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7-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末物理汇编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一、多选题
1.(2021·北京二中高一期末)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大小不一定变化 B.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C.合力一定是变化的 D.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2.(2021·北京二中高一期末)一个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从运动开始至发生水平位移为s的时间内,它在竖直方向的位移为;紧接着物体在发生第二个水平位移s的时间内,它在竖直方向发生的位移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平抛运动的物体的初速度为( )
A. B. C. D.
3.(2021·北京·清华附中高一期末)将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二者最后都落回水平地面。则( )
A.两个物体同时着地 B.初速度小的物体先落地
C.质量小的物体飞出的水平距离远 D.初速度大的物体飞出的水平距离远
二、单选题
4.(2021·北京·清华附中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为了找出平抛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小球在О点对准前方一块竖直挡板上的A点抛出。O与A在同一高度,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分别为、、,不计空气阻力,打在挡板上的相应位置分别是B、C、D,且AB∶BC∶CD=1∶3∶5,则、、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
A.∶∶=5∶3∶1
B.∶∶=6∶3∶2
C.∶∶=3∶2∶1
D.∶∶=9∶4∶1
5.(2020·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从同一条竖直线上两个不同点分别向右同时平抛两个小球P、Q,平抛的初速度分别为v1、v2,结果它们都能落到地面上M点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P先落地的,并且v1=v2
B.一定是Q先落地的,并且v1<v2
C.调节初速度大小,可以使两个小球同时落地
D.调节初速度大小,可以使两球在空中相遇
6.(2018·北京·清华附中高一期末)在某次演习中,一架歼-16战斗机水平匀速飞行.从战斗机上每隔1 s释放1颗炸弹,先后共释放4颗,若不计空气阻力,从地面上观察4颗炸弹( )
A.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B.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D.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7.(2021·北京二中高一期末)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个小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 )
A.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8.(2021·北京·清华附中高一期末)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做直线运动,一定受恒力作用
C.物体做曲线运动,一定受变力作用 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始终相同
9.(2019·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一期末)中国的面食文化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其中“山西刀削面”堪称天下一绝,传统的操作手法是一手托面一手拿刀,直接将面削到开水锅里。如图所示,小面圈刚被削离时距开水锅的高度为h,与锅沿的水平距离为L,锅的半径也为L,将削出的小面圈的运动视为平抛运动,且小面圈都落入锅中,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关于所有小面圈在空中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速度的变化量都不相同
B.运动的时间都不相同
C.落入锅中时,最大速度是最小速度的3倍
D.若初速度为v0,则
三、实验题
10.(2020·北京·清华附中高一期末)某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来测定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将一弹簧(劲度系数未知)固定在一个带光滑凹槽的直轨道的一端,并将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的边缘,如图所示。用钢球将弹簧压缩,然后突然释放,钢球将沿轨道飞出桌面做平抛运动,最终落到水平地面上。
(1)该同学想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反向推出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则他在实验时需要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有____
A.弹簧的原长L0
B.弹簧的压缩量ΔL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
D.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竖直位移y
E.小球的质量m
(2)该弹簧在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EP=_____(利用上题直接测出的物理量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四、解答题
11.(2020·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从半径为R=0.4m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上某点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压力大小为20N,此后小物块水平飞出,恰好垂直于斜面击中倾角为θ=30°的斜面。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小物块到达B点瞬间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从B点飞出到击中斜面过程中沿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
12.(2021·北京二中高一期末)跳台滑雪是冬奥会比赛项目,如图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点水平飞出,经落到斜坡上的A点。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不计空气阻力(取,;g取),求
(1)A点与O点的距离L;
(2)运动员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
(3)运动员到A点时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1.AB
【详解】
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不一定变化,例如做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A正确;
B.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是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所以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B正确;
C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力可以不变化,加速可以不变化,例如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是恒力,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不变,CD错误。
故选AB。
2.ABD
【详解】
A.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x=gT2可得d2-d1=gT2,所以时间的间隔,所以平抛的初速度,所以A正确;
B.水平方向上:s=v0t ; 竖直方向上:d1=gt2; 联立可以求得初速度,所以B正确;
CD.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所以从一开始运动物体下降的高度为,由,可得物体运动的时间间隔为,所以平抛的初速度,所以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3.AD
【详解】
AB.由平抛运动规律知,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
有抛出点高度相同可得,两个物体同时着地,落地时间与初速度无关,故A正确B错误;
CD.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即
所以初速度大的物体飞出的水平距离远,与物体质量无关,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4.B
【详解】
以不同速度水平抛出,竖直方向均为自由落体运动,由
可得
由于AB∶BC∶CD=1∶3∶5,则可得三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为
又有水平位移相同,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由
可得平抛初速度之比为
∶∶=6∶3∶2
故选B。
5.B
【详解】
AB.根据
可知P运动时间较长,则一定是Q先落地的,根据
可知
v1<v2
选项A错误,B正确;
CD.因P点的位置较高,则落地时间较大,无论如何调节初速度大小,都不可能使两个小球同时落地,只调节初速度大小,也不可以使两球在空中相遇,选项CD错误;
故选B。
6.C
【详解】
因为不计空气阻力,炸弹在水平方向将和飞机做相同的匀速运动,因而4颗炸弹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因为飞机高度一定,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一定,水平速度相同,释放的时间间隔相同,所以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故选C。
7.A
【详解】
A、B两小球同时落地,说明相同时间内位移相等,由于B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且A小球也是由静止开始运动,由此推断出A小球在离开轨道后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与B小球的运动类型相同,为自由落体运动。
故选A。
8.D
【详解】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物体的惯性,故A错误;
B.当力的方向与速度放在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不一定是恒力,故B错误;
C.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共线,但合力可以是恒定的,如平抛运动中合力为重力,是恒定的,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
AB.根据
可得运动的时间,所有小面圈在空中运动的时间都相同,根据
可得所有小面圈的速度的变化量都相同,AB错误,不符合题意;
CD.因为水平位移的范围为
则水平最小初速度为
水平最大初速度为
则水平初速度速度的范围为
落入锅中时,最大速度
最小速度为
C错误,不符合题意,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0. CDE
【详解】
(1)[1]设弹簧达到原长时小球的速度为,根据能量守恒,弹簧在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
根据
,
解得
则弹性势能
可知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小球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竖直位移y,小球的质量m,故AB错误,CD正确。
故选CDE。
(2)[2]根据以上结果,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
11.(1);(2)
【详解】
(1)对B点根据向心力公式
(2)由速度分解关系可得
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2.(1);(2);(3)
【详解】
(1)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A点与O点的距离
(2)设运动员离开O点的速度为,运动员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即
解得
(3)运动员到A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
所以运动员到A点时速度大小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