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2021北京初三(上)期中化学汇编:氧气.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581663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1北京初三(上)期中化学汇编:氧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1北京初三(上)期中化学汇编:氧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1北京初三(上)期中化学汇编 氧气 一、单选题 1.(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九年级期中)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A.木炭 B.硫 C.蜡烛 D.红磷 2.(2021·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九年级期中)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A.闻气味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观察颜色 D.向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3.(2021·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期中)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A.铁丝 B.木炭 C.红磷 D.硫 4.(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九年级期中)做硫粉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所起的作用是 A.增加氧气的含量 B.防止瓶底炸裂 C.吸收生成的物质 D.快速降温 5.(2021·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九年级期中)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气焊 B.作燃料 C.医疗急救 D.火箭助燃剂 6.(2021·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九年级期中)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硫粉 C.红磷 D.铁丝 7.(2021·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九年级期中)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C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D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A.A B.B C.C D.D 8.(2020·北京·垂杨柳中学九年级期中)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硫磺 B.铁丝 C.红磷 D.木炭 9.(2020·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九年级期中)如图,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10.(2020·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九年级期中)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氧化汞氧气+汞 B.镁+氧气氧化镁 C.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11.(2020·北京·垂杨柳中学九年级期中)下列方法能用于鉴别氮气和氧气的是 A.观察颜色 B.闻气味 C.放入燃着的木条 D.加入澄清石灰水 12.(2020·北京市通州区宋庄中学九年级期中)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13.(2020·北京·垂杨柳中学九年级期中)关于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能确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木炭的燃烧越剧烈 D.说明所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都不相同 14.(202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期中)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15.(2020·北京市通州区宋庄中学九年级期中)下列物质分别放入一密闭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难以启开的是(   ) A.木炭 B.红磷 C.蜡烛 D.硫 16.(2019·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二中学九年级期中)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  )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7.(2019·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九年级期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生成物的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发白光 B.该反应放热 C.生成一种无色气体 D.烧杯中的物质是水 18.(2019·北京·临川学校九年级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是清洁燃料 B.液氮用做制冷剂 C.氧气用于气割气焊 D.氮气充于食品袋中防腐 二、科普阅读题 19.(2020·北京实验学校(海淀)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杨骏等,有删改) 即使艳阳高照、天气晴好,有时人们也会出现眼睛刺痛、咳嗽等不良症状。专家认为,这很可能与臭氧(O3)有关。 臭氧原本是大气中自然产生的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微量气体。绝大部分臭氧存在于离地面25公里左右处的大气平流层中,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臭氧量往往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研究人员发现,天空中的臭氧层能吸收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为何它又成了危害健康的污染物? 地表臭氧并非自然产生的,而是由石油产品(如汽油)等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而形成的。强烈的阳光照射会加速这一化学反应。 地表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极为有害,一些易于过敏的人长时间暴露在臭氧含量超过每立方米180微克的环境中,会产生上述不良症状。研究表明,空气中每立方米臭氧含量增加100微克,人的呼吸功能就会减弱3%。对于运动员来说,空气中的臭氧含量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耐力和比赛成绩。 自2013年中国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6种污染物以来,臭氧便成为一些城市夏季空气质量“超标日”的首要污染物。下图为某地夏季某日昼时(7:00~18:00)臭氧、二氧化氮(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方框中用图示表示1个臭氧分子的微观构成。____ (2)地表空气中的臭氧是由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直接转化生成的。 (3)如上图,某地夏季某日昼时,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8:00~10:00          B 10:00~12:00        C 12:00~14:00 D 14:00~16:0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臭氧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B 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 C 地表空气中臭氧的含量与天气阴晴无关 D 空气中臭氧浓度不同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5)为了减少臭氧污染,请你向市民提出一条生活中可行的倡议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20.(2020·北京·临川学校九年级期中)用下图所示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 (1)实验1中,可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2中,可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放热。验证木炭燃烧后的生成物,需向集气瓶内倒入________。 21.(2020·北京实验学校(海淀)九年级期中)人们在火药研制的基础上,创造了烟雾弹。烟雾弹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可以掩藏行踪。请写出一种可以作为烟雾弹主要成分的物质:________。 22.(2019·北京·临川学校九年级期中)空气是最常见、最普通的物质之一。 (1)医疗急救常用到氧气,其原因是_____。 (2)人们常将木炭用于烧烤,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其原因是_____。 (3) 氮气可以用作保护气,原因是_____. 四、实验题 23.(2021·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九年级期中)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步骤 Ⅰ.点燃酒精灯,打开K,通入充足的氧气 Ⅱ.反应结束,停止通气,关闭K…… (1)A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2)关闭K后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a.熄灭酒精灯                 b.将导管从石灰水中移出 24.(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九年级期中)用下图所示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 (1)实验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 (2)若要说明实验1中有新物质生成,应采取的后续操作是_______。 (3)实验2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说明反应产生新物质的现象是__________。 (4)实验2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实验3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5.(2020·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九年级期中)根据下图所示研究氧气的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式为_______。 (2)图 2 实验中观察到细铁丝剧烈燃烧、放出热量、 _______、 _______。 (3)图 1 液体的作用是 _______。 (4)同学们在实验时发现另外一些燃烧实验也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其作用各不相同。 试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① 实验 A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_______。 ② 实验 B 中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   _______;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_______,量筒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选项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选项正确;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选项错误;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白烟,选项错误; 故选B。 2.B 【详解】 A、空气、氧气均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选项A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中,木条燃烧更旺,在装空气中的集气瓶中燃烧一段时间后会熄灭,可以鉴别,选项B正确; C、空气、氧气均没有颜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选项C错误; D、氧气和空气均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选项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 A、铁丝在氧气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A选项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分析】 根据硫和氧气反应的生成物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 【详解】 硫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由于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因此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可以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故选:C。