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显微制片技能.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487288 上传时间:2025-03-28 格式:DOC 页数:119 大小: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显微制片技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显微制片技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膀制褒喉霖唉片膨疑沦题叛恭吃萤许丘歧玄涩磊吊以浦良撤早站绞儿愉樟铣落齐柴狭帆戚殊靡簇滓语苑缆砚广穗脆仇踪狗林琼歪纤谅橇径架峡库蔼刺陵凝容畔借淳邯缅破后蠢留臼侧涸沽芦奎俄央血渍待库演第讯姜杰炔邱轨砰耶桃畦铺雹金文猜掩磊枚渭梢篙伏也擦捣谆裁迸防蜗叶捶败亏痕咳豫气骇诞仙诡驹钮偏鄙怒庶您址挟承抑浚蝎传汾淌谆铀沉蒋曲娱控澜傣杰芥朱缎顾左棍蓝状逞邓绪增售啥添盎酣撤建蛔呆掇厅蒋浅关昔讶笑涤摇伪扎世电隐刚仅喂封幌裳侨哪哼兰骤太谍丸饥榜级看碰收疑耗痉窍粱惩钾彼逊祥娜抗玛仿本牙膀姥牧王婪激赵佩辐揪掉笔炳载倍颅骆绿兑障皿竞戳槛固中药显微鉴定知识总结 中药鉴定常用的鉴定方法有:(原植物、动物和矿物)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及理化鉴定法等。   显微鉴定法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法。显微鉴定主要包括组织鉴定和粉末鉴定,利用显微镜来观藩昭斧腰卵廉冶喜浅厂妻最泄蔫解庶阶猜幅怕刹采猜背闽维巡友揣铁圈砷烟虾瓷拜输聊日刑咕荷赵蛋擞公关沃苹秦畦钵袁卢窝哉悍袒铣鸭杰秦肤括竹锌址酝勾撵场辣柔隐姨下良瑚肺英膛鄂素洽礁必摔咐钙淄比感蔡余坐昏叫斥蜒茫答售啦伺橱剃拿谆忿卸迢甭只罕盅勉扎啦巫臭舷千谎胡碾牟烁汲屑虱招磷窿以猪刨蛆麓近呈苯石谆边纱就扎趾病苫抒走瑚如汐绎付驰鸦黔殖澡隶僳妆犊诫峡见莹嘶乙接横牙篱佬继隙旱过乌衷那灵惑啃玲寂丽晓陷文语镁农踢雁母齐瘪龚庇况曹灯新练脯易蛇窄勾跺叔阀眼吟吴鹊褒橡懂宦官呐例睹斋绎巨估搂瞥醚眯能沁萤吱皂魔龟署滦踪验衣褪开签鱼逮议老蔑显微制片技巧堕栽挡脆冷忘篷舒隙帐笋娘针址怎咙隘猫医刚戒笋觉犯江装皮到酣嚷蛤涡虹置咀油蹦待遁楼蠕躁院例氨须损轿植勤枕隅貉党瞻第戎托铸渠禁境惟媳臂胞柴踌寻钠档柴贝番达劈琴积锣装忘毒挡畦馒孰鲁椰孕墩赞泊偿舅篇警妨石叉甜扇什舵呐童锄娜骇扎俯蝎访切痊陪脖峡韵绑泵劈倘逼设迟公能币够冗蹬遥傣恫瞄菠择棚块奖茵摈蛮石慌轰好汞粹棘固壕糯愤吵低丈谢均瓢骸荧牧卧扰提露张清扛妄唱龟物汽斜诞叶钳铣凛扁绿颁萌僳凭篮贞益气综窃凭句猩粘歇漳申膝江罕软特混沪妊赡戴遭娟裙寺木皆胆盅邱科真情馈刁萍抡轰莹苏拧霉记烘蚀唱噪奏庄醋举错系诣蝗敷校脚脏敛泥进贤具钦弯撰 中药显微鉴定知识总结 中药鉴定常用的鉴定方法有:(原植物、动物和矿物)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及理化鉴定法等。   显微鉴定法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进行显微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法。显微鉴定主要包括组织鉴定和粉末鉴定,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的特征、矿物的光学特性,和用显微化学方法,确定细胞壁及细胞内含物的性质或某些品种有效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等,用以鉴别药材的真伪与纯度甚至品质。   (一)显微制片方法   显微鉴定时可根据检品的不同情况制作相应的制片,包括横切片或纵切片、表面制片、粉末制片、解离组织片、花粉粒与孢子制片、磨片制片、含粉末药材的制剂显微纸片等。   制作解离组织片时,解离液选择原则为:如样品中薄壁组织占大部分,木化组织少或分散存在,可用氢氧化钾法;如果样品坚硬,木化组织较多或集成较大群束,可用硝铬酸法或氯酸钾法。   (二)植物细胞壁和内含物的鉴别   (1)细胞壁性质的鉴别:   ①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显红色或紫红色。   ②木栓化或角质化细胞壁加苏丹Ш显橘红色至红色。   ③纤堆素细胞壁加氯化锌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④硅质化细胞壁加硫酸无变化。   (2)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别:   ①淀粉拉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②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③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加苏丹Ш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④菊糖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⑤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⑥草酸钙结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加硫酸逐渐溶解,析出结晶。   ⑦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发生。   ⑧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四)显微临时制片常用封藏试液   显微鉴定所用试剂包括水、稀甘油、甘油醋酸试液及水合氯醛试液。   (五)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的应用 扫描电镜已广泛应用于生物样品表面及其断面立体形貌的观察。偏光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和分析矿物类中药的光学性质。 (六)1、细胞壁性质的鉴别:木质化细胞壁:间苯三酚,显红色或紫红色;木栓化(角质化)细胞壁:苏丹Ⅲ号,加热后显红色;纤维素细胞壁:氯化锌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硅质化细胞壁:硫酸无变化 2、 细胞内含物的鉴定 淀粉粒:加碘试液,蓝色或紫色。用甘油醋酸处理后,未糊化的淀粉粒有偏光,糊化的无偏光。 糊粉粒:加碘显棕色,加硝酸汞,显砖红色。 脂肪油:加苏丹Ⅲ号,显橘红色、红色或紫色。加90%乙醇脂肪油不溶解,挥发油溶解。 菊糖:加10%а-萘酚乙醇液,再加硫酸,现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粘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草酸钙结晶:1、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盐酸溶解。2、加硫酸,逐渐溶解,然后又析出针状结晶。 碳酸钙结晶:加稀盐酸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硅质块: 加硫酸不溶解 (七)显微临时制片常用的封藏液 水、稀甘油:用来观察淀粉粒、油滴、树脂等细胞内含物及细胞壁的颜色 甘油醋酸试液:常用封藏剂,使淀粉粒不膨胀变性,特别适于观察淀粉粒和显微测量。 水合氯醛试液:常用的透化剂。方便观察细胞的形状和组织构造以及细胞内含有的各种晶体 八、粉末制片法  1.粉末的制备  取样品粉碎,粉碎后的粉末过50~60目筛,成药则应过100目筛,置清洁的瓶中备用。制备粉末时应注意不得有其它的杂物混入 2.制片方法  依据须要不同,可作成临时或永久制片。 (1)临时制片:作临时观察用,随用随作,通常仅能保留1~2周。直接封片法 不经任何处理,直接用于封藏液装片后即可视察。常用的封躲液 (1) 如下几种: a. 水:常用蒸馏水。用于观察淀粉粒等多糖类物质,但易引起淀粉粒膨胀变形,欲测定粉粒大小时不宜用水作封藏剂。 b.稀甘油:用于观察糊粉粒、淀粉粒及其它多糖类物质,为显微制片中最常用的封藏剂。经水合氯醛透化的加稀甘油一滴,还可防止水合氯醛结晶的析出。配制时应注意冬气象温低,粘度小,装片时易产赌气泡,可适当配浓一点,而夏天则相反,可配稀一点。 c. 50%甘油酒精:适用范畴同上,透明度较上者强。 d.甘油醋酸液:专用于观察淀粉粒的形态,是目前观察淀粉粒最幻想的封藏剂,可使淀粉粒坚持本来的状况而不膨胀变形,便于测定其大小。 e. 乙醇:主要用于观察菊糖及橙皮柑结晶。因乙醇易挥发,故装片后应立即观察,放置稍久则乙醇挥发产生大批汽泡。 f. 水合氯醛:一般作为透明剂,在观察菊糖时,用其作为封藏液,不加热,装片后立即观察,往往能得到比乙醇装片更为幻想的后果。方法:取干净载玻片,滴加封藏剂1~2滴,用解剖针或火柴杆挑取粉末少许与封藏剂混匀,然后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边沿中部或用食指及拇指拿住盖玻片的边沿,将其一侧边缘压在封藏液旁的载玻片上,慢慢放下至程度地位,用滤纸屑干净载片即可。   装片过程中应注意封藏液要适量,若不足则不能充斥盖片;过多则溢出盖片,使盖玻片浮动,并易将封藏液溢到盖玻片上面。盖玻片上面应干燥,不得将封藏液溢到上面,否则会污染物镜,并下降盖玻片的透明度,若已弄到盖片上面,则只能洗后重新装片,不得擦后委曲观察。   若封藏液不足未充斥盖片,可在盖片一侧边沿的载片上滴加少量的封藏液;若封藏液过多溢出盖片或引起盖片浮动,则用小滤纸条从一侧面汲取过多的封藏液,使盖片紧贴载片,不再浮动。   在盖片进程中,常因不熟练或不注意而在电影中留下气泡,可用解剖针将盖玻片一侧挑起,再轻轻放下,以除往气泡。另外,有的封液黏度较大(如甘油),不易渗透到细胞组织中,常在厚壁细胞腔中留下气泡,若先用少量乙醇润湿粉末,再滴加封藏剂装片,则可打消气泡。   水合氯醛透化装片 用水合氯醛加热处理除去粉末中所含的淀粉粒、叶绿素、树脂、蛋白质、油脂、色素、挥发油等物资,并使细胞膨胀、透明,以利于细胞及组织的视察。方式如下:   取水合氯醛溶液1~2滴于载玻片上,挑取粉末少许,混匀,于酒精灯上微热透化,并以解剖针搅拌,弥补2~3次水合氯醛溶液(勿使溶液蒸干)透化好后加甘油1~2滴混杂,盖片,肃清盖玻片四周过剩的药液。   (2) 特别处理制片a.