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北京密云初三(上)期中化学(教师版).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569194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北京密云初三(上)期中化学(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北京密云初三(上)期中化学(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北京密云初三(上)期中 化 学 一.(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4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2分)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CO2 B.H2 C.O2 D.N2 2.(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丝弯曲 B.玻璃破碎 C.冰块融化 D.酒精燃烧 3.(2分)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N B.F C.S D.Ca 4.(2分)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对潮白河道开展清淤治理工作 B.提倡步行或骑单车出行 C.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D.焚烧公园落叶增加土壤肥力 5.(2分)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垃圾 废易拉罐 废矿泉水瓶 废荧光灯管 茶叶渣 垃圾分类 A.A B.B C.C D.D 6.(2分)下表是2019年北京市某转运站生活垃圾组成的质量分数(%),该转运站生活垃圾中数量最多的是(  ) 厨余 纸类 塑料 玻璃 金属 木竹 砖瓦 纺织类 灰土类 39﹣53 17﹣24 18﹣26 0.9﹣1.9 0.1﹣0.3 1.7﹣6.1 0.8﹣2 1.1﹣4.4 1﹣4.9 A.厨余垃圾 B.纸质垃圾 C.塑料垃圾 D.砖瓦垃圾 7.(2分)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2H B.2H+ C.H2O D.2H2 8.(2分)下列微观粒子示意图中,能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  ) A. B. C. D. 9.(2分)曾用作麻醉剂的“笑气”,是一种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笑气”的化学式是(  ) A.N2O5 B.NO2 C.NO D.N2O 10.(2分)溴被称为“海洋元素”。已知一种溴原子核内含有35个质子和45个中子,则该溴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80 B.45 C.35 D.5 11.(2分)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 A.放出热量 B.产生大量白烟 C.火星四射 D.生成黑色固体 12.(2分)下列仪器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烧杯 13.(2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固体颗粒 D.加热液体 14.(2分)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在天平的左盘放上固体,右盘上放一个5g的砝码,当游码处于如图位置天平平衡,则固体的质量为(  ) A.5g B.7g C.7.7g D.8.3g 二、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42分) 15.(4分)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探究其成分并应用于生产生活。 (1)依据图可知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a”对应的气体成分是   (写化学式)。 (2)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   (填字母序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A.拉瓦锡 B.道尔顿 C.波尔 (3)在炼钢时要向炼钢炉内鼓入富含氧气的空气,这是利用了氧气具有   的性质。 16.(1分)我国成功发射的“北斗三号”卫星采用了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铷原子和氢原子本质的区别在于   (填写正确选项的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7.(5分)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都需要水,关于它的传闻有很多。 传闻1:自来水中有余氯,不能饮用。 自来水从自来水厂到用户家可能需要经过几十公里的管道,为了保证水质,必须在水里加入一些消毒剂以防止细菌滋生。最常用的消毒剂就是氯气,此外还有氯胺和二氧化氯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余氯标准推算,如果氯全部来自于饮用水,则自来水中氯的允许含量为5mg/L.而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厂出厂水中余氯不得高于4mg/L.由于传输损失,管网末端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为维持消毒效果,国家规定管网末端自来水中余氯下限为0.05mg/L。 传闻2:煮过很多次的“千滚水”有毒。 有研究对多次煮沸水中亚硝酸盐情况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不同煮沸次数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mg/L) 水样类型 亚硝酸盐含量 一次沸水 0.0008 二次沸水 0.0020 三次沸水 0.0028 人体长时间摄入超标的亚硝酸盐,会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但是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到,即使三次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比我国天然矿泉水中亚硝酸盐标准(0.1mg/L)还低不少。从饮用水健康的角度来看,相比对开水中亚硝酸盐的忧虑,我们更应该注意如果不将水煮开,或者密封、储存方法不当,饮用水中可能存在细菌污染的隐患。 传闻3:常喝“富氧水”能够抗衰老。 富氧水原是医学界为了研究生物细胞厌氧性和好氧性的研究用水,是通过人为地往纯净水里充入更多的氧气制成的。 对于富氧水对健康的影响,学术界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若水中氧含量过高或常喝富氧水会加速氧化,使人体衰老。无论是吸氧还是喝氧,对健康人都是弊多利少。人们在“喝氧”的问题上应采取慎重态度,勿作非明智的选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水质,可用的自来水消毒剂包括   。 (2)判断传闻1真假,并说明理由:   。 (3)依据文中数据,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   。 (4)传闻3的资料中,反映出的氧气性质有   。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如果自来水中含氯量过低,水中细菌就可能超标 B.因为“千滚水”含有亚硝酸盐,所以有毒而不能饮用 C.“富氧水”中富含氧气,适合多喝。 18.(3分)乙醇,俗称酒精,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蒸酒时,去第一锅“酒头”,弃第三锅“酒尾”,“掐头去尾取中段”,是为“二锅头”。从微粒的角度分析,酒精变为酒精蒸气时,变化的是   。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间的间隔 C.分子的体积 D.分子的质量 (2)酒精溶液可消毒。如图为常温下,某科研小组测量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所需时间的实验结果。分析图得到的结论是   。 19.(3分)“光触媒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如图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 (1)“光触媒技术”净化空气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 (3)TiO2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此过程的条件为   。 20.