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相声的特色
相声在发展过程中曾经把口技中的"杂学"、全堂八角鼓中的"逗哏"、评书中的"贯口"、莲花落中的"太平歌词"和滑稽二黄中的诙谐表演等等,加以吸收融化,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这种特色按照相声演员们习惯的说法,就是讲究"说"、"学"、"逗"、"唱"。
(1)说。说灯谜、对联、酒令、字意、绕口令、俏皮话、反正话、笑话等。
(2)学。学人言、鸟语、市声、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各种表情姿态。
(3)逗。甲、乙二人装成一客一主、一智一愚或一正一反,插科打诨,抓哏逗趣。
(4)唱。演唱无伴奏的弦子书、民间小调、太平歌词;学唱京剧、地方戏并作滑稽表演。
表演对口相声时,甲是逗哏的,乙是捧哏的。逗哏的主要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摹拟各种人物,发表褒贬评论;捧哏的对逗哏的叙述,不断提出疑问,展开辩论,或加以发挥补充,以增加喜剧气氛,使听众发出笑声。
相声的结构是三段体。一般分为"垫话"(即开场白)、"正话"(主要正题)、"攒底"(结尾)。"攒底"应该在酣畅的笑声中嘎然而止。"编筐织篓,全在收口",相声中"攒底"是很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