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日本介护保险制度介绍,朱浩、韩笑,、刘绘如、王金旭、刘璇,、芮露露、单言,介护制度建立的背景,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过程梳理,制度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一、介护制度建立的背景,人口老龄化严峻,传统家庭护理功能弱化,社会性住院现象,低生育率 低死亡率 逐渐延长的预期寿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人口向高龄化发展,卧床不起、失智老人数量增加;中风、慢性病存活率提高,一、介护制度建立的背景,人口老龄化严峻,传统家庭护理功能弱化,社会性住院现象,妇女越来越多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家庭规模缩小,家庭承担护理责任的能力下降,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一、介护制度建立的背景,人口老龄化严峻,传统家庭护理功能弱化,社会性住院现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之前,日本主要是通过老年医疗保障制度来应对老年护理需求。,由于社会护理设施的匮乏和居家护理服务的欠缺,许多老年患者结束治疗后不得不长期滞留医院接受护理服务。久居医院的现象被称为,“,社会性住院,”,。,医院成为多数老年人接受长期护理的场所,这给医疗保险系统带来沉重的压力,也致使医疗费用飙升。,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资金,筹资方式,给付方式,人员,涉及主体,护理人员选择和培训,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筹资方式(,宏观筹资方式,,微观保费征收方式),日本将市盯村作为护理保险的保险人,把被保险人分为,65,岁以上的第,1,号被保险人和,40,岁一,64,岁的第,2,号被保险人。其保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个人和企业缴费。两类被保险人在享受服务的条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筹资和给付模式具有明显的社会保险特征。,1.,基本模式,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筹资方式(,宏观筹资方式,,微观保费征收方式),2.05,年改革后的调整与变化,注:,5%,的调整交付金主要用于实现人口老龄化较重地区与老龄化程度较轻地区之间费用负担的平衡,以及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之间地方政府财政负担的平衡,2,)介护保险资金里由个人承担的,50%,中,第,1,类和第,2,类人群各自缴费总额占比不断调整,这个比例每三年调整一次,随着高龄化的推进,第,2,号被保险人的人数比例在下降,因此第,2,号被保险人的负担比例也会减小,,,此外,日本在都道府设立了财政安定化基(国家、都道府、市盯村各负担,1/3,),以,确保市盯村财政的稳定,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筹资方式(宏观筹资方式,,微观保费征收方式,),1.,对第,1,类被保险人,1,)征缴金额,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筹资方式(宏观筹资方式,,微观保费征收方式,),2.,对第,2,类被保险人,第,2,号被保险人的保险费率是根据全国的护理保险费用支出情况计算出的一个统一标准,用统一的费率乘以工资基准后联同医疗保险费由医疗保险机构统一征收,雇主和个人各承担,50%,对于加入市盯村国民健康保险的自营业者,他们的另一半护理保险费用由国库负担,市盯村进行个别征收,影响护理保险缴费基准和缴费率高低是护理服务量的大小。是增加服务量以增加保险费还是减少服务量以降低保险费,市盯村要根据居民的想法来决定。在,2003,年到,2005,年的三年间,日本第,1,号被保险人的护理保险费基准额是平均每月,3293,日元,(,加权平均,),第,2,号被保险人的保险费率在年,2006,时政府规定为,1.23%,。,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给付方式,1.,给付的条件,对第,1,类被保险人:发生任何需要照护的情形均予以给付,对第,2,类被保险人:必须患有以下,15,种和老龄化相关的疾病并需要照护时才予以给付,(1),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2),后纵韧带骨化症,;,(3),伴随,骨折的骨粗松症,;,(,4),夏特勒卡症候群,;,(,5),因初期老化的痴呆,;,(,6),脊髓小脑变性症,;,(,7),脊柱管狭窄症,;,(,8),早老症,;,(,9),糖尿病,相关疾病,;,(,10),脑血管疾病,;,(,11),脑神经障碍所引起的瘫痪,;,(,12),闭塞性动脉硬化,;,(,13),慢性关节炎,;,(,14),慢性闭塞性肺疾病,;,(15),伴随两侧膝关或骨关节,显著,变性的变形关节炎等,需要生活护理或需要支援者。,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给付方式,2.,给付的途径和金额,在费用给付时,个人承担护理服务费用的,10%,其余的由护理保险承担,90%,给付的方式采取实物给付的方式,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只需个人向护理服务的从业机构和护理机构支付,10%,的费用即可,另外的,90%,由护理保险基金拨付给服务的提供机构,超出护理保险法规定限额的部分由服务使用者自行全额承担。