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7-2021北京重点区初一(上)期末语文汇编
名篇名句默写章节综合
一.语言运用(共1小题)
1.(2018北京•海淀七年级期末)“飞花令”原是古人行酒令时的文字游戏。吟诗诵文部落借鉴这一游戏举行赛诗会,每场比赛设置一个关键字,选手轮流背诵含有此字的诗句进行比拼。本次指定的字是“雨”,请你写出两句含有“雨”字的诗句。(课外诗歌中有一个不会写的字允许用拼音代替)
甲:两三点雨山前
乙:①
丙:巴山夜雨涨秋池
丁:②
二.默写(共16小题)
2.(2020北京•西城七年级期末)默写。
(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3)作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至今仍能在很多方面给我们当代人以启迪。比如,当我们与人交往却不被别人理解时,我们可以用《论语》中的“① ,不亦君子乎”来劝慰自己;当我们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对照别人的缺点改正自己的不足时,我们可以用《论语》中的“② ,③ ”来指导自己。
3.(2019北京•朝阳七年级期末)默写。
(1)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 ,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5)王夫之认为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 ”这两句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隐含新旧交替的哲理,是“形容景物,绝妙千古”之句。
(6)在常人眼里,雨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了。对于敏感的诗人来说,雨却为他们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你能联想到带有“雨”字的一句古诗是“ ”。(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4.(2019北京•东城七年级期末)默写
(1)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5)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6)《夜雨寄北》一诗中“ ”和“ ”两句体现了诗人李商隐对与“君”未来团聚情景的想象。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里“ , 。”语句对覆盆子果实的形、色、味进行了描写。
5.(2019北京•海淀七年级期末)默写。
(1)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夫君子之行, , 。(诸葛亮《诫子书》)
(3)《<论语>十二章》中表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语句是“ , ”。
6.(2019北京•西城七年级期末)默写。
(1)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3)唐太宗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
孔子所说的“ , ”。
(4)《次北固山下》一诗,在描写景物中,蕴含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7.(2018北京•东城七年级期末)默写。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具体描绘明丽秋景的诗句是: 。
(4)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来说明“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道理。
8.(2018北京•朝阳七年级期末)中国是诗的国度。诵中华诗词,悟古人情思完成问题。
文学社开展以“思乡”为主题的赛诗会,请按要求默写。
(1)乡书何处达 _.(《次北固山下》)
(2)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3)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 , 。”两句写尽了戍边战士绵绵不绝的乡思。
(4)调动积累,写出句含思乡之情的诗句:“ ”。(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9.(2018北京•西城七年级期末)默写: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淫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诫子书》)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
(5)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借“ , ”两句表达了对自己身世之悲和对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10.(2017北京•东城七年级期末)默写。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11.(2017北京•海淀七年级期末)古诗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2)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4)诗人谭嗣同在《潼关》一诗中,借“ , 。”一句表现出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5)古人多喜欢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诗句“ , ”便是如此。
12.(2017北京•西城七年级期末)默写
(1)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古诗词中,诗人们往往借物抒情或借景抒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 ”一句中,借大雁抒发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之情;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 ”一句中,借夕阳表达了游子对家的思念;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句中,借芦笛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13.(2021北京•海淀七年级期末)默写。
(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3) ,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3)借书信对子女予以教诲与劝勉,是古人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北伐途中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八岁的儿子诸葛瞻,“ , ”是“君子之行”的准则,以规正儿子的言行,殷殷教诲中寄予深切期望。
14.(2021北京•西城七年级期末)默写。
(1) ,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
(2)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淫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诫子书》)
(4)《天净沙•秋思》中,马致远用“ ”一句直接道出了游子的心境。
15.(2021北京•朝阳七年级期末)学校的“时空隧道”特刊正在组稿。请你加入编辑部,一起记录过往,展望未来。
设卷首语。
请在语段横线处填写句子,第④空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卷首语
“① ,不舍昼夜。”面对日夜奔流的江河,孔子慨叹时光易逝。
“② ,③ 。”面对残夜将近,春意萌动,王湾在北固山下写下生命哲思。
此刻,你耳畔是否响起许多与时间相关的格言?
