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中国古代礼的内容和意义.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94543 上传时间:2025-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中国古代礼的内容和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中国古代礼的内容和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礼”的内容 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被称为礼仪之邦,由此推断,“礼”在我国古已有之。因此有很多人对我国古代的“礼”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的产生,多半是源于大家希望了解我们祖先的社会生活,以便继承并发扬光大古代的礼制,传承中华文明。 古代的礼,不只是具体的礼节仪式,还包括一系列制度、规定以及贯穿其间的思想观念,所以比一般想像的礼的范围广泛。 限于史料所限,目前能够系统研究的礼制,可以上溯到周代。周人的礼,在很多方面是后代礼制的渊源。因此,我们就从周礼讲起。 传统的说法,周代把礼划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称为“五礼”。这一说法的起源,是现存的《周礼》一书(详见该书的《大宗伯》章),后来为历代礼学家所沿用。例如:清代学者秦蕙田编著的《五礼通考》(262卷)是一部内容详赡的名著,便是按五礼的划分通论古代礼制的。还有不少学者以五礼为纲,考察历史文献所反映的礼制,如宋代有张大亨作《春秋五礼例宗》7卷,将《春秋》经传所记有关事迹一一分属于五礼。体例类似的较晚著作有元代吴澄的《春秋纂言》、明代石光霁的《春秋钩玄》、清代姚彦渠的《春秋会要》等。这些书用《春秋》的实际事例把五礼的规定具体化了,对理解当时的礼制很有裨益。 下面就扼要介绍一下“五礼”的内容: 吉礼,据《周礼》讲,就是祭祀的典礼。古代认为祭祀是“国之大事”,故而把吉礼列为五礼之首。当时的祭祀种类繁多,《周礼》一书里开列的对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以及四方百物的祀典都属于吉礼。《春秋》经传所记大小祭祀不可胜数,据姚彦渠《春秋会要》统计,有郊、大雩、禘、烝尝、日月星辰、风云、社稷、五祀、四望山川、先农等项,大致上和《周礼》是相合的。 凶礼,一般理解是指丧葬。《春秋会要》所载凶礼的事例,如周王崩葬、鲁公薨葬、夫人薨葬、诸侯卒葬之类,都不超出丧葬的范围。不过,依《周礼》所载,除丧事以外,凶礼还应该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哀吊。比如饥馑、战败、寇乱,当时都要有哀悼的仪式,也应列入凶礼。 军礼,顾名思义主要是指战事,实际还包括若干需要动员大量人力的活动,如田猎、建造城邑等。姚彦渠著《春秋会要》所列举属于军礼的事例有校阅、搜狩、出师、乞师、致师、献捷、献俘等项,即将田猎合计在内。我们知道,古代的大规模狩猎,常常是依军事组织进行的,实际起着训练和检阅武力的作用,所以军礼包括搜狩是很自然的。 宾礼,比较容易理解,是指诸侯对王朝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等。这在实行分封制的周代出现相当地频繁,如《春秋会要》所记,有朝聘周王、王聘诸侯、锡命、公朝大国、大夫出聘或来聘及诸侯间的会、盟、遇等类事例。 嘉礼,其内容比较复杂。以《春秋会要》所辑录的事例论,有婚礼、冠礼、飨燕、立储等类。其中的冠礼,是古代男子到20岁时一定要举行的一种成年礼。据《周礼》所述,除上述各项外,诸侯间的庆贺、朋友间的宾射,也都属于嘉礼。 从上述对周代“五礼”内容的介绍可知,古代所谓礼,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规定和仪式,还包括国家政治上的制度在内。从种种史实考察,在当时,礼和法律、官制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许多政治、法律方面的规定都见于礼的内容。正如著名学者章太炎《检论》一书中所说的那样:“礼者,法度之通名,大别则官制、刑法、仪式是也。”到了秦、汉以后,官制、法律同礼的界限逐渐分明,礼就专指章氏所谓的“仪式”,与近现代人关于礼的概念渐趋一致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