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环境心理学自考题目汇总.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888372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心理学自考题目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环境心理学自考题目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自考《环境心理学》02-07年试题题型分类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2019年★ 1, 把“环境心理学”定义为“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的学科”的学者是: A,贝尔    B,费希尔     C,普罗夏斯基     D,霍拉汉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工作的主要因素的是: A,噪音    B,照明       C,房间           D,办公桌的大小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暖色的是: A,红色    B,黄色       C,紫色           D,橙色 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作为学习环境的)开放型教室的缺点的是: A,噪音大   B,降低学习积极性    C,无关干扰多    D,私密性得不到保护 5, 框架优先选择模型的提出者是: A,斯蒂芬与卡普兰   B,斯蒂芬与柏林 C,卡普兰与柏林   D,卡普兰与利顿 ★2019年★ 1、自主试选择与控制,决定着行为或心理变化的变量是(    ) A.自变量 B.因变量 C.额外变量   D.控制变量 2、有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中,热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具有(    ) A.危机效应 B.堤岸效应 C.位置效应 D.分享效应 3、一般来说性格内向的个体所需个人空间比外向的个体(    ) A.小   B.大    C.相同    D.无法确定 4、个体对所处空间密度的评价是(    ) A.感觉密度     B.内部密度      C.有效密度    D.可知觉密度 5、下列座位排列方式中适合于师生交往比较多的是(    ) A.矩形 B.环形   C.马蹄形    D.秧田形 ★2019年★ 环境心理学常使用“假装电击”的实验范式来研究B A利他行为  B 攻击行为  C人际吸引   D 任务操作 开放式办公室最大的缺点是B A 成本高  B私密性差   C不易沟通   D 不利于互相监督 3. 参观时,人们看一个展厅后,通常出门后向右转,到另一个展厅继续参观,这种现象称为C A 习惯化   B 博物馆疲劳   C 出口偏爱 D 定势 4. A气味不属于基本气味 A 柠檬香   B恶臭    C花香    D 松脂香 5. 听力损伤为暂时阈限改变的患者能够在噪音消除后的D小时内恢复到正常阈限 A4    B 8   C 12    D16 ★2019年★ 1.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C A 20世纪初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2.周围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以下那些作为中介变量产生的D A知觉   B 感觉   C 意识   D 情绪 3.音色对应的声音的物理参数为B A 频率  B 频谱   C 振幅    D 音高 4.一般来说,性格内向的个体所需个人空间比外向的个体B A 小   B大    C 相同    D 无法确定 5.国内大多数野生动物园中乘车进入动物的放养场地进行参的方式属于动物园的C A 第一代设计  B 第二代设计   C 第三代设计 D 第四代设计 ★2019年★ 1.周围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 ② 作为中介变量的 ①拥挤②情绪③噪音④空气污染 2.Preiser(1973)归纳了步行街上各种因素带给步行者的影响,并把这些影响因素用 ③ 来解释 ①透镜模型②消极情感逃离模型③摩擦─—一致模型④平衡亲密程度模型 3.动物园的设计可以分为 ① 代 ①三 ②四 ③五 ④六 4.影响人们是否产生拥挤感的最主要因素是④ ①情境②人格特点③情绪④密度 5.