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复习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 姓名:_ 拼音词组1. 读拼音,写词语。rng qi f zhung l zh ji mng zh zh qing b ch bng bo gu no dai l xng gu z yn lio yn zu gn shu hu zh 2. 看拼音写词语b yo h zi q m zhn jng shn tu fn mio xing mng mio mn wi w cn ln 3. 相信你能把字写得最漂亮!qing b ji mng sh xin l xng cng cu ko n gun ch mn zi 4. 读拼音,写词语。c zhu
2、ng hn y kung hun ho q rng qi xin yn h xing z rn 5. 看拼音,写词语。 zo h f q zh ten kn zh zhn f zhn hn shn b n xi 形近字词6. 形近字组词。麻(_) 泡(_) 椅(_) 密(_) 床(_) 炮(_) 骑(_) 蜜(_) 棒(_) 狐(_) 晾(_) 提(_) 捧(_) 孤(_) 凉(_) 堤(_) 7. 比一比,再组词。乌(_)奏(_)慢(_)采(_)鸣(_)凑(_)漫(_)彩(_)8. 辨字组词。咱(_) 咽(_) 管(_) 怜(_) 胃(_) 自(_) 因(_) 官(_) 冷(_) 冒(_)
3、9. 比一比,再组词。详(_)堂(_)塾(_)厉(_)既(_)祥(_)常(_)熟(_)历(_)即(_)10. 比一比,组词语。塘(_)赏(_)致(_)匀(_)配(_)糖(_)常(_)到(_)刁(_)酥(_)句子训练营11. 按要求做句子。 (1)他_:“你可回来了!”(补充句子)(2)除夕的晚上真热闹!(围绕一个句子,把一段话写清楚) _(3)向我举起那大钳子剪刀似的。(修改病句)_(4)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改陈述句)_12. 按要求写句子。1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改为“把”字句)_2我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缩写句子)_3古时候用“学富
4、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改为含有“因为所以”的句子)_4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改为双重否定句)_5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清明上河图。(修改病句)_13. 按要求写句子。1西湖是杭州最有名的景点。(变换语序,使句子意思不变)_2勤劳的槐乡孩子怎么会伸手向爸爸妈妈要钱呢?(改为陈述句)_3孔子学识渊博。 孔子品格高尚。(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成一个句子)_4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都是我国的传统。(修改病句)_14.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1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仿写比喻句)_2小男孩把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当成了风筝线。(改为“被”字句)_3在括号中
5、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列宁问(_)会飞回来吗(_)4小强穿着棉衣和围巾上学去了。(修改病句)_5沙滩上有贝壳。(扩句,至少两处)_15. 句子练习。1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写一个排比句)_2你难道不知道狗是会叫的?(改成陈述句)_3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_4小狗真高兴,心想:我终于会叫了,现在别人再也不能取笑我了。(写一个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_课内填空16. 按课文内容填空。1.夜书所见诗人通过对_、_、_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_的感情。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
6、风景,充满了童真童趣,饱含了作者对_、对_的热爱之情。课文题目中的“金色巴掌”指的是_。3.听听,秋的声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_,表达了对_的喜爱,抒发了对_的热爱。1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讲述了在一个冬天,一位(_)顾客请一个(_)裁缝做棉袄时发生的故事。2方帽子店讲述了方帽子店因(_)而被(_)取代的故事,启发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_)。3漏讲述了(_)和(_)偷驴时,因听到驴主人家老婆婆说怕(_)而引发的一个有趣的故事。(_)的(_)和(_)以为“漏”是(_),其实老婆婆说的“漏”是(_)。4枣核讲述了枣核用自己的(_)帮助(_)夺回
7、牲口、惩治恶官的故事。18.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搭船的鸟是一只_,它的羽毛是_的,翅膀带着一些_,还有一张_的长嘴,十分_。2.早上,草地是_的,因为蒲公英的_;中午,草地是_的,因为蒲公英的_。3.观察时不仅用眼睛_,用耳朵_,还可以用手_,用鼻子_,有时还可以_。4.生活中不缺少_,只是缺少_。19. 日积月累,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_,泰山移。2.有理走遍天下,_。3._,不贰过。(论语)4.两岸青山相对出,_。(望天门山李白)5.停车坐爱枫林晚,_。(山行杜牧)6.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不懂就要问的_,爱鸟更爱孩子的_,勇敢沉着、砸缸救友的少年_,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国际主义战士
