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2022北京高二(上)期末化学汇编:化学反应的限度.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582889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2北京高二(上)期末化学汇编:化学反应的限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2022北京高二(上)期末化学汇编:化学反应的限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2北京高二(上)期末化学汇编 化学反应的限度 一、单选题 1.(2022·北京市怀柔区教科研中心高二期末)将5 mL0.1 mol/LKI溶液与1 mL0.1 mol/LFeCl3溶液混合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系中有10-4 molFe2+ B.往体系中滴加少量氯水后振荡,平衡正向移动 C.往体系中加入少量FeCl3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D.往体系中加入2 mLCCl4萃取分液后,在水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 2.(2022·北京朝阳·高二期末)以[Cu(H2O)4]2+(蓝)+4Cl−[CuCl4]2−(黄)+4H2O    ΔH>0为例,探究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取相同浓度的CuCl2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分析 A 观察溶液为绿色 [Cu(H2O)4]2+和[CuCl4]2−同时存在 B 升高温度,溶液变为黄绿色 平衡正移,[CuCl4]2−的浓度增大 C 加几滴AgNO3溶液,静置,上层清液为蓝色 平衡逆移,[CuCl4]2−的浓度减小 D 加少量Zn片,静置,上层清液为浅黄绿色 平衡正移,[CuCl4]2−的浓度增大 A.A B.B C.C D.D 3.(2022·北京丰台·高二期末)反应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变为原来的倍,增大为原来的2倍 4.(2022·北京昌平·高二期末)298 K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298 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C.往平衡体系中加入Pb后,c(Pb2+)增大 D.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Cl2固体后,c(Pb2+)增大 5.(2022·北京市怀柔区教科研中心高二期末)H2S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S(g)⇌2H2(g)+S2(g) ΔH=a kJ·mol-1。向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n(H2S)+n(Ar)=0.1 mol的混合气体(Ar不参与反应),测得不同温度(T1>T2)时H2S的平衡转化率随比值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a<0 B.平衡常数K(X)>K(Z) C.T1温度下,当=1,到达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 D.维持Y点时n(H2S)不变,向容器中充入Ar,H2S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6.(2021·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末)向体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1mol CH4(g)和1.1mol H2O(g)制备H2,反应原理为CH4(g)+H2O(g)CO(g)+3H2(g) =a kJ/mol。在不同温度(Ta、Tb)下测得容器中n(CO)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Ta<Tb B.a>0 C.Ta时,CH4的平衡转化率100% D.Tb时,平衡后再充入1.1mol CH4,平衡常数增大 7.(2021·北京昌平·高二期末)根据给出资料,判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资料: 化学反应 反应速率与参与反应物质的浓度的关系式 ①H2+I2=2HI(气体反应) v=kc(H2)c(I2) ②CO+NO2=CO2+NO v=kc2(NO2) 其中 k 为反应速率常数。A.对于反应①,增大 H2浓度(其他条件不变),反应速率增大 B.对于反应①,增大 I2浓度(其他条件不变),反应速率增大 C.对于反应②,增大 CO 浓度(其他条件不变),反应速率增大 D.对于反应②,增大 NO2浓度(其他条件不变),反应速率增大 8.(2021·北京北京·高二期末)向体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1 mol CH4(g)和1.1molH2O(g)制备H2,反应原理为(正反应吸热)。在不同温度(Ta、Tb)下测得容器中n(CO)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Ta<Tb B.Ta时,CH4的平衡转化率 C.Tb时,平衡时再充入1.1 mol CH4,平衡常数增大 D.Tb时,若改为恒温恒压容器,平衡时n(CO)>0.6mol 9.(2021·北京·高二期末)已知A(s) +B(g)2C(g)  ΔH<0,体系中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C.上述图象中,b点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化学平衡常数K(c)<K(d) 10.(2020·北京·景山学校高二期末)反应3H2(g)+N2(g)2NH3(g)  ΔH<0,达到平衡后,将体系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 1.C 【详解】A.Fe3+与I-反应时物质的量的比是1:1,5 mL0.1 mol/LKI溶液与1 mL0.1 mol/LFeCl3溶液混合发生反应,FeCl3不足量,若其完全发生上述反应,产生Fe2+的物质的量是10-4 mol Fe2+,但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因此体系中反应产生的Fe2+的物质的量小于10-4 mol,A错误; B.由于还原性:I->Fe2+,所以往体系中滴加少量氯水后振荡,溶液中过量的I-被Cl2氧化为I2,c(I-)减小,c(I2)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B错误; C.往体系中加入少量FeCl3固体,溶液中Fe3+浓度增大,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正确; D.往体系中加入2 mLCCl4萃取I2分液后,导致溶液中I2的浓度减小,但化学平衡仍然存在,在水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时,Fe3+与SCN-发生反应使溶液会变红色,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2.D 【详解】A.由[Cu(H2O)4]2+(蓝)+4Cl−[CuCl4]2−(黄)+4H2O ΔH>0可知,[Cu(H2O)4]2+呈现蓝色,[CuCl4]2−呈现黄色,由光学知识可得黄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所以溶液为绿色,是因为[Cu(H2O)4]2+和[CuCl4]2−同时存在,故A正确; B.由[Cu(H2O)4]2+(蓝)+4Cl−[CuCl4]2−(黄)+4H2O ΔH>0可知,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uCl4]2−的浓度增大,溶液变为黄绿色,故B正确; C.由[Cu(H2O)4]2+(蓝)+4Cl−[CuCl4]2−(黄)+4H2O ΔH>0可知,加几滴AgNO3溶液,Cl-与Ag+反应,即Ag++Cl-=AgCl↓,Cl-浓度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uCl4]2−的浓度减小,[Cu(H2O)4]2+浓度增大,上层清液为蓝色,故C正确; D.