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
表示“完成,到达”。
区别,,:
着重表示达到一定目的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技能,耐性和努力。
指达到任何目标、目的或指达到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
强调经过奋斗才达到所期望的目标、优势或者有利地位。
2)
表示“条件”,为单数时,表示人/物所处的“状态”。
(复数)指一般情况,环境。
状况好/不好。
状况不好。
在……条件下,假使。
决不。
3)
表示“连接,关系”。
亲戚。
与……有关。
4)
表示“举止,举动,行为表现”。
表现良好,行为良好。
起……作用,表现为……。
5)
表示“值得做的,值得出力的”。
句型 “干……是值得的”。
6)
表示“观察,注意”,可接省略的不定式的复合结构,当用被动语态时,其后的不定式应回复。
后也可接由现在分词构成的复合结构。
后接从句,表示“注意到,说”。
还可以表示“遵守,庆祝”。
7)
作动词,后直接跟宾语。
自重,自尊。
作名词,表示“尊重,尊敬”。 意为“对……尊重/尊敬”。
注意,考虑。
表示“敬意,问候”时,用复数形式,常与,,连用。
就某方面而言。
涉及,关于。
8)
表示“争论,辩论”。
(…)(为/关于……)和某人辩论。
就某事而论。
…辩论赞成……/反对……。
反驳。
说服某人做/不做某事。
9)
表示“鼓舞,激发”。
( )赋予某人灵感,启迪。
( ) 激励/鼓励某人的……。
形容词表示“有创造力的,有雄心壮志的,受灵感启示的”;形容词表示“鼓舞人心的,使人感兴趣的”。
10)
作及物动词,表示“支撑,扶持,养活”。
作可数名词,表示“支撑物,支持的人/物,赡养者,赞助金”。
作不可数名词,表示“支持,养家,赡养”。
’s 来支持某人。
后备的,准备给予支援的。
支持,证明。
11)
表示“蔑视,瞧不起”。也可以用 ’s 来表示。
有关的短语:
寻找,期待 盼望做某事 …把……看作
朝外看,当心,注意,查出 浏览,仔细查看,审核
查看,抬头看 照顾 追思,回顾
( )顺便访问 调查 检阅,检查
注意 上下打量某人
12)
作及物动词,表示“解释,说明”,常接名词,代词,从句作宾语,若表示“向某人解释某事”,应说 或 。
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后接由连接代词或连接副词引导的不定式或短语作宾语。
13)
表示“打,击,敲”。
表示“通过摩擦产生(火花,光亮)。
表示“打动,引起,迷住,罢工”。
表示“打”时,常套用在“动词介词表示身体某一部位的名词”句型中。
向……打去。
为争取/反对……而罢工。
把某人打到,使某人丧命。
意为获得/发现某事。
击中要害。
14)
表示“考虑,体谅”。
考虑某事,体谅某事。
忽略某事,不重视某事。
作为对……的回报,考虑到。
15)
表示“递送,释放,发表(演说)”。
a 接生。
不负重望,履行诺言。
16)
…献身于……,专心于……。是介词。
献身于,致力于,专心于。
形容词表示“忠实的,热爱的,全心全意的”。 表示“对某人/某物忠实(热爱,全心全意)。
3.语法
主谓一致
主谓一致是指:
1) 语法形式上要一致,即单复数形式与谓语要一致。
2) 意义上要一致,即主语意义上的单复数要与谓语的单复数形式一致。
3) 就近原则,即谓语动词的单复形式取决于最靠近它的词语,
一般来说,不可数名词用动词单数,可数名词复数用动词复数。
但当不可数名词前有表示数量的复数名词时,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
1 并列结构作主语时谓语用复数
注意: 当主语由连结时,如果它表示一个单一的概念,即指同一人或同一物时,谓语动词用单数, 此时连接的两个词前只有一个冠词。
2 主谓一致中的就近原则
1) 当 句型的主语是一系列事物时,谓语应与最邻近的主语保持一致。
2)当……与…,连接两个主语时,谓语动词与最邻近的主语保持一致。 如果句子是由, 引导,而主语又不止一个时,谓语通常也和最邻近的主语一致。
3 谓语动词与前面的主语一致
当主语后面跟有, , , , , , 等词引起的短语时,谓语动词与前面的主语一致。
4 谓语需用单数
1) 代词和由, , , 等构成的复合代词作主语,或主语中含有, , 谓语需用单数。
2) 当主语是一本书或一条格言时,谓语动词常用单数。
3) 表示金钱,时间,价格或度量衡的复合名词作主语 时,通常把这些名词看作一个整体,谓语一般用单数。(用复数也可,意思不变)。
