33、患者,男,30 岁,工人。患者于五天前开始出现咳嗽加剧,痰稠色黄,气喘息粗,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A.杏苏散 B.桑菊饮 C.桑杏汤 D.清金化痰汤 E.百合固金汤 【答案】 D 34、音乐课上,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了中国经典二胡曲《二泉映月》,并介绍了有关作曲家阿炳的生平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在欣赏完此曲后,又紧接着聆听了外国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春》,将两种不同的乐器进行了对比。这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哪一基本理念?( ) A.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 B.丰富课程选择,满足发展需求 C.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作潜能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答案】 D 35、学校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这是( )的教育思想。 A.奥尔夫 B.达尔克罗兹 C.柯达伊 D.铃木镇一 【答案】 C 36、在歌唱教学过程中,某老师将不同地域的《茉莉花》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这体现了( )的运用。 A.听唱教学法 B.视唱教学法 C.比较教学法 D.探究教学法 【答案】 C 37、(  )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 A.呆板 B.传统 C.生成 D.创新 【答案】 C 38、下列剧作家中,( )不是古希腊的悲剧代表人物。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德斯 D.毕达哥拉斯 【答案】 D 39、当课堂上出现的教学情境与预设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感到束手无策,不知应变,有时为了上好一节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充分展示的课,我们会绕过问题直奔目标。也许整节课的教学结果是无可挑剔的,但也使得整节课的教学变得机械化和程式化。教师忽略了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甚至学得毫无兴致。因此,在课前设计教学预案时,教师应该(  ) A.给教学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 B.营造宽松愉悦氛围,提供生成土壤 C.课中生成,与学生共建“互动网” D.活学活用 【答案】 A 40、《春节歌舞》以春节这一传统文化为教学全线,以音乐为切入点,综合了舞蹈、表演、美术、主持与乐编等艺术形式,充分地表现了“年文化”的教学主题,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上述教学观点的是( )。 A.音乐与姊妹艺术相结合 B.音乐与戏剧相结合 C.音乐与舞蹈 D.音乐与文学相结合 【答案】 A 41、该证属于 查看材料 A.心病实证 B.肺病虚证 C.肾病虚证 D.心病虚证 E.肺病实证 【答案】 D 42、《五洲人民齐欢笑》选自歌剧( )。 A.《江姐》 B.《白毛女》 C.《红珊瑚》 D.《刘胡兰》 【答案】 A 43、隋唐时期的( )最能反映当时的音乐文化成就。 A.变文 B.曲子 C.燕乐 D.琴歌 【答案】 C 44、“在音乐课上,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圈,顺时针方向舞蹈,并演唱《非洲赞歌》中人声部分,一个同学在中间敲击简单的马林巴节奏,身边两个同学在打击非洲鼓节奏,教师融入外圈同学当中和学生一起演唱与舞蹈。”这样的情景应该出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什么阶段?( ) A.展开阶段 B.呈示阶段 C.导入阶段 D.结束阶段 【答案】 A 45、下列选项中, 歌曲名称与其音乐风格来源配对错误的是( )。 A.《给你一点颜色》 —华阴老腔 B.《好汉歌》 —鲁豫民歌 C.《鸿雁》 —蒙古呼麦 D.《东方红》 —陕北民歌 【答案】 C 46、《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初中生每学年要能够演奏乐曲( )首。 A.2~3 B.3~4 C.4~5 D.5~6 【答案】 A 47、张某,男,65岁,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长期咳嗽。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苔薄白。医生诊断为风寒感冒,伴慢性支气管炎。 A.银翘解毒丸 B.感冒清热颗粒 C.桑菊银翘散 D.羚羊解毒片 E.桑菊感冒片 【答案】 B 48、 下列乐器中琴弦最多的是 A.中阮 B.琵琶 C.筝 D.