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呼吸机的操作程序与制度
项目
操 作 内 容
适
应
症
1、 急、慢性呼吸衰竭,呼吸频率>40次/分或<5次/分。
2、 心源性或非心源性肺水肿。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4、 胸部创伤、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
5、 呼吸中枢控制失调、神经-肌肉疾患。
6、 呼吸性酸碱失衡。
7、 大手术后通气弥散功能障碍等。
8、 低氧血症,鼻导管给氧后其PaO2仍低于8.0kPa(60mmHg)者。
9、 虽血氧饱和度(SaO2)达95%,但有点头样潮式呼吸等呼吸困难者。
10、应用呼吸机进行呼吸道药物和气溶胶治疗。
仪
器
评估
1、 电源开关正常。
2、 仪器清洁无污垢。
3、 仪器各部件齐全无缺损。
4、 仪器各管路连接正确。
操作前准备
1、 准备好病人,保证病人呼吸道通畅。
2、 将湿化器内倒入蒸馏水至所需刻度。
3、 检查管路是否正确,有无漏气。
4、 检查电源供应是否正常。
5、 检查气源供应是否正常。
6、 显示窗显示监控数据:
显 示
监 控 数 据
正常值范围
PIP
吸气峰压
12-20cmH2O
MAP
平均气道压力
5-15cmH2O
PEEP
呼吸末正压
一般4-6cmH2O,特殊可达10 cmH2O
f
呼吸频率
12-20次/分
Vte
潮气量
成人8-12ml/kg
VE
分钟通气量
成人90-120 ml/kg,约6-8升/分钟
I:E
吸呼比
1:1.5-2
Vcalc
容量呼吸的计算的峰流
升/分钟
操
作
程
序
接好呼吸机主机、空气压缩机、湿化器电源。
打开呼吸机主机、空气压缩机、湿化器电源开关。
连接氧气。
按照病人的需要调节呼吸方式。
无自主呼吸的病人给予IPPV呼吸模式。有自主呼吸的病人给予SIMV呼吸模式。
根据病人调节参数:
⑴ 潮气量(vt):正常成人一般为8-12ml/kg。
⑵ 呼吸频率(f):成人12-20次/分钟;儿童16-25次/分钟。
⑶ 气道压力上下限:高压报警限应在气道峰压之上10cmH2O。低压报警限应在气道峰压之下2-5 cmH2O。
⑷ 分钟通气量(mv):每分通气量=呼吸频率×潮气量。成人为6-8升/分钟。
⑸ 吸气时间(Timst):调节范围0.2-3秒。根据吸呼比值决定(1:1.5-2)。
⑹ 吸入氧气浓度(FiO2):通常调节吸入氧气浓度在40%-60%左右。大于80%持续时间应小于6小时,避免氧中毒(根据血气情况调节氧浓度)。
6、观察项目
通气良好 通气不足
神志 稳定且逐渐好转 逐渐恶化
末梢循环 甲床红润,循环良好 有紫绀现象,或面部过度潮红
血压、脉搏 稳定 波动明显
胸廓起伏 平稳起伏 不明显或呼吸困难
血气分析 正常 PaCO2↑、PaO2↓、PH↓
TV和MV 正常 降低
人机协调 协调 不协调或出现对抗
常见
报警原因及排除
1、 气道低压报警:(LOW PRES)
A:常见原因 ①通气管路脱开、破损或接头不紧;②气管导管套囊破裂或充气不足
B:处理方法 立即重新接通管道或者更换导管;套囊适量充气或更换导管
2、 气道高压报警: (HIGH PRES)
A:常见原因 ①呼吸道分泌物增加;②通气管路、气管导管打折;③胸肺顺应性降低;
④人机对抗;⑤叹息通气时
B:处理方法 无菌吸痰;调整导管位置;调整报警上限;药物对症处理,安抚清醒病人尽量配合呼吸机
3、 气源报警 (HIGH O2 PRES)或(LOW O2 PRES)
A:常见原因 压缩空气和氧气压力不对称(压缩泵不工作或氧气压力下降)
B:处理方法 对因处理,调整氧输入压力。
4、 电源报警 (POWER LOW) (POWER LOST) (BAT LOW)
A:常见原因 外接电源故障或蓄电池电力不足
B:处理方法 对因处理,应用外接电源或电池重新充电,如是停电,应立即将呼吸机与病人的人工气道脱开,给与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
