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变电检修专业标准化作业卡范本(母线).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9465786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检修专业标准化作业卡范本(母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变电检修专业标准化作业卡范本(母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母线类标准化作业卡范本目录: 序号 名称 1 软导线更换范本 2 户外高压母线检修范本(C类检修) 3 主变低压侧一次设备(除10kV柜)例行检查试验范本C类检修范本 软导线更换检修范本 编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持卡人: 1、基本信息 站名/线路 总作业设备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作业班组 (总)负责人 工作票号 工作人员 计划时间 实际时间 反措及隐患收集 禁止使用铜铝对接线夹 2、人员分工 排序号 内容 工作人员 责任人 1 工器具清点 2 特种车辆指挥 3 导线拆除 4 导线制作 5 导线安装 3、工序要求 序号 关键工序 标准及要求 风险提醒及措施 执行记录 执行人 1 连接线拆除 1、用吊绳将导线绑好; 2、防止损坏一次设备桩头,严禁抛掷导线。 防高空坠落,使用梯子、高空作业车或作业平台;正确使用双保险安全带 □ 2 导线测量及下料 1、导线弛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5%、-2.5%),三相弛度一致; 2、根据测量的长度,将导线裁好备用,裁剪导线前将断点两侧绑扎牢固,防止散股。 防高空坠落,使用梯子、高空作业车或作业平台;正确使用双保险安全带 □ 3 接触面处理 1、检查线夹不得有裂纹、砂眼和气孔等外观缺陷,用游标卡尺检查线夹孔径与导线外径配套,检查导线不得有断股、散股、折叠等缺陷; 2 导线接触面及线夹导流管内壁用汽油清洗,清洗长度不得小于连接长度的1.2倍,在导线外层均匀涂导电脂,用钢丝刷沿导线轴线方向擦刷。 □ 4 *液压压接 1、压接用的钢模、铝模必须与被压钢芯、铝管配套; 2、测量线夹铝管深度,在导线的端头作好标记,使压接伸入长度达到规定要求。400mm²及以上的铝设备线夹导线朝上30°~90°安装时,应设置φ6~φ8的滴水孔; 3、压接时必须保持线夹与设备接线板安装角度一致; 4、从管底往管口压,相邻两模间重叠不应小于5mm; 5、压接后对压接管表面毛刺进行处理,不得留有飞边; 6、用卡尺分别测量钢锚和耐张铝管六边形的对边距离为0.866D(D为线夹铝管的直径),当任何一边超出0.866D+0.02mm时,应更换模具。 防止机械伤人 □ 5 *导线安装 1、线夹接触面及设备接线板用铜刷打磨氧化层; 2、用#800砂纸及无水酒精清洁; 3、清理完毕立即均匀涂抹导电脂、要求可见金属色; 设备线夹与设备端子搭接时,铜与铜:搪锡或镀银;铜与铝:禁止使用铜铝对接线夹; 4、螺栓应为不锈钢螺栓(M8以下)或热镀锌高强度螺栓(M8及以上); 5、按对角均匀紧固螺栓,紧固力矩校核:M8(9~11N·m),M10(18~23N·m),M12(31~39N·m),M14(51~60N·m),M16(78~98N·m),M20(156~196N·m),M24(274~343N·m); 6、单个接触面接触电阻大于30微欧,应进行接触面处理,装复前清洁、涂薄层导电脂; 