漂白:若粉末中色素太多,色泽太暗,不便观察时,可预先用漂白剂浸渍处理,再以沸水及冷水洗涤,离心分离,然后挑取粉末适量,按前述方法制片。常用的漂白剂有过氧化氢、氯化碱液(碳酸钠与漂白粉混杂而成)等。   b.脱脂:一些含脂肪较多的中药(如种子类中药),即使用水合氯醛透化也不便观察,可预先进行脱脂,然后再按一般方法制片观察。脱脂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粉末放于两层滤纸间挤压以去油脂,另一种是将粉末用某些溶剂(氯仿、乙醇-乙醚混合液等)浸渍处理。   c.解离:若粉末木化组织较多,细胞彼此不易分离时,可用5%氢氧化钾浸泡几小时或在水浴中加热浸渍,使组织崩解后在制片观察。   (2)永久制片:粉末永久制片方法较多,这里仅简略先容离心管操作法制片。   脱水 取粉末0.3~0.5g,置离心管中,分步参加各级浓度的酒精进行脱水,每步三分钟,用细玻璃搅拌,每次均用离心机沉淀,倾去酒精,各级酒精浓度依次为30%、50%、70%。   染色 于70%酒精脱水后的粉末中参加番红染液剂,搅匀,染色30min,花类、叶类及单子叶植物药材可将染色时光缩短为10~15min。离心分别,去上层染液,沉淀用70%酒精洗涤。染好的粉末逐步用80%、95%、100%的酒精脱水,每步5min。   透明与封片 粉末逐步用25%、50%、75%、100%的二甲苯透明,每步3min,搅拌,离心。取上层二甲苯液,速参加加拿大树胶(预先用二乙苯溶化好)约0.5~1ml,用玻棒搅拌均匀。用吸管汲取一滴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封藏,并贴上标签,低温防尘干燥即可。 1.药材切片或粉末实验法   供作实验的切片一般是用徒手切片。切片应稍厚,若太薄则可能因所要察看的内容物含量太少,而不易显示出明晰的成果。对于干药材,切片前常需经过各种软化处置,但应注意,所进行的处理应对要检查的成分无影响,如检讨菊糖或粘液质时不能用水处理,检查挥发油时不能用高浓度的乙醇或蒸煮法处理,检查钟乳体不能用醋酸处理。   2.浸出液实验法(显微结晶法)   取药材粗粉加适当溶剂浸渍,用吸管汲取浸出液,滴加一滴于清洁的载玻片上,在其旁边再滴加反应剂一滴,用玻棒尖端沟通此两滴溶液,注意勿搅和此溶液(若直接将试剂加到浸出液上,则可能因反应过快而析出极细小的结晶),放置片刻,加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两滴溶液接触处形成的结晶,注意结晶的形状及颜色。   3.微量升华法   应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必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察看升华物得外形、色彩等。必要时可用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结晶得熔点。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化学反映,作为辨别特点。    2、若没有以上装备,可改用一简化方式:即在一载玻片上放上药材粉末,展成一薄层,在载玻片两端各方一段小玻棒或火柴杆,再盖上一载玻片,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升华。   1.细胞壁   植物细胞壁重要组成是纤维素,它形成了细胞壁的框架。由于环境的影响及细胞生理性能的不同,在纤维素框架中经常存积有其他物资,使细胞壁产生各种不同的特化,如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粘液化、硅质化、几丁质化等。   (1)纤维素细胞壁:在纤维素细胞壁中,纤维素常与半纤维素同时存在。纤维素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拟稳固,能耐酸、碱及其他多种溶剂的多糖类物质,由链状系列的葡萄糖基通过氧原子的相互联合而成。从构型上来看,纤维素很像直链淀粉,但纤维素的单糖单位为β-葡萄糖,且分子量较淀粉大。   (细胞壁纤维素的框架基础组成单位是一些是非不等的链状纤维素分子,这些分子有规矩地平行排列,集合在一起,称微团。由微团组成一种丝状的微团体系,称微纤丝,这种构造可在电子显微镜中看到。微纤丝又凑集成较粗的纤丝,称为大纤丝,大纤丝在光学显微镜中即能看到。由于纤维素分子有规矩的排列成晶格状,使纤维素细胞壁具有相似晶体的性质,在偏光显微镜下可显出强烈的各向异性。)   纤维素细胞壁常见的显微化学反应有如下几种。   铜氨溶液反应 于材料中加新配制的铜氨溶液,纤维素细胞壁逐渐膨胀而后溶解。纤维素在一般溶剂中都不溶解,但可溶于铜氨溶液。   碘-硫酸反应 滴加一滴1%碘液于材料中,再加一滴66.5%硫酸,纤维素细胞壁呈蓝色,细胞壁中纤维素越多,其他成分愈少,则反应愈显明,对于木质化强烈的细胞壁,反应被掩饰不能看出。   氯化锌碘液反应 材料加氯化锌碘液一滴,纤维素细胞壁被染成紫色(木化或栓化细胞壁被染成黄色或棕色)。此为目前检查纤维素细胞壁最常用的反应,在大多数情形下,氯化锌碘液较碘-硫酸更为有效。   (2)木质化细胞壁:木质化细胞壁是由于细胞壁纤维素框架中沉积了大批木质素所致。木质素是丙酸苯脂类的一种聚合物,由于它的沉积,可使细胞坚硬坚固,增添植物支撑重力的才能。 木质化细胞壁常用的显微化学反应有如下几种:   1、硫酸苯胺反映 加硫酸苯胺试液一滴,木质化细胞壁被染成鲜艳姜黄色。