,3.,改革与调整,取消了机构护理中对伙食和住宿费用的给付,另一方面增加了对低收入者的补贴,第,1,号被保险人中的低收入群体,、,因没有参加医疗保险而无法参加护理保险的第,2,号被保险人接受居家护理时,免费,在接受机构护理时需要承担一定费用,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给付方式,3.,改革与调整,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介护制度涉及的主体,2.,被护理者的评级标准与享受的照护等级,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介护制度涉及的主体,3,、保险者,护理调查员或家庭医师,护理认定审查会,市区町村,中央政府,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介护制度涉及的主体,4.,服务提供者,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5.,介护制度流程,介护制度涉及的主体,含义,培训理念,对象与学制,课程设置,持证,上岗,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护理人员的培训,1.,“,介护士,”,的含义和培训机制,2.,对介护服务的相关改革和调整,2005,年第一次改革,2008,年第二次改革,2012,年第三次改革,在日本,由于,老龄化,人口的急剧增加,病人,对,生活照顾人员,即介护福利士的需求也随之大量增加。,介护福利士,是,介于,临床护理和传统,的家庭,照顾之间的、接受,专业理论,技术培训并,通过国家资格考试,注册,的,一类护理人员,主要就职于社会福利部门。,在日本,社会福利,士和介护福 利,士法,中,对介护福利士做如下定义,:,“,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帮助因,身体或,精神上的,障碍,而难以正常起居,者,入浴,、,排泄、进食等,并,对其他照顾,人员和被照顾者进行相关指导工作的专业人员,”,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护理人员的培训,1.,“,介护士,”,的含义和培训机制,含义,学校强调,每个学员要树立,“,敬天爱人,”,的,精神,。,通过,理论,学习,让,每一个学员都理解介护的基本,理念:尊重,人的尊严,,支援自立,生活,援助自我实现,实现正常人的,生活,整体,介,护,通过实习,,亲身体验高龄、身体障碍、智能障碍等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服务。,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护理人员的培训,1.,“,介护士,”,的含义和培训机制,培训理念,高中毕业生就读三年制的第一看护科,初中毕业生(或者准护士资格)就读两年制的第二看护科,高中毕业生就读两年学制的儿童福利科,高中毕业生就读三年制的医疗福利秘书科,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护理人员的培训,1.,“,介护士,”,的含义和培训机制,对象与学制,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护理人员的培训,1.,“,介护士,”,的含义和培训机制,课程设置(,2000,年),全日制,福利科的课程设置由,4,个模块组成,:,(,1,)基础,科目包括伦理学,、,心理学、法学、,教育学、生物学等,8,门课程。,(,2,),专业,科目包括社会福利概论,、老年人,福利,论,、,障碍,者福利论、,社会福利,援助技术、健康老年人和障碍者心理、医学,常识、,精神,保健,、介护概论及介护技术等,17,门课程。,(,3,)实习,分介护,实习(,450,个学时)和实习指导(,90,个学时),。,(,4,)特别,课程科目,包括急救,看护、家族病理、临床心理学、生活与环境等,7,门课程,共,16001800,个课时,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护理人员的培训,1.,“,介护士,”,的含义和培训机制,课程设置(,2011,年),在日本,所有培训的介护士最后都要经过全国的统一考试,取得国家资格证书后才可以从事介护工作。该工作在日本被人们认为是崇高的、收入处在中上水平、相当稳定的职业。日本至今已培养了专职介护员,50,万名,并且每年有,5,万名以上的介护员诞生。,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护理人员的培训,1.,“,介护士,”,的含义和培训机制,持证上岗,2005,年,介护士服务内容的改革,2008,年,人员工资和监管体系的改革,2012,年,居家养老服务和介护人才培养的改革,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护理人员的培训,2.,与介护服务相关的改革和调整,创设新型照护服务,满足高龄老人的照护需求,改革前,护理保险服务只有,“,居家服务,”,和,“,设施服务,”,两大类型。为应对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独居家庭及失智症高龄者的增加,让需要照护者可以在原社区中接受服务,改革新增加了,“,社区紧密型服务,”,、,“,护理预防服务,”,、,“,社区紧密型护理预防服务,”,三种新类型。,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护理人员的培训,2.,与介护服务相关的改革和调整,2005,年改革,重要背景:,2007 年日本最大的民间访问介护公司 COMSN由于涉嫌违法经营受到有关部门查处,最终导致该公司于当年倒闭。该公司职员多达 24000 余人,在日本各地拥有指定事业所 2081 处,其中访问介护事业所 1110 处。该事件对日本社会尤其是介护福祉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它的倒闭,既说明企业遵守职业伦理的重要性,也暴露了日本介护福祉行业存在的产业构造方面的问题。,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护理人员的培训,2.,与介护服务相关的改革和调整,2008,年改革,2008年5月日本国会通过了介护保险法部分修改法案,决定在 2009 年-2011 年第四个护理保险计划实施期间,,1.,适当调高护理保险报酬的标准,改善护理从业者的待遇,提高护理职工的工资水平。(这一部分在,2012,年第三次改革中仍是改革重点),2.,改善服务人才短缺的情况,3.,为防止介护从业者的违规违法行为以及由于不当竞争导致,利用者,利益受损情况的发生,政府又采取了加强对服务业者的监督和管理等措施。