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75898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2.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化学第三版习题解答 基础化学(第3版) 思考题和练习题解析 第一章 绪 论 1. 为什么说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密切,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学好化学? 答:(略) 2. “1 硫酸的质量是98.0g”,对吗? 答:错误!未指明基本单元,正确说法是1 H24的质量是98.0g或1 [(1/2) (H24)]的质量是49.0g 。 3. 0.4 H24溶解于水,配成500 m L溶液,其浓度表示正确的是 A. c (H24) = 0.8 ·1 B. c[(H24)] = 0.8 ·1 C. c[ (H24) ]= 0.4 ·1 D. 硫酸的浓度为0.8 ·1 答;正确的是A。根据定义,1L溶液中含有0.8 H24,c (H24) = 0.8 ·1。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O”可以说成“1 原子O” B. 1摩尔碳C原子等于12g C. 1 L溶液中含有H24 98 g,该溶液的摩尔浓度是1 ·1 D. 基本单元不仅可以是构成物质的任何自然存在的粒子或粒子的组合,也可以是想象的或根据需要假设的种种粒子或其分割与组合 答:正确的是D。 A应说成“1 氧原子”;B应为“1摩尔碳C原子的质量等于12g”; C不应该使用“摩尔浓度”,此术语已被废除。 5. 求0.100 (2+)的物质的量。 解:M (2+) =(40.08 / 2)= 20.04 (g · 1), n (2+) = [ m / M (2+) ] = (0.100×103 )/20.04 = 4.99 () 6. 每100m L血浆含 为20,计算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用·1表示。 解:M()= 39.10 g · 1, n()= [ m / M () ] = 20 / 39.10 = 0.51 () c()= [n()] = 0.51 / 0.100L = 5.1 ·1 。 7. 计算下列常用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 (1) 浓硝酸,含3的质量分数为0.700,密度为1.42g · -1 (2) 浓氨水,含3的质量分数为0.280,密度为0.900 g · -1 解:(1) (2) 8. 某患者需补充 5.0×10-2 ,应补充的质量是多少?若用生理盐水 [ρ() = 9.0 g·1] 补充,应需生理盐水的体积是多少? 解:m = 5.0×10-2 ×58.5 = 2.9 (g) 设补充生理盐水x L,则 x · 9.0 = 2.9 x = 0.32 L 9. 实验室现有剩余的0.100 ·1H24 500 和0.050 0 ·1H24 300 ,如何利用上述溶液加入一定体积的ω 0.960的H24(相对密度d = 1.84 ·1)配制成 1 000 浓度为0.250 ·1的H24溶液? 解:500 0.100 · 1H24中, n(H24) = c1V1 = 500×0.100 = 50.0 () 300 0.050 0 · 1H24中, n(H24) = c2V2 = 300×0.050 0 = 15.0 () ω= 0.960 H24的浓度为 , 这里(H24)=98.0 g·1 设取该酸体积为V3 ,则有 (50.0+15.0+18.0V3)= 1000 ×0.250 V3 = 10.3 (m L) 10. 溶液中与4反应,假如最终有0.508g I2析出,以(4)为基本单元,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解:5 + 4 + 4H24 = 4 + 3K24 + I2 + 4H2O 4 + H24 = 4 24 + I2 + H2O n[4] ]= n [I2 ]= = 4.00 () 11. 用质量摩尔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标度有何优点? 答:质量摩尔浓度不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物理化学应用较多. 12. 100 g 浓硫酸中含纯H24 95 g,将此100 g 浓硫酸加入400 g 水中,混合后溶液的密度为1.13 kg·1,计算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分数。 