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政策与实践
主要内容
一、学生安全事故与学校安全工作现状
二、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方式与落实
三、学校安全工作的思路与格局
一、学生安全事故与学校安全工作现状
§ 令人揪心的学校安全事故
§ 全国中小学安全事故情况分析
§ 安全事故离我们有多远?
§ 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分析
§ 不容忽视的学校安全工作
§ 学校安全保障体系
令人揪心的学校安全事故
§ 关于学生意外伤害的几个数字
§ 北京市的一项调查
§ 教育部全国六省市调查
全国中小学安全事故分析
安全事故离我们有多远?
§ 海恩法则
Ø 1 :29 :300 :1000
Ø 要点
¡ 事故与量的积累
¡ 技术、制度 vs 素质、责任心
§ 墨菲定律
Ø 可能性与现实性
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分析
§ 事故因素分析
§ 事故原因分析
§ 事故心理分析
事故因素分析(4M理论)
§ 人的不安全行为
§ 物的不安全状态
§ 环境因素不良
§ 管理措施欠缺
事故原因分析
§ 直接原因
Ø 人的不安全行为
Ø 物的不安全状态
Ø 环境因素不良
§ 间接原因
Ø 心理因素
Ø 生理因素
Ø 管理不善
Ø 教育不力
事故心理分析
§ 10个事故心理因素
Ø 侥幸; 烦躁;粗心;自满;好奇
Ø 麻痹;偷懒;逞能;莽撞;心急
§ 2个安全心理因素
Ø 责任心;守规矩
10个事故心理要素
§ 事故心理指数=¡ª¡ª¡ª¡ª¡ª¡ª¡ª¡ª¡ª
2个安全心理要素
事故心理+事故机遇→事故行为→事故
不容忽视的学校安全工作
§ 学校组织的特点
§ 学校与社会:认识的落差
§ 学校安全事故的影响力
§ 学校安全工作的特点
“当我们做对了,没有人会记得;
当我们做错了,没有人会忘记。”
§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的相关规定
§ 学校安全工作的构成
Ø 解决问题的安全工作(事务性工作)
Ø 预防问题的安全工作(基础性工作)
学校安全保障体系
§ 时间逻辑
Ø 事前预防与防范
Ø 事中应急与控制
Ø 事后惩戒与改进
§ 形式逻辑
Ø 安全设施的排查与更新
Ø 安全管理的改进与提升
Ø 安全教育的落实与创新
Ø 安全文化的营造与建设
二、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方式与落实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解读及其落实
(一)《纲要》出台的背景
(二) 《纲要》的主要内容
(三 )《纲要》的实施
(一)《纲要》出台的背景
1 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2 以前关于安全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
3 〈纲要》的重要意义
4 〈纲要〉起草过程
1 我国目前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的
突出问题
Ø 学校的公共安全教育课程设置比较零散、缺乏系统,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大多偏重于学生安全知识的传授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缺乏对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对安全行为的训练。
Ø 教育行政部门缺乏对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途径等的整体规范和明确要求,缺乏教育综合保障机制。
Ø 学校对公共安全教育活动重视不够,实施不力,公共安全教育活动不规范、随意性强,缺乏实效。
中小学安全教育“四最”
2 以前关于安全教育工作的
相关文件
§ 重要文件
Ø 《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Ø 〈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总体实施方案》
Ø 《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Ø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 关于安全教育内容
Ø 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
Ø 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
Ø 中小学生预防爱滋病专题教育大纲
Ø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大纲
§ 事故后通报
3《纲要》的重要意义
§ 有利于规范和推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
Ø 内容
Ø 课时
Ø 形式
Ø 人员及安全教育能力
Ø 资源
Ø 监督、检查
§ 有利于健全巩固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系统
Ø 中小学安全融入公共安全体系
Ø 事先管理机制:
§ 有利于构建学校安全教育体系
Ø 安全教育的常规化、系统化
Ø 从历年安全教育日主题看安全教育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
§ 09年:加强防灾减灾,建设和谐校园
§ 08年:迎人文奥运,建和谐校园
§ 07年: 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
§ 06年: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 05年: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 04年:预防校园侵害,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 03年:大力提高中小学生及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02年: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青少年健康
§ 01年:校园安全
§ 99年:消防安全教育
§ 98年:注重防范,自救自护,确保平安
§ 97年:交通安全教育
§ 96年: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关心中小学生安全工作
4 《纲要》的由来
§ 依据
Ø 《义务教育法》
Ø 《未成年人保护法》
Ø 《中小学幼儿园管理办法》
Ø 《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Ø 《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 起草过程
§ 发布
(二)《纲要》的具体内容
1 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2 安全教育的内容
3 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
4 安全教育的保障机制
1 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 指导思想
§ 目标
§ 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 强调当前的时代背景
§ 强调按照意识领域的主导思想进行公共安全教育
§ 强调安全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各个环节
§ 强调安全意识培养
Ø 意义何在?