在冒险性操场上活动居第一位的是② ①学前儿童②学龄儿童③青少年④成人 ★2019年★ 1 个人即时的需要与公众长远利益的冲突被John Platt称为( C ) A 社会矛盾 B 社会问题 C 社会两难 D 个人两难 2 据对美国中产阶级白人观察的结果,划分出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四种距离( A ) A Hall B Altman C Seott D Dean 3 香与臭是一种( C ) A 客观评价 B 一般评价 C 主观评价 D 适应 4 座位排列方式适用于师生交往比较多的活动( B ) A 矩形 B 马蹄形 C 圆形 D 秧田形 5 办公室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D ) A 保护个体私密性 B 成本低 C 有利于员工相互监督 D 方便沟通 二、多项选择题 ★2019年★ 6, 沃尔维尔德适应水平理论认为,三种环境刺激可以在以下哪些维度水平上发生变化? A,强度   B,刺激得多样性   C,刺激得时间   D,刺激得模式 7, 莫若比安认为环境负荷包含的环境信息方面的特性有: A,新奇性   B,精确性    C,强度    D,复杂性 8, 噪音对人的操作的影响包括: A,噪音呈现前的影响                 B,噪音呈现期的影响 C,噪音间歇期的影响                  D,噪音过后的影响 9, 人类领地的种类主要包括: A,主要领地    B,公共领地    C,私人领地    D,次级领地 10,              下列选项中,属于坎恩与贺氏提出的环境问题的有: A,资源问题    B,社会两难问题   C,健康问题    D,环境美化问题 ★2019年★ 6、设置指路地图遵循的原则为(       ) A.与周围环境结构匹配 B.自我指向的参照系统 C.主观构建的表征 D.不能任意添加、减少、歪曲 7、光环境设计应满足下列标准(        ) A.对比   B.明亮 C.舒适    D.艺术感染力 8、技术灾难的特点为(        ) A.持续时间不一定    B.有最低点    C.无法预测    D.会增加社会凝聚力 9、根据领地对个体或群体的重要性,人类领地可以分为(        ) A.主要领地    B.次级领地    C.公共领地    D.私人领地 10、动物园的设计应该考虑的双重作用为(        ) A.教育    B.限制    C.隔离    D.消遣 ★2019年★ 6.控制噪音的方法有ABCD   A 变化家具摆设   B 在公路两侧设置绿化带   C采用隔音材料   D对噪音源严加控制 7.人们对环境恶化程度的认知与专家预测的结果相比,可能AC A 更高   B完全一样   C更低   D差不多 8.声音的心理属性为ACD A 音高   B 振幅    C 响度    D音色 9.动物园的设计应该考虑的双重作用是AD A教育    B 限制    C 隔离    D 消遣 10.能源保护的先行策略有BD A 反馈   B  媒体战役  C 政策与技术革新  D榜样 ★2019年★ 6.行为局限理论认为,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括以下那些步骤ABD A阻抗   B 觉察到对环境失去控制  C 消除应激   D 习得无助 7.有一些情境特征可以促进寻找路径,它们是 A可区分性  B 视觉接近的程度  C 空间规划的复杂性  D 自然性 8.消除拥挤负性结果的调节方式有BCD A 再现   B 想象   C 认知重建    D 肌肉放松 9.操场设计通常包括以下那些形式ABC A 传统式  B 现代式  C 冒险式   D启以式 10在老年人室内居住环境的设计中应该注意AB A安全性   B无障碍性   C经济性   D易操作性 ★2019年★ 1.影响个体认知地图的因素有①②③ 对环境的熟悉程度②社会阶层③个体差异④记忆方式 2.光环境的设计应具有①②④ 层次 明亮②舒适③温暖④艺术感染力 3人类领地的功能有①④ 保护、调整私密性②减少冲突③庇荫④组织功能 4.环境美学的反应模型认为 ①②③④ 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方式 一致性②清晰度③复杂度④神秘性 5.环境保护的随后策略包括③④ 榜样②提示③反馈④技术革新 ★2019年★ 1 技术灾难的特点为( AC ) A 持续时间不一定 B 有最低点 C 无法预测 D 会增加社会凝聚力 2 冒险式操场通常会提供给儿童( AD ) A 泥土山 B 单杠 C 喷泉 D 画笔与颜料 3 是设计沟通中使用较多的方法,因为它们可以直接明了的说明设计者的意图与构想( BC ) A 参与 B 模型 C 草图 D 交流 4 颜色的心理特征是( BCD ) A 波长 B 色调 C 饱与度 D 明度 5 环境心理学研究中收集数据的手段包括( ABC ) A 观察 B 自我报告 C 档案检查 D 描述 三、填空题 ★2019年★ 11,物理环境按人类干预程度的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           )环境与(             )环境。 