“时间是伟大的导师。”
“忘记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
……
此刻,你是否还会忆起其它与时间有关的古诗文?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④ ”
……
奋斗者的每一秒、每一个阶段都是进行时。铭记过去的每一滴汗水、每一份荣光。在最好的年华,打开时间的最佳方式就是向着梦想奋力登攀。
2022,我们一起——
用时间记录坚实的脚步,
让岁月镌刻奋斗的足迹。
16.(2018北京•海淀七年级期末)王国维名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让小莉联想到几首古诗词中的句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① ,断肠人在天涯”借西沉的夕阳抒发了天涯游子之悲;刘禹锡《秋词》中,“② ,③ ”以明丽的秋景来抒写豪迈之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④ ,闻道龙标过五溪”借眼前零落凄哀之景抒飘零伤感之 绪……古代文人们寄情于山川风物,将精神与自然融为一体,成就了千古佳作。
17.(2020北京•朝阳七年级期末)默写。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4)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
参考答案
一.语言运用(共1小题)
1.
【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解答】答案示例:
夜来风雨声;
寒雨连江夜入吴;
渭城朝雨浥轻尘(重点字:浥);
清明时节雨纷纷;
好雨知时节;
白雨跳珠乱入船(重点字:跳);
多少楼台烟雨中。
【点评】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
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二.默写(共16小题)
2.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
(1)秋风萧瑟 (重点字:瑟)
(2)非宁静无以致远
(3)①人不知而不愠 (重点字:愠)②择其善者而从之③其不善者而改之
【点评】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与书写。
3.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逝者如斯夫
(2)不知何处吹芦管(注意“芦”的书写)
(3)影入平羌江水流(注意“羌”的书写)
(4)非淡泊无以明志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渭城朝雨浥轻尘(注意“浥”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4.
【分析】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
【解答】答案:
(1)水何澹澹(重点字:澹)
(2)尚思为国戍轮台(重点字:戍)
(3)不义而富且贵
(4)非宁静无以致远(重点字:致)
(5)我想那缥缈的空中(重点字:缈)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重点字:剪)
(7)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重点字:攒)
【点评】诗文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5.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海日生残夜(注意“生”的书写)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注意“俭”的书写)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6.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何当共剪西窗烛
(2)非宁静无以致远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山岛竦峙(注意“竦峙”的写法);
(2)风正一帆悬;
(3)晴空一鹤排云上(注意“鹤”的写法);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注意“焉”的写法)。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8.
【分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
【解答】答案:
(1)归雁洛阳边(重点字:雁)
(2)夕阳西下
(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重点字:芦)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准确掌握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做到不填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9.
【分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
【解答】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重点字:罔)
(2)险躁则不能治性(重点字:躁)
(3)枯藤老树昏鸦(重点字:罔)
(4)便引诗情到碧霄(重点字:霄)
(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准确掌握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做到不填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10.
【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内容,以及平时的积累与巩固。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
(1)学而不思则罔 (注意“罔”的书写)
(2)随君直到夜郎西 (注意“郎”的书写)
(3)归雁入胡天 (注意“雁”的书写)
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归雁入胡天。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1.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
【解答】答案为:
(1)却话巴山夜雨时(重点字:巴)
(2)夜阑卧听风吹雨(重点字:阑)
(3)便引诗情到碧霄(重点字:霄)
(4)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重点字:嫌)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重点字:望)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别字。
12.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写错字、别字、形似字。
【解答】
(1)东临碣石(重点字:碣石)
(2)何当共剪西窗烛(重点字:烛)
(3)尚思为国戍轮台
(4)我寄愁心与明月 归雁洛阳边 断肠人在天涯 一夜征人尽望乡(重点字:归雁)
评分标准:共(7分),每空(1分),有错即不得分。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13.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便引诗情到碧霄(注意“霄”的书写)
(2)终古高云簇此城
(3)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4.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
(2)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注意“萧瑟”的书写)
(3)险躁则不能治性
(4)断肠人在天涯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5.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逝者如斯夫(注意“斯”的书写)
②海日生残夜
③江春入旧年
④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6.
【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解答】答案:
①夕阳西下;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
③便引诗情到碧霄(重点字:霄);
④杨花落尽子规啼(重点字:啼)。
【点评】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
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17.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
【解答】答案:
(1)归雁洛阳边(注意“雁”的书写)
(2)杨花落尽子规啼 ((注意“杨”的书写)
(3)晴空一鹤排云上 (注意“鹤”的书写)
(4)铁马冰河入梦来
(5)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6)秋风吹散马蹄声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