5 指代意义决定谓语的单复数
1) 在代词, , , , , , , , 等词的单复数由其指代的词的单复数决定。
2) 集体名词作主语时,谓语的数要根据主语的意思来决定。如, , , , , , 等词后用复数形式时,意为这个集体中的各个成员,用单数时表示该个集体。
但集合名词, , , 等在任何情况下都用复数形式。
3)有些名词,如, , , , 等有时看作单数,有时看作复数。
A +名词复数+复数动词。
+名词复数+单数动词。
A .
.
的谓语动词形式与表语一致,一般来说与分数,百分数连用时,谓语动词用复数。
6 与后接名词或代词保持一致
1) 用 , , , a 等词引起主语时,动词通常与后面的名词,代词保持一致。
2) 在一些短语,如 a 或 所修饰的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多用单数形式。但由 … 作主语时,动词应与其后的名词或代词保持一致。
7 在定语从句中主语是关系代词 , , , 谓语动词的数应与先行词的数一致。
注意:在“ +复数名词+ ”引导的定语从句中,从句谓语的单复数取决 于前是否有 ()、 。如果有,从句的谓语动词用单数,如没有 , 就用复数形式。
在定语从句中主语是关系代词 , , , 谓语动词的数应与先行词的数一致。
第二单元
1)
名词,表示“饥饿,欲望”。
a 渴望做某事。
’s 解饿。
作动词,表示“(使)饥饿”。 表示“渴望得到”。
2)
表示“由于”。
区别 , 和 :
相当于 ; ,多用于褒义。
表示“因为”,只能作状语。
也表示“因为”,可作状语,可放在后面,也可直接用在名词后面。
3)
; …表示“……的自由”。
…不受……的影响。
随意使用某物的权利。
4)
表示“宁愿,宁可”后接动词原形。
……表示“宁愿做……而不愿做……”。
后接省略的宾语从句,从句的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用过去式表示现在或将来,用过去完成式表示过去。
5)
形容词“合适的,适当的”。
适合于……。
6)
名词,表示“术语,期限,学期”。
带有的短语:
冠冕堂皇的言语,奉承的言语 ’s 服刑 用坚决严肃的语言 ()从长远(短期)来说 用……的字眼,从……观点出发;换算,折合
7)
向某人/某事物查询信息。
提到,说到,涉及到。
与某人有关。
适用于。
8)
表示“减少,缩减,缩小,降低,简化”。
…减少到……;使陷入……的境遇;使成为……的情况;使变形,使变化;分解,化简。归纳成为。
…减少了……。
9)
作动词,表示“补给,供给,提供”。 。
作名词,表示“供给,供应”,是不可数名词。
表示“供应品,补给品”,是可数名词,常用复数形式。
缺少,供应不足。
a … = … 备有许多……。
10)
作连接代词,表示“无论什么,凡是……”,引导让步状语从句。相当于 …也可以引导名词性从句。
做疑问代词,意思是“(究竟是)什么”。
诸如此类。
作副词,常用于名词,,等之后,以加强语气。
11)
表示“总结,归纳,摘要”。
总的来说。
作形容词,表示“简短的,迅速的,概括的”。
12)
除掉某人的……。
意思是“除掉,除去,摆脱”。
13)
作动词,表示“后悔,懊恼,惋惜”。
作名词,表示“懊恼,遗憾,悔恨”。
…后悔某事。
后悔干了某事。
遗憾要干某事。
…遗憾的是……。
’s 抱歉,令某人遗憾的是。
3.语法
动名词作主语宾语与动词不定式
动名词
定义
动名词是一种兼有动词和名词特征的非限定动词。它可以支配宾语,也能被副词修饰。动名词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
解释:动词的形式如果是名词,这个词称动名词。
特征:动词原形构成,具有名词,动词一些特征
一、动名词的作用
动名词具有名词的性质,因此在句中可以作主语、表语、宾语、定语等。
1、作主语
动名词作主语,有时先用作形式主语,把动名词置于句末。这种用法在习惯句型中常用。
动名词作主语的几种类型
动名词可以在句子中充当名词所能充当的多种句子成分。在这里仅就动名词在句子中作主语的情况进行讨论。
动名词作主语有如下几种常见情况:
1. 直接位于句首做主语。
2. 用 作形式主语,把动名词(真实主语)置于句尾作后置主语。
动名词做主语时,不太常用 作先行主语,多见于某些形容词及名词之后。
常见的能用于这种结构的形容词还有:,,,,,,,,,等。
注意:,, 等形容词不能用于上述结构。
3. 用于“”结构中。
4. 用于布告形式的省略结构中。
5. 动名词的复合结构作主语