12,环境心理学根据实验条件是否对因变量产生影响,把变量分为(          )变量与(           )变量。 13,对人类认知地图的研究源于凯文林奇对(            )的研究。 14,环境心理学把适应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叫做(                );把适应环境中的某种特别刺激叫做(              )。 15,不同(             )与不同(            )的声音(             )的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某种特别刺激叫(                     )。 16,影响个人空间的个体差异因素除了文化与种族因素之外,还有(          )因素、(             )因素与(             )因素。 17,在环境心理学中,密度的两种基本形式分别是(             )密度与(          )密度。 ★2019年★ 11、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以物理环境作为关注的中心,这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通常要()与()的因素。 12、环境心理学中研究攻击的一个经典的实验范式叫() 13、影响个体对灾难知觉的重要因素包括()、()以及适应。 14、个人空间的测量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种,分别是()、()与()。 15、设计流程分为5个阶段,包括计划,设计,建造,()以及()。 16、旅游环境承载力指环境在遭到()影响前所能容纳的()人数。 17、随后策略包括()与(),也包括政策的改变与()。 ★2019年★ 11.影响个体认知地图的因素包括环境熟悉程度、社会阶层、与个体差异。 12.有研究者将操场分为三种类型,它们是传统式、现代式、冒险式。 13.环境美学的反应模型指出有四个因素决定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方式,它们是一致性、复杂性、清晰度, 与神秘度。 14.个人空间的测理方法可归纳为三种,分别是实验室止步距离法,投射法、与自然观察法。 15.建筑美学可分两种常规美学与象征性美学。 16.环境负荷有三种特性:环境信息的强度、     与          。 17.观察法可以利用录像、照相、录音等手段,还可以通过观察人们行为留下的痕迹来构想人们的行为。 18.行为局理论认为,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括三个基本步骤:觉察到对环境控制的丢失,阻抗以及无助感。 ★2019年★ 11.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的学科 12.收集数据的测量技术包括观察、自我报告、档案检索。 13.环境心理学研究者汉尔森(1978)提出环境知觉包括认知的、情感的、解释与评价的成分。 14.颜色的三个心理特征是色调、明度、饱与度。 15.环境风险评介是指人们对环境负性结果持续、一般评价 16现代环境设计必须面对一个重要问题是尽量减少环境污染与破坏。 ★2019年★ 1. 20 世纪 60 年代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出现。 2.主要领地的标记形式多为物理标记,如 篱笆 与 标牌 3.影响对灾难知觉的重要因素包括 危机郊应 、堤岸效应 与适应。 4.减缓拥挤对被试造成的消极影响,可用三种方法,分别是肌肉放松 、认知重建 与想象。 5.噪音的干扰程度如何,有三个重要变量起决定作用,它们是音量、可预测性 与知觉的可控制性 。 6.高密度对人的影响可分直接效应与 累积 效应。 7.有研究者认为,增强自我调节与减少不公平感 ,或者二者结合也许是减少故意破坏行为最有效的方法。 8.根据人们的行为规律,造成乱扔垃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垃圾产生垃圾” ★2019年★ 1 环境心理学中研究攻击的实验范式叫假装电击。 2 一般认为,唤醒是影响行为的中介变量与干预因素。 3 认知地图的成分与维度包括路径、边界、区域、结点与标志。 4 光环境的设计应具有明亮、舒适与具有感染力三个层次。 