解: 13. a 1.00 ·1 ? 解: 14. A 20.0 g 3, 250 g . (1) 3 H2O (2) ? 解:(1) x (H2O) = 1 – 0.023 = 0.977 (2 ) 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1. 一杯白糖水和一杯等量的纯水同时放置,哪个蒸发得快?为什么? 答:纯水蒸发得快。在相同温度下,糖水溶液的蒸气压低于纯水,即纯水易于挥发,所以蒸发得快。 2. 冬天,室外水池结冰时,腌菜缸里的水为什么不结冰? 答:腌菜缸里是盐的水溶液,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水低,冬天室外水池结冰时温度为0℃,此时的温度还不到溶液的凝固点,所以腌菜缸里的水不结冰。 3. 0.01·1葡萄糖(C6H12O6)、盐()及蔗糖(C12H22O11)水溶液的沸点相同吗? 答:C6H12O6 、C12H22O11都为非电解质,同为0.01·1溶液的沸点比100℃高,且沸点相同。但是是强电解质,1 近似产生1的和1的,总的质量摩尔浓度变为0.02 ·1,它的沸点升高是那两份溶液的2倍,沸点最高。 4. 在2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4 ,若于100g水中溶有10.0 g蔗糖(C12H22O11 ,相对分子质量 342),求此溶液的蒸气压。 解;先求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 根据拉乌尔定律可求出溶液的蒸气压 5. 甲溶液由1.68 g蔗糖(C12H22O11 ,342)和20.00 g水组成,乙溶液由2.45 g 690的某非电解质和20.00 g 水组成。 (1) 在相同温度下,哪个溶液的蒸气压高? (2) 将两份溶液放入同一个恒温密闭的容器中,经过足够长时间,两份溶液浓度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3) 当达到系统蒸气压平衡时,转移的水的质量是多少? 答:(1) 先比较两份溶液中的水的摩尔分数 甲溶液 乙溶液 乙溶液溶剂的摩尔分数大,所以乙溶液的蒸气压大。 (2) 在同一个恒温密闭的钟罩里,乙溶液的蒸气压大,乙溶液的水会向甲溶液转移,甲溶液变稀,乙溶液变浓,直到二者蒸气压相等,两溶液的浓度不再变化。 (3) 设当达到系统蒸气压平衡时,从乙溶液转移到甲溶液的水的质量为y g,平衡时两溶液中水的摩尔分数相等 y = 3.22 g 6. 现有碳的质量分数ω(C)= 0.944的某种难挥发碳氢化合物2.00 g。在20 ℃ 时将它溶解在100 g 苯中,使苯的蒸气压从9.953 8 降低到9.867 2 ,试求此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根据拉乌尔定律有p = p* ,设该碳氢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 g·1, = 178 g·1,ω(C)= 0.944,设碳原子(C)数为x个,氢原子(H)数为y个, x = 178×0.944÷12 = 14,y = 178×(1-0.944)÷1.00 = 9.97≈10 此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14H10。 7. 将2.80 g难挥发性物质溶于100 g水中,该溶液在101.3 下,沸点为100.51℃ 。求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此溶液的凝固点。( = 0.512 K··1, = 1.86K··1) 解: = -1.85℃ 8. 烟草有害成分尼古丁的实验式是C5H7N,今将538 尼古丁溶于10.0 g水,所得溶液在101.3 下的沸点是100.17 ℃。求尼古丁的分子式。(水的 = 0.512 K··1) 解: C5H7N的相对式量为81,所以尼古丁的分子式为C10H14N2 。 9. 溶解3.24 g硫于40.0 g苯中,苯的凝固点降低1.61 ℃。问此溶液中硫分子是由几个硫原子组成的?( = 5.10 K··1 ) 解: 硫原子(S)的摩尔质量是32.07g·1, 组成硫分子S原子个数为256.6÷32.07 = 8 10. 今有两种溶液,一为1.50 g 尿素( = 60.05)溶于200 g 水中,另一为42.8 g 某非电解质溶于1 000 g 水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试求该非电解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两份非电解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说明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相同。