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选择题02《交流电变压器》
【命题导航】
命题点一 交变电流产生及变化规律
命题点二 交流电有效值的计算
命题点三 理想变压器原理及应用
命题点四 理想变压器动态分析
命题点五 两种特殊变压器模型
命题点六 远距离输电
【高考解码】
命题点一 交变电流产生及变化规律
1.(单选)小型手摇发电机线圈共有N匝,每匝可简化为矩形线圈abcd,磁极间的磁场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线圈中心轴OO′,线圈绕OO′匀速转动,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边和cd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都为E0,该发电机外接负载电阻,则( )
A.当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时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B.线圈从中性面位置转过180°过程中,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量为零
C.线圈转动过程中电动势的有效值为NE0
D.线圈转动过程中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NE0
2.(多选)(2018年全国Ⅲ卷)如图(a),在同一平面内固定有一长直导线PQ和一导线框R,R在PQ的右侧。导线PQ中通有正弦交流电流i,i的变化如图(b)所示,规定从Q到P为电流的正方向。导线框R中的感应电动势( )
A.在时为零 B.在时改变方向
C.在时最大,且沿顺时针方向 D.在时最大,且沿顺时针方向
3.(多选)(2017·天津卷)在匀强磁场中,一个100匝的闭合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感线垂直的固定轴匀速转动,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按图示正弦规律变化。设线圈总电阻为2 Ω,则( )
A.t=0时,线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线 B.t=1 s时,线圈中的电流改变方向
C.t=1.5 s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D.一个周期内,线圈产生的热量为
4.(多选)(2016·全国卷Ⅲ)如图所示,M为半圆形导线框,圆心为OM;N是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导线框,圆心为ON;两导线框在同一竖直面(纸面)内;两圆弧半径相等;过直线OMON的水平面上方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现使线框M、N在t=0时从图示位置开始,分别绕垂直于纸面、且过OM和ON的轴,以相同的周期T逆时针匀速转动,则( )
A.两导线框中均会产生正弦交流电
B.两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周期都等于T
C.在t=时,两导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
D.两导线框的电阻相等时,两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也相等
5.(多选)如图所示,线圈ABCD匝数n=10,面积S=0.4 m2,边界MN(与线圈的AB边重合)右侧存在磁感应强度B= T的匀强磁场,若线圈从图示位置开始绕AB边以ω=10π 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产生的是正弦交流电 B.线圈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为80 V
C.线圈转动 s时瞬时感应电动势为40 V D.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40 V
命题点二 交流电有效值的计算
1.(单选)(2018年全国Ⅲ卷)一电阻接到方波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方;若该电阻接到正弦交变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正。该电阻上电压的峰值为u0,周期为T,如图所示。则Q方: Q正等于( )
A. B. C.1:2 D.2:1
2.(单选)阻值为R的电炉丝通以大小为I的恒定电流时其电功率为P,当把它接在某正弦交流电源两端时其电功率也为P.则该交流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 )
A.IR B.IR C.IR D.2IR
3.(单选)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与电阻R2串联接在交变电源上,且R1=R2=10 Ω,正弦交流电的表达式为u=20sin 100πt(V),R1和理想二极管D(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并联,则R2上的电功率为( )
A.10 W B.15 W C.25 W D.30 W
4.(单选)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D为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R1=30 Ω,R2=60 Ω,R3=10 Ω.在MN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时,R3两端理想电压表的读数大约是( )
A.3 V B.3.5 V C.4 V D.5 V
5.(多选)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单匝线圈abcd,电阻为r,外电路的电阻为R,ab的中点和cd的中点的连线OO′恰好位于匀强磁场的边界线上,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若线圈从图示位置开始,以角速度ω绕OO′轴匀速转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示位置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为Em=BL2ω
B.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BL2ωsin ωt
C.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180°的过程中,流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q=
D.线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Q=
命题点三 理想变压器原理及应用
1.(多选)(2020·新课标Ⅲ)在图(a)所示的交流电路中,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1、R2、R3均为固定电阻,R2=10,R3=20,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已知电阻R2中电流i2随时间t变化的正弦曲线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
C.电流表的示数为1.0A D.变压器传输的电功率为15.0W
2.(单选)(2020·山东卷)图甲中的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22:3,输入端a、b所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灯泡L的电阻恒为15 Ω,额定电压为24 V。定值电阻R1=10 Ω、R2=5 Ω, 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10 Ω。为使灯泡正常工作,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应调节为( )
A.1 Ω B.5 Ω C.6 Ω D.8 Ω
3.(单选)(2019·江苏卷)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当输入电压增加20 V时,输出电压( )
A.降低2 V B.增加2 V C.降低200 V D.增加200 V
4.(单选)(2016·全国卷Ⅰ)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3 Ω、1 Ω 和4 Ω,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
A.2 B.3 C.4 D.5
5.(多选)(2016·全国卷Ⅲ)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a和B.当输入电压U为灯泡额定电压的10倍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副线圈匝数比为9∶1 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9
C.此时a和b的电功率之比为9∶1 D.此时a和b的电功率之比为1∶9
命题点四 理想变压器动态分析