月琴 【答案】 C 49、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下列哪项关系到课堂导入环节的质量(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C 50、在欧洲音乐史上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音乐家是(  )。 A.贝多芬 B.舒伯特 C.小约翰?施特劳斯 D.肖邦 【答案】 C 51、《军民团结一家亲》是哪部芭蕾舞剧中的选曲?( ) A.《红色娘子军》 B.《洪湖赤卫队》 C.《丝路花雨》 D.《白毛女》 【答案】 A 52、20世纪匈牙利有一位音乐教育家创立了( ) A.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B.达尔克罗兹教育体系 C.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D.才能教育 【答案】 C 53、强力集团又叫“五人团”,他们分别是( ) A.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B.达尔戈梅斯基、鲍罗丁、穆索尔斯基、柴可夫斯基、居伊 C.巴拉基列夫、鲍罗丁、达尔戈梅斯基、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 D.柴可夫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穆索尔斯基 【答案】 A 54、佛罗伦萨梅第奇家族的鼎力资助促进了歌剧的兴起。下列哪部作品是巴洛克早期歌剧的代表作? A.《唐璜》 B.《费岱里奥》 C.《奥菲欧》 D.《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答案】 C 55、在欣赏《广陵散》这首作品前,某教师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述了这部作品背后的历史事件——聂政刺韩王。在讲述的过程中,该教师配上古琴曲《广陵散》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历史的长河中,学生仿佛看到了聂政艰辛修炼、慷慨激昂为父报仇的场面……该教师的做法属于( )。 A.音源创设情境 B.美术创设情境 C.故事创设情境 D.游戏创设情境 【答案】 C 56、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通过笔试等方式获取学生素质和相关数据,这属于下列哪种研究方法? A.调查研究 B.实验研究 C.个案研究 D.历史研究 【答案】 C 57、《雨打芭蕉》是一首( )的代表曲目。 A.江南丝竹 B.潮州音乐 C.广东音乐 D.福建南音 【答案】 C 58、“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会直接影响着他一生的发展,而作为审美教育的音乐教育,同样会对学生生活质量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句话体现了教学评价意义的(  )。 A.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有效指导教学行为 B.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有益补充 C.为当前音乐课程改革提供支持 D.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答案】 D 59、下列音程中音数是5的是(  ) A.增六度 B.大七度 C.减七度 D.纯八度 【答案】 A 60、下列关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何占豪与陈刚两人创作 B.首演由小提琴家吕思清担任独奏 C.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写作 D.运用越剧中的旋律为素材 【答案】 B 61、( )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该阶段的音乐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现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音乐教学工作。 A.综合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 C 62、“后天之本”指的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 C 63、探戈舞的节奏特点是( ) A.三连音 B.附点 C.后十六 D.切分音 【答案】 D 64、京剧的伴奏被称为“场面”,它由哪两部分构成?( ) A.开场与终场 B.上场与下场 C.场外与场内 D.文场与武场 【答案】 D 65、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的动作设计来源于()。 A.秧歌 B.敦煌壁画 C.维吾尔族舞蹈 D.汉乐府 【答案】 B 66、下列哪个音程是倍增六度音程的转位音程?(  ) A.倍增三度 B.倍减三度 C.增三度 D.