7、软导线弧垂满足要求,引线对地或构架等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相间运行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防高空坠落,使用梯子、高空作业车或作业平台;正确使用双保险安全带 □ 4、确认签字 工作人员确认签名 5、备注:发现问题、工作方法改进等 执行情况评价: 评价人: 评价时间: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户外高压母线检修范本 编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持卡人: 1、基本信息 站名/线路 总作业设备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作业班组 (总)负责人 工作票号 工作人员 计划时间 实际时间 检修设备信息 技术资料收集 1、投运前资料核实、查阅,如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接地开关订货合同及技术条件、出厂及交接试验报告、安装检查及安装过程记录等; 2、检修资料核实、查阅,如检修试验记录、状态评价报告; 3、异常工况信息核实、查阅,如隔离开关合闸不到位等异常运行记录。 PMS台帐问题收集 待现场核实确定的参数列表,外绝缘参数 设备缺陷收集 1、红外发热缺陷; 2、TV漏油、支柱绝缘子倾斜、隔离开关锈蚀、避雷器无排水孔现象等。 反措及隐患收集 1、避雷器法兰排水孔应保持通畅; 2、放电计数器全部更换为带泄漏电流指示的计数器; 3、是否存在家族性缺陷(南阳金冠产500kV无排水孔避雷器); 4、伸缩型隔离开关应检查并更换尼龙滚轮。 2、运行10年以上长高产GW5-126隔离开关黄铜接线夹应更换; 3、湘能GW5-110/1250型隔离开关机构无机械限位功能、导电部分发热缺陷频发。 4、平高、湘能产GW17隔离开关静触头是否采用铜质“U”形抱箍螺栓,是否已制定更换计划,要求更换为长沙高压开关厂的钢质“U”形抱箍辅件; 5、长高产GW35/36型隔离开关万向节、六方操作杆材质不合格的,是否已制定更换计划; 6、湘能产GW16/GW17/JW6-252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传动齿轮、抱箍存在缺陷,应更换; 7、西开产GW10、11隔离开关触指盘、防雨罩是否开裂损坏; 8、隔离开关本体未接地; 9、支柱绝缘子无倾斜、开裂; 10、母线安装工艺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2、人员分工 排序号 内容 工作人员 责任人 1 工器具清点 2 隔离开关检查及维护 3 电压互感器检查及维护 4 避雷器检查及维护 5 接地刀闸检查及维护 6 母线检查及维护 7 悬式绝缘子检查及维护 8 外观维护 9 修后数据闭环和归档 3、工序要求 序号 关键工序 标准及要求 风险提醒及措施 执行记录 执行人 1 隔离卡关检查及维护 具体情况参考隔离开关部分 □ 1.1 隔离开关修前测试 1、先手动后电动操作隔离开关及附属接地刀闸各2次,最后使隔离开关保持在合闸位置。 2、导电回路电阻测试,A:( )μΩ,B:( )μΩ,C:( )μΩ,要求≤制造厂规定值(注意值)。 防高空坠落,使用梯子、高空作业车或作业平台;正确使用双保险安全带 □ 1.2 导线、线夹及主接线板检查 1、软导线弧垂不满足要求、严重散股、断股等缺陷应予以消除。 2、硬母线的固定型线夹应仅有一处,且靠中间位置,活动型线夹处应能自由伸缩,管母伸缩线夹、软连接应留有自由伸缩长度。 3、线夹检查,单个接触面接触电阻大于30微欧应进行接触面处理,装复前清洁、涂薄层导电脂。 4、400mm²及以上的铝设备线夹导线朝上30°~90°安装时,应设置φ6~φ8的滴水孔。 5、铜铝对接线夹更换为铝线夹+铜铝复合片过渡形式、主回路螺栓线夹更换为压接式线夹。 