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主任
教研室主任
大纲执笔人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金融学
学 时:48学时
实验学时:无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行课程:西方经济学
适用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和贸易、物流管理
责任单位:经济管理系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金融概述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金融活动和金融现象的列举,感性讲解;2)、静态视角下的金融(广义/狭义上的)涵义、包含的范畴以及金融学研究的对象;3)、动态视角下的金融的产生及发展及和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4)、本课程的基本框架介绍。
2、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求
金融概念(狭义和广义) 金融分类 金融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金融概念(狭义和广义) 金融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掌握货币的定义、起源和货币形式演进过程,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几种主要职能,及货币制度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演变过程和新中国的货币制度。
2、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货币的定义 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货币本质
2)能力点: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货币的流通原理及渠道介绍,让学生理解货币从无到有,并非开动印钞机而已;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货币的职能 货币制度
2)教学难点:货币的职能 货币制度
第三章 信用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般意义的信用和经济金融角度下的信用、信用的基本特征、产生和发展;2、现代信用形式,主要介绍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以及江浙一带盛行的民间信用,具体介绍每一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及局限性
2.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 信用的概念、特征、产生和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信用职能、信用形式
2)能力点:区别信用工具和金融工具,区别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同的信用形式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信用形式
2)教学难点∶每一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及局限性、信用形式的发展
第四章 利息和利息率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利息/利率的含义、产生,着重讲解利率在人类经济史中的作用,和人们对它的各种认识;利率的种类和各种计算方法; 利率的决定以及利率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发挥,探讨当今社会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利率通过何种机制作用于经济活动。
2.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 利息的概念、利息的本质、利率的定义、现值和终值、利率的种类、利率的决定、利率的作用
2)能力点:利率的表示和计算方法、利率通过何种机制作用于经济活动。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利率的表示和计算方法、利率通过何种机制作用于经济活动
2教学难点:利率的决定、利率的表示和计算方法、利率通过何种机制作用于经济活动
第五章 金融机构概述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当前存在的各种机构的一般性介绍,包括各个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的基本功能、业务运作原理;金融机构体系,主讲金融监管机构(中央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一般商业性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未来发展趋势,主讲金融机构未来将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做大做强,向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二是做小做精,向社区金融服务机构发展;国际金融机构的介绍
2.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金融中介机构的含义、分类;金融中介结构体系;国际金融机构
2)能力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展开竞争、加入后,中资金融机构如何应对强大外资机构的挑战。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金融中介结构体系
2)教学难点:金融中介结构体系、金融机构未来发展方向、
第六章 商业银行及其业务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掌握商业银行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类型及组织制度;商业银行的业务;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及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
2.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
2)能力点: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类型及组织制度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及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类型及组织制度
2)教学难点:商业银行的业务;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及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七章 保险和保险公司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掌握保险的概念,了解保险的产生和发展,了解保险的职能和作用,理解保险的基本原则;了解和掌握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
2.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保险概念、保险经营机构、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
2)能力点: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在当今充满不确定的社会生存环境下如何树立保险意识和实施保险行为。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
2)教学难点: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
第八章 中央银行及其业务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掌握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和中央银行制度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2.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中央银行的概念、类型、性质和职能,中央银行的业务,中央银行制度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2)能力点:中央银行的业务、中央银行制度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中央银行性质和职能、中央银行的业务、中央银行制度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2)教学难点:中央银行性质和职能、中央银行的业务、中央银行制度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第九章 金融市场概述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特征,掌握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中国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形成过程。
2.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特征、中国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金融市场的形成过程