减三度 【答案】 B 67、( )是各声部隔开一段时间进入,前后呼应、相互模仿的复调音乐创作手法。 A.赋格 B.对位 C.卡农 D.创意曲 【答案】 C 68、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内部评价、外部评价是以评价的( )为依据进行音乐教学评价的分类。 A.对象 B.主体 C.目的 D.参照标准 【答案】 B 69、提出“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音乐素质,将音乐制作与音乐欣赏作为音乐实践,融思维与行动为一体”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是( ) A.雷默 B.埃利奥特 C.鲍曼 D.里吉尔斯基 【答案】 B 70、在学唱戏曲唱段时,老师要求学生先聆听范唱,再调整自己的演唱,力求准确表现戏曲唱段的特点跟韵味。这一活动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哪项能力? A.理解能力 B.模仿能力 C.合作能力 D.欣赏能力 【答案】 B 71、下列作品中属于音乐剧的是( ) A.《茶花女》 B.《达芙妮与克罗埃》 C. D.《沃采克》 【答案】 C 72、下面哪首歌曲是徐沛东创作的?(  ) A.《大地飞歌》 B.《篱笆墙的影子》 C.《辣妹子》 D.《爱我中华》 【答案】 D 73、一位老师课上为学生播放京剧选段,学生通过视频感受到了京剧的唱腔特点以及风格,了解了京剧的相关文化,这一活动的组织为平时课业繁忙的学生感到身心愉悦。接下来这位高中老师的做法符合“强调音乐实践”这一基本理念的是( )。 A.老师组织学生合作演唱该视频片段 B.老师继续讲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深入掌握知识 C.老师请学生说一说对京剧的感悟 D.提醒学生在理解民族音乐的同时尊重世界音乐 【答案】 A 74、连谱号中的()为钢琴、风琴、手风琴、竖琴、扬琴、琵琶等乐器记谱使用。 A.垂直线 B.辅助括号 C.花括线 D.直括线 【答案】 C 75、“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属于 A.浮脉 B.沉脉 C.迟脉 D.数脉 E.虚脉 【答案】 A 76、“我们通过歌声与音乐家共同回忆了美好的童年,这使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童年,童年就是一首诗,童年就是一首歌,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这支美好的童年的歌。”这句话是指教学的(  )。 A.导课环节 B.内容环节 C.结课环节 D.反思环节 【答案】 C 77、下列属于奥尔夫教育理念的是( )。 A.体态律动学说 B.柯尔文手势 C.首调唱名法 D.元素性 【答案】 D 78、提示音乐开始的指挥动作称为起拍,分为准备状态、( )、起唱三个步骤。 A.预备 B.开始 C.预示拍 D.收拍 【答案】 C 79、我国目前出土的先秦青铜乐器中,音域最广的是( )。 A.曾侯乙墓编磬 B.曾侯乙墓编钟 C.夏代带翼铜铃 D.商妇好墓编铙 【答案】 B 80、大二度的下方音降低变化全音则变成(  )。 A.大三度 B.增三度 C.倍减二度 D.倍增二度 【答案】 D 81、学生在音乐技能学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如在音乐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并呈现出下降趋势,这种现象一般称为( ) A.平衡期现象 B.平稳期现象 C.高原期现象 D.徘徊期现象 【答案】 C 82、陆老师准备在音乐课上进行音乐笔试。小君是轻度弱视的学生,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陆老师对小君最合适的安排是( )。 A.与其他普通同学一样做答测验卷 B.不必参加测验 C.用放大字体的试卷参加测验 D.可自由选择是否参加测验 【答案】 C 83、在广州方言歌曲《行花街》的教学时,老师强调学生用粤语演唱,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B.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C.加深对音乐要素的理解 D.体验并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答案】 D 84、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达到平衡是在( )。 A.6岁 B.9岁 C.12岁 D.15岁 【答案】 B 85、患者,男,78 岁,恶寒重,低热,头身疼痛,鼻氧,鼻流清涕,吐稀白痰,伴慢性支气管炎。 A.参苏饮 B.血府逐瘀汤 C.右归饮 D.荆防败毒散 E.柴胡疏肝散 【答案】 D 86、京剧《铡美案》中秦香莲的角色行当是( )。 A.老旦 B.青衣 C.闺门旦 D.刀马旦 【答案】 B 87、《拉德斯基进行曲》是奥地利音乐家( )的作品。 A.(老)约翰·施特劳斯 B.舒伯特 C.(小)约翰·施特劳斯 D.莫扎特 【答案】 A 88、昆曲代表剧目《牡丹亭》作者是( )。 A.汤显祖 B.王实甫 C.关汉卿 D.