6、严重锈蚀螺栓更换为不锈钢螺栓(M8以下)或热镀锌高强度螺栓(M8及以上),紧固力矩校核:(1)4.8级螺栓:M6(3~6N·m);M8(8~11N·m);M12(30~39N·m),M14(45~60N·m),M16(87~109N·m),M20(175~219N·m),M24(274.6~343.2N·m)。(2)8.8级螺栓:M6(7~11N·m);M8(18~32N·m);M12(62~78N·m),M14(99~124N·m),M16(175~218N·m),M20(350~438N·m)。 □ 2 隔离开关本体检查(含接地刀闸) □ 2.1 导电回路(含附属刀闸)检查 1、合位时,动静触头接触位置正确。 2、动触指、静触杆镀银层完好,无松动以及烧伤、变形、开裂等现象,烧伤深度≤2mm,接触可靠。静触头抱箍无开裂破损。 3、检查触指夹紧力符合技术要求。 4、导电带应无折断、散股、烧伤现象,如损坏截面>10%应更换;固定接触面接触电阻大于30微欧应进行接触面处理;导电接触面需用#0砂纸砂光(镀银除外),清洁表面后涂薄层导电脂,接触面周围用硅胶密封。 5、上导电臂防雨罩和波纹管破损应更换、密封应修复,疏水孔应通畅,更换尼龙滚轮。 6、均压环外表面应光滑,严重锈蚀、变形、炸裂者应更换;局部尖角毛刺、变形或裂纹应修复。 6、严重锈蚀螺栓更换为不锈钢螺栓(M8以下)或热镀锌高强度螺栓(M8及以上),紧固力矩校核。 7、附属地刀触头、触指无剥落层,弹簧无锈蚀、断裂,在触头表面涂中性凡士林。 防高空坠落,使用梯子、高空作业车或作业平台;正确使用双保险安全带 □ 2.2 绝缘子检查 1、瓷套清抹,表面无污垢,无裂纹、无闪络痕迹、缺损面积≤40mm²。 2、法兰无裂纹,法兰和瓷胶合面法兰对接密封面清洁并补涂防水密封胶。 3、外绝缘参数测量,支柱绝缘子干弧距离( )mm,总爬电距离( )mm,伞间距( )mm;操作绝缘子干弧距离( )mm,总爬电距离( )mm,伞间距( )mm; 4、按防污治理工作要求进行防污治理,复合伞裙(辅助伞裙)应无脱胶、脆化、粉化、破裂、漏电起痕、蚀损、电弧灼伤、憎水性丧失,不合格者应处理或更换。 □ 2.3 底座及传动部分检查 1、检查轴套、轴销、连接盘、拐臂、连杆等传动部件无松动、变形、严重磨损; 2、转动部位、调节丝杆、缓冲弹簧等应清洁后涂二硫化钼锂基脂润滑; 3、水平连杆端部应密封良好,垂直连杆上端封闭、下端排水通畅,抱箍铸件无裂纹; 4、调整后的所有调节螺母应紧固、并帽锁紧; 5、紧固螺栓力矩校核,严重锈蚀螺栓更换; 6、机械限位、闭锁应可靠,满足技术文件要求。 □ 3 隔离开关机构(含附属刀闸)检查 3.1 传动部位检查 1、检查轴、销、齿轮、蜗轮、蜗杆等传动部件无松动、变形、串位、严重磨损。 2、转动部位应清洁后涂二硫化钼锂基脂润滑。 3、紧固螺栓力矩校核,严重锈蚀螺栓更换。 4、湘能产机构尼龙齿轮更换为钢制齿轮。 3.2 机构元器件检查 1、快分开关、接触器、转换开关、按钮、微动开关、二次端子排等电气元件固定良好,外观无损伤,清扫浮尘,检查动静触点的完好,更换严重锈蚀、切换不可靠的二次元器件。 2、检查温湿度控制器、加热板、照明等工作正常。 3、电机转动应灵活,无异常声响。 3.3 二次回路检查 1、二次接线连接紧固,接线端子无严重锈蚀、过热,端子内插入截面不同的线头或三个以上线头应改造,备用芯线套防尘套。 2、使用1000V兆欧表测量控制及辅助回路绝缘电阻( )MΩ,不小于2MΩ; 3、使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机回路绝缘电阻( )MΩ,不小于1MΩ。 3.4 机构箱外观检查 1、机构箱内清扫、除尘; 2、机构箱密封检查,恢复脱落密封条,封堵电缆孔洞,处理通风窗、门密封、输出轴渗水等问题。 3、箱体安装螺栓力矩校核,严重锈蚀螺栓更换。 4、箱门及机构箱外壳接地完好。 4 修后整体调试 4.1 隔离开关手动调试 1、确认控制电源、电机电源已断开。 