,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护理人员的培训,2.,与介护服务相关的改革和调整,2008,年改革,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护理人员的培训,2.,与介护服务相关的改革和调整,2008,年改革,护理报酬历次修订情况,年份,护理报酬整体变化,内部结构调整,2000,2003,下调,2.3%,居家增加,0.1%,,设施减少,4%,2006,下调,2.4%,居家,轻度减少,5%,,中重度增加,4%,,设施减少,4%,2009,上调,3.0%,居家增加,1.7%,,设备增加,1.3%,2012,上调,1.2%,居家增加,1.0%,,设备增加,0.2%,2014,上调,0.63%,2015,下调,2.27,人员待遇增加,1.65%,,地域结合增加,0.56%,,设施减少,4.48%,强化行业监管:在此,之后,日本政府强化了地方政府及NPO 对照护服务事业者的第三者委员会指导监督。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是订立评鉴标准,建构委外单位可能自我评鉴的体系。二是确保监督的有效性,通过广泛多样人员评鉴的委外单位业务,以降低监督成本。三是通过相互牵制作用建构监督制度。日本政府试图通过这些措施尽可能消除,“,照护服务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监管缺失问题。,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护理人员的培训,2.,与介护服务相关的改革和调整,2008,年改革,强化介护行业监管对中国的启示:社会福利,社会化是我国社会福利 制度发展的大趋势,随着社会化程度的加深,福利 供给的主体逐步走向多元化,。照护,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的前提是监察体系的建设与落实。监察体系一方 面可以加强照护服务质量的控制,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服务供给主体出现不法行为。当然,福利供给主体的多元化需要政府角色功能与权责重新进行调整,以及政府有福利服务的提供者转换为政策的规划者与参与主体的监督者。,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护理人员的培训,2.,与介护服务相关的改革和调整,2008,年改革,此次,修订的重点是充实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提倡开发预防养老服务、医疗与照护服务的互联、确保养老服务人才数量等4个方面。,二、介护制度的具体内容,护理人员的培训,2.,与介护服务相关的改革和调整,2012,年改革,3月11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内阁面向2012年的介护保险制度改革提出的介护保险法(修正案),在内阁会议上获得通过。为了提供给居家老人更好的服务并抑制保险费的增加,各级政府全面启动了24小时居家访问这项新服务。,三、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过程梳理,1.,介护保险制度改革的背景,护理服务供给不足,护理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护理保险财政负担日趋加重,政府监管不力,医疗,保险、介护保险和社会福利互不衔接、相互重叠,从业人员素质低、人才流失严重,三、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过程梳理,1.,介护保险制度改革的背景,护理服务供给不足,1996,年预测需要护理的人数,实际评定的需要护理的人数,护理需求结构发生变化,重度护理需求增长放缓,而轻度护理需求快速上升,护理保险财政负担日趋加重,护理保险费总支出,第,1,类被保险人每月缴纳的保费,三、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过程梳理,1.,介护保险制度改革的背景,政府监管不力,医疗,保险、介护保险和社会福利互不衔接、相互重叠,从业人员素质低、人才流失严重,日本护理保险制度注重护理服务的公平、质量和效率,注重提供服务的多元化和市场化,但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政府的监管。特别是,2007,年,“,CO M SN,”,不法申请给付事件对日本加强护理保险制度发展的监管敲响了警钟。,此外,诸如由于过分医疗保险、护理保险和福利事业的界限造成的医疗保险、护理保险和福利事业提供的服务互不衔接、相互重叠的问题;由于设施相对落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信息公开度不高等,民众对服务质量普遍不满;以及由于待遇水平较低、劳动环境较差,护理从业人员离职率高、人才流失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三、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过程梳理,2.,介护保险制度改革过程的梳理,四、制度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1.,制度取得的成绩,社会福利、家庭照护,分级机制和定期评定机制保证了公平,确保资金使用效率,介,护保险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选择,市场化机制提高了服务质量,政策受益者不断增加,国民感到照护负担减轻,国家保险项目,居家护理服务公司数量,政策受益者数量,四、制度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2.,制度当前面临的挑战,介护保险是否应当维持现状,即基于年龄而不是根据需要,人们对机构照护的需求过于旺盛,居家照护需求没有被充分激发,照护管理人(,Care Manager,)工作重要,但他们的报酬不够合理、培训尚需完善、利益冲突问题需要解决,介护保险的可持续性问题保留,政府需要提高税率,or,增加保费,or,提高共担比例,or,减少给付,介护保险由政府提供,把诸如商业保险在内的其它主体,拒之门外,四、制度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3.,未来的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