马致远 【答案】 A 89、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海岛冰轮初转腾》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30分钟时间来讲授京剧的相关知识,l0分钟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并利用最后5分钟的时间聆听该选段。该案例违背了哪条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B.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C.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答案】 C 90、1978年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 ) A.秦晋音乐文化 B.齐鲁音乐文化 C.荆楚音乐文化 D.燕赵音乐文化 【答案】 C 91、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指出:“学会共处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下列哪一项教学活动符合这一理念?( ) A.识读乐谱 B.即兴编创 C.合作探究 D.创作实践 【答案】 C 92、下列活动中.可以作为高中音乐“创作”模块学习内容的是( )。 A.学生欣赏歌剧《魔笛》并写观后感 B.指挥全班学生排练由老师创作的合唱歌曲 C.组织学生前往本市郊区的“民歌第一乡”。搜集当地民歌素材 D.播放音乐,由学生自行设计与之相应的动作和队形 【答案】 D 93、音乐课堂上,张老师为学生讲解《小小少年》的创作背景用时30分钟,并播放歌曲出自的影片《英俊少年》,随后让同学们表演该影片的情景剧片段。此课程主要违背了义务教育阶段( )的基本理念。 A.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B.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C.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D.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答案】 B 94、音乐课上,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带领学生参与演奏、编创等实践活动,并适当运用比较等方式进行模仿,积累感性经验。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哪一个基本理念?( ) A.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 B.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C.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 D.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 【答案】 C 95、北方民歌《放风筝》《小看戏》是小调中(  )的变体。 A.鲜花调 B.剪靛花调 C.绣荷包调 D.孟姜女调 【答案】 B 96、王老师在教授《沂蒙山小调》时,用了30分钟和学生讨论沂蒙山风光,10分钟介绍小调知识点,学生都很感兴趣,最后5分钟学习歌曲。该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违背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哪一基本理念?( )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C.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答案】 C 97、张老师在音乐课堂上会有计划的提问3—5个同学,来考察他们对音乐的理解程度,还会请1—2名同学演唱或演奏本节课学习的曲目。张老师的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终结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导向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 D 98、通过欣赏中国和日本两个版本的 《四季歌》,学生领悟了中日不同文化语境中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这一教学活动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中的哪种核心素养? A.语言运用 B.艺术表现 C.文化理解 D.创意实践 【答案】 C 99、有一例教学片段,教学内容是欣赏巴赫的《小步舞陆》并教授3/4拍的节奏特点,教师在上课时没有按照讲述一欣赏或欣赏一讲述类似这样的常规教学程序安排,而是上课时以《小步舞曲》为背景音乐,然后让学生在教室里自由走动。刚开始同学们都四散乱走,但慢慢地有人会跟着音乐的节奏来走,陆续地,按照节奏走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大家都能按照节奏来走。