2、合闸后,合闸拐臂过死点;上下导电管成一直线,并与导电底座垂直;主刀动触头钳夹位置在静触杆中间1/3段处,静触杆中心到动触头端面距离标准值(70±10)mm,实测( )mm;用0.05mm塞尺检查接触良好。 3、隔离开关三相分合闸同期性不大于(20)mm,实测( )mm。 4、分闸后,上导电管压住下导电筒缓冲垫,隔离开关断口距离( )mm,要求符合厂家要求( )mm。 4.2 接地刀闸手动调试 1、接地刀闸三相分合闸同期性不大于(15)mm,实测( )mm。 2、动触头插入深度标准值(50±10)mm,实测( )mm。 3、分闸到位,导电杆压触缓冲块,断口距离标准值(≥2600)mm,实测( )mm。 4.3 电动操作检查 1、就地电动操作2次,检查分合动作正常,动作到位,动作时间标准值(≤10)S,实测( )S。 2、测量主回路电阻:( )μΩ,要求≤制造厂规定值(注意值)。 3、远方操作分合2次,要求动作到位,辅助开关切换可靠,信号正确。 4.4 防误闭锁装置检查 1、机械闭锁装置配合间隙标准值(3-5)mm,实测( )mm。 2、电气闭锁正确可靠:隔离开关合上,接地开关不能电操;接地开关合上,隔离开关不能电操。 5 电压互感器检查及维护 5.1 电压互感器本体检查 1、瓷套表面清洁、无裂痕,无闪络放电痕迹,法兰锈蚀; 2、法兰无裂纹,法兰和瓷套胶合面涂防水密封胶。 3、本体无渗漏,油位在规定的范围内、绝缘油无变色; 4、检查瓷套表面、二次接线盒、油箱表面、阀门、底座是否有渗、漏油现象; 5、电压互感器法兰排水孔应保持通畅,没有排水孔或排水孔设置错误需进行改造; 6、二次接线盒防水密封良好,电缆孔洞封堵完全; 7、外绝缘参数测量,爬距:( )mm, 干弧距离:( )mm; 8、按防污治理工作要求进行防污治理,防污闪涂料应无起皮、龟裂、憎水性丧失,不合格者应补涂或重新喷涂;复合伞裙(辅助伞裙)应无脱胶、脆化、粉化、破裂、漏电起痕、蚀损、电弧灼伤、憎水性丧失,不合格者应处理或更换。 5.2 高压引线、接线桩检查 1、软导线弧垂不满足要求、严重散股、断股等应予以消除。 2、400mm²及以上的铝设备线夹导线朝上30°~90°安装时,应设置φ6~φ8的滴水孔。 3、铜铝对接线夹更换为铝线夹+铜铝复合片过渡形式。 4、严重锈蚀螺栓更换为不锈钢螺栓(M8以下)或热镀锌高强度螺栓(M8及以上),紧固力矩校核:M8(9~11N·m),M10(18~23N·m),M12(31~39N·m),M14(51~60N·m),M16(78~98N·m),M20(156~196N·m),M24(274~343N·m)。 5.3 接地检查 1、出线端等电位连接线、末屏接地线完好,截面积足够,无脱落锈蚀,连接可靠; 2、末屏接地线不应采用多股编织线,应改造为截面积符合要求的紫铜导体。 6 避雷器检查及维护 6.1 避雷器本体检查 1、均压环外表面光滑,各独立封闭部分应在下方位置开排水孔;严重锈蚀、变形、炸裂者应更换;局部尖角毛刺、变形或裂纹修复; 2、表面无裂痕,无闪络放电痕迹,法兰无锈蚀,; 3、避雷器上法兰压力释放孔无堵塞、下法兰有排水孔,排水孔位置设置恰当,排水孔孔径是否偏小或堵塞,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整治; 4、下部支撑绝缘瓷垫(高铝瓷或整体瓷垫底座)表面清洁、无裂痕; 5、外绝缘参数测量,爬距:( )mm, 干弧距离:( )mm; 6、按防污治理工作要求进行防污治理,防污闪涂料应无起皮、龟裂、憎水性丧失,不合格者应补涂或重新喷涂;复合伞裙(辅助伞裙)应无脱胶、脆化、粉化、破裂、漏电起痕、蚀损、电弧灼伤、憎水性丧失,不合格者应处理或更换。 