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9946358 上传时间:2025-04-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化学试卷 说明: 1.完成时间75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S:32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种生产和利用氢能的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能是利用太阳能等产生的,故属于二次能源 B.图中能量转化的方式至少有五种 C.太阳能、风能、氢能都属于新能源 D.太阳能电池的供电原理与燃料电池相同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电解液为稀硫酸的甲醇燃料电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铅蓄电池充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C.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 D.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往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CaCO3,发生反应:CaCO3(s)CaO(s)+CO2(g) ∆H>0反应达到平衡后,t1时,缩小容器体积,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x不可能是 A.v逆 B.c(CO2) C.∆H D.ρ(容器内气体密度) 4.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5mL0.lmol/LKI溶液中加入1mL0.1mol/L溶液充分反应后用苯萃取2~3次,取水层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化学反应有一定限度 B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测定新制氯水的pH C 分别向2支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和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溶液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分别取50mL0.5mol/L硫酸、氢氧化钡两溶液在量热器中充分反应,测定反应前后最大温度差 测定中和热 A.A B.B C.C D.D 5.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 MgSO4(s)+CO(g) MgO(s)+CO2(g)+SO2(g) △H>0,该反应在某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恒温恒容时,充入CO气体,达到新平衡时增大 B.容积不变时,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C.恒温恒容时,分离出部分SO2气体可提高MgSO4的转化率 D.恒温时,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6.用一种具有“卯榫”结构的双极膜组装电解池(下图),可实现大电流催化电解溶液制氨。工作时,在双极膜界面处被催化解离成和,有利于电解反应顺利进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总反应: B.每生成,双极膜处有的解离 C.电解过程中,阳极室中的物质的量不因反应而改变 D.相比于平面结构双极膜,“卯榫”结构可提高氨生成速率 7.某实验小组依据反应⇌设计如图1电池,探究pH对氧化性的影响,测得输出电压与pH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c点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B.b点时,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C.a点时,盐桥中K+向左移动 D.时,氧化性 8.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间应该使用了催化剂 B.反应方程式中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时降低温度,时升高温度 D.时减小压强,时升高温度 9.在金催化剂表面上进行某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效应>0 B.反应过程中发生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C.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另一高效催化剂可使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D.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步骤的反应式为 10.恒压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将、按照体积比为1∶3合成,其中涉及的主要反应: Ⅰ.   Ⅱ.   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在相同的时间段内的选择性和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的选择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恒温恒压下充入氮气,不影响CO的产率 B.合成甲醇的适宜工业条件是约230℃,催化剂选择CZT C.使用CZ(Zr-1)T,230℃以上,升高温度甲醇的产率降低,原因可能是催化剂的活性降低 D.使用CZT,230℃以上,升高温度甲醇的产率降低,可能是因为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 二、填空趣(共4题,共60分) 11.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1)电解食盐水是氯碱工业的基础。目前比较先进的方法是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的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图中A极要连接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 ②精制饱和食盐水从图中 位置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从图中 位置流出。(选填“a”、b"、“c”、“d”、“e”或“f”) (2)电解法处理含氮氧化物废气,可回收硝酸,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验室模拟电解法吸收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电极均为石墨电极)。若用气体进行模拟电解法吸收实验。 ①写出电解时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 ②若有0.1mol被吸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为 mol。 (3)为了减缓钢制品的腐蚀,可以在钢制品的表面镀铝。电解液采用一种非水体系的室温熔融盐,由有机阳离子、和组成。 ①钢制品应接电源的 极。 ②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 (4)将PbO溶解在HCl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得到含的电解液,电解溶液生成b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 ②电解过程中,电解液浓度不断减小,为了恢复其浓度,应该向 极室(填“阴”或者“阳”)加入 (填化学式)。 12.Ⅰ.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处理是化学工作者实现“碳中和”重点研究的课题。