5 现代环境设计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切设计都要尽量减少环境污染与破坏。    6 根据泄露的场所区分,有两种有毒泄露,一种发生在工作场所,另一种发生在家里或附近。 7 环境美学的反应模型指出有四个因素决定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方式,它们是:一致性、清晰度、复杂性与神秘性。 8 严重的空气污染至少影响三种社会行为:娱乐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玫击。 四、名词解释题 ★2019年★ 18,时间序列设计 19,概率功能主义 20,光饥饿者 21,可防范空间 22,认知地图的维度 ★2019年★ 18、环境负荷理论(刺激负荷理论) 19、暂时阈限改变 20、创伤后应激障碍 21、平衡亲密程度模型 22、开放式办公室 ★2019年★ 19.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的学科 20、周围温度与有效温度:◎周围温度是指周围环境或大气的温度,是实际的客观温度;有效温度是指个体对周围温度的知觉,是个体的主观感受。个体对温度的知觉包括温度的物理成分与心理成分。 21.堤岸效应:是指一旦采取某种措施来避免灾害,人们总是倾向于采用以前的方案。 22.主要领地:是指被个体或群体完全拥有与控制,并受使用者与他人共同确认的领域,它是建立在长期使用的基础之上,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 23.随后策略:随后或结果干预是在已发生的行为之后进行干预。随后策略包括强化与反馈,也包括政策的改变与技术的革新。 ★2019年★ 17、光饥饿:人类是昼行动物,光照增加唤醒水平。阳光有助于减少瞌睡与抑郁感。如秋冬日照时间缩短,一些人会抱怨、瞌睡、疲劳、嗜食碳水化合物,体重增加,情绪不高等,罗森塔尔称这种人为光饥饿者。 18、危机效应:危机效应指的是在事件刚刚发生时,人们对它的意识与注意最为深刻,但是,很快在下次灾难到来之前就消失了。 19个人空间:是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不见边界的、不容了人侵犯,随我们移动而移动,并依据情境扩大与缩小的领域。 20绿色锁结:公共土地管理者把野外环境中的过度拥挤现象称为“绿色锁结” 21、内部密度与外部密度:内部密度是个体与建筑内部空间面积的比值,也就是房间内的密度。外部密度是个体与建筑外部空间面积的比值,是户外的密度。 ★2019年★ 1.实验范式: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 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3.季节性情感障碍:人类是昼行动物,光照增加唤醒水平。阳光有助于减少瞌睡与抑郁感。如秋冬日照时间缩短,一些人会抱怨、瞌睡、疲劳等,这些症状与季节有关。所以称为这种症状为季节性情感障碍。 4.资源保存理论:人们损失的资源以及降低资源损失的能力,将决定人们是否能经受压力。 5.优先居住效应:它指的是,动物在自己占据的领地上有优先于其他个体的支配性。 ★2019年★ 1 环境心理学: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环境负荷:该理论主要关心环境刺激出现时注意的分配与信息加工过程 3 危机效应:指的是在事件刚刚发生时,人们对它的意识与注意最为深刻,但是,很快在下次灾难到来之前就消失了。 4 个人空间:是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不见边界的、不容了人侵犯,随我们移动而移动,并依据情境扩大与缩小的领域 5 先行策略:指在行为改变之前采取的措施。它的主要目的是态度的改变,即改变个体对环境保护的评价与反应。 五、简答题 ★2019年★ 23,技术灾难的特点有哪些? 24,举例说明气候决定论与气候概率论的差异。 25,根据泽塞尔德螺旋模型,涉及周期流程分为那几个阶段? ★2019年★ 22、设计中如何避免“博物馆疲劳”现象。 23、简述拥挤与密度的区别。 24、简述环境设计的要素。 ★2019年★ 24.简述自然灾害的特征:突然;不可预测;不可控制;剧烈的;破坏力极大。另一个影响灾难程度的主要特征,是人们是否获得了足够的预警。自然灾害有许多重要的特征,它们突然、有力,无法控制,引起破坏与混乱,通常很短暂,有最低点,有时可以预报。 25.简述噪音与操作关系:1。噪音呈现期的影响:(1)在噪音环境中,人的操作行为会受到影响,出错率增加。(2)影响程度如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噪音的变量、任务的类型、个体的忍受性与人格特点等。2。