设某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为 g·1,有 342.7 g·1 该非电解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7。 11. 试比较下列0.1 ·1溶液的凝固点的高低(苯的凝固点为5.5 ℃, = 5.10K··1,水的凝固点为0.0 ℃, = 1.86 K··1) A. 蔗糖C12H22O11水溶液 B. 葡萄糖C6H12O6的水溶液 C. 萘C10H8的苯溶液 D. 氯化钠水溶液 解:讨论凝固点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溶质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非电解质以分子在溶液中存在,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以离子存在,产生较大的依数性。②溶剂是水还是其他什么物质,不同的溶剂有不同的凝固点和不同的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③溶质的浓度(或质量摩尔浓度),浓度越大,凝固点降低越多。 A、B中 2种非电解质溶液的浓度都为0.1 ·1,所以凝固点都为-0.186℃。 D溶液为电解质,近似凝固点为-0.372℃。 纯苯的凝固点是5.5 ℃,C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是 Δ = 5.10 K··1×0.10 ·1≈5.10 K··1×0.10 · -1 = 0.51 K = 5.5℃-0.51℃ = 4.99 ℃ 所以,这4种溶液的凝固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C>A = B>D 12. 试比较相同温度下以下溶液渗透压的大小 A. c(C6H12O6)= 0.2 ·1 B. c[(1/2)23]= 0.2 ·1 C. c[(1/3)34]= 0.2 ·1 D. c()= 0.2 ·1 解:B溶液的离子总浓度为0.3 ·1,C溶液的离子总浓度为0.27 ·1,D溶液的离子总浓度为0.4 ·1。在相同温度下,总浓度越大渗透压越大,所以4种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D>B>C>A 13. 有一氯化钠()溶液,测得凝固点为 -0.26 ℃,下列说法哪个正确,为什么? A. 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 140 ·1 B. 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 280 ·1 C. 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 70 ·1 D. 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7 153 ·1 答:正确说法是A。 ≈140 ·1 注意利用凝固点降低法来求其渗透浓度时,凝固点的降低是由溶液的总的粒子浓度(即渗透浓度)决定的。 14. 100 水溶液中含有2.00 g 白蛋白,25 ℃ 时此溶液的渗透压力为0.717 求白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 , 15. 测得泪水的凝固点为 -0.52 ℃,求泪水的渗透浓度及 37 ℃时的渗透压。 解:Δ = , ≈280 ·1 Π = ≈ = 0.280×8.314×310 = 722 () 16. 实验测得4.94g 化学式为K3()6的物质溶解在100g 水中所得溶液的凝固点为-1.12℃,M(K3()6)= 329g·1,写出K3()6在水中的解离方程式。 解:按题目所给数据计算基本单元为K3()6的质量摩尔浓度 根据凝固点降低的数据求出该物质在溶液中的质量摩尔浓度 这两者不一致,是因为K3()6为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解离, 1 K3()6产生4 离子,所以解离方程为 K3()6 → 3 + [()6]3- 17. a , 10% (C6H12O6), 10% (C12H22O11) ? ( .) 解:两者都是非电解质,但C6H12O6的摩尔质量小,所以质量相同时,C6H12O6的浓度大,在同样温度下渗透压大。 18. 20℃ 2.338 . a 10.0 g 1.00 100% , 20℃? 解: p = p*2.338 ×0.9939 = 2.32 4 19. (右旋糖酐) a . a . 0.582g 106 21℃ 1.47. . 解: 20. (尿素), (2)2, . 