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放牛山歌》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放牛山歌》
2.学习八分音符
3.让学生通过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放牛山歌》
【教学难点】
1.1 6 6 5 6︱1 2. ︱1. 2 3 2 ︱1 6.︱
2.附点音符的演唱
3.学生对歌曲风格的把握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光盘 图片 视频资料
一,导入新课:
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今天教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四川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请你听一听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上山砍柴
生:在唱歌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儿童在山上劳动时演唱的一首歌曲,我们把这种田间的劳动者唱的歌曲叫做山歌,今天教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四川山歌《放牛山歌》,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山里,走进山歌里,一起来体会歌曲带给你怎样的心情?
二,初听歌曲:
师:谁来说说歌曲带给你怎样的心情?
生:高兴的
生:愉快的
生:开心的
师:教师的心情与你们是一样的,下面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再来听一听歌曲,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再次聆听:(师生律动)
师:哪位同学说说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这首山歌?
师导语:教师提示一下大家,小牧童是站在山上唱歌的,他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让他的声音飘得更远呢?
生:大的声音
师:谁来站在“山上”试一试?
X . X ︱X X ︱X X︱X- ︱
哎 啰 哎 啰 哎 啰
X . X ︱X X ︱ X X. ︱
哎 啰 哎 啰 哎 啰
师:我们的声音不但要大而且要优美对吧,我们应该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师完整范唱:
师:教师很想来试一试,你想不想听一听?教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如果教师能唱出高亢明亮的声音就请你鼓鼓掌来鼓励鼓励教师,好不好?
出示歌词:
师:教师在演唱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首歌曲的歌词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些不同?你发现了吗?有哪些不同?
生:歌曲中的歌词有一些字我们不经常见
师:这些词都是四川的土语,也就是四川当地的方言。我们在这里把它称之为衬词,四川的山歌中的很多衬词都别有风味,许多山歌中衬词有规律的出现形成了一种新鲜的格调。比如我们在上课的一开始听的那首《太阳出来喜洋洋》也出现了衬词,使歌曲有了更浓郁的四川乡土气息
五,朗读歌词: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教师读一读歌词,我们分句读,教师读一句大家读一句
太阳出来哟喂,照北哟岩
师:请你注意歌曲中的衬词教师是怎样读的?
赶着那个牛儿啥上山来
师:这句歌词中的节奏型我们刚才已经学过了对吧?请你用高亢明亮的声音说出来
背上那背个大背兜啰(出示木鱼、旋律线)
师:同学们,请你跟着教师敲出来的木鱼节奏读一读这句歌词
完整读歌词:
师:同学们刚才学的很认真,请你跟教师有节奏的朗读第一段的歌词
师:第二段我们也来试一试,注意歌词中教师刚才讲到的难点
再次完整朗读:
师: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四川山歌,山歌的声音特点是高亢明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朗读一遍歌词。
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下面请你跟着教师的琴声唱一唱这首歌曲,我们分句学习,每一句第一遍的时候同学们听第二遍的时候同学们唱。
完整演唱第一段:
师:同学们请你跟着教师的琴声演唱完整的演唱第一段。把你的声音飘得远一些。
跟琴演唱第二段:
师:第一段学会了,第二段你学会了吗?大家跟着教师的琴声试着唱一唱第二段
讲解八分音符: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四分音符,如果在四分音符的下方加一道横线就变成了八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间很短
演唱背上那背篓哟啥
完整的跟琴演唱:(速度提快)
师:小牧童们请你跟着教师的琴声完整的唱一唱好吗?请大家记住小牧童是站在山上唱歌的,请你把你最高亢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让你的歌声飘得远一些
歌曲对唱:
师:我们分组来演唱,这边同学唱每一句的前半句,这边同学唱每一句的后半句我们来个对歌。
表演唱:
师:下面同学们自己问自己答,边演唱歌曲边跟着教师动起来。
拓展延伸:聆听《晾衣裳》
师:教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四川小调《晾衣裳》,大家一同来感受小调带给你怎样的感觉?我国的民歌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民歌中,四川山歌只是民歌中一朵小小的花朵,随着时代的前进各地民歌应经注入了新的血液,希望同学们课下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去感受我们民族民间音乐的无穷魅力。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