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测试题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 以下物品中,没有放大能力是〔 C 〕。
A. 老花镜 B. 一滴水珠 C. 近视镜
2. 凸透镜是( A )、透明镜片。
A. 中间厚边缘薄 B. 中间薄边缘厚 C. 一样厚
3. 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图像范围就 ( C )。
A. 越大 B. 不变 C. 越小
4. 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 A 〕有关。
5. 蟋蟀耳朵在 ( B )。
A. 头部 B.足内侧 C. 腹部
6. 下面各种物质中,全是晶体一组是〔 B 〕。
A. 水晶、雪花、玻璃 B. 糖、碱、维生素 C. 盐、味精、珍珠
7. 我们可以用〔 A 〕来制作简易显微镜。
A. 两个凸透镜 B. 一个凸透镜,一个凹透镜 C. 两个凹透镜
8. 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C )倍。
A. 200 B. 2000 C. 200万
9.〔 B 〕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A. 生物学说 B. 细胞学说 C. 仿生学
10. 科学家选择〔 B 〕来观察H7N9禽流感病毒。
A. 光学显微镜 B. 电子显微镜 C. 放大镜
1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方向( C )。
A. 一样 B. 无关 C. 相反
12. 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植物叶表皮有〔 A 〕。
A. 气孔 B. 细胞 C. 叶毛
13.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时,经过染色后,细胞中〔 C 〕特别能显现出来。
A. 液泡 B.细胞壁 C.细胞核
14. 生物最根本功能单位是〔 B 〕。
A. 细菌 B. 细胞 C. 病毒
15. 面包内部输送多孔,是因为在生面团中揉入了〔 C 〕。
B、
16. 生活中经常喝酸奶中含有丰富微生物,例如〔 B 〕
A. 大肠杆菌 B. 乳酸菌 C. 葡萄球菌
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22分〕
1. 圆柱形与球形器皿装水后也有放大功能。 ………………………… 〔 √ 〕
2. 在放大镜创造之前,人们只能依靠感觉器官来观察世界。………… 〔 √ 〕
3. 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精细构造。……〔 × 〕
4. 鱼缸里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缘故。……………………………〔 √ 〕
5. 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
6. 人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微小物体 。……………………〔 √ 〕
7. 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方法来制作晶体。…………〔 √ 〕
8. 蝴蝶翅膀上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细毛。………………………〔 √ 〕
9. 我们喝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里面没有微生物。…… 〔 × 〕
10. 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对着物体叫目镜,对着人眼叫物镜。〔 × 〕
11. 碱面是粉末状,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 × 〕
三. 连线题〔每题1分,共8分〕
1. 将以下人物与他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 第一个发现与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 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展改进,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眼镜
培 根 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金属构造显微镜
2. 把以下水中微生物图片与名称连起来。
变形虫
草履虫
鼓 藻
船形硅藻
四. 实验探究题〔共38分〕
1. 写出显微镜各局部名称。〔10分〕
〔 目镜〕
〔 调节旋钮〕
〔 物镜 〕
〔 载物台 〕
〔 反光镜 〕
2. 按正确使用显微镜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7分〕
〔 6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3 〕调节载物台下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光圈。
〔 2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 5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上面。
〔 7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各个局部。注意标本移动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物体图像移动方向正好相反。
〔 1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桌面上。
〔 4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标本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中央。
3. 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就碰到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8分〕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什么也看不见。
错误:反光镜没有调整好 。
改正:调节反光镜,直到能从目镜里看到一个亮光圈。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细胞。
错误:没有调节好准焦螺旋 。
改正: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起或降下,直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4. 我们曾经制作过洋葱内表皮细胞切片标本,请完成下面题目。〔13分〕
〔1〕将材料与相应作用连起来:
镊子 放置切片标本
滴管 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 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 染色
烧杯 盛放多余洋葱皮
碘酒 盛放液体
裁纸刀 吸取多余水分
吸水纸 切割洋葱
〔2〕利用以上材料,将洋葱内表皮细胞标本制作方法在按顺序填上序号。
〔 4 〕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注意不要有气泡
〔 3 〕用镊子把取下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
〔 1 〕在一块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 2 〕用刀片在洋葱内外表轻轻划一个“#〞字,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
〔 5 〕用滴管从标本边缘滴一滴稀释碘酒,用吸水纸吸掉多余水
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