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城市集中供热由热源、热网及热用户三局部组成。 2热电联产是指发电厂既生产电能,又利用汽轮发电机作过功的蒸汽对用户供热的生产方式。 3供热首站位于热电厂的出口,完成汽水换热过程,并作为整个热网的热媒制备及输送中心。 4热媒是指用以传递热能的中间媒介物质,主要有蒸汽介质与热水介质两种。 5热网是指由城市集中供热热源,向热用户输送与分配供热介质的管线系统。它由一次网与二次网组成。 6换热站内主要设备有:板式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泵、除污器、软化器以及电气设备仪表等。 7一次网通常指的是由热源厂至换热站的管道系统。二次网通常指的是由换热站到热用户的供热管道系统。 8一次网常设置的阀门有:排气阀、泄水
2、阀、关断阀。 9二次管网常设置的阀门有:关断阀、排气阀、泄水阀、平衡阀、平安阀。 10北京地区供暖期为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供暖时间为120天。供暖期内,在用户房屋正常保温的情况下,室内温度应保证在182。 11供热系统运行调节方式主要有:质调节、量调节、质量调节、间歇调节。 12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 131109J;1 141100m水柱=102=1000 15汽化是热水供热系统内,由于水的压力低于该点水温下的汽化压力而产生水蒸发变成蒸汽的现象。 16管道支架分为固定支架、导向支架、活动支架。 17热水管网根据平面布置分为枝状管网与环状管网。 18系统定压点选在循
3、环泵入口处。 19热网的失水率一般控制在1-2%。 20保证供热系统正常运行对水压的要求保证运行合理压力、不倒空、不超压、不汽化。 21管道输送中能量损失一般可分为沿程阻力与局部阻力两种形式。 22换热站是用来改变供热介质参数,分配、控制及计量供应用户热能的设施。 23供热管道敷设方式:架空、直埋、管沟。 24地暖以辐射热传递为主,暖气片以对流热传递为主。 25自动排气阀安装在管道系统的最高点,泄水阀安装在管道系统的最低点。 26热计量表的安装方向为竖向与水平。 27阀门、热计量表等安装时候,阀体上的箭头指向应及管道水流方向一样。 28只适用于全开或者全闭的工况,不适用作为调节与节流使用的阀门
4、为闸阀。 29只允许介质向一个方向流动,阻止反方向逆流的阀门是止回阀,常用的类型有旋启式止回阀与升降式止回阀。 30循环泵作用是为了克制阻力损失,使介质在供热系统中循环流动。 31补水泵作用是保证运行压力,系统补水。 32软化器的作用是离析自来水的离子,阻止换热器结垢、堵塞。 33热网的软化水硬度合格标准为。 34中低压管道上的阀门一般采用法兰连接,高压管道上的阀门采用焊接。 35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反响泵性能的物理量称参数流量扬程、转速、功率。 36闸阀、截止阀、平安阀的类型代号分别为Z、J、A。 37供热管道常用补偿器:方形补偿器与套筒补偿器与波纹补偿器等。 38多台水泵串联时,流量不变,扬程
5、增加。多台水泵并联时,流量增加,扬程不变。 393的水温度从20升至60所需要的热量为5.04*105J。 40将60的80热水及40的30热水混合,水最后的温度 为60。 4110冷水,温度为20,用12的电加热器进展加热,140秒后可加热至60。 42普通钢管的线膨胀系数为12*10-3m,管道安装时外界温度10。一条100米长的普通钢管,在采暖水温达90的时候,膨胀量是96。 43某住宅小区节能建筑4万,非节能建筑3万,节能建筑供热指标为42,非节能建筑供热指标为节能建筑热指标的倍,那么该小区采暖热负荷为。 44同上题,假设供热热费单价为32元,该小区每天热费合计为元。 45同上题,假设
6、用户收费采用两部制热价,根本热费为3元/,使用热费按热量表结算,该小区全年应交供暖费用为元。 46同上题,假设该小区采用电热器采暖,居民电价为元/度,电采暖时间10小时,电热采暖费为元。 47某换热站地面标高为610米,所带两栋9层住宅楼地面标高为614米,假设住宅楼层高为米,防止汽化压力为30,平安余量为20该换热站所设定压点为。 48某换热站所带热用户建筑面积为5万,假定冬季运行时二网供水温度60,回水温度40,该建筑供热指标为60,为满足供热需求所需最大流量为。 49同上题,假设该热用户进展节能改造以后,节能建筑热指标为42,热费单价为32元,那么该热用户每年可节省热费元. 50同上题,
7、某热用户建筑面积为160平方米,管网水力调节时,需给该用户分配流量为。采暖热负荷计算公式如下:()/( ) (2.2.1-1)式中采暖平均热负荷,; 采暖设计热负荷,;室内设计温度,C,可取18C;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C;采暖室外计算温度,C。一般房屋的门窗,墙壁冬季都会散热,热量损失多少,就要补偿多少,否那么室温就会下降。保温状况一般的情况下,即房屋不存在特殊保温层、门窗关闭状况一般、室内空气流动一般:东北地区:每平方米装机容量80120W华北地区:每平方米装机容量60100W 平均热负荷系数是一年或一个供暖期内平均热负荷及最大热负荷之比涉及到单位方面简单介绍一下吧11w。13600也就是一
8、小时放出能量3600。这些是暖通常见的换算方式。焦耳与大卡是能量计量常见的单位,国际通用的功率单位是瓦特,即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能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概算指标中常见的有体积热负荷指标、面积热负荷指标。它们的一样点:都是热指标。不同点:体积热指标指的是单位供暖体积的指标;面积热指标是指单位面积的指标。觉得体积热指标更适宜些,因为与房间的高度有关,也就是与围护构造的面积关系更密切。中文名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 外文名 指标有体积热负荷指标面积热负荷指标 条 件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单位:M2 分 类体积热负荷指标、面积热负荷指标 目录1 英文名 2 单位 3 计算方法 4 比拟分析 概念差异 方法差异 比拟结论
9、 英文名单位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应的热量,单位:M2 。计算方法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应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1)式中Q,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与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以下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 围护构造的耗热量,包括根本耗热量与附加耗热量,且根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1()2)式中Q1、F、K、a、分别表示围护构造的根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m2、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围护构造附加
