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研讨发言——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Q** 文档编号:9917013 上传时间:2025-04-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研讨发言——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研讨发言——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研讨发言——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研讨发言——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研讨发言——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研讨发言学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乡村振兴新图景,科技引领新未来一、深刻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凝聚振兴合力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已经成为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特征。作为一名基层县委书记,通过反复研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我对文件所传递的关于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新理念、新思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一)正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战略定位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三农问题依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必须深刻认识到: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民生活现代

2、化,就没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二)科学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义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建设项目拼盘,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学习文件,我认识到乡村振兴包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方面,其中产业振兴是基础,组织振兴是保障,人才、文化、生态振兴则是支撑。我们要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高品质生活,走出一条符合县情民意的乡村振兴之路。二、立足县域实际,因地制宜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我县将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立足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重点发展优质水稻、高效蔬菜和特色林果产业。特别是针对我县一乡一品的产业基础,进一步深化链式发展模式,推

3、动产加销一体化。二是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立足数字经济发展契机,我县将加快建设县域农产品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中心,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重点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减少流通环节,切实提高农民种粮比例和种粮效益。三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积极引导农民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我县将启动品质农业三年行动计划,推广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二)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一是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与周边农业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引进培育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今年我县将设立3000万元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业生物技术、智能农机装备、数字农业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二

4、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健全技术转化服务体系,推行科技特派员+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科技服务模式,让农业科技服务沉下去、实起来。特别是在种业创新方面,将重点支持本地种业企业开展自主品种培育,建立种质资源库。三是发展数字农业新业态。利用低空经济政策契机,我县今年将投资建设无人机农业服务中心,开展植保、播种、施肥等农事服务。同时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实现农田实时监测、精准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创新土地制度,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一)稳妥推进农地制度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是党中央的郑重承诺。我县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耕地用途不变、农民权益不损害的前提下

5、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一是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规范合同签订,防止长利短租现象。目前已完成对全县432个村的土地承包关系确权登记,为土地规范流转奠定基础。二是探索三权分置新模式。在东部5个乡镇试点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激活土地要素市场。特别是针对种粮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推行土地经营权入股模式,让农民通过资产收益分红获得稳定收入。三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开展撂荒耕地整治行动。今年我县将投入1.2亿元,完成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综合产能稳步提升。(二)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一是规范宅基地管理与利用。针对农村空心

6、房问题,我县启动宅基地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通过腾退复垦、置换流转等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严格落实中央规定,坚决禁止城镇居民下乡购买宅基地和退休干部占地建房行为。二是发展农村闲置资源经济。支持农民通过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手工作坊等产业。去年我县已培育田园综合体示范点15个,带动3600名农民增收。三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我县将设立500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引导基金,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四、补齐民生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健全返贫监测预警机制一是构建精准识别体系。建立县乡村户四级联动的网格化

7、监测体系,实现对脱贫户、边缘户、重点农户的动态跟踪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返贫风险指数模型,对返贫风险进行科学评估。二是健全多层次帮扶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低收入家庭,分类实施社会救助、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措施。特别是针对因病因灾致贫群体,完善医疗救助和灾害救助体系,确保不因意外返贫。三是发挥农村社区作用。强化村级组织在防返贫中的关键作用,建立一户一策帮扶档案,组织开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帮扶措施精准有效。我县已在所有行政村建立防返贫帮扶资金互助社,为农户提供应急资金支持。(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一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今年我县将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加大投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

8、优质均衡发展,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二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厕所革命、农村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三大工程。今年我县将投入3亿元,完成100个村庄环境整治提升任务,建设3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三是发展农村新型社区。按照尊重农民意愿原则,稳步推进乡村社区建设,探索组团式发展模式,避免大拆大建和贪大求洋,确保建设与农民实际需求和支付能力相匹配。五、创新乡村治理,夯实振兴根基跳出三农抓三农,必须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我县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发力:(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选优配强村级带头人。实施头雁工程,通过公开选拔、下派挂职、回引乡贤等方式,为农村

9、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目前我县已选派100名优秀干部到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二是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大力推行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三是强化基层组织保障。提高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建立村干部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农村干部待遇。完善对口部门包村机制,强化基层服务能力。(二)培育新型农民队伍一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每年培训1000名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骨干,提高科学种养和经营管理能力。重点支持青年农民创新创业,激发农村内生动力。二是引导人才返乡创业。完善人才政策,对返乡创业人才提供资金、土地、税收等全方位支持。设立3000万元乡村人才发展基金,重点资助三农创新创业项目。三是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县域人才共享机制,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专业人才向农村流动。探索候鸟型专家服务模式,解决农村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作为基层县委书记,我将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县域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演讲/致辞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