6.2 高压引线、接线桩检查 1、引线无散股,连接牢固; 2、铜铝对接线夹是否已更换为压接型线夹,有无变形或裂纹,朝上安装的线夹是否钻有排水孔; 3、引线对地或构架等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相间运行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4、检查伸缩型线夹是否存在导线散股、支持轴销从线夹中脱出、异常受力现象 2、严重锈蚀螺栓更换为不锈钢螺栓(M8以下)或热镀锌高强度螺栓(M8及以上),紧固力矩校核:M8(9~11N·m),M10(18~23N·m),M12(31~39N·m),M14(51~60N·m),M16(78~98N·m),M20(156~196N·m),M24(274~343N·m)。 6.3 放电计数器检查 1、放电计数器是否全部更换为带泄漏电流指示的计数器,不符合要求进行更换; 2、避雷器泄露电流表上小套管清洁、螺栓紧固,避雷器放电计数器完好,内部不进潮,读数正确; 3、避雷器与放电计数器之间的连接引线是否连接良好。 6.4 接地排检查 底座接地连接良好,接地引下线无断裂及锈蚀,截面积满足要求 7 接地刀闸检查及维护 7.1 接地刀闸修前测试 1、先手动后电动操作接地开关各2次,最后使接地刀闸保持在合闸位置。 2、导电回路电阻测试,A:( )μΩ,B:( )μΩ,C:( )μΩ,要求≤制造厂规定值(注意值)。 7.2 导线、线夹及主接线板检查 1、软导线弧垂不满足要求、严重散股、断股等应予以消除; 2、引线对地或构架等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相间运行距离是否符合规定; 3、400mm²及以上的铝设备线夹导线朝上30°~90°安装时,应设置φ6~φ8的滴水孔; 4、铜铝对接线夹更换为铝线夹+铜铝复合片过渡形式; 5、严重锈蚀螺栓更换为不锈钢螺栓(M8以下)或热镀锌高强度螺栓(M8及以上),紧固力矩校核:M8(9~11N·m),M10(18~23N·m),M12(31~39N·m),M14(51~60N·m),M16(78~98N·m),M20(156~196N·m),M24(274~343N·m)。 8 接地刀闸本体检查 8.1 导电回路检查 1、合位时,动静触头接触位置正确。 2、动触指、静触杆镀银层完好,无松动以及烧伤、变形、开裂等现象,烧伤深度≤2mm,接触可靠。静触头抱箍无开裂破损。 3、检查触指夹紧力符合技术要求。 4、导电带应无折断、散股、烧伤现象,如损坏截面>10%应更换;固定接触面接触电阻大于30微欧应进行接触面处理;导电接触面需用#0砂纸砂光(镀银除外),清洁表面后涂薄层导电脂,接触面周围用硅胶密封。 5、上导电臂防雨罩和波纹管破损应更换、密封应修复,疏水孔应通畅,更换尼龙滚轮。 6、均压环外表面应光滑,严重锈蚀、变形、炸裂者应更换;局部尖角毛刺、变形或裂纹应修复。 6、严重锈蚀螺栓更换为不锈钢螺栓(M8以下)或热镀锌高强度螺栓(M8及以上),紧固力矩校核。 8.2 绝缘子检查 1、瓷套清抹,表面无污垢,无裂纹、无闪络痕迹、缺损面积≤40mm²。 2、法兰无裂纹,法兰和瓷胶合面法兰对接密封面清洁并补涂防水密封胶。 3、外绝缘参数测量,支柱绝缘子干弧距离( )mm,总爬电距离( )mm,伞间距( )mm;操作绝缘子干弧距离( )mm,总爬电距离( )mm,伞间距( )mm; 4、按防污治理工作要求进行防污治理,复合伞裙(辅助伞裙)应无脱胶、脆化、粉化、破裂、漏电起痕、蚀损、电弧灼伤、憎水性丧失,不合格者应处理或更换。 8.3 底座及传动部分检查 1、检查轴套、轴销、连接盘、拐臂、连杆等传动部件无松动、变形、严重磨损; 2、转动部位、调节丝杆、缓冲弹簧等应清洁后涂二硫化钼锂基脂润滑; 3、水平连杆端部应密封良好,垂直连杆上端封闭、下端排水通畅,抱箍铸件无裂纹; 4、调整后的所有调节螺母应紧固、并帽锁紧; 5、紧固螺栓力矩校核,严重锈蚀螺栓更换; 6、机械限位、闭锁应可靠,满足技术文件要求。 9 接地刀闸机构检查 9.1 传动部位检查 1、检查轴、销、齿轮、蜗轮、蜗杆等传动部件无松动、变形、串位、严重磨损。 2、转动部位应清洁后涂二硫化钼锂基脂润滑。 3、紧固螺栓力矩校核,严重锈蚀螺栓更换。 