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第11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复习
年级: 三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授课教师单位及姓名:
指导教师单位及姓名: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节课学习重点是梳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方法,巩固算理,落实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后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学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已经掌握,还缺乏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整体认识,还需进一步沟通口算和笔算之间、精确计算和估算的关系。因此,本课着力在问题解决中整理与复习,引导学生在会算的基础上,还要会想,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全面思考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困难,形成本课的教学策略:
1.依托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维,从会算到会想:创设市场调查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购买方案。如:购买长跳绳,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怎样购买长跳绳更合理,在确定购买长跳绳方案的过程中,梳理计算的方法和算理,引导学生在会算的基础上,还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2.依托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灵活思维,从会想到想全面: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从会想到想全面也是需要培养的。本课通过创设买篮球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要全面思考,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为学生确定第三种体育用品,奠定方法基础。
二、学习目标
1.梳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方法,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掌握计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发展思维,提升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回顾内容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大家还记得都学了什么吗?
(二)创设情境,梳理知识
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活动一:阳光小学有21个班,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落实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要增添三种体育用品,校长建议先做一个市场小调查,提出一个初步的购买方案,再做决定。
小调查员们和体育老师来到了体育用品商店,走到了跳绳专区。
准备买一种长跳绳,价钱是每根28元,买多少,怎么买更合理呢?
2.生生互动,交流方案
学生提出几种方案:
(1)每个年级一根,至少要买6根,6根需要多少钱?
(2)每个年级可以男生一根,女生一根,每个年级买2根,要买12根。
(3)可以多买一些,作为备用,想买20根。
(4)一个班买两根,男生一根,女生一根,学校共21个班,要买42根。
(5)看到优惠信息,一次买100根,每根优惠3元,所以想买100根。
3.独立解决,完善方案
方案
一
二
三
四
五
数量(根)
6
12
20
42
100
总钱数(元)
4.汇报方案,复习方法
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1)学生作品一:用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解决
(2)学生作品二: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解决
(3)学生作品三: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解决
竖式计算(不进位)
竖式计算(进位)
借助错例,感受估算价值,并在改错的过程中梳理竖式易错点。
借助估算判断 修改错例 正确作品
5.依据实际,形成方案
方案
一
二
三
四
五
数量(根)
6
12
20
42
100
总钱数(元)
168
336
560
1176
2500
通过调查和计算,得出了买长跳绳每种方案需要的钱数,从全员参与和学校实际情况考虑,建议选择第四种方案。
6.回顾算法,梳理知识
(1)回顾笔算乘法
①回顾刚才几种方案的计算过程,28乘12和28乘42,更多的同学用到了竖式,为什么要用竖式呢?
②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研究这个问题的?
学生交流,借助点子图举例研究,以及借助拆分,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解决问题;依据横式,写出竖式,竖式也能记录拆分和计算的过程,从而建立联系。
③梳理笔算的算法和算理
(2)回顾口算乘法
①这个单元除了笔算,我们还学习了口算,口算有哪些内容?和笔算有关系吗?
A借助28乘12的竖式,列举出28×2、28×10和20×10这些算式,体会到口算是笔算的基础。
B列举两位数乘整十数、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算式,例如12×20和130×30这样的算式。
②梳理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小结:通过刚才的回顾,我们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让我们带着这种经验,继续解决问题吧!
(三)巩固应用,提高能力
小调查员们,随着体育老师,又来到了篮球专区。发现有这样几种不同的篮球。
1.活动二:体育老师计划用3500元买60个同样的篮球,可以买哪种篮球?
(1)独立解决
(2)交流汇报
预设两种方案
方案一:有同学认为可以买60个48元的篮球。
方案二:有同学认为可以买60个48元的篮球,也可以买60个58元的篮球。
①同意第一种方案的同学,谁愿意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A 学生作品一:用竖式计算
B 学生作品二:用估算判断
小结:用笔算和估算都解决了可以买48元一个的篮球。
②谁同意第二种方案?
A 学生作品一:用竖式计算
B 学生作品二:用估算判断,引发思考
在交流中,明确把58往大估,看成60,估出的钱数是3600元,3600肯定比实际结果要大,大多少不知道,不能确定3500够不够,这样估不保险。
小结:同学们真会学习,不仅会质疑,会交流,还会借鉴别人的经验,知道了找到一个答案以后,还要接着往下想,这样就能把问题想全了。
③为什么不选择68元一个的篮球?
学生作品:借助估算判断
小结:知道了买48元的和58元的篮球都可以,综合考虑,价格相差不多,在不超过3500元的情况下,选择58元一个的篮球。
过渡:选好了跳绳和篮球,同学们特别想知道,第三种还可以买什么体育用品呢?体育老师掏出手机算了一下剩余的钱数,走到货架前又看了看,心中有了方案,给出了下面的信息。
2.活动三:根据下面这些信息,猜一猜老师的方案。
物品
飞盘
足球
空竹
排球
单价(元)
16
57
27
39
数量(个)
36
45
38
44
(1)解读信息
看懂竖式图和价目表的含义。
(2)独立解决
(3)交流汇报
①学生作品一:估算判断
总钱数是四位数,飞盘的单价和数量都往大估,它的总钱数是三位数,因此排除买飞盘的可能。
②学生作品二:积的个位数判断
总钱数的个位是6,足球的总钱数的个位一定是5,由此排除买足球的可能。
③学生作品三:竖式计算判断
通过竖式计算,确定购买空竹是合理的。
但还要全面思考,通过竖式计算进一步判断,排除买排球的可能。
3.形成推荐方案
通过调查和计算,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经费,得出推荐方案。
物品
跳绳
篮球
空竹
单价(元)
28
58
27
数量
42(根)
60(个)
38(个)
总钱数(元)
1176
3480
1026
小结:回顾我们做小调查员,选择体育用品的过程,同学们用多种方法,得出了判断,既清晰又全面,这样的学习多有意义啊!
(四)总结收获
(五)作业
数学书59页第1题和第2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