当动名词有自己的逻辑主语时,常可以在前面加上一个名词或代词的所有格,构成动名词的复合结构(——这时,名词或代词的所有格做动名词的逻辑主语)。动名词的复合结构也可以在句中作主语。
6.例词
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动名词
二、动名词作主语与动词不定式作主语的比较
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都可以用作主语。在意义上相近。但动名词多用来表示泛指或抽象动作,不定式多用来表示特指或具体动作。
注意:
1)在口语中,用动名词作主语位于句首的较不定式多见。
2)在“…”,“…”,“…”,“ a …”等句型中,通常用动名词作真实主语。
3)在疑问句中,通常用动名词的复合结构,而不用不定式的复合结构作主语。
4)在“”句型中,只能用动名词,而不能用不定式作主语。
5)当句子中的主语和表语都是非限定动词时,要遵循前后一致的原则,主语和表语在形式上要求统一。
2、作宾语
(1)作动词的宾语
某些动词后出现非限定性动词时只能用动名词作宾语,不能用不定式。常见的此类动词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 , , , ……, , , 等。
(2)作介词的宾语。
(3)作形容词的宾语。
3、作表语
动名词作表语时句子主语常是表示无生命的事物的名词或引导的名词性从句。表语动名词与主语通常是对等的关系,表示主语的内容,主语、表语可互换位置。
4、作定语
动名词作定语往往表示被修饰词的某种用途。
二、动名词的逻辑主语
带有逻辑主语的动名词称为动名词的复合结构。当动名词的逻辑主语与句子的主语不一致时,要在动名词之前加上物主代词或名词所有格,这便构成了动名词的复合结构。其中物主代词(名词所有格)是逻辑上的主语,动名词是逻辑上的谓语。动名词复合结构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表语等,分别相当于一个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如
在口语中,如果动名词复合结构作宾语,其中的物主代词常用人称代词宾格,名词所有格常用名词普通格来代替,但在句首作主语时不能这样来代替。
在下列情况下动名词的逻辑主语必须用名词的普通格或人称代词宾语:
a.无命名词
b. 有生命名词但表示泛指意义
c. 两个以上的有生命名词并列
三、动名词的时态和语态
1、动名词一般式表示的动作通常是一般性动作,即不是明确地发生在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动作,或是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同时发生的动作。
2、动名词的完成式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动作之前。
3、动名词的逻辑主语同时也是动名词动作的承受者,动名词用被动语态。
(1)它的一般式表示的动作与谓语动词动作同时发生,或在其前发生。
(2)它的完成式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前。
(3)在某些动词,我们常用动名词的一般式表示完成式,尽管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动作之前,这似乎是一种强大的习惯。
(4)在多数情况下都避免使用动名词被动语态完成式,而用一般式代替,以免句子显得累赘,尤其是在口语中。
(5)动名词被动语态一般式与现在分词被动语态一般式同形,但无进行意义,不可省略。
四、常见题型:
1) 动名词做主语时,谓语动词为单数。
2) 在动名词和不定式中,作为介词的宾语是动名词。
3) 动名词的否定直接在其前加否定词,通过代词的宾格或所有格形式给出逻辑主语。
4) 有些词后只能接动名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t ; ; ; ; ; ; ; ; ; ; ; ; ; ; ; ; ; ; ; ; …
5) 另外还有一些接形式的常用说法
’s ; ’s ; ’s ; ’s ; ; ’s ; ’s ; ’s ; ’s …
6) 有些词后面加不定式和动名词均可
, , , , , , 后面均可用不定式和形式,但意义截然不容。
五、动名词与现在分词的同与不同
动名词它在形式上与现在分词相同,都是在动词原形的词末加。在现代语法中,这两种形式同视为“形式”。 这两种形式的另一个相同之处是:它们都是由动词变化而成的,它们都保留了动词的某些特征,它们都能带自己的宾语、状语,而构成动名词短语或是现在分词短语去担当句子成分。