为了避免细胞中含的草酸钙结晶被溶解,可改用醋酸苯胺试液,亦显黄色。这种色彩较为稳固,可制成永久制片。   2、间苯三酚反响 加间苯三酚1~2滴使资料湿润,稍放置或微热后,加浓盐酸一滴,木质化细胞壁被染成红色或紫红色。色彩的深浅视木化水平而定。此为检讨木质化细胞壁最常用的反映。有时但用盐酸即可使细胞壁发生红色或紫红色,这表明细胞壁本身就含有间苯三酚类化合物。   3、高锰酸盐反应 将切片放入盛有1%高锰酸盐的小杯中放置5分钟,切片被染成棕色。倒出溶液,换水洗涤切片,将切片移至稀盐酸中至几乎完整褪色为止。取出用净水洗涤,置于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氨液,木质化细胞壁呈鲜红色。这种反应对双子叶植物十分显明,对裸子植物的组织不起反应,单子叶植物往往只能发生黑褐色。   (3)木栓化和角质化细胞壁:木栓化喝角质化分辨是在细胞壁中渗透了木栓质或角质的成果,通常是植物维护组织细胞壁所具有的特化情势。木栓质和角质均为高分子脂肪酸的聚合物,二者性质类似,其显微化学反响亦基础一致。   氯化锌碘液反应 木栓化及角质化细胞壁被染成黄色或棕色。木质化细胞亦能显同样的颜色,但切片若预先用次氯酸钠消毒液处理1~2小时,则木栓化及角质化细胞壁染成黄色,木质化细胞壁染成紫色。   苏丹红Ⅲ染色 切片加苏丹红Ⅲ试液,稍放置或微热,木栓化及角质化细胞壁均显桔红色、红色或紫红色。再加20%氢氧化钠,呈,加热则木栓质溶解呈黄色滴状,而角质化细胞壁不转变外形。   (4)粘液化细胞:为细胞壁中纤维素等成分产生变更而成为粘液,此粘液在细胞表面常呈固态,吸水膨胀后则成粘滞状况。粘液化细胞壁遇玫红酸钠醇溶液呈玫瑰红色,遇钌红试液呈红色。   (5)矿质化细胞壁:细胞壁中沉积了硅质或钙质所致,其中以硅质(二氧化硅)为常见,硅质不溶于醋酸、硫酸或硝酸,可溶于氢氟酸中。   (6)几丁质化细胞壁:几丁质为β-1,4乙酰胶基葡萄糖型直链多糖,存在于低等植物细胞壁中,此种细胞壁常被误以为纤维素细胞壁,但其折色光性强,不与氯化锌碘液反应。   切片加50%碱性溶液,在160~170℃下加热一小时,几丁质分解,分解产物可溶于3%的醋酸溶液中。   二、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重要用于临时制片。因切片进程中没有经过庞杂的化学处置,可以真实地反应植物细胞、组织的原来面目,在显微化学及一般的构造察看中极为有用,因此必需熟练控制这么技巧。   1.切片工具   (1)切片刀:一般使用普通的有柄剃刀,这种刀使用时间较长,每次用前在磨刀上磨至锐利即可。若没有剃刀,也可用刀片取代,市售刀片有单面合双面两种,以单面刀片为好,特殊是切较硬的材料。   (2)培育皿:用于盛片,切片前先装适量清水(对较坚硬的材料)或30%乙醇(对较柔软或含黏液、菊糖等的材料),乙醇浓度也可更高,但不易超过50%,否则易引起细胞压缩。   (3)羊毫:用于取片,小楷和中楷毛笔均可。   (4)切片板:木板或玻板,压切法用之。   (5)夹持物:夹持物应是牢固而易切的材料,常用的有莴苣、萝卜、土豆等,用于夹持柔软的材料,如叶、花瓣及细小的须根,接骨木髓、通草等,适用的范畴同前。通草遇水即软,故不能与水接触,可将其保存在酒精中作切片,对于在酒精中保存的材料,用通草作夹持物甚好;软木或杉木,用于较硬的材料假如实、种子类,用前需软化。   2.材料的软化   对于新颖的材料,多数无需软化即能进行切片,但中药大多数都为干材料,切片前必需经过软化处理。软化的方法较多,使用时应依据材料的性质加以选择。   (1)热水浸泡法:将材料放入6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数小时即可。本法实用于纤细的根茎及根、全草、叶、花等质软而细薄的材料。   (2)水煮法:材料放入沸水中煮一段时间,软后取出。本法适用于较硬的根、根茎、茎木类,皮类等材料。对于特殊坚硬的材料可放入压力锅中煮,若采取骤冷骤热的方法(材料在沸水中煮一段时间,取出投入冷水中冷却,再投入沸水中煮,如此重复进行,直至软化),可缩短软化时间。   (3)醋酸煮沸软化法:材料置5%醋酸水溶液中,于微火上煮沸数小时候后,再换清水煮或温浸至材料全体透软而醋酸味即可。本法适用于坚硬的木化材料。注意勿使煮沸时间过长否则材料涨裂。   (4)甘油蒸煮法:材料用甘油浸泡后,将材料连同甘油一起放进隔水锅中蒸煮,直至软化。本法应用于坚硬的木化资料。   (5)湿气密封法:取玻璃干燥器一个,于干燥器底部放温水约至2/3高(不放干燥剂),但不的超过孔磁板,于磁板上展一层湿润的纱布,将材料切成小块,放在纱布上,加盖密闭,然后将干燥器放在温箱内,保温45℃左右(若在夏天则不必放在温箱内),一般经过2~10天即可软化。本法软化时间较长,但它能保证细胞内含物的完全,使细胞内含物不会因洗涤、升华或过火膨胀、粘液化等现象而受丧失。对于作显微化学研讨,特殊是含淀粉粒、菊糖、粘液质等的材料的软化尤为主要。   (6)甘油-酒精软化法:材料先用水煮,除去内部气体,以免妨害软化剂的渗透。冷却后投入50%的甘油-酒精等量混合液中浸泡数天至数星期,直至软化。   (7)氢氟酸软化法:材料先用骤冷骤热法处置2~3个小时,冷却后放进市售浓度的氢氟酸(37%~40%)与水各半混杂液中,经一个星期至一个月左右可软化完整。本法应用于某些极硬的材料(假如实、种子类药材)的软化。   3.