44% . ?( , ). 解:Δ = 1.86 ×[(44÷60 ) ÷0.056 ]=24.4( K), = -24.4℃ 21. 37℃ 780 , A (由静脉内) . (物质的量浓度) a 780 37℃. 解: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1.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解离度有何不同? 答:强电解质的解离度与弱电解质的解离度意义不同,后者反映电解质解离的百分数,而前者表示溶液中离子间相互牵制作用的大小,因此强电解质的解离度被称为表观解离度。 2. 测得质量摩尔浓度b为0.10 ·1的某电解质水溶液凝固点为0.19℃, 求该电解质的解离度。 解:在水溶液中存在解离平衡,设其解离度为α,则 + H2O H3 + 初始时 ·1 0.10 0 0 平衡时 ·1 0.10-0.10α 0.10α 0.10α 达到解离平衡后,溶液中所含分子和离子的总浓度为 0.10 - 0.10α + 0.10α + 0.10α = 0.10 + 0.10α (·1) 根据Δ = b B 0.19 = 1.86×(0.10+0.10α) α = 0.022 = 2.2% 3. 指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 H2O、H34、3-、4+、H2S、H 42-、3+ - 2 - 、H3 答:、H24-、32-、3、、43-、22、H2O 4. 指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 H2O、3、H24-、[(H2O)5]2+、S2-、3+ - 2 - 答:H3、4+、H34、[(H2O)6]3+、H S -、32 5. H34溶液中存在着哪几种离子?其中H3浓度是否为43-浓度的3倍? 已知 H34的1 = 6.92×10-3,2 = 6.23×10-8,3 = 4.79×10-13 答:H34不是强酸,给出质子分三步进行。 H34 + H224- + H3 H24- + H242- + H3 422433 因此溶液中存在[H3]、[H24- ]、[42-]、[43-]和[]。其中H3 的浓度并不是43-浓度的3倍。 6. 决定酸的强度的因素是 A.解离度 B.浓度 C.解离平衡常数 D.浓度与解离平衡常数的乘积 答:选C 7. 在下列哪一种溶液中解离度最大 A.0.1 ·1 B.0.1 ·1 C.0.1 ·1 D.纯水 答:选A 8.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凡是多元弱酸溶液中,其酸根的浓度都等于其最后一级的酸常数。 B. 溶液与溶液起反应,反应达平衡时,平衡常数等于醋酸的酸常数的倒数。 C. H23溶液中加入3后产生同离子效应,往3溶液中加入23不会产生同离子效应。 D. 中和体积和均相同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所需的的物质的量相同。 答:选B 9. 试述在氨水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物质,对氨水的解离常数、解离度及溶液的有何影响?(假设氨水温度维持不变) (1) 4 (2) H2O (3) 答: 在氨水中所加物质 解离常数 解离度 4固体 不变 降低 降低 H2O 不变 增大 降低 固体 不变 降低 增大 固体 不变 略为增大 略为增大 10. 乳酸3H5O3是糖酵解的最终产物,剧烈运动时,肌肉组织会积累一些乳酸,在体内积蓄过量会引起机体疲劳和酸中毒。已知乳酸的 1.4×10-4,试计算浓度为1.0×10-3 ·1的乳酸溶液的[H3]和。 解:· = 1.4×10-4×1.0×10-3 = 1.4×10-7 >20 = 2.00×10-13, / = (1.0×10-3)/(1.4×10-4) = 7.1<500,故只能用近似式进行计算 = 3.1×10-4 (·1) [H3]= (3.1×10-4) = 3.51 11. 叠氮钠(3)加入水中可起杀菌作用。计算0.010 ·1 3溶液的。已知叠氮酸(3)的 = 1.9×10-5。 解: >20,/ >500, =5.64, =14- =8.36 12. 将50.0 0.10 ·1H34与50.0 0.20 ·1相混合,求混合后溶液的。 解:H34是个多元酸,有多个与中和,混合后c(H34)=0.050 ·1 c()=0.10 ·1,c()是 c(H34)的二倍,正好将H34反应为4- H34 + 2 24 + 2H2O 生成的c (24)= 0.05 ·1, 24为两性物质,其计算公式为 (23) = (7.21+12.32)= 9.76 13. 现有0.20 ·1 溶液,问 (1) 如要调整该溶液至 = 4.0,应该加入还是? (2) 如果加入等体积的2.0 ·1 溶液,则混合溶液的是多少? (3) 如果加入等体积的2.0 ·1 溶液,则混合溶液的又是多少? 