4、湘能产机构尼龙齿轮更换为钢制齿轮。 9.2 机构元器件检查 1、快分开关、接触器、转换开关、按钮、微动开关、二次端子排等电气元件固定良好,外观无损伤,清扫浮尘,检查动静触点的完好,更换严重锈蚀、切换不可靠的二次元器件。 2、检查温湿度控制器、加热板、照明等工作正常。 3、电机转动应灵活,无异常声响。 9.3 二次回路检查 1、二次接线连接紧固,接线端子无严重锈蚀、过热,端子内插入截面不同的线头或三个以上线头应改造,备用芯线套防尘套。 2、使用1000V兆欧表测量控制及辅助回路绝缘电阻( )MΩ,不小于2MΩ; 3、使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机回路绝缘电阻( )MΩ,不小于1MΩ。 9.4 机构箱外观检查 1、机构箱内清扫、除尘; 2、机构箱密封检查,恢复脱落密封条,封堵电缆孔洞,处理通风窗、门密封、输出轴渗水等问题。 3、箱体安装螺栓力矩校核,严重锈蚀螺栓更换。 4、箱门及机构箱外壳接地完好。 10 修后整体调试 10.1 接地刀闸手动调试 1、接地刀闸三相分合闸同期性不大于(15)mm,实测( )mm。 2、动触头插入深度标准值(50±10)mm,实测( )mm。 3、分闸到位,导电杆压触缓冲块,断口距离标准值(≥2600)mm,实测( )mm。 10.2 电动操作检查 1、就地电动操作2次,检查分合动作正常,动作到位,动作时间标准值(≤10)S,实测( )S。 2、测量主回路电阻:( )μΩ,要求≤制造厂规定值(注意值)。 3、远方操作分合2次,要求动作到位,辅助开关切换可靠,信号正确。 10.3 防误闭锁装置检查 电气闭锁正确可靠:隔离开关合上,接地开关不能电操;接地开关合上,隔离开关不能电操。 11 母线检查及维护 11.1 母线检查 1、管型母线本体或焊接面无开裂、脱焊 现象,母线两端封闭完好,无破损开裂现象; 2、管型母线无明显凹陷、变形、破损,管内无积水、结冰及变形现象; 3、硬母线的固定型线夹应仅有一处,且靠中间位置,活动型线夹处应能自由伸缩,管母伸缩线夹、软连接应留有自由伸缩长度。 4、导线、引流线或软连接无断股、散股及腐蚀现象,弧垂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5、分裂母线间隔棒无松动、脱落; 6、线夹与母线连接平面无缝隙,螺栓宜露出2-3丝扣; 7、伸缩金具无变形、散股及支撑螺杆脱出现象; 8、金具、线夹外观无裂纹、断股和折皱现象; 9、均压环外表面应光滑,各独立封闭部分应在安装后的下方位置开排水孔;严重锈蚀、变形、炸裂者应更换;局部尖角毛刺、变形或裂纹应修复。 11.2 支柱绝缘子检查 1、瓷套清抹,表面无污垢,无裂纹、无闪络痕迹、缺损面积≤40mm²。 2、法兰无裂纹,法兰和瓷胶合面法兰对接密封面清洁并补涂防水密封胶。 3、外绝缘参数测量,支柱绝缘子干弧距离( )mm,总爬电距离( )mm,伞间距( )mm; 4、按防污治理工作要求进行防污治理,复合伞裙(辅助伞裙)应无脱胶、脆化、粉化、破裂、漏电起痕、蚀损、电弧灼伤、憎水性丧失,不合格者应处理或更换。 12 悬式绝缘子 1、瓷件清抹,表面无污垢,无裂纹、无闪络痕迹、缺损面积≤40mm; 2、金属附件无过热、锈蚀等现象; 3、瓷铁粘合应牢固,应涂有合格的防水密封胶。 13 构支架及接地检查 1、构架无基础沉降、倾斜、开裂、风化、钢筋外露、钢制材料严重锈蚀,无异物悬挂并采取避雷措施; 2、构架接地引下线无断裂、锈蚀现象,固定可靠,截面满足规程要求 14 外观维护 1、复涂相序漆、接地标识。 2、检查所有金属件镀锌层、防腐涂层,对破损、锈蚀面进行处理,刷环氧富锌底漆二遍,同色的丙烯酸聚氨酯面漆一遍。 15 台账参数核对 1、基础参数核对; 2、补充扩展参数信息。 16 检修试验记录 1、更换元器件记录; 2、调试异常记录; 3、遗留问题。 17 检修后动态评价 根据修后设备状态进行动态评价及检修决策。 