10、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与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根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2 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标准中的计算公式为:Q2()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与及上同、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3、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新设计标准中的计算公式为:()4式中与、及上同,L表示渗透空气量m3)、其计算公式如下:05)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
11、的空气量m3/() 、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由式4与式5可知,新设计标准对公式的形式及有关参数确实定上都进展了较大的修订,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的计算将更加合理与准确。3加热由门、孔沿及相邻房间浸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4建筑内部设备得热;5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比拟分析概念差异1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与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不完全一样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在设计室内外条件下能耗量,其值是按设计标准计算得到的为确定最不利工况时到达室内温度所必须设计的采暖设备的依据,北京地区其值不宜超过52.0 m2;后者是在全采暖期间内的耗热
12、量的平均值,其值是按节能标准计算得到的,可用以计算全年采暖能耗量,北京地区其值不应超过20.6 m2;2在计算围护构造传热与冷风渗透耗热量时,设计标准中都用到了最大温差(),而节能标准中都用到了平均温差(),二者的差异是很大的。以北京地区为例,前者一般为27厨房为24,卫生间为34,后者统一为,前者为后者的倍;3设计标准是从纯渗透的角度出发卫生间除外确定渗透耗热量,而节能标准是从换气的角度出发确定渗透耗热量。方法差异1设计标准是按各房间分别计算,然后汇总得到整栋建筑的供热负荷;而节能标准是按渗透耗热、围护构造耗热与建筑内部得热三局部分别计算,然后汇总得到整栋建筑的供热负荷。2设计标准及节能标准
13、中围护构造耗热量的计算公式是类似的,但修正系数的选取方法不同;由于计算分类不同,面积的选取也不同,但从整体上讲,计算所用的面积根本一致。3在计算围护构造传热耗热量时,节能标准中对外围护构造各局部的传热系数都有上限值要求。以北京地区为例,节能标准一设计标准中各围护的传热系数列入表1中。从表1可以看出,按设计标准计算时选用的传热系数一般都比按节能标准计算时选用的传热系数要大一些。4设计设计标准及节能标准中渗透耗热量的计算公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原因在于进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计算方法不同。5建筑内部得热的计算差异。设计标准中虽然指明在计算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要考虑建筑内部得热,但并没有给出相应的量化公
14、式,因此,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建筑内部得热:而节能标准中明确地对其进展了量化规定。比拟结论1设计标准中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与节能标准中建筑耗热量指标是有本质判别的两个概念,计算方法也不尽一样,且节能标准对各项指标的要求更为严格一些;2设计标准及节能标准在计算围护构造传热耗热量时温差与传热系数的差异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修正系数、计算公式等的不同引起的差异那么是相对次要的原因;3按设计标准及节能标准的分别计算的渗透总耗热量与围护构造总耗热量的百分比差异不大,及一般情况下,渗透耗热量占30%的比例根本上是一致的。4新设计标准中将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的计算方法作为修订的重点,是非
15、常有意义的。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面积方法面积热指标法: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可按下式进展概算。F式中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建筑物的供暖面积热指标,2,它表示每1 m2建筑面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建筑物的供暖热负荷,主要取决于通过垂直围护构造墙、门、窗等向外传递热量,它及建筑物的平面尺寸与层高有关,因而不是直接取决于建筑平面面积。用供暖体积热指标表征建筑物供暖热负荷的大小,物理概念清楚;但采用供暖面积热指标法,比体积热指标更易于概算,对于一般民用住宅层高在3m以下工程上可采用面积热指标法进展概算。对于这次投标的热负荷计算,由于各个区域的室内设计温度不同,并且,各个区域的维护构造、冷空气渗透情况均有差异,如果需要计算的较为准确,应根据各个区域在建筑中的位置如:是否靠近外墙、外墙上的门窗与门窗是否有冷空气渗透进展分别计算。对于卫生间,如不靠近外墙,可以按照卧室等区域的热负荷乘以估算供水42,回水35,供回水温差7。理论上,如果每小时一吨水的流量,循环后释放的热量为卡,折合为。根据以上计算的热负荷,可以估算出所需流量。第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