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缺铁性贫血,1,定义,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体内储存铁缺乏导致,HB,而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婴幼儿,、,育龄妇女,发病率高,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2,铁代谢,(一)铁总量:正常成年男性,50-55,mg/kg,,,女性,35-40,mg/kg,1.,功能状态铁:血红蛋白铁(占体内铁6,7,)、肌,红蛋白铁(占体内铁,15,)、乳铁蛋白、酶和辅,因子结合的铁;,2.,储存铁:铁蛋白,含铁血黄素(,男性,1000,mg,,女,性,300-400,mg,),3,铁代谢,(二)来源:,食物-动物肝脏、肾脏、瘦肉,菠菜、油菜、芹菜、番茄,杏、桃、李、葡萄干、红枣、樱桃,其他:黑木耳,海带,,衰老红细胞几乎全部被利用,4,铁代谢,铁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动物,性食物主要是,Fe+,,植物性食物,主要是,Fe+,),5,铁,转运,1.,1/3转铁蛋白+,Fe+,血清铁(,SI,,,三价铁,),血清铁+未饱和铁结合力=血清总铁结合率(,TIBC),SI/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转铁蛋白:肝脏合成,2.,铁蛋白:去铁蛋白,+,Fe+,形成的复合物,6,(四)储存和利用,储存形式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需铁:,Fe+,与转铁蛋白分离,并还原成二价铁,骨髓血红蛋白,(五)铁排泄:,每天总量不超过1,mg,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二价铁,7,(六)胎儿和儿童铁代谢特点,胎儿:孕期后3月铁含量多,够生后4-5月用,婴儿和儿童:,生后生理性溶血,6-8周,HB,最低,2月造血活跃,不易发生贫血,4月后(6,M-2Y),发病率高,8,病因和发病机理,1缺铁原因:,(1)储铁不足:早产儿,双胎,产时失血等,(2)摄入不足:乳类含铁少,未及时添加辅食(肉,蛋,肝,菜,水果)生长快,(,3,)生长发育:血容量增加,铁的摄入,(,4,)吸收障碍:慢性腹泻、反复感染、营养不良,(,5,)丢失过多:慢性失血(钩虫、息肉、憩室等),2.,对各系统的影响,(,1),血液:,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1,2.,对各系统的影响,其他:酶活力,-,细胞功能混乱,行为: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消化系统:舌炎、口腔炎、舌乳头萎缩,肌肉:缺铁性吞咽困难,皮肤、粘膜:皮肤干燥、指甲无光泽、勺状指,12,临床表现,1.,贫血表现:皮肤粘膜苍白,乏力,头晕,2.,组织缺铁表现:,消化:食欲,神经:烦躁,记忆,皮肤、毛发:,皮肤干燥、指甲无光泽,、勺状指,免疫:易感染,13,3.,原发病表现:,消化道,妇科,其他,14,实验室检查,(一)血象:小细胞低色素,HBRBC,MCV MCH MCHC,RET,正常或增加,,WBC,BPC,(,二)骨髓:,RBC,增生活跃,,以中,晚幼,RBC,为主,粒,巨核系无异常,15,骨髓可染铁,细胞外铁粒,铁粒幼细胞,15%,体内储存铁敏感指标,16,(三)有关铁代谢检查:,1.,血清铁蛋白(SF):0.9umol/L,3.,血清铁(SI):62.7umol/L(350ug/dl),5.,转铁蛋白饱和度(TS):15%,诊断要点,1.,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形态有明显低色素小细胞的表现,,MCHC30%,,,MCV80fl,,,MCH26pg,。;血红蛋白,3,个月至不足,6,岁,110g/L,,,6,14,岁,120g/L,19,2.,有明确缺铁的病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量增多,大儿童应注意慢性失血,、寄生虫病,大女孩应注意月经情况,3.,缺铁指标阳性,:,排除其它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4.,诊断困难可用铁剂试验性治疗,20,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铁缺乏,铁代谢检查,铁粒幼细胞贫血,铁失利用,铁染色检查,地中海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血红蛋白分析,慢性病贫血,慢性炎症、感染及肿瘤等,有确切原因存在,21,治疗,1.,一般治疗:休息,护理,预防感染,2.,去除病因,3.,铁剂:12,mg/kg/,次,23次/天,补铁至,HB,正常后2,M,,如3,W,无效判断,4.,输血,22,谢 谢,2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