区别:
1?动名词和现在分词都可以用于系动词之后作表语,区别方法是:
①作表语的动名词与主语指的是同一件事,此时系动词相当于“是”,通常把主语和表语的位置互换,语法和意思不变。
②现在分词作表语主要用以说明主语的性质,不能与主语互换位置。
2?动名词和现在分词都可以用作定语来修饰名词,两者的区别在于:
动名词修饰名词时主要表示该名词的用途,而现在分词修饰名词时性质?状态或动作等。
被动语态
一、 被动语态的用法:
1. 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构成: / /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2.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构成: /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3. 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构成: / +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4. 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构成: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5. 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构成:情态动词+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6. 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构成: / / +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7. 不定式的被动语态: + +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二、 怎样把主动语态改成被动语态?
把主动语态改为被动语态非常简单,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 先找出谓语动词;
2. 再找出谓语动词后的宾语;
3. 把宾语用作被动语态中的主语;
4. 注意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
三、 使用被动语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不及物动词无被动语态。
2. 有些动词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
3. 感官动词或使役动词使用省略的动词不定式,主动语态中不带 ,但变为被动语态时,须加上 。
4. 如果是接双宾语的动词改为被动语态时,直接宾语(物)作主语,那么动词后要用介词,这个介词是由与其搭配的动词决定,或是间接宾语加被动语态再加只接宾语。
5. 一些动词短语用于被动语态时,动词短语应当看作一个整体,而不能丢掉其中的介词或副词。
不定式
[不定式的简介]
1. 不定式定义:由+动词原形构成。
不定式是一种非限定性动词。而非限定动词是指那些在句中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的动词,可分为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
2.用途:
在句中不能作谓语。它具有动词的性质,本身可以带宾语和状语。
[动词不定式的时态、语态]
动词不定式可以作以上各种成分,但它毕竟是动词,所以有动词的属性
动词不定式及其短语还可以有自己的宾语、状语,虽然动词不定式在语法上没有表面上的直接主语,但它表达的意义是动作,这一动作一定由使动者发出。这一使动者我们称之为 逻辑主语,其形式如下:
主动形式 被动形式
一般式 () ()
完成式 () ( )
进行式 () ()
(1)语态
如果动词不定式的逻辑主语是这个不定式所表示的动作的承受者,不定式一般要用被动语态形式。
在 结构中,修饰主语的不定式可用被动,也可用主动。如: t ( ).但有时两种形式表达的意思不同,如: .( .) .( .)