噪音过后产生的影响:(1)噪音过后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噪音呈现时的影响。(2)很多研究都证明,噪音过后的影响如何,主要取决于对噪音的知觉控制。当个体有能力控制时,噪音对操作行为的影响就会比较小。3。噪音可能对儿童的认知有损伤。4。噪音影响的发生。(1)噪音之所以会影响任务操作,是因为噪音对言语产生了内在的”掩盖”作用,使个体很难”听到自己在想什么”。(2)噪音可能会削弱个体对信息的提取与做出反应。(3)噪音使注意范围缩小的观点:注意范围缩小的表现,包括回忆与任务无关或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存取信息的能力都减弱了。 26.试分析认知地图可能的错误:①人们的认知地图中有时会丢失一些环境表征或表征的不完整的现象,这种错误被称为简单化。②另一类常见的错误是失真,即地理特征、方位以及距离上的不正确表征。③除了减少、丢失某些成分,还会出现添加的错误,即增加了环境中实际没有的成分。 ★2019年★ 22.什么是噪音?那些因素决定了噪音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什么是噪音?哪些变量决定了噪音对人行为的影响?就人对声音的感受效果而言,可以分为乐音与噪音。一般比较与谐悦耳的声音,称为乐音。不同频率与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则变成噪音,等强度的所有频率声音组合而成的声音叫做白噪音。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噪音下定义,可以说,人们评价为不想要听的声音都是噪音。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变量:音量、可预测性、知觉的可控制性。⑴音量90dB以上的声音造成的干扰,相当于一辆50英尺外的重型卡车行驶所产生的噪音带来的干扰。噪音音量越大,越有可能干扰人们的言语交流,会引起个体生理的唤醒与应激,注意力分散等。⑵不可预测、无规律的噪音比可预测的、持续的噪音更让人厌烦。⑶如果噪音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那么,它产生的干扰要强于能够控制的噪音。 以上三个变量能以任何形式组合,但当噪音的音量很大、不可预测又不能控制时,造成的干扰是最大的。还有一些因素会增加人们对噪音的厌烦,这些因素是:当我们认为噪音是不必要的时候;当处在噪音环境中的人发现没有能力控制噪音时;听到噪音,并且知道它对健康有害时;发出的噪音引起恐惧感时;由于噪音而对周围环境的其它方面不满意时。 23.简述开放式办公室的优缺点?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开放式办公室。开放式办公室是一间没有严密隔墙的大房间,它用各种帘、幕、屏风或花木充当屏障,所有的人,包括上下级之间都是用自然美化的盆景或书架、家具来分隔,所以,开放式办公室没有任何视觉或听觉上的私密性可言。优点:①如果社会密度与空间密度适当,工作任务难度适中,那么开放式办公室有助于增加人们的合作性与工作的满意度。②开放式办公室减少了上下级间心理上的隔阂,一些雇员感到工作更容易完成。③开放式办公室可以灵活布置,成本低,易清洁,容易培养人际合作与加强相互交流。缺点:雇员的满意度与动机都下降。抱怨最多的是缺少私密性与噪音大以及互相间的干扰。 24.简述认知地图与指路地图的异同。指路地图与标准地图的相同之处在于,各种特征与周围实际环境的相应与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指路地图的方位不一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只要是在自我指向时,图示位置与周围环境结构匹配就可以了。指路地图也不同于认知地图。标准指路地图的各方面还是客观的,不能任意添加、减少、歪曲。而认知地图是主观的,很多主客观因素会影响它的准确性与对客观环境的吻合程度。 ★2019年★ 1.简述噪音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哪些影响?答:1、听力损失。包括两种情况:(1)暂时阈限的改变:听力损伤为暂时阈限改变的患者能够在噪音消除后16小时内恢复正常阈限。(2)永久性阈限改变:当听力损伤为永久性阈限改变时,则在噪音消除后的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听力都还不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2、噪音对健康的影响:(1)高水平的噪音可能会导致生理唤与一系列应激反应,使血压升高、影响神经系统与肠胃功能。对人类与动物的免疫系统都有影响,以及导致失眠等症状。