§ 强调学生的自救自护
Ø 案例:学生救火引发的悲剧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意义
§ 发展就是唤醒自主意识的过程
§ 自主意识与行为改变
§ “洋葱模型”
“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无论是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 Marilyn Ferguson
目 标
§ 认识层面:通过学习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法规常识
§ 技能层面:通过学习和体验掌握实践中适用的安全技能。
§ 行为层面:在实践中应用安全知识和技能,采取正确的应对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基本原则
§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
§ 三个“实”(实践性、实用性、实效性)
§ 六个结合
Ø 专门课程与学科渗透
Ø 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
Ø 知识教育、培养习惯,与强化管理
Ø 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
Ø 国家统一要求与地方结合实际探索
Ø 自救自互与力所能及帮助他人
§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2 安全教育的内容
(1)分学段设置内容
(2)六个内容模块
(3)六个内容模块的由来
(4)不同学段内容的侧重点
(5)不同学段的模块安排
(1)分学段设置内容
§ 学段:
Ø 小学低年级
Ø 小学高年级
Ø 初中
Ø 高中
§ 划分学段的依据:
Ø 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范围和发展目标
Ø 不同学段学生各自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
(2)六个内容模块
§ 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 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 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 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 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 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它事件
(3)六个内容模块的由来
《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六大类突发公共事件:
§ 社会安全类
§ 公共卫生类
§ 意外伤害类
§ 网络、信息安全类
§ 自然灾害类
§ 影响学生安全的其它事件
社会安全类
§ 校园内外涉及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
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体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
§ 各种非法传教活动、政治性活动
§ 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
§ 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
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
网络、信息安全类
§ 利用校园网络发送有害信息,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
§ 窃取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保密信息,可能造成严重过时的事件
§ 各种破坏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的事件
公共卫生类
§ 突然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校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事件。
Ø 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Ø 学校所在地区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意外伤害类
§ 学校楼堂馆舍等发生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
§ 校园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 校园水面冰面溺水事故
§ 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
§ 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电、气、热、油等事故,
§ 重大环境污染影响和生态破坏事故
§ 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灾难事故等。
自然灾害类
§ 气象、海洋、洪水、地质、森林、地震
等灾害
§ 由自然灾害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
影响学生安全的其它事件
除以上5种之外的突发公共事件。
(4)不同学段内容的侧重点
§ 小学低年级侧重:
Ø 了解危险的存在
Ø 知道躲避危险和求生、求助的简单方法、技能;
Ø 强调个人安全
§ 小学高年级侧重:
Ø 认识危险的危害
Ø 形成躲避危险的意识
Ø 掌握躲避危险的基本方法
Ø 强调个人安全
(4) 不同学段内容的侧重点
§ 初中侧重:
Ø 了解与安全有关的基本知识
Ø 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Ø 掌握确保安全的基本方法
Ø 强调个人安全,兼顾公共安全。
§ 高中侧重:
Ø 理解与安全有关的基本方法
Ø 自觉抵制可能引发安全问题的事件
Ø 能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救助别人;
Ø 既强调个人安全,又强调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
(5)不同学段的模块安排
§ 小学低年级:
Ø 五个模块,不包括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
Ø 全部六个模块
§ 高中:
Ø 五个模块,不包括应对意外伤害事故模块。
小学低年级的模块内容(1)
§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
Ø 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
Ø 了解并遵守到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
Ø 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存在的潜在危险,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案例:是否给陌生人带路?
