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中化学汇编:有机化学反应类型.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9580782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中化学汇编:有机化学反应类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中化学汇编:有机化学反应类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中化学汇编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一、单选题 1.(2022·北京市第五中学高二期中)卤代烃跟NaOH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实质是带负电的OH-取代了卤原子位置生成卤离子:CH3CH2CH2Br+OH-→CH3CH2CH2OH+Br-,则下列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CH2Cl+CH3ONa→CH3Cl+CH3CH2ONa B.CH3CH2I+HS-→CH3CH2HS-+I- C.CH3Cl+CH3CH2S-→CH3SCH2CH3+Cl- D.CH3Cl+HS-→CH3S-+HCl 2.(2022·北京市第五中学高二期中)1mol某链烃最多能与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烃,1mol该氯代烃最多能与6mol的Cl2发生取代反应,则该烃可能是 A.CH2=CH—CH=CH2 B.HC≡C—CH3 C.CH3—C≡C—CH3 D.CH2=CH—CH3 3.(2022·北京市第五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关于1—溴丙烷与2—溴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互为同分异构体 B.均属于多卤代烃 C.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后产物相同 D.均能与NaOH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4.(2022·北京十五中高二期中)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目的 除去乙炔中混有的等杂质 除去乙烷中 的乙烯气体 证明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乙烯 检验溴乙烷 的消去产物 实验方案 A.A B.B C.C D.D 5.(2022·北京八中高二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取溴乙烷加入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再加入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B.实验室制备乙烯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插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液面以下 C.溴乙烷和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溶液,发现溶液褪色,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D.制备新制悬浊液时,将4~6滴的溶液滴入的溶液中,边滴边振荡 6.(2022·北京八中高二期中)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并接收乙酸乙酯 B.除去乙炔中混有的等杂质 C.检验溴丁烷的消去产物 D.鉴别甲苯与己烷 A.A B.B C.C D.D 7.(2022·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中)一定条件下,烯烃分子间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复分解反应”,形象的称为“交换舞伴的反应”。这一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R1CH=CHR2+R3CH=CHR4R1CH=CHR3+R2CH=CHR4,据此判断,下列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CH3CH=CH2 B.CH2=CH(CH2)4CH=CH2+CH2=CH2 C.n D.nCH2=CHCH=CH2 8.(202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期中)关于有机反应类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成反应) B.(消去反应) C.(还原反应) D.(取代反应) 9.(2022·北京八中高二期中)下列各组中两个变化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①由甲苯制甲基环己烷、由乙烷制溴乙烷 ②乙烯使溴水褪色、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由乙烯制聚乙烯、由丁二烯制聚-1,3-丁二烯 ④由苯制硝基苯、由苯制溴苯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二、填空题 10.(2022·北京·清华附中高二期中)卤代烃的用途十分广泛,下列卤代烃中: ①    ②    ③④ (1)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的是_______。(填序号) (2)写出④与NaOH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的有机产物的系统命名_______。 (3)由③生成相应二烯烃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用于运动中各种急性闭合性损伤的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含有氯乙烷,氯乙烷具有冷冻麻醉作用,可以对损伤处产生快速镇痛效果,氯乙烷具有冷冻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 (5)卤代烃还是有机物转化的“桥梁”,写出由氯乙烷两步转化为乙醛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1.(2022·北京·清华附中高二期中)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间溴苯甲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相关物质的熔、沸点见下表 溴 苯甲醛 1,2-二氯乙烷 间溴苯甲醛 熔点/℃ 18-21 沸点/℃ 58.8 179 83.5 229 实验步骤为: 步骤1:将三颈瓶中一定配比的无水、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充分混合后,升温至60℃,缓慢滴加经浓硫酸干燥过的液溴,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冷却。 步骤2:将反应后的化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搅拌、静置、分液。有机相用10%的溶液洗涤。 步骤3:经洗涤的有机相加入适量无水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 步骤4:经过滤后的有机相,采取相应的分离方法,可得到间溴苯甲醛。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的作用_______烧杯中的试剂为_______。 (2)步骤1所加入的物质中,作为催化剂的是_______。 (3)写出制备间溴苯甲醛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步骤2中用10%的溶液洗涤有机相,是为了除去溶于其中的_______。 (5)步骤3中加入无水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 (6)步骤4中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填字母)A.过滤 B.萃取 C.减压蒸馏 D.分液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 应是CH3O-取代Cl-,CH3CH2Cl+CH3ONa→CH3CH2OCH3+NaCl,故A错误; B. 碘乙烷跟HS-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实质是带负电的原子团硫氢根取代了碘乙烷中的碘原子,即C2H5I+HS-→C2H5SH+I-,故B错误; C.CH3Cl和CH3CH2S-之间的取代反应实质是CH3CH2S-取代了氯离子,即:CH3Cl+CH3CH2S-→CH3SCH2CH3+Cl-,故C正确; D. CH3Cl和HS-之间的取代反应实质是HS-取代了氯离子,即:CH3Cl+HS-→CH3SH+Cl-,故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1mol某链烃最多能和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则分子中含有2个C=C键或1个C≡C,1个该链烃分子已引入2个Cl原子形成卤代烷;1mol该卤代烷能和6molCl2发生取代反应,说明1原链烃含4个H,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 A. 1—溴丙烷与2—溴丙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 均属于一卤代烃,故B错误; C. 