(2)噪音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健康,而且还会通过改变某些行为,对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由于噪音人们喝更多的咖啡或酒,抽更多的香烟,间接造成对健康影响。 3、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不利影响:如会引起头痛、恶心、易怒、焦虑、阳痿与情绪变化无堂等。高噪音区域患精神病的机率更高。 4、噪音是通过一些中介变量引发心理疾病的。在噪音环境中,会使个体知觉到的控制感减弱,以及产生无助感;这些心理反应会更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2.简述技术灾难的特点?答1、技术灾难的特点是技术灾难是人为的,而不是自然作用的产物,它通常是由人类的错误引起的。技术灾难看持续时间是不一定的,它们可能非常激烈而突然。2、技术灾难使我们控制世界的感觉受到威胁,技术灾难动摇了我们将来继续保持对事物控制的信心。技术灾难会减弱我们对控制的感觉,从而导应激。 3.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特点?答:(1)将环境-行为及其关系作为一个单元整体来研究;(2)研究是问题的指向。不仅要寻求问题的解决,也要力求寻找问题背后的规律性,建立起理解相似问题的理论框架。(3)是一门交叉学科,背景多种多样,它的研究成员主体还是社会心理学家。(4)从方法学的角度来说,环境心理学家采用综合与折衷的方法,而且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自变量,往往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需要控制与消除的“环境”,研究方法除常规的程序之外,还有些特别之处。 ★2019年★ 1 简述拥挤与密度的区别。答:1.拥挤是对导致负性情感的密度的一个主观心理反应。当人口密度达到某种标准,个人空间的需要遭到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阻碍时,就出现了拥挤感。影响人们是否产生拥挤感的因素:(1)个体的人格因素(2)人际关系(3)各种情境因素(4)个人过去的经验与容忍性(5)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密度。2密度:是指每单位面积个体数目的客观测量,具体来说,它是指个体与面积的比值。密度可以在任何单位面积里进行度量。 2 简述如何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答:季节性情感障碍:人类是昼行动物,光照增加唤醒水平。阳光有助于减少瞌睡与抑郁感。如秋冬日照时间缩短,一些人会抱怨、瞌睡、疲劳、体重增加、情绪不高等。有些学者认为是光照不足造成的,因而如果对人进行有效的光照补偿,应该能够减轻甚至消除这些症状。清晨与傍晚给予光照,戴在头上日光帽,可有效地缓解季节性情感障碍。 3 简述认知地图与指路地图的异同。答:指路地图与标准地图的相同之处在于,各种特征与周围实际环境的相应与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指路地图的方位不一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只要是在自我指向时,图示位置与周围环境结构匹配就可以了。指路地图也不同于认知地图。标准指路地图的各方面还是客观的,不能任意添加、减少、歪曲。而认知地图是主观的,很多主客观因素会影响它的准确性与对客观环境的吻合程度。 六、论述题 ★2019年★ 26,论述个人空间与领地之间的区别。 27,请比较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行为局限理论、环境应邀理论与生态理论在说明对个人空间的需要上的区别。 ★2019年★ 25、试述认知地图的获得与记忆的过程。 26、举例说明促进节约能源行为的先行策略。 ★2019年★ 27.什么是拥挤?拥挤对个体行为会产生那些不利影响?拥挤是对导致负性情感的密度的一个主观心理反应。当人口密度达到某种标准,个人空间的需要遭到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阻碍时,就出现了拥挤感。影响人们是否产生拥挤感的最主要因素可能是密度。 医学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拥挤带来的是:混浊的空气,烦恼的嘈杂,紧张的情绪,这将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威胁与危害。 