一种新的循环利用方案是用Bosch反应   (1)①已知:和的生成焓为和。则 。(生成焓是一定条件下,由其对应最稳定单质生成1mol化合物时的反应热) ②若要此反应自发进行, (填“高温”或“低温”)更有利。 ③Bosch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启动,原因是 。 (2)350℃时,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8mol和4mol发生Bosch反应,若反应起始和平衡时温度相同(均为350℃),测得反应过程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其中P为大气压):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压强 6.00P 5.60P 5.30P 5.15P 5.06P 5.00P 5.00P ①350℃时Bosch反应的 。(用含P的表达式表示)(为用气体的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气体的体积分数×体系总压) ②已知Bosch反应的速率方程:,。30min时, (填“>”、“<”或“=”,下同);升高温度,增大倍数 增大倍数。 Ⅱ.和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和反应制造更高价值化学品是目前的研究目标。和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 (3)T℃时,向1L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和1mol,5小时后测得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计算该温度下平衡常数 ,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 (4)T℃时,若再向容器中同时充入2.0mol、6.0mol、4.0mol CO和8.0mol,则上述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5)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CO的生成速率如图所示。 250~300℃时,温度升高而CO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 (△代表CO的生成速率,■代表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6)为了提高该反应中的平衡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写一点即可) 。 (7)以为原料可以合成多种物质。以KOH水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在铜电极上可转化为甲烷,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3.某课外小组探究含Cu2+的盐与Na2S2O3溶液的反应。 查阅资料: i.2+Cu2+[Cu(S2O3)2]2-(绿色),2+Cu+[Cu(S2O3)2]3-(无色); ii.相比较,Cu+更易与NH3络合为[Cu(NH3)2]+(无色),[Cu(NH3)2]+遇空气容易被氧化成[Cu(NH3)4]2+(蓝色); iii. 易被氧化为。 提出假设: 假设1:Cu2+与在溶液中发生络合反应生成[Cu(S2O3)2]2-; 假设2:Cu2+与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探究一:探究CuSO4与Na2S2O3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 序号 V1/mL V2/mL 逐滴加入Na2S2O3溶液时的实验现象 a 1.5 0.5 溶液逐渐变为绿色,静置无变化 b 1.0 1.0 溶液先变为绿色,后逐渐变成浅绿色,静置无变化 c 0 x 溶液先变为绿色,后逐渐变浅至无色,静置无变化 (1)假设2的推测是因为Cu2+具有 性。实验c中x= 。 (2)根据实验a的现象可推测溶液中生成的含Cu微粒为 (填化学符号)。 (3)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探究一可证明假设2成立,判断理由为 。 实验探究二:探究CuCl2与Na2S2O3溶液的反应。 (4)经检验白色沉淀为CuCl,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继续加Na2S2O3溶液后CuCl沉淀溶解的原因: 。 (5)设计实验证明上述无色溶液中存在Cu+: 。 (6)经检验氧化产物以形式存在。写出Cu2+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 (7)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假设 成立,试分析随着n():n(Cu2+)变化时,反应的趋势为 。 14.钛(Ti)及其合金是理想的高强度、低密度结构材料。以钛渣(主要成分为,含少量V、Si和Al的氧化物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钛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降温收尘”后,粗中含有的几种物质的沸点: 物质 沸点/ 136 127 57 180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的值只决定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忽略、随温度的变化。若,则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根据下图判断:时,下列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是_______。    A. B. C. D. (2)与C、,在的沸腾炉中充分反应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分压如下表: 物质 分压 ①该温度下,与C、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 ②随着温度升高,尾气中的含量升高,原因是 。 (3)“除钒”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除硅、铝”过程中,分离中含、杂质的方法是 。 (4)“除钒”和“除硅、铝”的顺序 (填“能”或“不能”)交换,理由是 。 (5)下列金属冶炼方法与本工艺流程中加入冶炼的方法相似的是_______。 A.高炉炼铁 B.电解熔融氯化钠制钠 C.铝热反应制锰 D.氧化汞分解制汞 试卷第11页,共11页 【参考答案】 1~5 DACAC 6~10 BADDD 11.(1)正 a d (2)NO−e−+H2O=NO+2H+ 0.1 (3)负 4+3e−=A1+7 (4) 阴 PbO 12.(1)-90 低温 该反应的活化能较高 (2) > < (3)6.75 mol2/L2 0.3 50% (4)逆反应 (5)温度超过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6)增大体积,减小压强或者增大水蒸气的浓度 (7)CO2+8e-+6H2O=CH4+8OH- 13.(1)氧化 2.0 (2)[Cu(S2O3)2]2- (3)由实验a到实验c,Na2S2O3溶液浓度越大,最终溶液颜色越来越浅,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4)CuCl(s)Cu++Cl-,滴加Na2S2O3溶液后,2+Cu+ [Cu(S2O3)2]3- ,c(Cu+ )降低,使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沉淀溶解 (5)向其中加入氨水,放置在空气中,若溶液变为蓝色。则说明含有Cu+ (6)2Cu2+ +6=+2[Cu(S2O3)2]3- (7)1和2 随n():n(Cu2+ )的增大,二者发生络合反应的趋势减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趋势增强 14.(1)C (2)5TiO2+6C+10Cl25TiCl4+2CO+4CO2 随着温度升高,CO2与C发生反应 (3)3VOCl3+Al=3VOCl2+AlCl3 蒸馏 (4)不能 若先“除硅、铝”再“除钒”,“除钒”时需要加入Al,又引入Al杂质; (5)AC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