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实验中水的作用,既要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又要理解化学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5.B 【详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气焊,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符合题意; C、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光、放热,没有白烟,故错误; B、硫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没有白烟,故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正确; D、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易燃烧是因为反应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不同,所以B错误。故选B. 8.B 【详解】 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B正确;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有白色固体产生,故C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集气瓶中压强增大,充气气球体积缩小,气球内气体压强也增大,红墨水向左移,D项正确。 答案:D。 10.B 【详解】 A、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生成物是两种物质,既不属于氧化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生成物是两种物质,既不属于氧化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11.C 【详解】 A、氮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气体,不能通过观察颜色区分二者,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氮气和氧气都是无气味的气体,不能通过闻气味区分二者,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放入其中会熄灭,氧气具有助燃性,燃着的木条放入其中燃烧更旺,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氮气和氧气都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不能通过澄清石灰水区分二者,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氧气和氮气的鉴别,利用二者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区分。 12.C 【详解】 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使燃着的的木条熄灭。符合要求。 ②氧气有助燃性,可使木条燃烧地更旺,不符合要求。 ③空气中含部分氧气,可使木条继续燃烧。不符合要求。 ④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使燃着的的木条熄灭。符合要求。所以应选C项。 13.C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错误;B、不能确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C、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木炭的燃烧越剧烈,故选项正确;D、不能说明所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都不相同,故选项错误。故选C。 14.C 【详解】 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气体不会产生白烟,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 、Fe在Ⅰ中生成四氧化三铁、Ⅱ中生成三氧化二铁,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两者都是放热的反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B 【详解】 试题分析:物质放入一密闭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难以启开,是因为瓶内氧气被消耗而且没有产生气体物质,木炭燃烧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产生;硫燃烧有二氧化硫产生,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选B。 考点:木炭、硫、蜡烛、磷在氧气中燃烧。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注意瓶内氧气被消耗而且没有产生气体物质,否则瓶内气压变化不大,瓶塞不会出现难以启开的现象。 16.D 【分析】 鉴别不同物质时,所选择的用品或药品一定要适当,现象明显,操作尽量要简便。燃着的木条在三瓶气体中会有不同的现象,虽然带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复燃,但是会在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熄灭,因为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够高;三种气体都不会与水发生明显现象;三种气体都是无味的,所以通过闻味的方法无法鉴别。 【详解】 A、因为三种气体都没有气味,用闻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此项错误;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三种气体均不能产生明显现象,故此项错误; C、因为三种气体都没有颜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此项错误;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使燃着的木条剧烈燃烧的是氧气,没有变化的是空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现象明显不同,方法简单,故此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鉴别物质时要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选择适当的用品,通过明显的现象鉴别出来。 17.D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该选项说法正确;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该选项说法正确; C、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即烧杯中的物质是澄清石灰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8.B 【详解】 A.氢气是清洁燃料,利用的是可燃性,是化学性质,错误; B.液氮由液态变为气态是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故用做制冷剂,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正确;C.氧气用于气割气焊,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错误; D.氮气充于食品袋中防腐,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错误。故选B。 19.          氮氧化物(或二氧化氮)和氧气     D     BD     少开私家车 【详解】 (1)臭氧分子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1个臭氧分子的微观构成是:; (2)地表空气中的臭氧是由氮氧化物(或二氧化氮)和氧气直接转化生成的; (3)根由图象中的数据可知,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段是D; (4)A、臭氧原本是大气中自然产生的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微量气体,故A错误; B、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故B正确; C.地表空气中臭氧的含量与天气阴晴有关,故C错误; D.空气中臭氧浓度不同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BD; (5)为了减少臭氧污染,向市民提出一条生活中可行的提倡少开私家车。 20.     生成黑色固体          发出白光     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详解】 (1)实验1中,可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2中,可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所以验证木炭燃烧后的生成物,需向集气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21.红磷(或磷、白磷、P) 【详解】 红磷或白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可以用作烟雾弹。 22.     氧气可供给呼吸     C+O2CO2     氧气浓度不同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详解】 (1)医疗急救常用到氧气,其原因是氧气可供给呼吸。故填:氧气可供给呼吸。 (2)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O2;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其原因是氧气浓度不同。故填:C+O2CO2;氧气浓度不同。 (3) 氮气可以用作保护气,原因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填: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23.(1)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2)ba 【分析】 (1)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中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2)实验结束,应该先撤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澄清的石灰水倒吸,炸裂球形干燥器,所以关闭K后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a。 24.(1)     发出白光,放热。     (2)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新物质生成。 (3)          生成黑色固体 (4)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5)          化合反应 【分析】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说明有新物质生成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要说明实验1中有新物质生成,应采取的后续操作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说明反应产生新物质的现象是生成黑色固体。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5)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为化合反应。 【点睛】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25.          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     验证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快速降温     测量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详解】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 (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图1液体的作用是验证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4)①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故实验A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② 实验 B 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热,故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快速降温;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冷却至室温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故量筒中水的作用是测量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12 / 1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