这时,教师加入,挽起一位同学的手,跳起了简单的小步舞,通过教师的行为引导。同学们自动的两人搭伴,依次跟在后面,教师带领大家走出各种队形,一场别开生面的“宫廷舞会”开始了。跳完之后,教师让同学们自己谈谈刚才跳舞时对于节奏的感受,大家各抒己见,教师将大家的发言进行总结,然后介绍3/4拍节奏特点,进而介绍小步舞的相关知识。最后,伴随着音乐声,大家又跳起了典雅优美的小步舞。这一案例运用了教学艺术的(  )。 A.知识转化 B.愉悦气氛 C.协调整合 D.陶冶情操 【答案】 D 100、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欣赏教学中,最能体现学生审美思维的教学手段是( ) A.抄写主题 B.学生谈乐曲特点以及感受 C.聆听作品 D.识读乐谱 【答案】 C 101、下列治法属于正治的是 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实则泻之 D.通因通用 E.塞因塞用 【答案】 C 102、预防药物性肾损伤,需要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症,避免滥用。关于用药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含金属矿石成分的中药可小剂量长期服用 B.对某些有肾损害高危因素者,药物应慎用或减量 C.数种药物并用时,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D.因慢性病需长期服用可能蓄积的药物,应采用少量.间断服药方法 E.一旦发现有肾损害,应立即停药,根据不同药物种类及其临床应用给予相应处理 【答案】 A 103、作品《汽车与飞机的集会》属于( )。 A.印象主义音乐 B.噪音音乐 C.表观主义音乐 D.古典音乐 【答案】 B 104、有明确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无意后注意 【答案】 C 105、上课了,教师以演唱的形式给学生表演了《阿里郎》这首朝鲜歌曲,学生欣赏之后,教师顺势将主题引入到今天要学的朝鲜童谣《小白船》,从而导入新课。案例中的教师所采用的是哪种导入方式呢?( ) A.创境导入 B.表演导入 C.游戏导入 D.设疑导入 【答案】 B 106、创作于1950年的钢琴组曲《乡土节令诗》的作者是( ) A.李焕之 B.贺绿汀 C.马思聪 D.江文也 【答案】 D 107、海顿的《创世纪》属于音乐美范畴中的()。 A.崇高美 B.欢乐美 C.戏剧美 D.悲剧美 【答案】 A 108、( )的评价是音乐新课程对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因为音乐课属于美育的范畴,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A.学习成绩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教学目标 D.教学方法 【答案】 B 109、音乐课上,教师组织学生以发声练习一唱谱一唱词一完整演唱的顺序进行学习,这样的授课内容属于高中教学内容的哪一模块?( ) A.音乐编创 B.音乐与舞蹈 C.歌唱 D.音乐鉴赏 【答案】 C 110、在电影《英雄》中为了表现电影的古老韵味,曾在电影中成功使用了古琴这种乐器.古琴属于哪一种乐器?(  ) A.拉弦乐器 B.吹管乐器 C.弹拨乐器 D.打击乐器 【答案】 C 111、下列描述的行为中,能够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是(  ) A.哼唱《自由探戈》的旋律 B.进行《自由探戈》的曲式分析 C.学习探戈的基本舞步 D.在鉴赏中感受《自由探戈》的美感 【答案】 D 112、唐代李颀在《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中说:“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诗中谈到的乐器是( )。 A.唢呐 B.竹笛 C.管子 D.箫 【答案】 C 113、下列不属于奥尔夫声势活动中最基本的动作是( )。 A.跺脚 B.拍腿 C.走路 D.拍手 【答案】 C 114、下列柴可夫斯基作品中,属于舞剧体裁的是( ) A.《胡桃夹子》 B.《黑桃皇后》 C.《四季》 D.《奥尔良的少女》 【答案】 A 115、“在音乐欣赏课《赛龙夺锦》的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用30分钟讲解广东音乐的历史,10分钟介绍广东音乐的伴奏乐器,用最后的5分钟时间聆听了一遍乐曲。”这位老师的教学活动违背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 )的基本理念。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C.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答案】 C 11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  )的核心举措。 A.美育教育 B.素质教育 C.音乐教育 D.艺术教育 【答案】 B 117、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清唱剧体裁的是( )。 A.《扫罗》 B.《参孙》 C.