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32.1 投影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心投影、平行投影的含义,体会在光线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初步进行投影条件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
3.能区别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条件下物体的投影.
4.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
5.由观察、想象进行投影条件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训练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归纳投影的含义,理解投影的特征.
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投影,能进行投影条下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看过皮影戏吗?皮影戏又名“灯影戏”,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艺术,皮影戏演出简洁,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欢迎.
放映电影《小兵张嘎》部分片段——小胖墩和他爸在日军炮台内表演皮影戏.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出示投影:
北京故宫里的日晷闻名世界,是我国光辉灿烂文化的瑰宝,这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与“晷针”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中轴上产生投影,晷针的影子就会投身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的长度发生变化,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移动,聪明的古人以此来显示时刻.
问题:那什么是投影呢?
出示投影,让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投影现象.
1.大家谈谈.
教材第90页“大家谈谈”出示投影图片,由学生回答.
(1)观察正方形的中心投影,当投影面和物体的摆放位置不变时,光源距物体越远,物体的投影越小;光源距物体越近,物体的投影越大.
(2)当投影面和光源位置不变时,物体摆放位置改变,它的投影形状将变大或变小,当物体距离光源越近,物体的投影越大;距离光源越远,物体的投影越小.当不改变位置只改变方向时,影子随着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2.一起探究.
出示教材第91页“一起探究”投影图片,学生讨论,回答.
问题1:(1)旗杆的高度与它的投影长度成正比.
(2)平行光线经过小明的头部,和地面相交,相交位置与小明和地面接触的位置之间的线段就是小明在此处的投影,小明在B处和C处的投影长度相等.
(3)旗杆高度与它投影长的比等于小明身高与他投影长的比.
问题2:(1)没有关系.
(2)当正方形纸片平行于投影面时,它的正投影与这个正方形纸片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即正投影与这个正方形纸片全等;
当正方形纸片倾斜于投影面时,正方形纸片的正投影与这个正方形纸片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
当正方形纸片垂直于投影面时,它的正投影是直线或直线的一部分.
3.观察与思考.
出示教材第92页“观察与思考”图片,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1)正方形;(2)线段B′C′和线段A′B′;(3)线段和点,点.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教材第92页练习第1,2题,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最后老师展示正确的答案.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必做:教材第92~93页A组;
选做:教材第93页B组.
┃教学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