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9946352 上传时间:2025-04-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1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D.应大力推广使用风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 2.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M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B.NH3的电子式是 C.CH4的分子结构模型是 D.NaCl的形成过程是 3.氧元素有 16O、17O、18O三种核素,氢元素有 1H、2H、3H三种核素,则由上述核素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的水分子的种类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4.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3Fe2++2S2O32-+O2+aOH-=Y+S4O62-+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2O32−是还原剂 B.Y的化学式为Fe2O3 C.a=4 D.每有1mol O2参加反应,反应转移的电子为4mol 5.设NA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7.8g Na2O2与足量水反应生成O2分子数为0.1NA B.50mL 18mol/L H2SO4溶液与足量的铜反应能产生SO2气体分子数为0.45N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D.常温常压下,92g NO2与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6.室温下,在pH=13的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Ca2+、CH3COOH、Br−、Na+ B.K+、Na+、HCO3−、SO32− C.Na+、SO42−、Cl−、ClO− D.K+、Na+、Ag+、NO3−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错误的是 A.石灰乳和Na2CO3溶液反应:Ca(OH)2+CO32−=CaCO3+2OH− B.室温下,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至溶液pH=7:H++SO42−+Ba2++OH−=H2O+BaSO4↓ C.海水提溴用SO2水溶液富集溴:SO2+Br2+2H2O=4H++SO42−+2Br− D.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电解 Cl2↑+2OH−+H2↑ 8.下列反应中,会有沉淀生成的是 A.CO2通入CaCl2溶液 B.将金属Na投入BaNO32溶液中 C.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 D.过量SO2通入澄清石灰水 9.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玻璃仪器和试剂均准确、完整的是(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 主要玻璃仪器 A 实验室制备氯气 MnO2、浓盐酸 圆底烧瓶、长颈漏斗、酒精灯 B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CuSO4溶液 CuSO4⋅5H2O、蒸馏水 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C 制备Fe(OH)3胶体 饱和FeCl3溶液、蒸馏水 烧杯、酒精灯、胶头滴管 D 钾的焰色反应 K2CO3溶液、稀硫酸 酒精灯、蓝色钴玻璃 10.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说法有 ①Na2O2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②2.3g钠与一定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1NA ③取ag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能测定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5a%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小于3a% B.浓度为c mol⋅L−1的稀硫酸10mL,加水稀释成20mL后,H+物质的量浓度是c mol⋅L−1 C.某溶液含三种离子,个数比为SO42−:Fe3+:M=3:1:3,则M可能为Mg2+ D.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其摩尔质量是28 12.一种新型镁铝合金的化学式为Mg17Al12,它具有储氢性能,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化学方程式为Mg17Al12+17H2=17MgH2+12Al,得到的混合物Y(17MgH2+12Al)在一定条件下能释放出氢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合金的熔点介于金属镁和金属铝熔点之间 B.该合金中镁元素呈负价,铝元素呈正价 C.1mol Mg17Al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Y与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若消耗盐酸的体积为14L,那么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D.制备该合金应在氮气保护下,将一定比例的Mg、Al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而获得 13.SO2是引起酸雨的因素之一,工业上通过NaClO碱性溶液(含NaOH)吸收SO2来控制和治理。在45℃时,将含有SO2的烟气和NaClO碱性溶液按图示方式通入反应釜;常加Ni2O3作催化剂,催化过程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过程1的化学方程式:Ni2O3+NaClO=2NiO2+NaCl B.催化过程2的离子方程式:2NiO2+ClO−=Ni2O3+Cl−+2O C.反应釜中的总反应:NaClO+SO2+2NaOH=NaCl+Na2SO4+H2O D.用Ca(ClO)2代替NaClO脱硫效果更好,可生成难溶CaSO4有利于反应进行 14.碘化钾为白色固体,可用作分析试剂、感光材料、制药和食品添加剂等,可通过碘酸钾与硫化氢反应制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应先关闭K,打开仪器b的活塞,制备碘酸钾 B.滴入30%氢氧化钾溶液后,乙装置中紫黑色固体溶解,棕黄色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C.仪器a可以平衡内外气压,使稀硫酸顺利滴下 D.如果乙装置中最终生成4.8g黄色沉淀,则理论上可制得碘化钾的质量为8.3g 15.氢化钠(NaH)可在野外作生氢剂,也可用于医药、香料、农药、染料增白剂和高分子工业等。如图实验装置制备Na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全漏斗可以防止产生的气体逸出 B.装置A中的试剂是稀盐酸和锌粒 C.装置D的作用是尾气处理 D.实验开始后先点燃C处酒精灯中反应,再启动A 16.