§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Ø 了解卫生和饮食常识。
Ø 了解常见的肠道疾病的预防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饮食习惯。
小学低年级的模块内容(2)
§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Ø 学习道路交通法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Ø 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Ø 初步具备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
Ø 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
案例: ”中国骄傲”袁媛
小学低年级的模块内容(3)
§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Ø 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Ø 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它事件
Ø 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校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Ø 学习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小学高年级的模块内容(1)
§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Ø 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
Ø 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基本规则以及公共场所安全规范。
Ø 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案例:是否能觉察有人跟踪?
Ø 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Ø 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个人卫生和健康饮食习惯。
Ø 了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Ø 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酒及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
Ø 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小学高年级的模块内容(2)
§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Ø 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形成主动避让车辆的意识。
Ø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滑冰等活动的危害;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烫烧伤、动物咬伤、异物进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Ø 形成对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与区域的防范意识,了解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
Ø 学会有效躲避事故灾害的常用方法和在事故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Ø 使学生初步了解学生意外伤害的基本保险知识,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
§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Ø 初步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和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Ø 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Ø 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
小学高年级的模块内容(3)
§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Ø 了解影响家乡生态环境的常见问题,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躲避自然灾害的意识。
Ø 学会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Ø 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它事件
Ø 形成和平解决同学之间冲突的意识。
关注:学生间伤害,不容忽视的学校安全问题
上海的一项关于6-12岁学生的调查:
案例:上海一个六年级学生母亲的哭诉
Ø 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教师、家长求助的意识。
初中的模块内容(1)
§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Ø 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不宜未成年人的场所。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Ø 不参加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Ø 理解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Ø 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 来自社会人士
¡ 来自学校教职工
¡ 来自学生
初中的模块内容(2)
§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Ø 了解重大传染病和事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的知识和基本的预防、处理常识;了解简单的用药安全知识。
Ø 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Ø 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Ø 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和方法,拒绝毒品和烟酒的诱惑。
Ø 了解和分析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可能因素。
初中的模块内容(3)
§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Ø 增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主动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防止因违章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Ø 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具备防火、防盗、防触电及防煤气中毒的知识技能。
案例:“平安夜不平安”
Ø 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初中的模块内容(4)
§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Ø 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Ø 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
关注:网瘾少年
相关案例
原因分析
§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Ø 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Ø 了解曾经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初中的模块内容(5)
§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它事件
Ø 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
关注: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案件,相关调查,原因)
校园黑帮
案例:15岁少年惨死课堂
Ø 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案例:违反纪律不该,自杀身亡更轻率
Ø 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高中的模块内容(1)
§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Ø 自觉遵守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
Ø 了解考试泄密、违规的相关法律常识。养成维护考试纪律和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Ø 自觉抵制影响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提高社会责任和国家意识。
Ø 基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宗教冲突现象,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Ø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汲取其它国家文化的精华,抵制不良文化习俗的影响。
高中的模块内容(2)
§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Ø 基本掌握和简单运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技能,进行自救、自护。有报告事件的意识和了解报告的途径的方法。
Ø 掌握亚健康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救助渠道,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Ø 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措施,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Ø 自觉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具备洁身自好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公德。
Ø 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常识,拒绝毒品诱惑。
Ø 学习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性侵害时,用法律保护自己。
关注: 高中学生的性教育
高中的模块内容(3)
§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Ø 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利用网络习惯,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Ø 树立不利用网络发送有害信息或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或窃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保密信息的牢固意识。
§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Ø 基本掌握在自然灾害中自救的各种技能,学习紧急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Ø 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做贡献。
高中的模块内容(4)
§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它事件
Ø 自觉抵制校园暴力 ,维护自己和同学生命安全。
案例:优秀学生为什么杀死自己的两个同学?