8、2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人间四月芳菲尽,_。_,不知转入此中来。2火烧云一文按照_(总分 总分总)的结构顺序描绘了火烧云的奇妙景色,表达了作者_之情。3方帽子店一文告诉我们_。4学了七、八两个单元,我积累了一些八字成语:“_,_”说的是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_,_”告诉我们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阅读理解2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个和尚(shng)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ng l)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 s)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
9、了争执(zh),谁也不愿意吃亏(ku),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复了生机。1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争执:_。争先恐后:_。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_,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3第一自然段是按_的顺
10、序写的。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_、_、_。4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_5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生机,是因为:_2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还童石还童山下,有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溪底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传说有一种七彩鹅卵石,谁捡到它,谁就能返老还童变成一个小孩。然而,从来没人找到过这种“还童石”。有一天,又有不少人到小溪中寻找“还童石”,他们当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想返老还童变成一个小孩。老爷爷不是为了乐一乐,而是为了实现埋在心里很久很久的一个愿望。原来,在他还是小孩的时候,有一天在学校偷摘了一朵十分美丽的花,可他对老师撒了谎,没承认是他摘的。这件事,他后悔了一辈子,因为他一生中,就撒了这
11、么一次谎啊!现在,他站在溪水中,默默地向溪流诉说着自己的心愿溪流明白了老爷爷的心事,悄悄地把一颗七彩鹅卵石送到了他的脚边。老爷爷捡起了鹅卵石,果然变成了一个小孩。他又惊又喜,跨出小溪飞奔起来。他直奔一家花店,买了一株特别美丽的鲜花,又一口气奔进从前上过学的小学,把鲜花栽到花坛里。当他心满意足地跨出学校的大门时,身子忽然变得又高又大,一下子恢复到了原来的模样,又成了个老爷爷。那颗“还童石”呢,也就没了踪影。1本文是一篇( )A寓言B童话故事C神话故事2给加下划线的汉字加上正确的拼音。 承认_ 跨出_ 恢复_ 踪影_3那么多人寻找“还童石”,为什么只有老爷爷找到了? _4老爷爷拿到“还童石”后做了
12、什么? _5读了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_23. 课外阅读。五花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
13、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季的山的景色。2秋天的山有_、_、_等颜色。3写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_2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钱塘江秋潮九月的一天,我来到钱塘江边,观赏那举世闻名的钱塘江秋潮。江边,几座山峰突起。山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山顶上,人们正焦急地望着地平线,等待着秋潮到来。开始,远处的江面()。突然,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白点。不一会儿,那白点连成一条细长的白线,侧耳倾听,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一瞬间,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鼓,震耳欲聋。转眼间,潮水便涌向眼前
14、旋涡急转,浪花飞溅,好似一座巨大的水墙,气势犹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惊胆战。潮水涌来,(),掀起七米多高的浪头,声传数十里,我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自然景观所折服!啊,钱塘江秋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1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2画“_”的句子用一个词语概括是:_3下面这些词语都是描写潮水的,请你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波涛起伏 水平如镜 汹涌澎湃4观潮一文以总分结构来写的,而这篇文章按照记叙文的形式先交代了观潮的_、_、_。结尾与观潮的开头有着异曲同工之感,都赞美了钱塘江大潮是_。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秋潮怎样的感情?_25. 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
15、后面的练习。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坐 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 状)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你 您)给我讲讲吧!”1划去括号内运用不恰当的词语。2根据意思写词语。(1)照常做,按惯例。(_)(2)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_)3孙中山背会了先生圈的内容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_4你认为