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某种常见化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e元素在淡水中含量过高会出现水华现象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 C.c元素的氧化物可溶于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 D.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 17.短周期元素W、X、Y、Z、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d、e、f、h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单质和a都由X组成,b由W、Y、Q三种元素组成,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e是液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个别产物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元化合物沸点:e>d>c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Q>Y>X C.元素的非金属性:Y>X>W D.原子半径的大小:Z>Q>Y 18.已知有机物完全燃烧时C元素和H元素一般转变为CO2和H2O。下列有机物各5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于150°C时将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后,固体增重大于5g的是 A.HCOOH B.CH3COOH C.C2H5OH D.C6H12O6 19.取100mL 18.3mol•L﹣1的H2SO4与Zn反应,当Zn完全溶解时,生成的气体(可使品红褪色)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将所得的溶液稀释成1L,测得溶液H+的浓度为1mol•L﹣1,则所生成的气体中SO2与H2的体积比约为 A.1∶2 B.2∶1 C.1∶4 D.4∶1 20.将一定量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共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则原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n代表物质的量) A.n(Fe)<n(S),总质量等于44g B.n(Fe)>n(S),总质量等于44g C.n(Fe)=n(S),总质量大于44g D.n(Fe)>n(S),总质量小于44g 二、填空题 21.钠及其化合物在化工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已知物质A、B、C、D、E、F、G有如图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已省略),请结合框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的③离子方程式: 。 (3)写出向C的溶液中通入过量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反应①~⑦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个。 22.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氯气及其化合物在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Ⅰ.黄色气体ClO2是一种新型消毒剂,可用于污水杀菌和饮用水净化。 (1)KClO3与SO2在强酸性溶液中反应可制得ClO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Ⅱ.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MnO2制取氯气并与潮湿的消石灰(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2)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此实验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偏低,该学生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还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②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将装置作何改进: 。 23.已知氧化性:BrO3->IO3->Br2>I2。向含6molKI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KBrO3溶液,整个过程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所加KBrO3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时,KI反应完全,则消耗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还原产物是 。 (2)已知b→c过程中,仅有一种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①已知反应:2BrO3-+I2→2IO3-+Br2;有同学由此得出氧化性:I2>Br2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 。 (4)计算c→d过程中消耗KBrO3的物质的量。(写出计算过程) 24.为了证明铁和硫反应产物中铁的化合价,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的一部分,请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粉末A中硫粉过量的原因是 。 (2)操作①使用烧热的玻璃棒点触混合粉末,反应即可持续进行,说明: 。 (3)操作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为了实现操作②的目的,也可改用加入 。 (4)操作③稀H2SO4煮沸的目的是 。 试卷第7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5 ABCBD 6—10 CBCCD 11—15 BCDDA 16—20 CBCAD 21.(1)NH3+NaCl+CO2+H2O=NaHCO3↓+NH4Cl (2)2Na+2H2O=2Na++2OH-+H2↑ (3)NaOH+CO2=NaHCO3 (4)3 22.(1)2ClO3−+SO2=2ClO2+SO42− (2)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3)①将装置B放在冰水浴中 ②Ca(OH)2+2HCl=CaCl2+2H2O 在A、B间加一个装有饱和NaCl溶液的洗气瓶 23.(1)1∶6 KBr (2)BrO3-+5Br-+6H+=3Br2+3H2O (3)不正确 该反应中I2做还原剂,Br2为还原产物,所以得出还原性I2>Br2 6 mol 24.(1)防止因铁过量而使滤渣C中含铁粉与H2SO4反应,生成Fe2+干扰实验 (2)硫和铁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3S+6KOH= Δ2K2S+K2SO3+3H2O CS2 (4)防止溶液中溶解的O2与Fe2+反应 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