2)能力点: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特征、中国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金融市场的形成过程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特征、中国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金融市场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特征、中国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金融市场的形成过程
第十章 货币市场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货币市场的概念和功能,货币市场的参加者及其构成,了解同业拆借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同业拆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同业拆借市场的结构和功能,同业拆借市场的运作和管理;银行承兑汇票的概念,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的构成,了解商业;了解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的概念及特点和构成; 国库券的性质、
2.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货币市场的概念、银行承兑汇票的概念、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概念,
2)能力点:同业拆借市场的运作和管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发行和流通、国库券的发行和流通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同业拆借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国库券
2)教学难点:同业拆借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国库券
第十一章 资本市场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掌握资本市场的概念和特征,了解资本市场的功能、构成,重点掌握股票市场,了解债券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2.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资本市场的概念和特征、股票市场概念、分类、股票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2)能力点:股票市场的运作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本市场的概念和特征、股票市场概念、分类、股票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2)教学难点:股票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衍生金融工具
第十二章 金融监管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掌握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监管内涵,金融监管模式,重点掌握银行业监管概念和模式及监管手段、了解证券期货业监管、保险业监管概念和模式及监管手段,掌握国际监管协作的主体和客体,巴塞尔协议
2.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银行业监管概念和模式、巴塞尔协议
2)能力点:银行业监管手段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银行业监管概念和模式、巴塞尔协议
2)教学难点:银行业监管概念和模式、巴塞尔协议
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和外汇
1.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掌握国际收支的内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调节手段、外汇的含义、特征和作用,汇率的标价方法、决定基础和作用,国际金融市场的产生、发展及运作,了解国际资本流动和外债,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内容和演变,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内容。
2.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求
1)知识点: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外债、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区域货币一体化
2)能力点: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影响和调节、国际资本流动的成因和影响、汇率的换算、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区域货币一体化
2)教学难点: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区域货币一体化
四、教学各环节的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是一门理论和实际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由于本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所以在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辅以一定的课堂讨论的形式。另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和现实金融活动联系起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能提出现实问题的解决对策。
2、作业的基本要求
作业要按照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求,体现教学重点,紧密结合本课程教学目的、基本任务和各部分具体内容,安排简答类作业题目,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金融理论知识。作业形式简答、论述、选择,作业题目来源《金融学概论》。
3、考核方式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根据专业不同设置为考试或考查课,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20%)和期末考试成绩(80%)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率、作业、课堂笔记和上课回答问题情况等。
五、教学总时数和课时分配表
序号
项 目
内 容
学时
理论
实验
1
第一章 金融概述
1§1.1金融的概念和分类
§1.2金融的产生和发展
§1.3金融和经济
2
2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2.1 货币的起源 §2.2 货币的界定
§2.1 货币的职能 §2.1 货币制度
2
3
第三章 信用
§3.1信用的概念和特征
§3.2信用形式
2
4
第四章利息和利息率
§4.1 利息的本质 §4.2利率及利率体系
2
§4.3 利率的决定
2
§4.4利率的作用
2
5
第五章 金融机构概述
§5.1金融中介机构的含义和分类
2
§5.2金融中介机构体系
§5.3国际金融中介机构
2
6
第六章 商业银行及其业务
§6.1 商业银行概述
2
§6.2商业银行业务
2
§6.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2
7
第七章 保险和保险公司
§7.1保险概述 §7.2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
2
8
第八章 中央银行及其业务
§8.1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2
§8.2中央银行的业务
§8.3中央银行制度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2
9
第九章 金融市场概述
§9.1 金融市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9.2 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
§9.3 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
10
第十章 货币市场
§10.1货币市场概述§10.2同业拆借市场
2
§10.3票据市场 §10.4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10.5国库券市场
2
11
第十一章 资本市场
§11.1资本市场概述 §11.2 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证券投资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2
12
第十二章 金融监管
§12.1金融监管概述 §12.2金融监管国际协作
2
§12.2银行业监管、证券期货业监管、保险业监管
2
13
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和外汇
§13.1 国际收支 §13.2外汇和汇率
2
§13.3国际金融市场
2
§13.4国际货币体系
2
14
总复习
2
合计
48
六、建议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金融学》谢太峰 郑文堂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教学参考书:1.)《货币银行学》 姚长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金融学》张强 乔海曙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金融学概论》 钱晔 主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