16、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_写作26. 习作表达。我们身边有很多美景,其中最熟悉的就是我们每天学习和生活的校园了!请结合你平时的细心观察,把发现的学校美景介绍给大家吧!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题目自拟,300字左右。_27. 快乐习作。题目:想起那件事我就_提示:在生活中,你肯定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回想起来有的让你难过,有的让你高兴,有的让你自豪选择其中一件事,把它写清楚、写具体,注意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250字左右。_28. 按要求写作。题目: 的奥妙提示:这篇习作重在揭示事物内在规律,揭示其本质的东西,或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同样,在写作时,要把自己观察到
17、的现象写清楚,还要把你发现“”的奥秘的过程写具体,这个过程可能是你通过做各种实验去发现奥秘的过程。写作时,还要注意把自己在逐渐发现奥秘的过程中感到的惊喜和乐趣写出来。_答案1、绒球 服装 蜡烛 救命 蜘蛛 墙壁 翅膀 宝贵 脑袋 旅行 规则 颜料 演奏 感受 或者2、必要 胡子 骑马 镇静 伸腿 分秒 凶猛 庙门 威武 灿烂3、墙壁 救命 视线 旅行 苍翠 靠岸 观察 满载4、粗壮 汉语 狂欢 好奇 绒球 鲜艳 互相 自然5、枣核 夫妻 折腾 困住 政府 涨红 善罢甘休6、麻烦 水泡 椅子 秘密 床铺 大炮 骑行 蜜蜂 棒子 狐狸 晾晒 提水 手捧 孤单 凉水 河堤7、乌黑 演奏 慢点 采摘
18、鸣叫 凑合 浪漫 精彩 8、咱们 咽下去 管住 怜悯 胃口 自己 因为 官员 冷水 冒险 9、详细 课堂 私塾 严厉 既然 慈祥 经常 成熟 经历 立即10、水塘 欣赏 精致 匀称 配料 糖果 经常 迟到 刁钻 酥麻11、抓住那个女人的胳膊使劲摇晃,脸憋得通红 除夕的晚上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小虾向我举起那剪刀似的大钳子。 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12、小毛驴把站在
19、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惊扰了。 造纸术促进了进步和发展。 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所以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 三百六十行,没有哪一行的人不在上面了。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13、杭州最有名的景点是西湖。 勤劳的槐乡孩子不会伸手向爸爸妈妈要钱。 孔子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品格高尚。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14、冬天的雪,是一床棉被。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被小男孩当成了风筝线。 :“ ?” 小强穿着棉衣,戴着围巾上学去了。 金色的沙滩上有五颜六色的贝壳。15、关爱似夏天的一缕清风,关爱似冬天的一团火焰,关爱似沙漠里的一泓清泉。 你应当知道狗是会叫的。
20、因为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所以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 我想:要是妈妈放假一周,我们全家就可以去旅游了。16、秋风落叶 小孩捉蟋蟀 篱笆下的灯火 家乡 自然 生活 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秋天 秋天 美好生活17、急性子 慢性子 拒绝改变 圆帽子店 勇于创新 老虎 贼 漏 做贼心虚 老虎 贼 厉害的怪物 漏雨 智慧 村民18、翠鸟 翠绿 蓝色 红色 美丽 绿色 花瓣是合拢的 金色 花朵张开了 看 听 摸 闻 尝一尝 美 发现美的眼睛19、人心齐 无理寸步难行 不迁怒 孤帆一片日边来 霜叶红于二月花 孙中山 列宁 司马光 白求恩20、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总分 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要不断创
21、造新东西,否则会被社会淘汰 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21、1 三个和尚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 三个和尚都争抢着挑水。唯恐落在后面。 2古时候 山上的一座庙里 三个和尚3时间 开始 不久 后来4水缸里不能没有水,只有大家不相互推诿,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好。5三个和尚都开始争先恐后地挑水了,水缸里的水又满了。净瓶里有了水,柳枝就又恢复了生机。22、1B2 chn ku hu zn 3因为老爷爷找“还童石”是为了实现埋在心里很久很久的一个愿望。4他变成小孩后买了一株鲜花栽到了学校的花坛里。5示例:做了错事要及时改正;说谎是不对的,要勇于弥补。23、1 春 夏 秋 秋 2 金黄 杏黄
22、 火红色 3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24、1突然一瞬间转眼间2人山人海3水平如镜波涛起伏汹涌澎湃4时间地点人物天下奇观5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秋潮的赞美之情。25、1坐 状 你。2 照例 糊里糊涂 3孙中山这样想的:糊里糊涂地背显然无用。他是这样做的:问老师背书的意义。4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懂就问,爱学习的人。26、范文:美丽的校园我们的校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春天,小草调皮的探出了小脑袋,仿佛知道春姑娘来了。再看花池里的花儿,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春姑娘来了,一切都是那么充满生机。春天的校园充满生机。夏天,烈日炎炎,我们的校园却没那么热,因为我们躲在大树下,可以看书,看报,做游戏。把一切烦恼抛到了脑外,到处欢声笑语。夏天的校园欢声笑语。秋天是金黄的季节,梧桐树的叶子掉了下来,如同一只只黄蝴蝶似的,纷纷扬扬的落了下来,而教学楼前的“卫士”,也落下来许许多多“毛毛虫”,一些调皮的孩子,总会用这些东西吓唬那些胆小的人。秋天的校园金黄一片。冬天,我们的校园白雪皑皑,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