高密度对人造成的影响可分为直接效应与累积效应,即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直接效应指由于高密度带来的即时负性情感体验,如焦虑;累积效应指高密度对健康的损害。拥挤对个体的影响:⑴对生理的影响。在高密度条件下的人血压偏高,个体患病的机率更高。儿茶酚胺含量升高,肾上腺分泌也提高;皮肤的导电系数也明显增加,还会出现手掌出等症状。⑵对情感的影响。高密度会导致个体消极的情感状态,在高密度空间,男性体验到的消极情感比女性更强。由于女性在社会交往中有更高的合群动机,所以在近距离内有更大的亲与力,男性的竞争动机更强,因而与他人距离过近会产生威胁感。总之,高密度对个人的情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但对男性的影响大于对女性的影响。⑶拥挤与疾病。长期在高密度环境中生活,可能引发疾病或使病情加重。生活在高密度下的学生健康与情绪状态都很差。总结各种研究结果,我们可以作以下的假设结论:第一,高密度会导致个体更多的消极情感,更高的生理唤醒;第二,高密度还会引发某些疾病。 28.设计一个健康的居室环境,应该考试那些方面的因素:⑴注意居室光线。住宅设计要注意采光。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科学地利用非自然光。⑵利用居室色彩。居室色彩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家利用暖色(如红、橙、黄色)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增加新陈代谢;利用冷色(如蓝色、绿色)来抑制与缓与精神紧张,安定情绪,控制暴躁,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七色中对人体最有益的是绿色。绿色对人体神经系统、视网膜组织的刺激恰到好处,能使人消除疲劳,改善机体机能,减慢血流,松弛神经,在居室内应多采用。⑶预防噪音污染。一种办法是设置窗帘,二是在居室周围多种些树木,临街的窗户上加双层窗或密封窗,再就是宜选用木制家具,可以吸收噪音。 ★2019年★ 25.什么叫博物馆疲劳?试分析产生博物馆疲劳的原因,并举例说明在设计中如何避免。博物馆疲劳:罗宾逊认为博物馆疲劳是每一个到过博物馆参观的人都有过的普遍体验,他提出,导致博物馆疲劳不仅是由于体力上的疲倦,更主要的是由于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造成的。是由于心理上的饱与、厌倦,再加上身体上的疲劳造成的。 可采取“中断性参观”解决博物馆疲劳。它指的是在展品呈现中格调的改变,如在一个油画展中,可以在其间陈列一些雕刻作品,或者减少展品的数量。因为对艺术爱好者来说,一小部分展品就足以占据他们的注意广度与让他们满足了。“认知休息”可以让参观者把注意力放在不同的事物上,并且可以使长时间对相似刺激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得到放松,这会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记忆。 26.护士站与病房位置的设计有那些形式?你认为那种最有效?为什么?答:护士站的形式有环形、单走廊形、双走廊形。以护士站为中心,各病房在四周的环形设计是最理想的。因为护士不用离开房间就能看见病房里的情况,省去了不必要的来回走动;这样,护士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照顾病人,工作效率提高了。(再加上一些自己理解) ★2019年★ 1.环境心理学家应该关注环境设计中的哪些方面?答:环境设计指,运用行为科学去解决设计与建筑中的问题。环境设计的要素有以下几点:⑴私我。建筑内部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私密性的保护。私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私我的保障可以是个体与其他人分隔开,或有可能退回到自我保护状态;二是私我可以使个体把自己的空间装饰得个人化,传达给其他人一些必要的信息。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建筑对个体或团体私密性的保护。利用环境设计直接影响人们私密性感受的一个方法是,减少或增加被别人看到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就是控制信息的视觉闯入。缺乏听觉上的私密性给个体带来的不适远远大于视觉带来的影响。所以,在建筑设计中不能忽略听觉上的私密性保护,可以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来减少声音的传播。⑵材料与颜色。因为颜色会影响人的行为与感受。