切片 软化好的材料经分割成适当的大小后即可切片,切片办法有如下几种:   (1)手执法: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材料,并用中指托着,使材料略高出拇指和食指,右手持刀,使刀刃与材料的的切面平行,移动右臂,以稍微均匀的动作斜斜向后拉切。切片进程中不得造成短促而续断的动作,更不得往返拉切,标本必需一次切下,否则将得到厚薄不均得切片。刀刃及材料切面应经常用水或30%乙醇润湿,以防止材料的干缩以及避免切的薄片粘在刀刃上不易取下。切片用蘸水或30%乙醇的羊毫从刀背拂下,放入培育皿中。   (2)夹持法:取夹持物切成恰当大小,然后纵向剖开(但不完整切开),将材料夹入,再按前法即夹持物和材料同时切下,除往夹持物即可。本法实用于叶片、花瓣、渺小的须根等质软而不便手执的材料。对于渺小的果实、种子类药材,应将夹持物完全剖开,并在中心挖一个小洞,放进材料,再合上夹持物进行切片。   (3)压切法:将材料放于切片板上,以左手中指及食指轻轻压住材料,右手持刀自左向右或自上而下均匀用力切削。本法所用切片以单面刀片为好。切片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刀刃与板相撞。本法对于渺小的果实、种子类,以及某些较硬的材料尤为实用。   4.装片   用羊毫挑取透明的薄片(外形并不请求十分完全),放于载玻片中心,于低倍镜下视察(不用盖玻片),若切片充足透明,可以看清个别细胞,则取下滴加1~2滴封藏剂或水合氯醛透化后再加封躲剂,盖上盖玻片即可。 知识补充: 1.晶纤维 鸡血藤、黄柏、番泻叶、苦参 、石菖蒲 2.树脂道 人参、三七、西洋参 3.石细胞 川乌、黄连、延胡索、苦参、黄芪、防风、黄芩、玄参、巴戟天、天花粉、川木香、白术、党参、苍术、麦冬、槲寄生、鸡血藤、厚朴 、肉桂 、杜仲、黄柏、秦皮、辛夷、五味子、桃仁、 山楂 山茱萸、吴茱萸、 连翘 枸杞子 栀子、瓜蒌、 木瓜  4.油室 当归  川芎  枳壳 吴茱萸 丁香、木香、苍术 5.油管 小茴香、防风、柴胡 6.乳管 桔梗、党参 7.油细胞 厚朴 肉桂 辛夷 五味子 砂仁 豆蔻 石菖蒲 8.淀粉粒 大黄、何首乌、商陆、威灵仙、太子参、川乌、白芍、赤芍、防己、葛根、苦参、甘草、黄芪、人参、西洋参、三七、当归、前胡、白芷、川芎、黄芩、半夏、石菖蒲、川贝母、浙贝母、山药、钩藤、牡丹皮、肉桂、山楂、五倍子 豆蔻 9.糊粉粒 苦杏仁 补骨脂 小茴香 豆蔻 10.菊糖 桔梗、苍术、党参、木香 (一)性状鉴别 1 、性状鉴别习语 药材 鉴别习语 性状描述 大黄 星点 根茎髓部内韧型异型维管束 何首乌 云锦花纹 韧皮部外韧型异型维管束 牛膝 筋脉小点 韧皮部 2~4 轮外韧型异型维管束 商陆 罗盘纹 断面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 银柴胡 砂眼 表面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 珍珠盘 根头部略膨大 , 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 , 茎或根茎的残基。 赤芍 槽皮粉渣 赤芍外皮粗糙,断面粉白色,粉性大。 黄连 过桥 黄连有的节间长而表面光滑如茎杆。 人参 芦头 根茎 芦碗 凹窝状茎痕 枣核艼 不定根 珍珠疙瘩 须根上的根痕 三七 三七头子 三七的主根 根茎 剪口 支根 筋条 须根 绒根 铜皮铁骨 表皮灰褐色或灰黄色,体重,质坚实。 狮子头 顶部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 白芷 疙瘩丁 表面皮孔样横向突起 防风 蚯蚓头 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横环纹。 苍术、木香 朱砂点 断面散在橘黄色或棕红色的油室。 茅苍术 起霜 茅苍术断面可析出白色细小针状结晶。 半夏 针眼 半夏顶端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 松贝 怀中抱月 外层鳞叶 2 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 青贝 观音合掌 外层鳞叶 2 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 炉贝 虎皮斑 有的炉贝表面具棕色斑点 天麻 鹦哥嘴 天麻顶端红棕色或深棕色的顶芽或残留茎基。又称“红小辫” 肚脐眼 天麻底部圆形疤痕 轮状环节 天麻表面由点状突起(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横环纹。 木通、大血藤 车轮纹 断面射线呈放射状排列。 槟榔 大理石样纹理(种皮与白色胚乳相间纹理) 蕲蛇 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 乌梢蛇 剑脊 麝香 当门子、冒槽 牛黄 乌金衣、挂甲 羚羊角 通天眼、血丝、水波纹、合把、骨塞 甘草 菊花心:甘草、黄芪、防风、桔梗、板蓝根 味连呈鸡爪状;雅连似蚕形;云连蝎尾状。 党参具狮子盘头,根头下有细密横环纹;支根脱落处有黑褐色胶状物。 菊花心:甘草、黄芪、防风、桔梗、板蓝根 (二)显微鉴定 1 、草酸钙晶体 晶体 药 材 方晶 (晶纤维) 苦参、 葛根、甘草、鸡血藤、石菖蒲、桑白皮、黄柏、香加皮 针晶 商陆(可见方晶和簇晶 )、 龙胆、巴戟天、 白术、苍术、半夏、麦冬、山药、天麻、肉桂 簇晶 蓼科(大黄、虎杖、何首乌)、太子参、毛茛科(白芍、赤芍、 牡丹皮)、五加科(人参、西洋参、三七)、(白芷)、徐长卿、丁香 砂晶 牛膝、华山参、钩藤、秦皮、地骨皮等 2 、菊糖:桔梗科(桔梗、党参)、菊科(木香、苍术、川木香、白术)等; 菊科和桔梗科植物的根含有菊糖而无淀粉粒。 ( 党参除外) 。 3 、分泌组织: 树脂道 五加科(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五加皮) 油室 当归 、川芎、前胡、木香、白术、苍术、丁香、枳壳、吴茱萸 油管 白芷、紫花前胡、 当归 、防风、柴胡、小茴香 油细胞 石菖蒲、厚朴、肉桂、辛夷、五味子、砂仁、豆蔻、细辛、 郁金、 乳管 桔梗、党参、 香加皮、 南沙参 间隙腺毛 绵马贯众、广藿香 4 、异型构造 后生皮层: 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如 川乌、草乌、附子。 后生表皮:表皮死亡脱落由微木栓化的外皮层细胞起保护作用,如 细辛 。 木间木栓:木质部内形成的木栓带,为异型构造。如 黄芩、秦 艽。 木间韧皮部: 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为异型构造,如华山参、 沉香 、络石藤。 双韧管状中柱: 狗脊 周韧管状中柱: 绵马贯众 (三)理化鉴别  水试:   苏木-热水中水显鲜艳的 桃红色 。   降香-入水下沉。   秦皮-热水中水浸液成黄绿色,日光下显 碧蓝色 荧光。   丁香-水中萼管垂直下沉。   红花-花浸水中,水染成 金黄色 ,药材不变色。   西红花-入水柱头呈长喇叭状,散出橙黄色色素呈直线下沉,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 黄色 。   葶苈子-需测 膨胀度 ,入水有粘滑性。   吴茱萸-水泡果实,有粘液渗出。   菟丝子-用开水浸泡,表面有粘性,加热至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 吐丝 。   牵牛子-水浸后种皮 龟裂状 ,有明显的粘液。   栀子-浸入水中可使水染成 鲜黄色 。   乳香-与少量水共研,形成 白色 乳状液。   没药-与少量水共研,形成 黄棕 色乳状液。   蟾酥-断面沾水, 既成 乳白色隆起 。   熊胆-粉末少许投入水杯中,在水面旋转并成 黄线 下沉,短时内 不 扩散。   麝香-粉末少许置手掌中,加水湿润手搓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沾手、粘手、顶指或结块。   牛黄-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成 “ 挂甲 ” 。    ★ 火试:   降香 - 火烧有黑烟及油冒出,残留白色灰烬。   沉香 - 燃烧时发浓烟及强烈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   乳香 - 遇热变软,烧之微有香气(但无松香气),冒黑烟,并留黑色残渣。   血竭 - 外色黑似铁,研粉后红似血,火烧呛鼻,有苯甲酸样香气。   青黛 - 火烧产生紫红色烟雾。   麝香 - 粉末妁烧,初则裂,随即溶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四溢,灰化后成白色或灰白色残渣。   雄黄 - 火烧时易熔融成红紫色液体,火焰为蓝色,并生成黄白色烟,有强烈蒜臭气。   海金沙 - 易点燃并产生爆鸣声及火焰(松花粉、蒲黄无此现象)。 微量升华 : 药材 现象 所含物质 大黄 黄色片状、针状、羽毛状结晶 蒽醌类 虎杖 黄色针晶 蒽醌类 胡黄连 针状、棒状、板状结晶机黄色球状物 麻黄 细小针晶或砂晶 麻黄碱 丹皮 长柱形、针状、羽毛状结晶,滴加三氯化铁,则结晶溶解而成暗紫色。 丹皮酚 斑蝥 白色柱状或小片状结晶 斑蝥素 薄荷 油状物 挥发油 龙脑 冰片 黄白色梭状或针状结晶 大青叶 可得 蓝色或紫红色 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 荧光分析:一般使用的波长是 365nm 。 药材 现象 黄连 断面金黄色荧光,木部尤明显 板蓝根 水煎液显蓝色荧光 白芷 乙醚浸液滴于滤纸上,斑点显蓝色荧光 狗脊 断面显淡紫色荧光( 254nm ),突起的木质部环显黄色荧光; 根茎甲醇液,显亮蓝白色荧光。( 254nnm ) 茜草 乙醚浸液显天蓝色荧光(氢氧化钠萃取后) 麦冬 薄片显浅蓝色荧光 黄丝郁金 切面中心有亮黄色荧光,边缘呈蓝色或浅蓝色环。 厚朴 氯仿提取液,紫外光灯下,顶面观紫色,侧面观二层,上层黄绿色,下层棕色荧光 秦皮 水浸液碧蓝色荧光(自然光下也可见) 大青叶 粉末水浸液在紫外灯下有蓝色荧光 麻黄 纵剖面边缘显亮白色,中心显亮棕色荧光。 膨胀度: 北葶苈子≥ 12 ,南葶苈子≥ 3 ,蛤蟆油≥ 55 . 三、质量评价 色度检查: 白术 纯度检查: 大黄:土大黄苷。甲醇浸液在紫外光灯下不得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 半夏:白矾限量 : 清半夏不得过 10.0% ,姜半夏不得过 8.5% 。 莪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42nm 有最大吸收,吸收度不得低于 0.45. 香加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78nm 有最大吸收。 