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历了三年半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观察,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三、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物体的运动”“声音的世界”“电”“岩石和矿产”和“太阳、地球和月球”、“科学擂台:交通信号灯模型大比拼”六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本册教材以“运动”为主线,通过与运动有关的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开始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的世界,从而为下学期学习“变化的世界”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气、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找出变化规律。
2、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或实验结果;愿意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的体验;能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的完成设计任务。
3、能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变化的现象和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六、基本措施:
1、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措施
(1)、对个别学生(突出的优秀生、学习困难生、落课的学生)加强辅导。
(2)、注意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
(3)、要灵活恰当地选择运用教法,有效地运用教具和演示实验,恰到好处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4)、要讲求效果。做到精讲多练,短时高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
(5)、作业或单元测验要求做到及时批改,信息及时反馈,作业数量、难易程度要正确控制。
(6)、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7)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主题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社会性获得良性发展。
(8)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2、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挖掘“闪光点”,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
(2)因材施教,激发后进生的求知欲。
(3)课后充分发挥“小教师”的作用,因人制宜,搞好帮教。
(4)要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5)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配合。
七、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完成情况
1
位置和运动
2
1
运动的方式
2
2
生命在于运动
2
2
运动的快慢
2
3
运动和力
2
3
运动物体的能量
2
4
声音的产生
2
4
声音的传播
2
5
声音的高低强弱
2
6
怎样听到声音
2
7
噪声污染
2
8
电在我家
2
9
让灯泡亮起来
2
10
导体和绝缘体
2
11
安全用电
2
12
期中测试
1
13
认识岩石
2
14
矿物
2
15
金属的来历
2
16
保护矿产资源
2
17
太阳与影子
2
18
地球的开关
2
19
海陆分布
2
20
美丽的月球
2
21
交通信号灯模型大比拼(一)
1
21
交通信号灯模型大比拼(二)
1
22
期末复习
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