(2)时态
1) 现在时:一般现在时表示的动词,有时与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同时发生,有时发生在谓语动词的动作之后。
2) 完成时: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之前。
3) 进行时: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与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同时发生。
4) 完成进行时:
[疑问词+不定式结构]
疑问词后可接不定式构成不定式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表 语等。
疑问词+不定式部分,均可转换为相应的从句形式。经常在这种结构中使用的动词有: 等。
[动词不定式的语法功能]
一、作主语
动词不定式作主语时,句子的谓语动词常用单数,其位置有以下两种:
(1)把不定式置于句首
(2)用作形式主语,把真正的主语不定式置于句后,常用于下列句式中。如:
①++名词+
②
③++形容词+ +
④++形容词+ +
⑤ ()+形容词+
在句型③中,常用表示客观情况的形容词,如: 等;在句型④中,常用等 表示赞扬或批评的词。在不定式前的,可看作其逻辑主语。这一句式有时相当于 +形容词+ 句式。
二、作宾语
1) 动词+ 不定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动词+不定式 ;动词+宾语+不定式
, , , , , , , , , , , …
3) 动词+疑问词+
, , , , , , , , , , , ,
4)以下动词后,只能跟不定式作宾语。
5)当复合宾语中的宾语是不定式时,先用形式宾语代替不定式,把不定式置于补语之后,即:主语+动 词++补语+ 句式。
三、作补语
1) 动词+宾语+不定式( )
的特殊用法:
后可用分词做宾补,或先加形式宾语,再加形容词,最后加带 的动词不定式。后也可带一个从句。此类动词还有,。
2) + 的不定式结构,作补语的动词。
, , , , (声称), , (设想), , , , , , , (理解), , , (以为),
3) +形容词
, , , , , , , , , , , , , , …
4) 不定式
, , , , , , , , ,
有些动词需用 短语做补语,如, , , .
四、作表语
不定式作表语表示具体动作或将来动作;动名词作表语表示抽象的一般行为。
当主语和表语都是不定式时,其含义一是条件,一是结果。当主语是 等为中心词的名词词组时,或以引导的名词性分句,不定式说明主语的内容。
动名词作表语,与主语部分可以转换,另外,动名词作表语还应与进行时态区别开来。
五、作状语
1)目的状语
… (仅仅为了), , , ()…… (如此……以便……)
2)作结果状语,表事先没有预料到的,要放在句子后面。
3) 表原因
六、作定语
⒈不定式作定语
不定式在句中作定语,置于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后。
不定式短语作定语和被修饰词之间表示以下关系:
(1)表示将来的动作。
(2)与被修饰词之间有动宾关系,如是不及物动词,则需加介词。
(3)与被修饰词之间有动宾关系,同时与句中其它词之间又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时,尽管有被动含义,却仍 用主动语态;如只有动宾关系,而无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则需用被动语态。
(4)不定式作定语时,一般可转换为定语从句。
[省 的动词不定式]
1) 情态动词 ( 除 外, ):
2) 使役动词 , , :
3) 感官动词 , , , , , , , , , 等后作宾补,省略。
注意:在被动语态中则 不能省掉。
4) 表示个人意愿或倾向的 , ,() : 置于句首时。
5) … / …:
6) 可带,也可不带, () :
7) 和:前是动词时,后面出现的动词用不带的动词不定式。
8) 由, 和连接的两个不定式,第二个 可以省去:
9) 通常在, , , , 等词后,可以省去 :
10)作介词,后接不定式结构时,前面谓语动词部分若含有的形式时,后的不定式要省去,否则要带。
11)当两个或多个不定时短语由连词,或连接时,后一个或几个不定式符号常省略。但若表示对比、对照关系时,则不能省略。
12)不定式做表语时,一般要带,但若主语部分中含有的各种形式时,符号可省去。
[不定式的特殊句型]
1、不定式的特殊句型
1) 表示目的;它的否定式是 。
2) —劳驾
2、 “ +动词原形”表达向某人提出建议
“为什么不……?”“干吗不……?”