在设计过程中若不考虑,会给人的健康、情绪、行为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一些建筑缺陷或特殊效果可以通过颜色来改变,并且颜色的改变比重新改造的建筑本身所需成本要低得多。颜色与温度的关系是建筑设计中研究最多的一个方面。红色与橙色会给人温暖的感觉;蓝色与绿色则给人凉爽的感觉。不同用途的房间可以使用不同颜色。不同的建筑材料给人的感觉与印象也不同。⑶照明。不同的光线条件下,个体的行为与情绪都会受到不同的影响。低照明条件下,亲密水平增加,说话声减小。自己是否可以调节与控制光线的明暗,是影响对环境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场合,照明强度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⑷窗户。不同用途的房间需要不同类型的窗户,大窗户适合用在住宅、宿舍与图书馆,需要窗户带来的自然光线。如浴室的房间,就不能用大窗户,玻璃要用不透明的,私密性的保护十分重要。⑸家具。家具陈设的作用更多地表达在原有建筑设计已经不能改变的情况下。⑹建筑美感。一些研究者认为建筑美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规美学,它包括建筑的形状、比例、复杂性、新颖性与照明等维度;另一种称为象征性美学,不同用途的建筑在设计上需要表达的意图不同。纳萨认为,常规美学包含的维度可以细分为建筑的封闭性、建筑的复杂性以及建筑的统一性。象征性美学应该强调建筑的自然、可维修、实用性与风格独特等特点 2.从改变行为入手,有哪些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减少乱扔垃圾的行为?答:1。造成人们乱扔垃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垃圾产生垃圾”。就是说,在一个有垃圾的地方容易产生更多的垃圾。2。先行干预的方法包括提示、呈现榜样与适当设置垃圾箱。在适当的地方呈现垃圾箱,乱扔垃圾行为会有所减少,垃圾箱作用的大小在于它是否引人注意与有特点。3。随后策略在短期内的效果比先行干预显著。如安装会说”谢谢”的垃圾桶。 ★2019年★ 1 什么是博物馆疲劳?试举例说明在设计中怎样避免?博物馆疲劳:罗宾逊认为博物馆疲劳是每一个到过博物馆参观的人都有过的普遍体验,他提出,导致博物馆疲劳不仅是由于体力上的疲倦,更主要的是由于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造成的。是由于心理上的饱与、厌倦,再加上身体上的疲劳造成的。可采取“中断性参观”解决博物馆疲劳。它指的是在展品呈现中格调的改变,如在一个油画展中,可以在其间陈列一些雕刻作品,或者减少展品的数量。因为对艺术爱好者来说,一小部分展品就足以占据他们的注意广度与让他们满足了。“认知休息”可以让参观者把注意力放在不同的事物上,并且可以使长时间对相似刺激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得到放松,这会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记忆。 2 什么是噪音?哪些变量决定了噪音对人行为的影响。就人对声音的感受效果而言,可以分为乐音与噪音。一般比较与谐悦耳的声音,称为乐音。不同频率与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则变成噪音,等强度的所有频率声音组合而成的声音叫做白噪音。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噪音下定义,可以说,人们评价为不想要听的声音都是噪音。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变量:音量、可预测性、知觉的可控制性。⑴音量90dB以上的声音造成的干扰,相当于一辆50英尺外的重型卡车行驶所产生的噪音带来的干扰。噪音音量越大,越有可能干扰人们的言语交流,会引起个体生理的唤醒与应激,注意力分散等。⑵不可预测、无规律的噪音比可预测的、持续的噪音更让人厌烦。⑶如果噪音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那么,它产生的干扰要强于能够控制的噪音。以上三个变量能以任何形式组合,但当噪音的音量很大、不可预测又不能控制时,造成的干扰是最大的。还有一些因素会增加人们对噪音的厌烦,这些因素是:当我们认为噪音是不必要的时候;当处在噪音环境中的人发现没有能力控制噪音时;听到噪音,并且知道它对健康有害时;发出的噪音引起恐惧感时;由于噪音而对周围环境的其它方面不满意时。 第 3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自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