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后发生消去反应,均生成丙烯,产物相同,故C正确; D. 均能与NaOH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分别生成1-丙醇、2-丙醇,故D正确; 故选B。 4.B 【详解】 A.乙炔也能与溴水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BrCH2Br,乙烷与溴水不反应,通过溴水洗气可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故B符合题意; C.乙醇易挥发,且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C不符合题意; D.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乙烯,乙烯从短管通入含有水的试管中,乙烯会停留在含有水的试管中,不能进入含有溴水的试管与溴水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5.B 【详解】 A.水解后检验溴离子,应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没有先加硝酸至酸性,直接加硝酸银溶液,AgNO3会与NaOH反应,不能检验溴离子,A错误; B.制备乙烯时,在170℃下发生消去反应,则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插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液面以下,B正确; C.溴乙烷和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的乙烯及挥发的乙醇均使高锰酸钾褪色,溶液褪色不能说明乙烯的生成,C错误; D.制备新制Cu(OH)2悬浊液时,应使碱过量,4~6滴2%的NaOH溶液滴入2 mL2%的CuSO4溶液中,NaOH不足,D错误; 答案选B。 6.B 【详解】 A.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乙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乙酸乙酯,则装置A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炔和硫化氢都能与溴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溴水除去乙炔气体中混有的硫化氢杂质,则装置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符合题意; C.1—溴丁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丁烯,1—丁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溶液褪色,而挥发出的乙醇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反应,则装置C能检验1—溴丁烷的消去产物,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甲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溶液褪色,而己烷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则装置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鉴别甲苯与己烷,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 A.根据题意可知,与的碳碳双键按照虚线处断裂,相互交换生成和CH2=CH2,A正确; B.的碳碳双键按照虚线处断裂,相互交换生成和CH2=CH2,B正确; C.n个的碳碳双键按照虚线处断裂,相互交换生成聚合物,C正确; D.n个的碳碳双键按照虚线处断裂,相互交换生成聚合物,同时有n个CH2=CH2生成,D错误; 故选D。 8.C 【详解】 A.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炔与氯化氢在共热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故A正确; B.2—溴乙烷在氢氧化钾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溴化钾和水,故B正确; C.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和水,故C错误; D.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酸和乙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9.B 【详解】 ①前者为加成反应,后者为取代反应,错误; ②前者为加成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错误; ③前者为加聚反应,后者为加聚反应,正确; ④前者为取代反应,后者为取代反应,正确。 ③④正确,答案选B。 10. (1)② (2)2,2-二甲基丙醇 (3) +2NaOH CH2=CH-CH-CH2+2NaCl+2H2O (4)氯乙烷迅速气化局部降温减轻疼痛 (5)     CH3CH2Cl+NaOHCH3CH2OH+NaCl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解析】(1) ①只有1个C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不选; ②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CH=CH2,是丙烯,故选;     ③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CH-CH2,是丁二烯,故不选;     ④与Cl相连的碳的邻位碳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不选; 故选:②; (2)④与NaOH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的有机产物是,母体是丙醇,两个甲基取代在2号碳上,系统命名是2,2-二甲基丙醇; (3) ③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CH-C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CH2=CH-CH-CH2+2NaCl+2H2O; (4)氯乙烷冷镇痛喷雾剂用于受伤运动员应急处理,主要是由于氯乙烷迅速气化局部降温减轻疼痛; (5)氯乙烷发生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生成乙醇,再由乙醇发生催化氧化转化为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l+NaOHCH3CH2OH+NaCl、2CH3CH2OH+O2 2CH3CHO+2H2O。 11. (1)     冷凝回流     氢氧化钠溶液 (2)无水 (3)+Br2+HBr (4)Br2和HCl (5)除去有机相中的水 (6)C 【分析】苯甲醛与溴在氯化铝催化作用下在60℃时反应生成间溴苯甲醛,同时生成HBr,经冷凝回流可得到间溴苯甲醛,生成的HBr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有机相中含有Br2,加入HCl,可用碳酸氢钠除去,有机相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固体,可起到吸收水的作用,减压蒸馏,可降低沸点,避免温度过高,导致间溴苯甲醛被氧化。 (1)仪器a为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冷凝回流;烧杯中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用于除去生成的HBr,防止污染空气。 (2)将三颈瓶中一定配比的无水、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充分混合,其中无水为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溶剂,苯甲醛为反应物。 (3)苯甲醛与溴在氯化铝催化作用下在60℃时反应生成间溴苯甲醛,同时生成H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HBr。 (4)将反应后的化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搅拌、静置、分液,反应混合物中含有Br2,加入10%的溶液,可除去Br2和HCl。 (5)经洗涤的有机相含有水,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镁固体,可起到除去有机相中的水的作用。 (6)间溴苯甲醛中含有醛基,易被氧化,所以通过减压蒸馏,可降低沸点,避免温度过高,导致间溴苯甲醛被氧化,答案选C。 第8页/共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