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教材精创】2-1-电解质的电离-练习(解析版).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9581656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精创】2-1-电解质的电离-练习(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教材精创】2-1-电解质的电离-练习(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1 电解质的电离 练习(解析版)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二氧化氮   B.蔗糖   C.铜   D.硝酸钾 【答案】D 【解析】二氧化氮和蔗糖不属于酸、碱、盐所以为非电解质;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硝酸钾属于盐,所以是电解质。 2.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左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右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Cl是非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答案】C 【解析】NaCl属于盐,所以是电解质,A错误。NaCl溶液是混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B错误;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电离为可以移动的离子使溶液导电,C正确;氯化钠溶于水是氯化钠发生了电离,水的电离实际很微弱,D错误。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 B.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C.能电离出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是盐 D.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答案】D 【解析】酸、碱、盐是从电离角度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电离时只要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就是盐。所以A、B项说有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就是酸、碱,显然错误,应该强调全部;C项说法不够准确,因为有些盐还能电离出H+、OH-等。 4.对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能导电的物质 B.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 C.NaCl是电解质故NaCl晶体能导电 D.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气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答案】D 【解析】电解质首先必须是化合物,所以A项说是物质就错误了;氯化钠电离是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的,与是否有电流无关,B错误;氯化钠固体中离子不能移动,所以不导电,C错误;HCl是电解质溶于水电离为氢离子和氯离子,溶液导电,气态氯化氢中存在的只有氯化氢分子,所以不导电,D正确。 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H2SO4===H+SO B.Ca(OH)2===Ca2++(OH) C.AlCl3===Al+3+3Cl- D.Al2(SO4)3===2Al3++3SO 【答案】D 【解析】(1)酸有一元酸和多元酸,碱有一元碱和多元碱,写电离方程式时,注意H+和OH-的个数;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也可能有多个,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同样要注意个数,故选项A和选项B错;(2)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离子符号要正确,例:没有H和(OH)这两种形式的离子;另外,离子右上角的电荷数的书写不同于化合价,故选项C错。 6.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Ca(OH)2===Ca2++2OH- B.KNO3===K++NO C.H2SO4===2H++SO D.Na2SO3===Na+SO 【答案】D 【解析】Na2SO3的电离方程式应该为Na2SO3===2Na++SO。 7.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对于NaHSO4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NaHSO4是盐 B.NaHSO4是酸式盐 C.NaHSO4是钠盐 D.NaHSO4是酸 【答案】D 【解析】只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才是酸,而NaHSO4电离出的阳离子除了H+外还有Na+。 8.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融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一定为电解质 B.X固体不导电的原因一定是该固体中不存在离子 C.X只能是盐类 D.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 【答案】A 【解析】电解质的定义就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A正确;固体不导电可能是因为其中有离子但是离子不能移动,B错误;X可以是氢氧化钠之类的碱,C错误;D明显不合理。 9.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A B C D 化合物 HCl NaOH Cu2(OH)2CO3 FeSO4·7H2O 氧化物 H2O Na2O CO Fe3O4 电解质 浓盐酸 纯碱晶体 胆矾溶液 铁 【答案】B 【解析】A中浓盐酸为混合物;C中胆矾溶液为混合物;D中铁为单质。注意:纯碱晶体是含10个结晶水的化合物——Na2CO3·10H2O。 10.在溶液导电性实验中,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至过量,灯泡的明亮度变化是:明→暗→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B.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有关 C.灯泡最暗时溶液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D.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盐酸与滴加硫酸时现象相同 【答案】A 【解析】溶液之所以能导电,是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A正确;溶液离子数目多,浓度不一定大,B错;BaSO4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Ba2+和SO,只不过BaSO4难溶,以上离子浓度较小,导电性较弱,或不易测出其导电性,C错;若在Ba(OH)2溶液中滴加盐酸,Ba(OH)2+2HCl===BaCl2+2H2O,BaCl2易溶于水,故灯泡一直亮,D错。 11.以下12种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①Cu ②NaCl ③NaHSO4 ④SO3 ⑤H2SO4 ⑥C2H5OH ⑦CaCO3 ⑧BaSO4 ⑨Cu(OH)2 ⑩Fe(OH)3 ⑪NaOH ⑫NH3·H2O 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电离出H+的是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碱的是________,其中属于难溶性碱的是________。 (4)属于难溶盐的是________。 【答案】(1)②③⑤⑦⑧⑨⑩⑪⑫  (2)③⑤ ⑤ (3)⑨⑩⑪⑫ ⑨⑩  (4)⑦⑧ 12.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试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CO2前,灯泡________(填“亮”或“不亮”)。 (2)开始通入CO2时,灯泡的亮度________。 (3)继续通入过量的CO2,灯泡的亮度________。 (4)下列四个图中,________(填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 【答案】(1)亮 (2)先变暗后熄灭 (3)熄灭后又逐渐变亮 (4)D 【解析】(1)灯泡亮,因为Ca(OH)2溶于水后完全电离出离子,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比较大,故灯泡亮。 (2)灯泡先变暗后熄灭,因为发生了CO2+Ca(OH)2===CaCO3↓+H2O,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减少。 (3)灯泡熄灭后又逐渐变亮: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 (4)由于通入CO2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所以一开始导电能力逐渐下降,随着反应的进行,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大,所以选D。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