在CuCl2溶液中加入少量Zn片,会发生Zn置换出Cu,即Cu2++Zn=Zn2++Cu,Cu2+浓度减小,则[Cu(H2O)4]2+、[CuCl4]2−浓度均减小,上层清液为浅黄绿色,故D错误; 答案为D。 3.C 【详解】A.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一氧化氮的转化率增大,由图可知,p2条件下的一氧化氮转化率大于p1,则压强p2大于p1,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一氧化氮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一氧化氮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平衡常数减小,故C正确; D.若平衡不移动,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变为原来的倍时,二氧化氮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变为原来的倍时,二氧化氮的浓度大于原来的2倍,故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种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各种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则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A正确; B.根据图象可知在298 K时反应达到平衡时,c(Pb2+)=0.10 mol/L,c(Sn2+)=0.22 mol/L,所以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B正确; C.Pb是固体,其浓度不变,所以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固体Pb后,c(Pb2+)不变,C错误; D.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Cl2固体后,SnCl2固体电离产生Sn2+,使c(Sn2+)增大,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c(Pb2+)增大,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5.C 【分析】已知T1>T2,可知升高温度H2S的平衡转化率升高,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可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恒容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X点时=1,且n(H2S)+n(Ar)=0.1 mol,H2S的平衡转化率为50%,可计算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及物质的体积分数。 【详解】A.根据 T1>T2,结合图象可知:升高温度H2S的平衡转化率升高,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0,A错误; B.X、Z在同一条温度线上,则二者的化学平衡常数相同,K(X)=K(Z),B错误; C.在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n(H2S)+n(Ar)=0.1 mol,当=1,n(H2S)=0.05 mol,由于H2S的平衡转化率是50%,根据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平衡时n(H2S)=0.025 mol,n(H2)=0.025 mol,n(S2)=0.0125 mol,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则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C正确; D.由于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维持Y点时n(H2S)不变,向容器中充入Ar,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所以H2S的平衡转化率不变,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6.B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温度为Ta时反应先达到平衡,则温度Ta>Tb,故A错误; B.由A选项Ta>Tb,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0,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反应温度为Ta时,Δn(CH4)=Δn(CO)=1.0mol,则甲烷的平衡转化率100%,故C错误; D.平衡常数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由材料可知,反应①的反应速率受H2和I2的浓度影响,二者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A、B正确;反应②的反应速率只受NO2的浓度影响,NO2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C。 8.D 【详解】A.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知,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高的先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图知Ta条件下先达到平衡状态,所以Ta>Tb,A错误; B.由图象可知Ta下,平衡时生成的CO为1mol,根据反应知反应的CH4也是1mol,故CH4的平衡转化率,B错误; 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Tb时,平衡时再充入1.1mol CH4,平衡正向移动但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 D.图中Tb时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导致容器内压强增大,如果改为恒温恒压条件下,与原来相比相当于减小压强,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所以平衡时n(CO)>0.6mol,D正确; 故答案为:D。 9.B 【详解】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逆反应方向移动,A错误; B.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种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各种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B正确; C.根据图象可知:在b点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C的物质的量分数还在增大,说明反应正向进行,未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 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化学平衡常数减小。由于温度:c<d,所以化学平衡常数:K(c)>K(d),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0.D 【详解】反应3H2(g)+N2(g)2NH3(g)  ΔH<0,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物质的内能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由于温度对吸热反应影响更大,所以逆反应速率减小的更多,减小反应速率后,放热方向速率减小的少,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所以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故合理选项是D。 第7页/共7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