解:(1) 应加入碱性的。 (2) 生成0.9 ·1 和0.10 ·1 , = 5.70 (3) 过量 []= 0.90 ·1, = 0.046 , = 13.95 14. 计算下列溶液的 (1) 0.10 ·1 溶液与0.10 ·1 3·H2O等体积混合; (2) 0.10 ·1 溶液与0.10·1 23溶液等体积混合; (3) 0.10 ·1 溶液与0.10 ·1 3溶液等体积混合。 解:(1)反应后,产物为4 ,c(4) = 0.050 ·1,4+ 的 = 5.62×10-10 >20,/ >500, (2) 反应后,产物为3, c(3-) = 0.050 ·1 (3) 反应后,产物是3,c(3)=0.050 ·1 2 / 1=1.00×10-14/(4.47×10-7)= 2.24×10-8 因 1/2>102,作一元弱碱;1c(3)>20,c(3)/1>500,用最简式计算 =11.51 15. 3- 和H24- 均为两性物质,为什么前者的水溶液呈弱碱性而后者的水溶液呈弱酸性? 答:两性物质的酸常数比碱常数大,则显酸性;酸常数比碱常数小,则显碱性。 3-:作为酸 2 = 4.68×10-11。 作为碱2 =1.0×10-14/ 1=1.0×10-14/ 4.47×10-7 = 2.2×10-8,2 >2 ,所以溶液显弱碱性。 =(1 + 2) = (6.35+10.33) = 8.34>7 (碱性) H24-:作为酸2 = 6.23×10-8。 作为碱3 = 1.0×10-14/ 1=1.0×10-14/ 6.92×10-3 = 1.4×10-12,2 >3 ,所以溶液显弱碱性。 =(12) = (2.16+7.21) = 4.68<7 (酸性) 16. 喹啉(C20H24 O2N2,324.4)是一种重要的主要来源于金鸡纳树皮的生物碱,具有抗疟疾的作用。已知1.00 L水中能溶解喹啉0.53 g,计算该饱和喹啉溶液的。喹啉的1=5.48, 2=9.87。 解:喹啉的浓度为c = 0.53/(1.00×324.4) = 1.63×10-3 (·1) 1=5.48, 1=3.31×10-6 2=9.87, 2=1.35×10-10 12 =3.31×10-6/(1.35×10-10 ) = 2.45×104>102,可作一元弱碱处理; 1 = 3.31×10-6×1.63×10-3 = 5.40×10-9> 20,可忽略水的质子自递反应产生的-; / 1 = 1.63×10-3/ (3.31×10-6) = 492≈500,可用最简式。 []= (·1) 3.13 14.00-3.13=10.87 17. 取0.10 ·1溶液50.00 ,与0.10 ·1 溶液20.00 混合,将混合溶液加水稀释至100.0 ,测得其为5.25,试求此弱酸()的酸常数。 解: 18. 0.20 ·1三甲胺[(3) 3N] 溶液250.0 加水至500.0 ,求稀释后溶液的。 已知(3) 3N的8.1×10-5。 解:稀释后(3) 3N的浓度为 0.20×250 / 500 = 0.10 (·1) 因>20, / > 500,故用式 [- ] = 计算 [OH-] = = = 2.80×10-3 (·1) [H3] = / [ ] = 1.0×10-14 / (2.8×10-3) =3.6×10-12 (·1) = - [] = (3.6×10-12) =11.44 19. 计算0.100 ·1 H2S溶液的[H3]、[H2S]、[-]、[S2-]和[]。已知1=8.91×10-8,2=1.12×10-12。 解:先检查是否符合简化处理条件 12 = 8.91×10-8/(1.12×10-12) =1.96×104>102,可作一元弱酸处理; 1 = 8.91×10-8×0.10 = 8.91×10-9 > 20,可忽略水产生的H3; / 1 = 0.100/ (8.91×10-8) = 1.12×106>500,可用最简式。 = 9.44×10-5 (·1) 由于第二步质子传递反应程度很小,所以[H2S] ≈0.100 ·1, [-]≈[H3]= 9.44×10-5 ·1 多元弱酸第二步质子传递平衡反应程度很小,所得的共轭碱的浓度近似等于2, 故H2S水溶液中,[S2-]= 2 (H2S)= 1.12×10-12 ·1 []= /[H3]=1.00×10-14/( 9.44 ×10-5) = 1.06×10-10(·1) 20. 在H23 和混合溶液中,已知H3O +浓度为0.10 ·1, H2 3的浓度0.020 ·1,求该溶液的32-浓度。 