3、’s .和 ’s .
1) . 常用于表示事物的特征特点,表示客观形式的形容词,如, , , , 等:
2) 的句型一般用表示人物的性格,品德,表示主观感情或态度的形容词,如, , , , , 。
与 的辨别方法:
用介词后面的代词作主语,用介词前边的形容词作表语,造个句子。如果道理上通顺用,不通则用。
4、不定式的特殊句型……
1)… 太……以至于……
2) 如在前有否定词,则整个句子用否定词表达肯定, 后那个词表达一种委婉含义,意为“不太”。
3) 当 前面有, , 时,意思是:非常…等于。
一为不定式+动词原形;
一为介词+名词/动名词, 在下面的用法中是第二种,即 名词/动名词:
承认, 承认, 习惯于, 习惯于, 坚持, 开始,着手于, 献身于, 致力于, 盼望, 注意
介词 ()
在这种句型中,如介词前有动词,后面应接不带的不定式;如无,则接不定式,即带不带, 带不带。
[动词不定式与动名词区别与联系]
1)动名词与不定式的区别:
动名词表达的是: 状态,性质,心境,抽象,经常性,已发生的 不定式表达的是: 目的,结果,原因,具体,一次性,将发生的。
2)接不定式或动名词,意义相同。
3)在下列情况下,一般要用不定式:
①前有()时。
②当谓语动词等是进行式时。
③与等状态动词连用时。
④等动词后接动名词作宾语,或带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
4)部分动词后接不定式或动名词时,意义差别较大,应根据句子语境选择使用。
①后接不定式,表示现在或未来的动作,接动名词表示动作已经发生。如:
动名词与不定式语义不同的有11 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忘记要去做某事。 (未做)
忘记做过某事。 (已做)
2
停止,中断做某事后去做另一件事。
停止做某事。
3
记得去做某事 (未做)
记得做过某事 (已做)
4
对要做的事遗憾。 (未做)
对做过的事遗憾、后悔。 (已做)
5
长时间,甚至永远停做某事。
短时停止做某事,以后还会接着做。
6
努力,企图做某事。
试验,试着做某事。
7
做了一件事后,接着做另一件事。
继续做原来做的事。
8
不敢,胆怯去做某事,是主观上的原因不去做,意为”怕”;
担心出现的状况、结果。 是客观上造成的,意为”生怕,恐怕”。
9
对做某事感兴趣,想了解某事。
对某种想法感兴趣, 通常为想法。
10
打算、想
意味着
11 ()
/
/ .
1) 谈及一项长期活动或开始一种习惯时,使用。
2) , 用进行时时,后面动词用不定式 。
3) 在, , , 后接, , 这类动词时,常用不定式 。
4) 物作主语时用 。
⒉动词不定式的时态,语态
(1)时态
①一般式:动词不定式一般式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后,有时表示同时发生。
②完成式: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之前。
③进行式:表示的动作与谓语动词同时发生。
(2)语态
如果动词不定式的逻辑主语是这个不定式所表示的动作的承受者,不定式一般要用被动语态形式。
在 结构中,修饰主语的不定式可用被动,也可用主动.如 ( ).但有时两种形式表达的意思不同,如 .( .) .( .)