1.(单选)(2018年天津卷)教学用发电机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利用该发电机(内阻可忽略)通过理想变压器向定值电阻R供电,电路如图所示,理想交流电流表A、理想交流电压表V的读数分别为I、U,R消耗的功率为P。若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则( )
A.R消耗的功率变为 B.电压表V的读数变为
C.电流表A的读数变为2I D.通过R的交变电流频率不变
2.(单选)(2016·四川卷)如图所示,接在家庭电路上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给小灯泡L供电,如果将原、副线圈减少相同匝数,其他条件不变,则( )
A.小灯泡变亮 B.小灯泡变暗
C.原、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比值不变 D.通过原、副线圈电流的比值不变
3.(多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0∶1,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L1和L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流电压的频率为50 Hz B.电压表的示数为11 V
C.当照射R的光强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若L1的灯丝烧断后,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小
4.(单选)如图甲为理想变压器的示意图,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t为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热敏电阻,R1为定值电阻.若发电机向原线圈输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输入变压器原线圈的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6sin 50πt V
B.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4∶1
C.t=0.01 s时,发电机的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
D.Rt温度升高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小
5.(单选)如图甲所示,一个电阻不计、边长为1 m的正方形单匝线圈被固定,正方形线圈内有一磁场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将线圈的两端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开关闭合,副线圈接有定值电阻R0和磁敏电阻GMR(GMR的阻值随所处空间磁场的增大而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的有效值为2 V
B.若使电阻R0消耗的功率增大,则滑动触头P需上移
C.当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副线圈中电流增大
D.当GMR处的磁场增强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
命题点五 两种特殊变压器模型
1.(单选)(2020·江苏卷)电流互感器是一种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变压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原线圈匝数较少,串联在电路中,副线圈匝数较多,两端接在电流表上。则电流互感器( )
A.是一种降压变压器 B.能测量直流电路的电流
C.原、副线圈电流的频率不同 D.副线圈的电流小于原线圈的电流
2.(多选)在家庭电路中,为了安全,一般在电能表后面的电路中安装一个漏电开关,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甲线圈两端与脱扣开关控制器相连,乙线圈由两条电线采取双线法绕制,并与甲线圈绕在同一个矩形硅钢片组成的铁芯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用户用电正常时,甲线圈两端没有电压,脱扣开关接通
B.当用户用电正常时,甲线圈两端有电压,脱扣开关接通
C.当用户发生漏电时,甲线圈两端没有电压,脱扣开关断开
D.当用户发生漏电时,甲线圈两端有电压,脱扣开关断开
3.(单选)(2016·江苏卷)一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环形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将其接在a、b间作为原线圈.通过滑动触头取该线圈的一部分,接在c、d间作为副线圈.在a、b间输入电压为U1的交变电流时,c、d间的输出电压为U2,在将滑动触头从M点顺时针旋转到N点的过程中( )
A.U2>U1,U2降低 B.U2>U1,U2升高 C.U2<U1,U2降低 D.U2<U1,U2升高
4.(单选)如图所示的调压器,滑动触头P和Q都可以调节,在输入交变电压一定的条件下,要使输出电压增大,输入电流增大,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Q不动,P向下移动 B.Q不动,P向上移动
C.P不动,Q向上移动 D.P不动,Q向下移动
5.(多选)某50 Hz的钳形电流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通有交流电的导线从环形铁芯的中间穿过时,与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相连的电表指针会发生偏转.不考虑铁芯的漏磁及各种能量损耗,已知n2=1 000 匝,当用该表测50 Hz交流电时( )
A.电流表G中通过的是交变电流
B.若G中通过的电流为50 mA,则导线中的被测电流为50 A
C.若导线中通过的是10 A矩形脉冲交流电,G中通过的电流是10 mA
D.当用该表测量400 Hz的电流时,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命题点六 远距离输电
1.(多选)(2020·新课标Ⅱ)特高压输电可使输送中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大幅降低。我国已成功掌握并实际应用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假设从A处采用550 kV的超高压向B处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P,到达B处时电压下降了∆U。在保持A处输送的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改用1 100 kV特高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变为∆P′,到达B处时电压下降了∆U′。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 )
A.∆P′=∆P B.∆P′=∆P C.∆U′=∆U D.∆U′=∆U
2.(单选)(2020·浙江卷)如图所示,某小型水电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电机的电压,经变压器升压后向远处输电,输电线总电阻,在用户端用降压变压器把电压降为。已知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假设两个变压器均是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机输出的电流 B.输电线上的电流
C.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 D.用户得到的电流
3.(单选)(2018年江苏卷)采用220 kV高压向远方的城市输电.当输送功率一定时,为使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减小为原来的,输电电压应变为( )
A.55 kV B.110 kV C.440 kV D.880 kV
4.(单选)图甲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理想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 000,理想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 000∶1,输电线的总电阻为1 000 Ω,若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如图乙所示,用户端电压为220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输电线中的电流为3 A B.电站输出的功率为7 500 kW
C.输电线路损耗功率为90 kW D.用户端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 Hz
5.(多选)远距离输电线路简化如图所示,电厂输送电功率不变,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图中标示了电压和电流,其中输电线总电阻为R,则( )
A.I2< B.输电线损失的电功率为
C.提高输送电压U2,则输电线电流I2增大 D.电厂输送电功率为U2I2
第 9 页 /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