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班主题系列活动:做春卷
——半日开放活动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被受溺爱、庇护,动手能力较差,有些家长在教育思想上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对孩子的生活百般照顾,“饭来哄着张口,衣来哄着抬手”,幼儿的劳动观念比较淡薄,体验不到成人劳动的辛劳。殊不知,对于大班的幼儿,他们的自我意识已逐步增强,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于是我们针对本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这一家园主题系列活动——做春卷,邀请家长共同参与,通过“讨论春卷的制作方法”、“我们的小手真能干”、“小小餐厅”等系列活动,让幼儿玩中做,做中学,给予他们充足的动手机会,培养他们做事的条理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在生活中,增强了幼儿的劳动观念,为幼儿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
活动目的:
1、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学习并掌握做春卷的方法,体验劳动的辛劳,增强劳动意识。
2、在做、玩、吃中,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及活泼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事先准备一盘已炸好的春卷;一盆植物韭菜;幼儿操作用的未捡过的韭菜及春卷皮;相应的识字卡片及包春卷过程的示意图。
活动过程:
活动之一:讨论春卷的制作方法
一、启发谈话:小朋友,你在家里最喜欢吃爸爸妈妈做的什么菜?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幼儿自由议论)
(幼儿很兴奋地说出了平时吃过的菜肴的名称:如红烧肉、炒青菜、鱼汤等等,教师适时地帮助幼儿回忆这些菜肴的做法,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将所见所闻大胆地表述出来。)
二、出示一盘春卷,结识春卷,并讨论其制作过程。
1、谁吃过这种菜?它叫什么名字?谁来介绍这盘菜的做法?
2、我们请来一位妈妈介绍春卷的制作过程。
(因大部分幼儿平时都吃过春卷,平时也都参与制作过,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较高,他们能简要地说出制作春卷的各个环节。)
3、讨论春卷馅料的制作方法,着重结识韭菜这一蔬菜的特性及其生长。(出示一盆韭菜,并演示割韭菜的方法。)
(幼儿对长在盆里的韭菜很感爱好,但对其名称不是太了解,有的说是大蒜,有的说是葱,通过观测活动,幼儿获知了韭菜区别于其他植物的特性;当老师提问:“我们人身上尚有哪些也是和韭菜差不多,剪掉了还会长出来呢?”,幼儿众说纷纭,进一步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概括,如幼儿说:头发、指甲等,将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幼儿爱好浓厚。)
三、幼儿自编律动:做春卷。
1、总结做春卷的过程,边总结边出示相应的字卡:买菜→ 捡菜→ 洗菜→ 切菜→ 炒菜→ 包春卷→ 炸春卷 →吃春卷。
2、启发幼儿将买、捡、洗、切、炒、包、擦汗等动作编入律动,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辛劳,感受劳动的喜悦。
(在音乐氛围中,幼儿自编各种劳动动作,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小朋友爱好盎然,培养了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参与劳动的欲望,为下一个活动“我们的小手真能干”做了铺垫。)
活动之二:我们的小手真能干
一、幼儿实践活动,制作春卷馅。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制作馅料,尽管幼儿对劳动有着积极的参与欲望,但在劳动过程中总会碰到一定的困难,如何去捡菜、洗菜等环节,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不久就完毕了,而平时不怎么动手的小朋友就着实碰到了困难,这就需要孩子用耐心、毅力去克服它,也的确让孩子体验到了劳动的不易。)
二、出示包春卷的示意图,幼儿劳动。
摊平 放馅 卷至中间 两边向里折、沾水 成品
(当出示馅料时,幼儿一个个都跃跃欲试,纷纷用鼻子嗅着香味,幼儿急不可待,他们对包春卷已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再配上简明的示意图、明快的语言,大大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一个个憨态可掬的春卷宝宝从孩子们稚拙的手中诞生了,有的胖,有的瘦,有的馅都露出来了,但他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果爱不释手,欢呼着、雀跃着,从而培养了他们爱劳动的情感,并学会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活动之三:小小餐厅
一、 长和幼儿共同布置、美化餐厅。
(家长和幼儿互动,共同商议、齐动手布置小小餐厅,增强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幼儿学做小主人,开展游戏活动。
(幼儿在《扮家家》的歌曲声中,欢快地舞蹈、歌唱,调动起他们学做小主人的欲望,他们有模有样地扮演小主人,与父母一起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幼儿与别人交往、合作的技能及对的的劳动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