⒊动名词的时态,语态
(1)时态
①一般式:动名词的一般式所表示的动作可以是泛指,也可与谓语动词同时发生,或发生在谓语动作之前,之后。
②完成式所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前。
(2)被动语态
①如果动名词的逻辑主语为动名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承受者,动名词要用被动语态,动名词的被动语态有一 般式与完成式之分。
②有些动词后的动名词用主动形式,但表示被动意义。
⒋在口语中,为避免重复,常用””代替不定式结构,有时甚至可以把省略。
⒌在引起的问句中,省略””.如:
a
a
⒍当两个或更多作用相同的不定式并列使用时,只在第一个不定式前加””。
⒎””在下列短语中是”介词”,后接动名词或名词形式。
…, (勇敢地面对) (盼望) (反对) (养 成习惯,对……感兴趣;开始从事某种活动) (习惯于)等。
第三单元
1)
作动词,表示“使滑动,溜,(价格)逐渐下降”。
避免深入涉及。
作名词,表示“滑动,幻灯片”。
2)
与某物相撞。
颠簸前行。
碰见某人,偶遇。
作名词,表示“撞击,肿块”。
3)
作形容词,表示“满意的,满足的”,常作表语,不做定语。 表示“对……满意”。
作动词,表示“使满足,使满意”。
满足于,对……满足。
作名词,表示“满足,满意”只用作不可数名词。
作名词,还可以表示“内容,容量,含量,目录”。
4)
是动词,表示“使惊讶”。
对……感到惊讶。
……感到惊讶。
从句 惊讶……。
5)
作介词,表示“遍及,贯穿,在整个过程中”。
作副词,表示“到处,始终,在某事的整个期间”。
6)
作形容词,表示“特别的,特殊的,个别的”。
对……挑剔/讲究。
尤其,特别。相当于。
作名词,表示“细节,事项”,主要指一个事实的具体事实。
7)
是动词,表示“使快乐,款待,怀有”。
…… 用……使……快乐,用……款待……。
8)
作不可数名词,表示“失败,不及格”。
作可数名词,表示“失败的人或事物”。
9)
做不可数名词,表示“困难”。作可数名词,表示“难点,难事”。
() 再做某事上费力。
19)
在……方面幸运。
幸运做某事。
从句。
11)
表示“穷的,少的”。
反义词: 富裕的,富有的,富有……的,有许多……的。
比较级:
12)
表示“控制(感情),客服(困难),征服,战胜,被(感情)制服,使无能为力”。
常用在被动语态中表示“(感情等)压倒,使受不了”。
13)
表示“精选,挑选”。相当于。
表示“看清楚,认出来”。相当于。
有关的短语:
找别扭,挑剔 改善,好转,继续,重新开始,用车接某人,接受,偶然听到,学会某种语言。
14)
动词,表示“使确信”。
对……确信,信服
a 大比分获胜。
15)
表示“(某件事情发生的)时刻,时候,时节”。
表示“(合适的)机会,(有利的)时机”。
表示“重要的社交活动(仪式)”。
这/那次。
利用这个机会。
偶尔,间或。
因为……。
偶尔的阵雨。
难得,不常。
16)多个形容词排序为:总括性形容词+限制性形容词+序数词+基数词+感官(描绘性)形容词+大/小,形状+年龄/新旧+颜色+产地+材料+名词。
第四单元
1)
作形容词,表示“较大的,较多的,主要的”,虽然含有表较多的意思,但不能与连用与比较级,常用作定语。
还可以指同姓兄弟中年长的,大的。
作名词,表示“陆军等的少校,少将;(音乐)大调,主修课程,某专业的学生”。
作动词,表示“主修(大学里某一学科)”,后多用介词引出具体的科目。
2)
作动词,表示“代表,表现,描绘”。
向某人陈述某事,常带有不满或者愤怒的情绪。
…… 把……说成……。
3)
表示“好奇的,求知的,古怪的”。
…… 对……好奇/感兴趣。
从句。
是名词,“好奇心”。
4)
作及物动词,表示“介绍”,不可带双宾语,后常跟介词。
表示“使认识,使注意”,介词后面接被了解的东西。
表示“引进,推行,采用”。
5)
作动词,表示“触摸,接触,触及,轻碰”。