4、确认签字 工作人员确认签名 5、备注:发现问题、工作方法改进等 执行情况评价: 评价人: 评价时间: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主变低压侧一次设备(含主变低压侧母排、串抗室、穿墙套管、串抗母排)例行检修试验范本 编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持卡人: 1、基本信息 站名/线路 总作业设备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作业班组 (总)负责人 工作票号 工作人员 计划时间 实际时间 检修设备信息 技术资料收集 1、投运前资料核实、查阅,如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接地开关订货合同及技术条件、出厂及交接试验报告、安装检查及安装过程记录等。 2、检修资料核实、查阅,如检修试验记录、状态评价报告。 3、异常工况信息核实、查阅,如隔离开关合闸不到位等异常运行记录。 PMS台帐问题收集 待现场核实确定的参数列表,外绝缘参数 设备缺陷收集 1、红外发热缺陷。 2、热缩件破损、绝缘子倾斜开裂、隔离开关锈蚀、避雷器无排水孔现象等。 反措及隐患收集 1、10kV串抗室母线需热缩。 2、支撑绝缘子干弧距离、爬距符合要求。 2、人员分工 排序号 内容 工作人员 责任人 1 工器具清点 2 主变低压侧母线检查及维护 3 低压侧母线避雷器检查及维护 4 主变侧隔离开关检查及维护 5 串抗室母线检查及维护 6 电抗器检查及维护 7 外观维护 8 修后数据闭环和归档 3、工序要求 序号 关键工序 标准及要求 风险提醒及措施 执行记录 执行人 1 主变低压侧母线检查及维护 □ 1.1 母线检查 1、母排无放电痕迹,螺栓紧固无松动。 2、热缩完整,由热缩表面计量的干弧距离应合格,热缩套/盒禁止使用扎带固定、应使用配套紧固件,且户外型热缩盒下方应开排水口。热缩件开裂、脱落、鼓孔、脏污等缺陷应消。 防高空坠落,使用梯子、高空作业车或作业平台。正确使用双保险安全带 □ 1.2 支撑绝缘子检查 1、瓷套清抹,表面无污垢,无裂纹、无闪络痕迹、缺损面积≤40mm²。 2、法兰无裂纹,法兰和瓷胶合面法兰对接密封面清洁并补涂防水密封胶。 3、外绝缘参数测量,支柱绝缘子干弧距离( )mm,总爬电距离( )mm,伞间距( )mm。 4、按防污治理工作要求进行防污治理,复合伞裙(辅助伞裙)应无脱胶、脆化、粉化、破裂、漏电起痕、蚀损、电弧灼伤、憎水性丧失,不合格者应处理或更换。 防高空坠落,使用梯子、高空作业车或作业平台。正确使用双保险安全带 □ 2 低压侧母线避雷器检查及维护 □ 2.1 避雷器外观检查 1、外观清洁、无异物,无闪络痕迹。 2、硅橡胶复合绝缘外套的伞裙不应有破 损、变形。 3、瓷绝缘外套及基座不应出现裂纹,瓷 套表面不应存在放电痕迹,瓷绝缘外 套不应有积污 防高空坠落,使用梯子、高空作业车或作业平台。正确使用双保险安全带 □ 2.2 高压引线、接线桩检查 1、本体、一次接线间距满足安全电气距离。 2、一次接线桩头无损伤,连接牢固。 3、一次接线桩头热缩完整,由热缩表面计量的干弧距离应合格,热缩套/盒禁止使用扎带固定、应使用配套紧固件,且户外型热缩盒下方应开排水口。热缩件开裂、脱落、鼓孔、脏污等缺陷应消。 4、严重锈蚀螺栓更换为不锈钢螺栓(M8以下)或热镀锌高强度螺栓(M8及以上),紧固力矩校核:M8(9~11N·m),M10(18~23N·m),M12(31~39N·m),M14(51~60N·m),M16(78~98N·m),M20(156~196N·m),M24(274~343N·m)。 防高空坠落,使用梯子、高空作业车或作业平台。正确使用双保险安全带 □ 2.3 接地排检查 构支架、接地引下线紧固螺栓力矩校核并采取放松措施。 3 主变侧隔离开关检查及维护 3.1 隔离开关修前测试 1、先手动后电动操作隔离开关及附属接地刀闸各2次,最后使隔离开关保持在合闸位置。 