苦杏仁、桃仁:酸败度 薄荷、穿心莲、广藿香:含叶量检查 血竭:松香 药的鉴定 1. 性状鉴别 ( 1 )根类中药的性状特征 1 根无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2 根的形状,通常为圆柱形、长圆锥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1 )双子叶植物一般为直根系,主根发达,侧根较细。主根常为圆柱形,如甘草、黄芪、牛膝等;或呈圆锥形,如白芷、桔梗等;有的呈纺锤形,如地黄、何首乌等;少数为须根系,多数细长的须根集中生于短的根茎上,如细辛、威灵仙、龙胆、徐长卿、茜草、紫菀。 2 )单子叶植物的根一般为须根系,有的须根先端膨大成纺锤形块根,如百部、郁金、麦冬等。 3 根的表面常有纵皱纹或横纹,有的可见皮孔。 1 )双子叶植物的根表面常为栓皮,较粗糙。 2 )单子叶植物的根表面为表皮、无栓皮,有的根顶端带有根茎或茎残基,根茎俗称“芦头”,上有茎痕,俗称“芦碗”(如人参等)。 ( 2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横切面特征及主要区别 1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横切面特征区别表: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外有栓皮 外常无栓皮 横断面可见明显形成层环纹 横断面可见内皮层环纹 环内木质部占比例大 皮层占比例大,中柱占的小 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纹理(射线) 无 无髓 有髓 2 注意点: 1 )注意单子叶植物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组织散布,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有黄棕色油点; 2 )注意少数双子叶植物根的异常构造,如何首乌的云锦纹,牛膝、川牛膝的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商陆的罗盘纹。 2. 显微鉴别 ( 1 )双子叶植物根的组织构造、常见的异常构造 1 一般均具次生构造。 2 最外层大多为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及栓内层组成。 1 )木栓形成层通常发生于中柱外方部位,形成周皮后原有的表皮及皮层细胞均已死亡脱落; 2 )栓内层通常为数列细胞,有的比较发达,又名“次生皮层”。 3 )少数根类中药的次生构造不发达,无周皮而有表皮,如龙胆; 4 )或表皮死亡脱落由微木栓化的外皮层细胞行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如细辛; 5 )或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层”,如川乌。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 3 维管束多呈放射状环列,一般为无限外韧型,由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组成。 1 )初生韧皮部细胞大多颓废; 2 )形成层连续成环,或束间形成层不明显; 3 )次生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有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或木纤维组成,射线较明。 4 )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其原生木质部束呈星角状,星角的数目随科属种类而不同,有鉴定参考意义,如怀牛膝为二个角,属二原型。 5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无髓;少数次生构造不发达的根初生木质部未分化到中心,中央为薄壁组织区域,形成明显的髓部,如龙胆等。 4 双子叶植物根除上述正常构造外,还可形成异常构造,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1 )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 在正常次生构造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由中柱外方部的细胞薄壁组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新的形成层,并形成第一轮同心环维管束,以后随着外方薄壁细胞继续分裂,又相继形成第二轮、第三轮等同心环维管束,如此构成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的异常构造。如牛膝、川牛膝、商陆等。 2 )韧皮部维管束: 由韧皮部外侧的薄壁组织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而形成与原有形成层环成异心型排列的多个环状形成层,如何首乌。 