5、 TV或MV低限 (LOW MIN)
A:常见原因 ①气道漏气;②机械辅助通气不足; ③自主呼吸减弱
B:处理方法 对因处理;增加机械通气量;增加机械通气量或兴奋呼吸
6、 TV或MV高限
A:常见原因 ①自主呼吸增强;②报警限调节不适当
B:处理方法 适当降低机械通气量;调整报警限
7、 气道温度过度
A:常见原因 ①湿化器内液体过少;②体温过高
B:处理方法 加适当蒸馏水;对症对因治疗
8、 吸入氧浓度过高或过低
A:常见原因 ①气源故障(压缩泵或氧气);②调解FiO2不当
B:处理方法 对因处理
9、 呼吸暂停
A:常见原因 自主呼吸停止或触发敏感度调解不当
B:处理方法 对因处理
10、脱离/受感报警 (DISC/SENSE)
A:常见原因 压力感受线受压、堵塞或脱离
B:处理方法 检查压力感受线和压力感受管
11、硬件故障 (HW FAULT)
处理方法 立即停用呼吸机,联系维修人员。
操
作
后
处
置
1、 将呼吸机表面污迹用75%酒精擦拭干净。
2、 将管路、湿化罐依次拆下,用1000mg/L,84溶液浸泡30分钟消毒。
3、 消毒后管路用灭菌蒸馏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4、 将消毒后的管路重新安装,送气口用清洁纱布包裹,测试正常后备用,在显著位置上挂上标明“已消毒备用”字样的标牌。
5、将呼吸机面板参数调至常规急救状态。(A/C模式、FiO2100%、vt 500ml、f 12次/分、PEEP 0)
6、将仪器推至固定位置充电。
仪
器
完
好
状
态
1、 仪器各部件齐全无缺损。
2、 仪器各管路连接正确无误。
3、 蓄电池电量充足。
4、 仪器清洁无污垢。
注意事项
1、 切勿忽视呼吸机发出的可听见报警声,报警表示有情况需要立即处理,切勿离开患者无人照看。
2、 始终备有另一种通气手段,比如球囊或另一台呼吸机。
3、 集水瓶应低于病人,瓶底朝下,随时倾倒集水瓶内的水,避免水返流入患者呼吸道内造成窒息或感染。
4、 调节呼吸机机械臂时,先取下呼吸机管路,调解后再将管路安装好,以免在调解过程中将气管插管拔除。
5、 注意观察湿化器温度,温度高于38度时应将温度调低,防止呼吸道黏膜烫伤。
6、 随时观察湿化瓶内的蒸馏水,应保持在1/3-1/2的水位。
7、 每天冲洗呼吸机上的过滤网。
8、 每三天更换呼吸机管道。
9、 对于缺氧严重的病人可给予80%-100%的氧浓度,但保持时间小于6小时,避免氧中毒。
10、对于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应遵医嘱定时给予气管内滴药,防止痰痂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
11、呼吸机用完后应先停氧气再停空气压缩泵,开呼吸机时应先开空气压缩泵再接氧气。
12、应用呼吸机前采动脉血气,应用呼吸机后15-30分钟后再采动脉血气,根据结果适当调节呼吸机。调整合理后可延长血气分析的间隔,一般每天查一次。病情发生变化随时查。撤机时及撤机后也要查血气。
维护和保养
1、 专人保管呼吸机,保证各种管道消毒后备用,保持仪器外部清洁。
2、 加温湿化器用完后应彻底清洁、消毒后备用。
3、 定期检查,更换氧电池、活瓣、皮囊、细菌过滤器等零配件。
4、 定期通电试验 综合检查呼吸机功能。
5、 勿对呼吸机主机进行消毒。
6、 勿使用含有苯、氯化铵、氯化合物的清洁剂或超过2%的戊二醛。
7、 不使用粗糙的摩擦物。
8、 勿将呼吸机浸在液体中。
9、 勿直接喷清洁溶液在面板上。
10、勿将清洁剂喷入排气阀中。
11、处理和清洁呼气阀要小心。
12、勿将清洁工具(布、管道清洁器等)插入呼气阀。
13、勿将细菌过滤器浸在任何液体中。
14、做好无防:防潮、防震、防热、防尘、防腐蚀,定期请专业人员清洁保养。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