(5分)用如图1所示实验研究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1)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是   。 (2)用装置A制备氧气,加入MnO2的作用是   (填写正确选项的编号)。 A.增加生成氧气的总质量 B.加快生成氧气的速度 C.提供氧元素 (3)用装置B制备氧气,仪器内加入的固体是   ,收集时可选用   (填写装置的编号)。 (4)在完成如图2性质实验时观察到   (填写实验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21.(2分)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a、b集气管内的气体体积比为   ,此反应属于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名称)。 22.(4分)为了进一步研究微利运动的特点,小红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组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 取编号为A、B的两支50mL的烧杯,向a烧杯中加入50mL 20℃的水,向B烧杯中加入20ml 80℃的水,然后向其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颗粒 B烧杯中的水迅速全部变成紫红色,A烧杯中的水一段时间后也全部变红 II (1)实验装置如图 ①取一长型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粉酞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 ③再往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2)为了继续探究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对分子运动速度的影响,现改进实验如下图所示; 玻璃管两端甲、乙两处分别放上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已知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分子接触时会产生白烟氯化氨) C处最先出现白烟且白烟较多 (1)实验I的步骤中,不合理之处:   ; (2)实验II中(1)中的现象为:   ; (3)根据实验II中(2)的现象可知氨分子运动速度   氯化氢分子运动速度。(选用“>”、“<”、“=”填空) (4)四根据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低,微粒运动速度越快 B、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度越快 C、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微粒运动速度越快 D、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微粒运动速度越快 23.(3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加热粗铜丝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 (1)白磷燃烧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表达式为   。 (2)实验中玻璃管内部的液面高度变化过程是   。 24.(9分)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期间,很多人使用84消毒液对家里和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同学们对84消毒液的漂白和消毒杀菌效果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1)84消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是次氯酸钠(化学式NaClO)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2)消毒杀菌就是使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鸡蛋清中蛋白质变性会变白。 【进行实验】 实验1:漂白褪色实验 室温下,取不同浓度的消毒液各30mL于4只烧杯中。将形状大小相同的布条投入烧杯中,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布条种类 84消毒液体积与水的体积比 实验现象 1﹣1 粉红色棉质 1:0 布条立即褪色,而且完全褪成白色 1﹣2 粉红色棉质 1:25 刚接触溶液,布条褪色缓慢。1分钟后布条颜色褪成淡粉色。15分钟后,布条的淡粉色完全褪尽。 1﹣3 粉红色棉质 1:100 刚接触溶液,布条褪色不明显。2分钟后,布条红色基本褪成粉色。20分钟后,布条粉色完全褪尽。 1﹣4 粉红色棉质 1:200 刚接触溶液,布条不褪色。5分钟后,布条褪成淡粉色。25分钟后布条仍呈淡粉色。 实验2:消毒杀菌实验 室温下,分别取2mL鸡蛋清于四支试管中,试管编号分别为2﹣1、2﹣2、2﹣3、2﹣4,分别向四支试管中滴加10滴消毒液原液、1:25、1:100、1:200的溶液,振荡静置15分钟后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 编号 第一步 84消毒液体积与水的体积比 实验现象 2﹣1 鸡蛋清2mL 1:0 液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无其他现象 2﹣2 鸡蛋清2mL 1:25 液体中产生大量白色物质 2﹣3 鸡蛋清2mL 1:100 液体中产生少量白色物质 2﹣4 鸡蛋清2mL 1:200 液体中产生极少量白色物质 【解释与结论】 (1)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化学式NaClO),次氯酸钠由   种元素组成。 (2)根据实验1可知:消毒液浓度对棉质衣物漂白效果的影响是   。要得到较好的漂白效果,又可以使衣物少受伤害,应选择比例为   稀释84消毒液,且浸泡时间在20分钟以内最好。 (3)由实验2的目的是:   。 【反思与评价】 (4)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反应产生有毒的氯气。氯气是一种气体单质,每个氯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氯(Cl)原子,其化学式为   。 (5)综合上述实验,你还有什么使用84消毒液的建议?   。 25.(3分)绿茶中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   个原子。 (2)单宁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只写出计算过程,不求算结果)。 2020北京密云初三(上)期中化学 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4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解答】解: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氧气,而不是其他气体。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 2.【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铁丝弯曲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玻璃破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冰块融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3.【分析】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A、N为氮元素的元素符号,带“气”字旁,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B、F为氟元素的元素符号,带“气”字旁,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C、S为硫元素的元素符号,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D、Ca为钙元素的元素符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符号的意义、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分析】低碳理念指的是生产、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对潮白河道开展清淤治理工作,有利于防治水体污染,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B、提倡步行或骑单车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C、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能减少污染、充分利用资源,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D、焚烧公园落叶增加土壤肥力,会查收大量娥空气污染物,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5.