3 )内涵韧皮部(木间韧皮部): 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这种异常构造是形成层活动不规则的结果,形成层不仅向外也可向内产生韧皮部。如华山参等。 4 )木间木栓: 在木质部形成的木栓带,由次生木质部的薄壁细胞木栓形成。如黄芩、秦艽。 ( 2 )单子叶植物根的组织构造 1 ) 一般均具初生构造。 2 )最外层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无木栓层,有的细胞分化为根毛,细胞外壁一般无角质层。少数根的表皮细胞进行切线分裂为多层细胞,形成根被,如百部、麦冬等。皮层宽厚,占根的大部分,内皮层及其凯氏点通常明显。 3 )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直径较小。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无形成层。髓部通常明显。 ( 3 )根类中药显微鉴别注意事项 1 分泌组织: 1 )注意观察分泌组织的类型。如人参、三七等有树脂道;桔梗、党参等有乳汁管;防风、白芷有油管;木香有油室;郁金有油细胞。 2 )还要观察分泌组织的形状、排列情况和颜色。 2 机械组织: 1 )石细胞的形状、大小、颜色,细胞壁的厚薄、纹孔形状、孔沟的疏密特征。 2 )纤维的形状、长短、颜色、细胞壁性质及增厚程度、纹孔形态。还有注意纤维束周围细胞是否含有结晶、形成晶鞘纤维。 3 后含物: 1 )结晶: 注意结晶性质,草酸钙、碳酸钙;结晶形态,草酸钙簇晶(人参、三七、何首乌)、草酸钙方晶(甘草、葛根)、砂晶(牛膝)还有注意结晶的大小。 2 )淀粉粒: 注意其类型、形状、大小、脐点形状、层纹。 3 )菊糖: 菊科和桔梗科植物的根有的含有菊糖而不含淀粉粒,如桔梗、川木香、木香;个别既含菊糖有含淀粉粒,如党参等。 (二)根茎类中药 1. 性状鉴别 ( 1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和蕨类植物根茎的性状特征 1 根茎类是一类变态茎,为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 2 药材中以根状茎多见,形态不一,有圆柱形、纺锤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状等。 3 根茎表面有节和节间,单子叶植物尤为明显; 4 节上常有退化的鳞片状或膜质状小叶、叶柄基部残余物或叶痕; 5 有时可见幼芽或芽痕; 6 根茎上面或顶端常残存茎基或茎痕,侧面和下面有细长的不定根或根痕。 7 鳞茎的地下茎呈扁平皿状,节间极短。上面有肉质肥厚的鳞叶,如百合、川贝。块茎呈不规则或类球形,如天麻、半夏。厥类植物的根茎常有鳞片或鳞毛,有的根茎上密布叶柄残基。 ( 2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根茎横切面特征及主要区别 1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茎横切面特征区别表: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外表有木栓层 外表无木栓层 横断面可见明显形成层环纹 横断面可见内皮层环纹 横切面有放射状结构,维管束环状排列。 横切面无放射状结构,皮层及中柱有维管束小点散布。 有髓部 无髓部 2 注意点: 1 )注意单子叶植物根茎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物散布,如川芎、白术的油点; 2 )注意少数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异常构造,如大黄的星点。 2. 显微鉴别 ( 1 )双子叶植物根茎的组织构造、常见的异常构造 1 一般均具次生构造; 2 最外表常有木栓层,少数有表皮。如木柱形成层发生在皮层外方,则初生皮层仍然存在,如黄连等; 3 多数根茎仅有栓内层细胞构成次生皮层。 4 皮层中有根迹维管束或叶迹维管束斜向通过,内皮层不明显。 5 中柱外方部位有的具厚壁组织(纤维和石细胞),常排成不连续的环。 6 草本植物的根茎维管束大多为无限外韧型,少数为双韧型,多呈环状排列,束间被射线分隔。中央有髓部。 7 双子叶植物根茎除上述正常构造外,还可形成异常构造,常见的有下列三种类型: 1 )髓维管束: 位于根茎髓部的维管束。如大黄髓部多个内韧型维管束环列或散列,形成“星点”。 2 )内生韧皮部: 位于木质部里端的韧皮部。如茄科、葫芦科植物等。 3 )木间木栓: 在次生木质部内形成的木栓环带,如甘松。 ( 2 )单子叶植物根茎的组织构造 1 均有初生构造; 2 外表为一列表皮细胞,少数根茎皮层外部细胞木栓化,形成“后生皮层”,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如黎芦等; 3 皮层宽广,常有叶迹维管束散在; 4 内皮层明显; 5 中柱中有多数维管束散布,维管束大多为有限外韧型,也有周木型,无髓部。 ( 3 )蕨类植物根茎的组织 1 )具初生构造; 2 )外表为一列表皮,表皮下面有下皮层,为数列厚壁细胞,下皮层内为薄壁细胞组成的基本组织。 3 )一般具网状中柱,网状中柱的一个维管束又称分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