解: H23为二元弱酸,其第一步质子传递反应和质子传递平衡常数为 H23 + H2O H3 + 3- = 4.47×10-7 第二步的反应为 3- + H2O H3 + 32- =4.68×10-11 122.09×10-17 [32-]= 4.18×10-17 ·1 21. , 37℃, 2.4×10-14. ? A. [] = [OH-] =10-7·1 B. [] = [OH-] = 1.55×10-7·1 C. + = 14 D. []<[OH-] =10-7·1 B 22. A. 2—2- B. H3— C. —S2- D. 33+—32 B 23. , C6H5, a . A 0.10 ·1 a 5.43. ? ? C6H5 + H23 + C6H5 [H3] = [C6H5] = 10-5.43 =3.71×10-6 (·1) [C6H5] = 0.10 - 3.71×10-6≈ 0.10 (·1) α= [H3]/ =3.71×10-6/ 0.10 =3.71×10-5 24. , C17H193, a , 7.9×10-7. 0.010 ·1 ? · = 7.9×10-7×0.100> 20, /0.015/(7.9×10-7) >500, = 8.89×10-5 (·1) 4.05 14.00-4.05=9.95 25. ’s 4.20, [H3], [] : (1) a 0.10 ·1 0.20 ·1 ; (2) a 0.10 ·1 0.20 ·1 . (1) + H23 +  / ·1 0.10 0 0.20 / ·1 0.10-[H3]≈0.10 [H3] 0.20+[H3]≈0.20 [H3][]/[]= 10-4.20 = 6.31×10-5 [H3]·[]/[]=(6.31×10-5×0.10/0.20) ·1 =3.16×10-5 ·1 =4.50 [] = 0.20 ·1 (2) + H2O H3 +  / ·1 0.10 0.20 0 / ·1 0.10-[ ]≈0.10 []+0.20≈0.20 [] [H3][] / []= [] ·[] / [H3] = 6.31×10-5×0.10/0.20 =3.16×10-5 (·1) [H3] = 0.20 ·1 =0.70 第四章 缓冲溶液 1. 什么是缓冲溶液? 什么是缓冲容量? 决定缓冲溶液和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各有哪些? 答:能够抵抗外来的少量强酸或强碱或稍加稀释,而保持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缓冲容量是缓冲能力大小的量度,定义为:单位体积的缓冲溶液改变1时(D1),所需加入的一元强酸或强碱的物质的量。 决定缓冲溶液的主要因素是 和缓冲比。 决定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是总浓度和缓冲比。 2. 试以2424缓冲溶液为例,说明为何加少量的强酸或强碱时其溶液的值基本保持不变。 答:2424缓冲溶液由浓度较大的H24-和42-组成,有同离子效应,溶液处于质子传递平衡中 H24- + H2423 2 4422 其中42-是抗酸成分,当加入少量强酸时,42-与H3 结合成H24-而使平衡左移,[42-]略为减少,[H24-]略有增加,溶液的H3 浓度无显著的增加。H24-是抗碱成分,当加入少量强碱时,与溶液的H3生成H2O,平衡右移,H24-进一步解离,提供更多的H3。达到新的平衡时,[H24-]略为减少,[42-]略有增加,溶液的H3 浓度无显著的减少。 3. 已知下列弱酸,试求与配制的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 (1)硼酸(H33)的9.27; (2)丙酸(32)的4.87; (3)磷酸二氢钠(24)的7.21; (4)甲酸()3.75。 答: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为±1,据此算出各缓冲系的缓冲范围。 (1)8.27~10.27;(2)3.87~5.87;(3)6.21~8.21;(4)2.75~4.75。 4. 0.20 ·1 3 和 0.10 ·1 4组成的缓冲溶液的为多少? 已知 = 4.75。 解: 14.0014.00-4.75=9.25 9.25 + 9.55 5. 计算下列3和4组成的不同的缓冲溶液的[3]/[4+]缓冲比。已知 4.75。(1) = 9.00;(1) = 8.80;(3) = 10.00;(4) = 9.60。 解:14.0014.00 - 4.7=9.25。缓冲比的计算可利用方程式 (1) = 9.00;[3]/[4+] = 0.56;(2) = 8.80;[3]/[4+] = 0.35; (3) = 10.00;[3]/[4+] = 5.6;(4) = 9.60;[3]/[4+] = 2.2。 6. 一个由 0.25 ·1 3 和 0.32 ·1 K23组成的缓冲溶液,H23是二元酸,1= 4.47´10-7;2= 4.68´10-11。 (1)哪一个对于这个缓冲溶液是更重要? (2)这个缓冲溶液的为多少? 解:组成缓冲溶液的缓冲对为3 和 K23,其中共轭酸为3-;共轭碱为32-。 (1)计算缓冲溶液的方程式: = 式中为共轭酸的酸常数,所以2 = 4.68´10-11对于这个缓冲溶液更重要。 (2) =2(H23) + (4.7´10-11) + 10.44 7. 