【分析】通常情况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废易拉罐,可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垃圾归类合理。 B、废矿泉水瓶,可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垃圾归类不合理。 C、废荧光灯管,属于有害垃圾,故选项垃圾归类合理。 D、茶叶渣,属于厨余垃圾,故选项垃圾归类合理。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常见垃圾的组成成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分析】根据2019年北京市某转运站生活垃圾组成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2019年北京市某转运站生活垃圾组成的质量分数,该转运站生活垃圾中数量最多的是厨余垃圾,占39%﹣53%。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2019年北京市某转运站生活垃圾组成的质量分数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分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解答】解: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8.【分析】根据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进行解答. 【解答】解:A、图中所示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C、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该图可表示3个水分子,故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微观图示的辨别,要加强记忆分子、原子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分析】根据题意,用作麻醉剂的“笑气”是一种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显﹣2价,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用作麻醉剂的“笑气”是一种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N2O。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一种溴原子核内含有35个质子,故该溴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5.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1.【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不会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2.【分析】根据常见的用于加热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 A、燃烧匙可以用于直接加热,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试管可以用于直接加热,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量筒不能用于加热,故选项符合题意。 D、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用于加热的仪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分析】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A中操作正确; B、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或纸条引燃,故B正确; C、取用块状固体是应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拿,故C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应注意先预热再集中加热,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等,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些实验的注意事项,要了解固体、液体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等。 14.【分析】根据天平平衡原理分析。 【解答】解:称量时,右盘放砝码质量为5g,游码示数为2.7g,天平平衡时,称量物的质量等于砝码与游码的质量和,为5g+2.7g=7.7g。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量筒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试题难度不大。 二、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42分) 15.【分析】(1)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分析; (2)根据空气的发现史,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解答。 【解答】解:(1)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其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占78%;故填:混合物;N2; (2)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故填:A; (3)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炼钢时要向炼钢炉内鼓入富含氧气的空气,是利用氧气与碳反应,除去碳的过程,故填:支持燃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发现史、空气的成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分析】根据铷原子和氢原子本质的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 【解答】解:A、铷原子和氢原子本质的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故A正确; B、铷原子和氢原子本质的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而不是中子数不同,故B错误; C、铷原子和氢原子本质的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而不是电子数不同,故C错误; D、铷原子和氢原子本质的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而不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7.【分析】(1)根据常见的消毒剂进行解答; (2)根据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进行解答; (3)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煮沸次数越多,亚硝酸盐含量越高进行解答; (4)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解答; (5)根据水的性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1)常见的消毒剂:氯气、氯胺和二氧化氯; (2)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所以自来水中有余氯,不能饮用是假的; (3)依据文中数据,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煮沸次数越多,亚硝酸盐含量越高; (4)传闻3的资料中,反映出的氧气性质有可溶解在水中; (5)A.如果自来水中含氯量过低,说明消毒剂少,那么水中细菌就可能超标,故A正确; B.虽然“千滚水”含有亚硝酸盐,但是亚硝酸盐含量比我国天然矿泉水中亚硝酸盐标准(0.1mg/L)还低不少,所以有毒而能饮用,故B错误; C.“富氧水”中富含氧气,但并不是适合多喝,故C错误。 故答案为:(1)氯气、氯胺和二氧化氯; (2)假,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 (3)煮沸次数越多,亚硝酸盐含量越高; (4)可溶解在水中(或氧化性); (5)BC。 