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触电抢救方法应急预案
触电抢救基础标准是在现场采取主动方法保护伤员生命, 减轻伤情, 降低痛苦, 并依据伤情需要, 快速联络医疗部门救治。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 预防伤情恶化。发觉呼吸、 心跳停止时, 应立刻在现场就地抢救, 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和血液循环, 对脑、 心等关键脏器供氧。抢救成功条件是动作快、 操作正确, 任何拖延和操作错误都会造成伤员伤情加重或死亡。
一、 脱离电源
触电抢救, 首先要使触电者快速脱离电源, 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时间越长, 伤害越重。
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那一部分带电设备开关、 刀闸或其她断路设备断开; 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时, 救护人员既要救人, 也要注意保护自己。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 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伤员, 因为有触电危险; 如触电者处于高处, 解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 所以, 要采取预防方法。
对多种触电场所, 脱离电源采取以下方法。
1. 低压设备上触电
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 救护人员应设法快速切断电源, 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 拔除电源插头等, 或使用绝缘工具, 如干燥木棒、 木板、 绳索等不导电东西解脱触电者; 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衣服, 将其拖开, 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裸露身躯; 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 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 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 最好用一只手进行。假如电流经过触电者入地, 而且触电者紧经握电线, 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其身下, 与地隔离, 也可用干木把斧子或有绝缘柄钳子等将电线剪断。剪断电线要分相, 一根一根地剪断, 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木板上进行。
2. 高压设备上触电
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 救护人员应快速切断电源, 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 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本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需安全距离。
3. 架空线路上触电
对触电发生在架空线杆塔上, 如系低压带电线路, 能立刻切断线路电源, 应快速切断电源, 或者由救护人员快速登杆, 束好自己安全皮带后, 用带绝缘胶柄钢丝钳、 干燥不导电物体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 如系高压带电线路, 又不可能快速切断开关, 可采取抛挂足够截面合适长度金属短路线方法, 使电源开关跳闸。抛挂前, 将短路线一端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下线上, 另一端系重物, 但抛掷短路线时, 应注意预防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身安全。不管是何线电压线路上触电, 救护人员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要注意预防发生高处坠落可能和再次触及其她有电线路可能。
4. 断落在地高压导线上触电
假如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带电高压导线, 如还未确证线路无电, 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方法(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靠近触电者)前, 不能靠近断线点至8-10m范围内, 以预防跨步电压伤人。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应快速带至8-10m以外, 并立刻开始触电抢救。只有在确定线路已经无电时, 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 立刻就地进行抢救。
二、 伤员脱离电源后处理
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 应使其就地躺平, 严密观察, 临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触电伤员神志不清者, 应就地仰面躺平, 确保其气道通畅, 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 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严禁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需要抢救伤员, 应立刻就地坚持正确抢救, 并设法联络医疗部门接替救治。
三、 呼吸、 心跳情况判定
触电伤员如意丧失, 应在10s内用看、 听、 试方法, 判定伤员呼吸、 心跳情况。
看: 伤员胸部、 腹部有没有起伏动作。
听: 用耳贴近伤员口鼻处, 听有没有呼气声音。
试: 试测口鼻有没有呼气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颈动脉有没有博动。
若看、 听、 试结果为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博动, 则可判定呼吸、 心跳停止。
四、 心肺复苏
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 应立刻采取心肺复苏法正确进行就地抢救。心肺复苏方法关键有以下三种。
1. 通畅气道
触电伤员呼吸停止, 关键是一直确保气道通畅。如发觉伤员口内有异物, 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快速用一个手指或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 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预防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通畅气道可采取仰头抬颏法, 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 另一只手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 两手协同头部推向后仰, 舌根随之抬起, 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 头部抬高前倾, 会加重气道阻塞, 并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血流降低, 甚至消失。
2.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示。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同时, 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手手指捏住伤员鼻翼, 救护人员深吸气后, 与伤员口对口紧合, 在不漏气情况下, 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 每次1~1.5s, 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 可定断心跳已经停止, 要立刻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 正常口对口(鼻)呼吸吹气量不需过大, 以免引发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 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 应立刻纠正。触电伤员如牙紧闭, 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 要将伤员嘴唇紧闭, 预防漏气。
3. 胸外按压
(1)按压位置。正确按压位置是确保胸外按压效果关键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步骤为:
1) 右手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右侧助弓下缘向上, 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中点。
2) 两手指并齐, 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 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3) 另一只手掌根紧挨食指上缘, 置上胸骨上, 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2)按压姿势。正确按压姿势是达成胸外按压效果基础确保, 正确按压姿势应符合以下要求:
1)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地方, 救护人员或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 救护人员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 两臂伸直, 肘关节固定不屈, 两手掌根相叠, 手指翘起, 不接触伤员胸壁。
2)以髋关节为支点, 利用上身重力, 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
3)压至要求程度后, 立刻全部放松, 但放松时救护人员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按压必需有效, 有效标志是按压过程中能够触及颈动脉搏动。
(3)操作频率。
1)胸外按压要以均匀度进行, 每分钟80次左右, 每次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
2)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 其节奏为: 单人抢救是, 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 2), 反复进行; 双人抢救时, 每按压5次后另一人吹气1次(5: 1), 反复进行。
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 2压吹循环), 应用看、 听、 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再判定。若判定颈动脉已经有搏动但无呼吸, 则暂停胸外按压, 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接着5s吹气一次(即12次/min)。如脉膊和呼吸均未恢复, 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方法抢救。
在抢救过程中, 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 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出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 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五、 抢救过程中伤员移动与转院
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 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 如确有需要移动时, 抢救中止时间不应超出30s。
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 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 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还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终止。
如伤员心跳和呼吸抢救后均已恢复, 可暂停心肺复苏方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 应严密监护, 不能麻痹, 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早期恢复后, 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 跳动, 应设法使伤员平静。
六、 杆上或高处触电抢救
发觉高处有些人触电, 应争取时间及早在高处开始进行抢救。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需工具和绝缘工具以及牢靠强索等, 并紧急呼救。
救护人员应在确定触电者已与电源隔离, 且救护人员本身所涉环境安全距离内无危险电源时, 方能接触伤员进行抢救, 并应注意预防发生高空坠落可能性。
若在杆上发生触电, 应立刻用绳索快速将伤员送至地面, 或采取可能快速有效方法送至平台上。
在将伤员由高处送至地面前, 应再口对口(鼻)吹气4次。触电伤员送至地面后, 应立刻继续按心肺复苏法坚持抢救。现场触电抢救, 对采取肾上腺素等药品应持慎重态度。如没有必需诊疗设备条件和足够把握, 不得乱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