用0.055 ·124和0.055 ·124两种溶液配成近似值为7.40的缓冲溶液1 000 ,问需取上述溶液各多少毫升?(H24-) = 7.21 解:相同浓度共轭酸、碱组成缓冲溶液的配制,缓冲溶液值的计算可利用方程式 = + 7.40 = 7.21 + =1.55 V(H24- ) + V(42-)=1 000 V(H24- )=392 V(42-)=608 8.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以表示)以游离酸(未解离的)形式从胃中吸收,若病人服用解酸药,调整胃容物的为2.95,然后口服阿司匹林0.65g。假设阿司匹林立即溶解,且胃容物的不变,问病人可以从胃中立即吸收的阿司匹林为多少克(乙酰水杨酸的180.2、3.50)? 解: + 3.50 + 2.95 =0.28 又n() + n() 0.0036 (),所以 n() = 0.0028 被吸收的阿司匹林的质量0.0028 ×180.2 g·1=0.50 (g)。 9. 配制7.40的缓冲溶液1 500 。 (1)今有缓冲系33、2424、43,问选用何种缓冲系最好? (2)如选用的缓冲系的总浓度为0.200 ·1,需要固体共轭酸和固体共轭碱物质的量为多少(假设不考虑体积的变化)? 解:(1)由于(H24-)=7.21,更接近所需缓冲溶液的,在相同总浓度下缓冲容量最大,所以选择2424缓冲系。 (2) (H24-) + 7.40 = 7.21 + =1.55 n总 = 0.200×1.5 = 0.30 () = 0.182 ,= 0.118 10. 溶解有4和 3 的溶液中3 的浓度为0.500 · 1,并且溶液的 是 8.95,(4+) = 9.25。 (1)计算4+的平衡浓度; (2)当4.00g的 (s)被加入到1.00 L的此溶液后(忽略体积的变化),为多少? 解:(1)计算可利用方程式 8.95=9.25 + [4+]=1.0 (·1) (2)4.00g 的 (s)的物质的量 0.100 。 + = 9.25 + = 9.07 11. 单纯性酸碱失衡主要靠血气分析诊断,根据的变化可判断酸中毒还是碱中毒。临床检验测得三人血浆中3-和溶解的2的浓度如下 (1)[3-]=24.0 ·1、[2()]=1.20 ·1; (2)[3-]=21.6 ·1、[2()]=1.34 ·1; (3)[3-]=56.0 ·1、[2()]=1.40 ·1。 试计算三人血浆的,并判断何人属正常,何人属酸中毒(<7.35),何人属碱中毒(>7.45)。1,[2()]=6.10(37℃) 解: 2()是共轭酸;3-是共轭碱。 1́[2()] + =6.10 + (1)6.10 + = 7.40,正常; (2)6.10 + 7.31<7.35,酸中毒; (3) 6.10 + 7.70>7.45,碱中毒。 12. 由184 0.442 ·1 和 0.500L 0.400 ·1 混合形成的缓冲溶液,已知() = 4.76,问 (1)此缓冲溶液的为多少? (2)多少质量固体加到 0.500 L此缓冲溶液可以使 改变0.15 (D = 0.15)? 解:(1)此缓冲溶液的 计算可利用方程式 + 4.76 + 4.92 (2)[] 0.173 ( · 1) [] 0.119 ( · 1) 加入后缓冲溶液 + 4.92 + 0.15 = 4.76 + = 2.04 n() = 0.0115 () m (固体) = 0.64 (g) 13. 柠檬酸(缩写为H3)及其盐为一种多元酸缓冲系,常用于配制供培养细菌用的缓冲溶液。如用1 000 的0.200 ·1柠檬酸,须加入多少质量的固体,才能配成为5.00的缓冲溶液? (已知柠檬酸的1=3.13,2=4.76,3=6.40) 解:由于2更接近所需的缓冲溶液的,所以应该选择H2和H22-缓冲系,而H2和2-是H3与反应生成 H3 + = H2 2O 第一步反应需要物质的量为n1,则 n1 = n (H3) = 0.200 ·1 × 1.00 L = 0.200 () 生成的H2物质的量也相等 n(H2)=0.200 设第二步反应所需物质的量为n2 ,则 H2 + = 2- + H2O 0.2002 n22 n2 2 + 5.00 = 4.76 + =1.74 n2 = 0.127 () n() = n1 + n2 = 0.200 +0.127 =0.327 m () = n()· = 0.327× 40.0= 13.1 (g) 14. 今欲配制37℃时近似为7.40的缓冲溶液,试求在和·浓度均为0.050 ·1,总体积为1.0 L的溶液中,需加0.10 ·1 多少体积?在此溶液中需加入多少固体才能配成与渗透浓度为300 ·1等渗的溶液?(已知·在37℃时的7.85;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解:根据方程式 (1)设需加0.10 ·1的体积为V(),则 7.40=7.85 + =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