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企业工资总额管理措施
一、 方案总体标准:
1、 坚持两个低于标准, 即企业工资总额增加幅度低于经济效益增加幅度; 职员平均工资增加幅度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幅度。
2、 集团企业在与国机汽车范围内, 经过对下属企业分提数调整改变, 实现当年工资总额提取数与下属企业工资总额分提数总和平衡。
二、 工资总额提取核定:
Q=Q0+P(δ1+δ2+δ3+δ4)±△
其中:
Q: 当年可提取计入成本工资总额提取数
Q0: 基础工资总额, Q0=0.80×P
P: 本年度工资总额基数; 依据上年度核定提取工资总额、 企业本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情况、 地方社会平均工资增加等综合原因确定; 对于首次或新成立企业根据单位职员人数、 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等原因确定
δ1 : 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率系数
δ2 : 销售收入完成系数
δ3 : 利润完成系数
δ4 : 流动资金周转率(或净资产收益率)系数
△ : 修正值
1、 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率系数以本企业当年资产增值保值率完成情况同本年度考评指标计划值相比较确定;
增值保值完成情况
系数
备注
≥100%
0.06~0.11
核定系数时, 剔除政策性或不可估计等客观原因
90~100%
0.05
80~90%
0.03
≤80%
0
2、 销售收入完成系数和利润完成系数以本企业实际完成情况同年初集团企业下达资产经营责任书目标相比较确定;
(1) 销售收入完成系数:
增值额完成率
系数
备注
≥100%
0.05~0.11
核定系数时, 剔除政策性或不可估计等客观原因
90~100%
0.04
80~90%
0.03
≤80%
0
(2) 利润完成系数:
利润完成(减亏)率
系数
备注
≥100%
0.05~0.11
核定系数时, 剔除政策性或不可估计等客观原因
90~100%
0.05
80~90%
0.03
70~80%
0.02
60~70%
0.01
≤60%
0
3、 流动资金周转率(或净资产收益率)系数是以本企业实际完成情况同年初下达计划目标相比较确定;
流动资金周转率
系数
备注
≥100%
0.04~0.7
核定系数时, 剔除政策性或不可估计等客观原因
90~100%
0.03
70~90%
0.02
≤70%
0
4、 修正值是依据市场情况、 企业重组、 政策原因以及不可测原因等情况, 对计算值进行补充调整。
5、 子企业根据考评方法确定工资总额, 整年实际兑现多少, 由各子企业自主决定, 节余部分可跨年度使用。
三、 具体操作:
1、 年初集团企业按本年度计划工资总额80%(公式中Q0)批复(保底额)。要求各企业严格根据此措施实时监控本单位工资发放情况。遇有特殊情况要事先向集团企业请示, 没有取得集团企业批复同意, 不得突破按此措施核定工资总额。
2、 工资基数(公式中P值)确定关键考虑销售收入和利润两个指标增加率加权值, 其中销售收入增加率占40%, 利润增加率占60%, 同时考虑地方社会平均工资增加原因等。
经营指标增加百分比(加权值, 销售收入增加率占40%, 利润增加率占60%)
工资总额基数核定系数(基数为上年度工资总额提取数)
80%以上
1.15
60%-80%
1.12
40%-60%
1.09
20%-40%
1.06
0-20%
1.03
0
1.0
0到-20%
0.95
-20%到-40%
0.90
-40%到-60%
0.85
-60%以下
0.80
3、 各子企业要将企业职员全部工资性收入纳入工资总额, 严禁在工资总额外提取和列支工资性项目, 净化收入渠道。
4、 各子企业调资时, 调资方案必需报集团企业审批, 经集团企业同意后方可实施, 严禁私自调资。
同时要求各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深入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合理拉开科技人员与一般职员、 做出重大贡献科技人员与通常科技人员劳动酬劳差距。依据生产经营需要, 参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 能够对科技人员实施协议工资, 同时完善分配措施和考评机制。
四、 本方案特点:
1、 本方案考评指标不仅仅限于税利, 对利润考评更能促进企业经营; 对销售收入指标考评促进了企业对产品市场拥有率重视, 汽车是发展行业, 市场拥有率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关键; 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指标引入, 愈加强了企业经营者除关注关键经济指标外, 全方位提升企业管理绩效。
2、 本方案在对企业年度工资基数核定方法进行了改善, 不仅考虑了上年度经营情况和工资提取情况, 同时也考虑了本年度关键生产经营指标情况和地域差异, 符合中纺机集团具体情况, 比很好地表现了“工、 效”挂钩基础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