Ø 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3 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1)
§ 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渗透
§ 利用地方课程时间,采用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多种方式
Ø 国旗下的讲话
Ø 立新小学的07年的安全教育日活动
§ 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体验等主题教学活动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等
§ 通过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以及家庭和社会共同联合
Ø 四川德阳:警校共育
Ø 哈尔滨:从法制副校长 到 “三官一律”进学校
Ø
3 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2)
§ 强调:
Ø 学科、活动渗透与专题教育结合
Ø 隐性教育内容与显性教育内容结合
Ø 多种教育教学方式
Ø 学校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
Ø 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作与配合
§ 不同学段的特点
Ø 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
Ø 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
Ø 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4 保障机制
(1)课时保证
(2)教学资源建设
(3)教师队伍建设
(4)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
(5)评价和督导
(1)课时保证
§ 教育教学时间
§ 自救自护和逃生实践演练活动
§ 完成《纲要》中规定的教学内容
(2)教学资源建设
§ 多种形式的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 对教育材料的把关和审核.
§ 教育材料的购买:
Ø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多种方式解决
Ø 提倡学校使用公用图书经费统一购买,学生循环借阅
(3)教师队伍建设
§ 地区层面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 学校层面的教师校本培训
(4)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
§ 地区层面和相关课题研究
§ 学校层面的校本研究。
(5)评价和督导
§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教育评价标准
§ 地方把公共安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学校督导和校长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 学校要把教师实施安全教育情况纳入教师考核
§ 评价重点:
Ø 学生:安全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
握、安全行为的形成
Ø 学校:活动安排、资源配备、实施情况、实际效果
(三)《纲要》的实施建议
1 国家层面
2 地方层面
3 学校层面
1 国家层面
基于公共安全教育现实和《纲要》内容的宏观性、基础性配套工作
§ 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宣传
§ 开发学生公共安全教育通识读本
§ 组织培训者培训和校长、教师的示范性培训
2 地方层面
基于地方实际情况的政策保障和教育资源准备
§ 通过地方性政策文件规范和指导学校公共安全教育
§ 通过校长、教师培训加强公共安全教育的能力建设
§ 建立地方公共安全教育的师资库
§ 建立地方公共安全教育的课程资源网
§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安全教育规律
南宁的安全教育特色
3 学校层面
基于学校实际情况的工作准备和实践探索
§ 进行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的自我诊断
Ø “家底儿”和现有的条件
Ø 问题与发现问题的层次
§ 开展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现状和需求的调查
§ 进行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整体规划
§ 建立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制度
§ 保证安全教育的时间
§ 探索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的特色
§ 定期开展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的评估和检查
三、 学校安全工作的格局与思路(1)
§ 弄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边界
§ 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分配
§ 发现并解决核心问题
Ø 发现问题的过程
Ø 承认问题:阿什法则
Ø 把问题清清楚楚地写下来:吉德林法则
§ 制度建设与文化引领并重(如何使制度有效?)
Ø 制度的类型
¡ 原则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
¡ 强制性制度与诱致性制度
¡ 禁止性制度与倡导性制度
Ø 制度的公正
¡ 实体公正
¡ 程序公正
发现问题的层次
§ 耳朵听到的问题
§ 眼睛看到的问题
§ 亲身体验到的问题
§ 心里想到的问题
§ 头脑中思考的问题
§ 写在纸上的问题
Ø 是什么?(问题本身;表现;影响)
Ø 为什么?(产生原因;对原因的分析:自身/外在)
Ø 怎么办? (措施;人员;进度;预期效果)
三、 学校安全工作的格局与思路(2)
§ 想出思路,找到出路
§ 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Ø 坚持做小事能够成就大事
Ø 坚持做简单的事能够创造奇迹
§ 执行与执行力
§ 从道德激情到技术理性
Ø 范跑跑为什么跑了?
Ø 杨不管为什么不管?
§ 发展自己的优势才干(思维方式,能力结构)
§ 用心、积极探索,勇于、敢于创新
§ 保持阳光心态(逞强与示弱)(严谨的态度与松弛的状态)
§ 不要心存侥幸:墨菲法则
两则管理寓言
1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