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案例二:学会和小朋友互相谦让
时间:2014、10、28 班级:小二班 幼儿姓名:张玺璐
幼儿观察实录:
在户外活动回来如厕时,陈芃羽小朋友告状说:“老师,璐璐推我了,差点把我推到。”我问她为什么推人,她说她在前面挡着我了。午饭前洗手的时候又有小朋友告状说璐璐在后面推我,把我挤到了后面。于是在下午的活动中我给小朋友们讲了《小羊过桥》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要学会谦让和等候,不能随便的推小朋友,那样会出危险。晚饭洗手时我又继续观察她,发现她在等待洗手时刚想推前面的小朋友时回头看到了我,立刻把手放了下来,我马上表扬了她:“璐璐真棒,知道要排队洗手,知道互相谦让了。”她笑着对我说:“老师,这次我没推小朋友,我排在她后面等着了。”
教师观察分析:
一、璐璐小朋友的行为在《指南》中体现了社会领域中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方面的问题。随着幼儿入园进入集体生活,交往对象增多,要求幼儿要善于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同时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含了对群体规则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对自己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能力,以及融入新人际关系时所需要的交往能力等,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无疑是在为其快乐生活和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针对璐璐的问题我与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她的性格比较急躁,没有耐心,在家也是如此,在小区中玩时也被别的小朋友告过状。我结合社会领域教育的特点,没有生硬说教,而是通过教育故事让幼儿理解道理,使她爱推小朋友的缺点有了一些改正,还需要老师的监督和提醒,也需要家长的配合。
家园沟通反馈:
离园时我把今天的观察情况和她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也把我们是如何利用故事教育幼儿的也让家长进行了了解,请家长配合在家也多关注孩子,例如在小区内和其他孩子相处时能不能互相谦让,让孩子学会合理的等待。建议家长在家和孩子开展一些锻炼耐心的游戏,多阅读一些有关的故事等,潜移默化的帮助幼儿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耐心等待等,渐渐改掉一些不良习惯。
此案例是小班刚入园时常有的事情,因为他们自我意识还比较强,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较差,这就需要家园共同配合帮助孩子学习必要的与同伴交往的技巧,学会互相谦让。老师利用个案观察和分析来和家长沟通这件事会更有说服力,而不是让家长认为这是在告状,从而家长也就会愿意配合共同帮助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