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实验十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 (2020·江苏盐城市期末)某兴趣小组想要测量某型号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 为了粗测电池电动势,他们用多用电表直流电压挡进行测量,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
A. 红表笔接电池正极,用小量程试触
B. 黑表笔接电池正极,用小量程试触
C. 黑表笔接电池正极,用大量程试触
D. 红表笔接电池正极,用大量程试触
(2) 为了更精确测量,他们选择了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连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的滑动变阻器没有连接好,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图连接完整,并使滑动变阻器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甲
(3) 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纸上进行描点,如图乙所示.根据U-I图线,可得该电池的内阻为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乙
2. (2020·天津卷)某实验小组选用以下器材测定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
A. 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为3 kΩ)
B. 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为1 Ω)
C. 滑动变阻器(0~20 Ω,额定电流1 A)
D. 待测电池组(电动势约为3 V,内阻约为1 Ω)
E. 开关、导线若干
(1) 该小组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经仔细检查,发现电路中有一条导线连接不当,这条导线对应的编号是________.
(2) 改正这条导线的连接后开始实验,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填“a”或者“b”)端.
(3) 实验中发现调节滑动变阻器时,电流表读数变化明显但电压表读数变化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电池组负极和开关之间串联一个阻值为5 Ω的电阻,之后该小组得到了几组电压表读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读数I,并作出U-I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2020·江苏启东中学期末)用如图所示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保护电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 电流表(量程0.6 A、3 A)
B. 电压表(量程3 V、15 V)
C. 定值电阻(阻值1 Ω、额定功率5 W)
D. 定值电阻(阻值10 Ω、额定功率10 W)
E.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Ω、额定电流2 A)
F.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 Ω、额定电流1 A)
(1) 要正确完成实验,R0应选择________Ω的定值电阻,应选择阻值范围是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
(2) 一位同学测得的六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5
6
电流I/A
0.12
0.20
0.31
0.32
0.50
0.57
电压U/V
1.37
1.32
1.24
1.18
1.10
1.05
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作出U-I图线.
(3) 根据图线求出电池的的内阻r=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导致该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20·苏州市高三开学考试)某同学要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A. 干电池E(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约为1.0 Ω)
B. 电流表A1(满偏电流为1.5 mA、内阻RA1=20 Ω)
C. 电流表A2(量程为0~0.3 A、内阻约为0.1 Ω)
D.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
E.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0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 A)
F. 定值电阻R3=980 Ω
G. 定值电阻R4=4 Ω
H. 开关S、导线若干
(1)为了方便且能较精确地进行测量,其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1”或“R2”).
(2)实验室没有准备电压表,要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应选用电流表___(填“A1”或“A2”)与定值电阻________(填“R3”或“R4”)串联使用,改装后的电压表的量程为________V,其示数即为U.
(3) 实验中为了保护待测干电池、方便测量,可以将待测干电池与定值电阻________(填“R3”或“R4”)串联作为“等效电源”来处理.
(4)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等效电源”的U-I图像如图所示,可知待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 (2020·泰州中学)要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E(小于3 V)和内阻r(约1 Ω),现有下列器材:电压表V(0~3 V~15 V)、电阻箱(0~999.9 Ω)、定值电阻R0=2 Ω、开关和导线.某实验小组根据所给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
甲 乙
(1) A同学调节电阻箱阻值R,读出对应的电压表读数U,得到两组数据:R1=2.0 Ω时U1=2.24 V;R2=4.0 Ω时U2=2.40 V.由这两组数据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为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B同学计划用作图法处理数据,他调节电阻箱阻值R,得出了若干组数据,并描点连线得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图线纵坐标表示电压表读数的倒数,图线的横坐标表示.若所得图线的斜率为k,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为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内阻r=________.(用k和b表示)
6. (2020·辅仁高中)测定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如图甲所示,MN为一段粗细均匀、电阻率较大的电阻丝,定值电阻R0=1.0Ω.调节滑片P,记录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及对应的PN长度x,绘制了U-I图像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 由图乙求得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
(2) 实验中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电动势测量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真实值.
(3) 根据实验数据可绘出-x图像,如图丙所示.图像斜率为k,电阻丝横截面积为S,可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ρ=________,电表内阻对电阻率的测量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