表示“感动,触动”,可直接跟宾语,也常用作被动语态,多跟引起的短语或者从句。
涉及/论及某事。
着陆。
作名词,表示“接触,手法,风格”,是可数名词。
表示“触觉,触感”,是不可数名词,若前有形容词修饰时,可使用不定冠词。
表示“联系”,常用在下列短语:
与……保持联系
与……取得联系
与……失去联系
与……无联系
a 一触即发。
a 侥幸脱险,九死一生。
6)
表示“很有可能……,有希望……”。是形容词,后接不定式,不能用替换。
还常用在“ 从句”的句型中,可以用替换。
7)
作形容词,表示“大体的,一般的,普遍的”。
总的来说,大体上,通常。
a 在通常情况下,一般而言。
8)
作及物动词,表示“避免,消除”后接名词或者代词。
后跟动名词,不能接不定式。
… 极力回避……,尽量躲开……。
9)
作动词,意为“表示,表达”。
(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向某人表达某事。
作形容词,表示“急速的,特殊的”。
作名词,表示“快车,快递”。
10)
是形容词,表示“相似的,类似的”。
… 与……相似。
…在……方面相似。
11)
表示“舒适,快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也可以用 ’s 表示。
(’s) 使某人感到舒适,不拘束。
a 轻松,放心。
还可以表示“稍息”,用作军事口令。
容易地,无困难地。
12)
是动词,表示“惩罚,体罚”。
因(做)某事惩罚某人。
……用……处罚……。
还可以表示“痛打”。
第五单元
1)
表示“主题,目的”。
表示“学生的作文”。
2)
表示“使发笑,使愉快”。
…以……自娱(消遣)。
以……为乐。
3)
是名词,表示“变化,多样性,种类”。
a 表示“各种各样的”后常接名词复数或集合名词。
a 是a 的加强语气的说法。
表示“不同种类的”。
4)
作动词,表示“收费”。
因……向……要价。
表示“控诉”,常用于短语 以……指控某人。
() 将某人的欠款记在账上。
还可以表示“充电,充满,攻击,命令”。
作名词,表示“费用,主管,掌管”常用的短语:
掌管,管理。
在……管理之下。
…以……的罪名。
5)
表示“允许进入”后接介词或者。
表示“入场费”。
表示“承认”。
’s 如自己所承认的。
6)
作名词,表示“利润,利益”。
a 获利,赚钱。
作及物动词,表示“有益于……,有利于……对……有好处”。后面接双宾语,也可用在被动语态。
作不及物动词,表示“得益于……,从……得到好处”,常与介词,和连用,但后面出现动名词时,用。
7)
表示“包括,牵连”。
…()… 使……陷入……。
8)
表示“装备,设备”,是不可数名词。
若表示“一件设备”应该用a 。
8)
表示“活跃起来”。
有关的短语:
醒过来 给某人/某物活力 ’s 自杀
’s 献身,牺牲生命 a ’s 过狗一般的生活 突然活跃起来 ’s 自杀 ’s 取某人的命,杀死某人
9)
表示“根据……模仿”。
以……为榜样。
以……为模范。
10)
某人熟悉某人某物。
某物某事为某人所熟知。
11)
作动词,表示“经营,管理,指挥”。
还可以表示“跑,行驶,运转,进行,延伸,处于”。
作名词,表示“路程,短期旅行,延续”。
有关的短语:
无意中碰到,遇到 撞到,停掉,撞沉,追捕,追查处 竞选
装上,偶然碰见 用完,耗尽 润浏览,匆匆读完
12)
作名词,表示“前进,进展,进步”。
事先,提前 在……前面
作形容词,表示“高级的,高深的,程度高的,年岁高的”。
3.语法
构词法
一.概念
语言学家把这种专门研究词形变化现象和规则的学问称为词形学(),通常简称为构词法( )。 英语的构词法主要有:合成法,转化法,派生法,混成法,截短法和词首字母缩略法.
二.相关知识点精讲
1.转化法
英语中,有的名词可作动词,有的形容词可作副词或动词,这种把一种词性用作另一种词性而词形不变的方法叫作转化法。
1)动词转化为名词
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