【点评】要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现代科技知识,社会热点,会用已学知识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18.【分析】(1)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常温下,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所需时间的实验结果图,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酒精变为酒精蒸气时,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2)由图可知:常温下,浓度在40%﹣90%范围内,70%的酒精溶液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所需时间最短(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B; (2)常温下,70%的酒精溶液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所需时间最短(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所需时间的实验结果图、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分析】(1)根据化学变化的概念分析;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纳米Ti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3)根据“光触媒”技术即用TiO2在光催化剂作用下将甲醛(CH2O)、苯(C6H6)等有害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光触媒技术”净化空气的过程中将甲醛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 (3)“光触媒”技术即用TiO2在光催化剂作用下将甲醛(CH2O)、苯(C6H6)等有害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降低室内空气污染。 故答案为:(1)化学; (2)+4; (3)光、TiO2。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20.【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催化剂的作用来分析; (3)根据气体的发生装置来确定化学反应的原理、根据氧气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 (4)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检验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是试管;故填:试管; (2)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它只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能增加产生氧气的量;故填:B; (3)装置B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因为试管口处有棉花团,所以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来收集;故填:高锰酸钾;D或E;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所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实验中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反应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故填: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比较全面,考查了反应原理、仪器的名称、装置选取方法的掌握和应用等,选择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和溶解性分析解答. 21.【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解答】解: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a、b集气管内的气体体积比为1:2,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 故填:1:2;分解反应。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2.【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2)根据酚酞遇碱性溶于变红色进行分析; (3)根据C处最先出现白烟且白烟较多,距离浓盐酸较近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解:(1)依据控制变量法的正确操作可知,实验I的步骤中,不合理之处:水的体积不相同; (2)酚酞遇碱性溶于变红色,所以实验II中(1)中的现象为:长条形滤纸条上的酚酞点从右到左依次变红; (3)C处最先出现白烟且白烟较多,距离浓盐酸较近,所以由实验II中(2)的现象可知氨分子运动速度>氯化氢分子运动速度; (4)B烧杯中的水迅速全部变成紫红色,A烧杯中的水一段时间后也全部变红;C处最先出现白烟且白烟较多,所以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度越快;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微粒运动速度越快,故选:BD。 故答案为:(1)水的体积不相同; (2)长条形滤纸条上的酚酞点从右到左依次变红; (3)>; (4)BD。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3.【分析】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解答】解:(1)白磷燃烧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表达式为:P+O2P2O5。 故填:P+O2P2O5。 (2)由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实验中玻璃管内部的液面高度变化过程是液面上升至1处。 故填:液面上升至1处。 【点评】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4.【分析】(1)根据物质化学式可以判断组成元素。 (2)根据实验1可知:消毒液浓度对棉质衣物漂白效果的影响是消毒液质量分数越大,漂白效果越好。 由表中信息可知,要得到较好的漂白效果,又可以使衣物少受伤害,应选择比例为1:25稀释84消毒液,且浸泡时间在20分钟以内最好。 故填:消毒液质量分数越大,漂白效果越好;1:25。 (3)实验2的目的是:探究消毒液质量分数对蛋白质变性的影响。 故填:探究消毒液质量分数对蛋白质变性的影响。 (4)每个氯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氯(Cl)原子,其化学式为Cl2。 故填:Cl2。 (5)使用84消毒液的建议: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用,要掌握一定的浓度等。 故填: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混用,要掌握一定的浓度等。 【解答】解:(1)次氯酸钠由钠元素、氯元素、氧元素等3种元素组成。 故填:3. (2)根据实验1可知:消毒液浓度对棉质衣物漂白效果的影响是消毒液质量分数越大,漂白效果越好; 由表中信息可知,要得到较好的漂白效果,又可以使衣物少受伤害,应选择比例为1:25稀释84消毒液,且浸泡时间在20分钟以内最好。 (3)实验2的目的是:探究消毒液质量分数对蛋白质变性的影响。 (4)每个氯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 (5)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反应产生有毒的氯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5.【分析】(1)根据单宁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判断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76+52+46=174个原子; (2)单宁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3.6%; 故答案为:(1)174;(2)×100%。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 1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