《经文歌》 D.《弥赛亚》 【答案】 C 118、《德意志安魂曲》是德国作曲家( )的作品。 A.舒曼 B.勃拉姆斯 C.贝多芬 D.巴赫 【答案】 B 119、气的固射作用减弱临床可见 A.恶寒 B.发热 C.胃下垂 D.胸闷 E.气短 【答案】 C 120、举办各种类型的演唱会、音乐会,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音乐表演才能的机会,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哪一个模块的内容( ) A.歌唱模块 B.音乐与舞蹈模块 C.创作模块 D.音乐鉴赏模块 【答案】 A 121、下列哪个音程是倍增六度音程的转位音程?(  ) A.倍增三度 B.倍减三度 C.增三度 D.减三度 【答案】 B 122、魏晋名士嵇康临刑前所奏之琴曲为( )。 A.《酒狂》 B.《碣石调·幽兰》 C.《广陵散》 D.《声无哀乐论》 【答案】 C 123、“音乐欣赏课中,陈老师介绍作曲家生平,描述音乐标题、歌词意义,并引导学生为音乐加上故事,以语言或文字描述音乐的特征。”上述教学方式反映的是哪种音乐美学观?( ) A.表现主义 B.指涉主义 C.极简主义 D.形式主义 【答案】 B 124、下列选项中,对音乐学习任务安排较合适的是( ) A.在学生学习范围内多布置任务,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B.为了不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音乐不应布置课外任务 C.音乐学习任务力求简单,具有愉悦性 D.音乐学习任务应该难易适度,分量适当 【答案】 D 12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体验音乐作品来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审美感、道德感等高级情感的教学法叫(  )。 A.体验法 B.情境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答案】 A 126、世界著名的歌剧唱段《饮酒歌》是下列哪部歌剧中的经典唱段( ) A.《费加罗的婚礼》 B.《弄臣》 C.《茶花女》 D.《蝴蝶夫人》 【答案】 C 127、20世纪20—30年代,在音乐理论研究方面最为重要的是( )。 A.黄自 B.丰子恺 C.王光祈 D.青主 【答案】 C 128、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机构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设有大乐署、教坊与“小部音声”的朝代是( )。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B 129、《十面埋伏》和( )同属于琵琶武曲。 A.《战台风》 B.《梅花三弄》 C.《霸王卸甲》 D.《夕阳箫鼓》 【答案】 C 130、 文艺复兴时期的帕莱斯特利那属于()。 A.勃艮第乐派 B.罗马乐派 C.威尼斯乐派 D.尼德兰乐派 【答案】 B 131、首创“水磨腔”并被后人奉为“立昆之宗”,有“曲圣”美誉的戏曲家是(  ) A.魏良辅 B.马连良 C.王实甫 D.关汉卿 【答案】 A 132、“老师引导学生用5 1 2 3 5 6几个音填人4张节奏卡片,组成一条旋律”,这一教学活动体现的是()。 A.欣赏 B.演唱 C.创造 D.演奏 【答案】 C 133、《西厢记》的作者是(  )。 A.关汉卿 B.白朴 C.马致远 D.王实甫 【答案】 D 134、我国音乐家自主创作的作品开始大量进入中小学音乐教材,改变了学堂乐歌时期“以洋曲填国歌”为主的创作现象,这一历史时期是( )。 A.民国初期 B.五四运动前后 C.抗战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B 135、波尔卡舞曲音型的主要特点是重音在()。 A.弱节奏上 B.第一拍上 C.第三拍上 D.第二拍上 【答案】 D 136、下列作品中,哪一首是朱践耳的民乐合奏曲( ) A.《百年沧桑》 B.《翻身的日子》 C.《黔岭素描》 D.《纳西一奇》 【答案】 B 137、下列乐器中,属于越南民族乐器的是( ) A.姆比拉 B.独弦琴 C.排箫 D.竖琴 【答案】 B 138、首创“水磨腔”并被后人奉为“立昆之宗”,有“曲圣”美誉的戏曲家是(  ) A.魏良辅 B.马连良 C.王实甫 D.关汉卿 【答案】 A 139、巴洛克时期历经(  )年。 A.100 B.120 C.150 D.200 【答案】 C 140、“作于1804年至1806年间,是一首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作品,激烈的矛盾冲突、顽强的斗争精神等典型的贝多芬风格在此一览无余,充分表现出作曲家成熟时期的思想情感。评论家们将这首乐曲比作‘火山的爆发“花岗石河床中的熔岩’”,以上描述的是下列哪部作品() A.《热情》 B.《月光》 C.《悲怆》 D.《暴风雨》 【答案】 A 141、吉尔伯特·海特说:“教学的最大乐趣之一,是来自你所说的都被听取了的时刻,而这些听众不是一个个惹人烦的恭维者,却是那些由你激活的、却反过头来又启发你的人。”这句话运用了教学艺术中的( ) A.知识转化 B.愉悦气氛 C.协调整合 D.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