2、导电回路电阻测试,A:( )μΩ,B:( )μΩ,C:( )μΩ,要求≤制造厂规定值(注意值)。 3.2 主接线板检查 严重锈蚀螺栓更换为不锈钢螺栓(M8以下)或热镀锌高强度螺栓(M8及以上),紧固力矩校核:(1)4.8级螺栓:M6(3~6N·m)。M8(8~11N·m)。M12(30~39N·m),M14(45~60N·m),M16(87~109N·m),M20(175~219N·m),M24(274.6~343.2N·m)。(2)8.8级螺栓:M6(7~11N·m)。M8(18~32N·m)。M12(62~78N·m),M14(99~124N·m),M16(175~218N·m),M20(350~438N·m)。 3.3 导电回路检查 1、合位时,动静触头接触位置正确。 2、动触指、静触杆镀银层完好,无松动以及烧伤、变形、开裂等现象,烧伤深度≤2mm,接触可靠。静触头抱箍无开裂破损。 3、检查触指夹紧力符合技术要求。 4、严重锈蚀螺栓更换为不锈钢螺栓(M8以下)或热镀锌高强度螺栓(M8及以上),紧固力矩校核。 3.4 传动部位检查 1、检查轴、销、齿轮、蜗轮、蜗杆等传动部件无松动、变形、串位、严重磨损。 2、转动部位应清洁后涂二硫化钼锂基脂润滑。 3、紧固螺栓力矩校核,严重锈蚀螺栓更换。 防止机械伤人 3.5 机构元器件检查 1、快分开关、接触器、转换开关、按钮、微动开关、二次端子排等电气元件固定良好,外观无损伤,清扫浮尘,检查动静触点的完好,更换严重锈蚀、切换不可靠的二次元器件。 2、检查温湿度控制器、加热板、照明等工作正常。 3、电机转动应灵活,无异常声响。 3.6 二次回路检查 1、二次接线连接紧固,接线端子无严重锈蚀、过热,端子内插入截面不同的线头或三个以上线头应改造,备用芯线套防尘套。 2、使用1000V兆欧表测量控制及辅助回路绝缘电阻( )MΩ,不小于2MΩ。 3、使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机回路绝缘电阻( )MΩ,不小于1MΩ。 3.7 机构箱外观检查 1、机构箱内清扫、除尘。 2、机构箱密封检查,恢复脱落密封条,封堵电缆孔洞,处理通风窗、门密封、输出轴渗水等问题。 3、箱体安装螺栓力矩校核,严重锈蚀螺栓更换。 4、箱门及机构箱外壳接地完好。 3.8 隔离开关手动调试 1、确认控制电源、电机电源已断开。 2、合闸后,合闸拐臂过死点。 3、隔离开关三相分合闸同期性不大于( )mm,实测( )mm。 3.9 电动操作检查 1、就地电动操作2次,检查分合动作正常,动作到位,动作时间标准值(≤10)S,实测( )S。 2、测量主回路电阻:( )μΩ,要求≤制造厂规定值(注意值)。 3、远方操作分合2次,要求动作到位,辅助开关切换可靠,信号正确。 4 串抗室母线检查及维护 4.1 母线检查 1、母排无放电痕迹,螺栓紧固无松动。 2、热缩完整,由热缩表面计量的干弧距离应合格,热缩套/盒禁止使用扎带固定、应使用配套紧固件,且户外型热缩盒下方应开排水口。热缩件开裂、脱落、鼓孔、脏污等缺陷应消。 4.2 支撑绝缘子检查 1、瓷套清抹,表面无污垢,无裂纹、无闪络痕迹、缺损面积≤40mm²。 2、法兰无裂纹,法兰和瓷胶合面法兰对接密封面清洁并补涂防水密封胶。 3、外绝缘参数测量,支柱绝缘子干弧距离( )mm,总爬电距离( )mm,伞间距( )mm。 4、按防污治理工作要求进行防污治理,复合伞裙(辅助伞裙)应无脱胶、脆化、粉化、破裂、漏电起痕、蚀损、电弧灼伤、憎水性丧失,不合格者应处理或更换。 4.3 穿墙套管检查及维护 1、套管瓷瓶无破损(复合材料的伞裙无破损或变色),套管与墙体间密封良好,无孔洞。 2、连接柱头及法兰无开裂、锈蚀现象。 3、套管接地应可靠。 4、无严重放电或滑闪放电,油绝缘型穿墙套管表面应清洁,无渗油漏油现象。 5、套管本体、接线端子及法兰处无发热现象 防高空坠落,使用梯子、高空作业车或作业平台。正确使用双保险安全带 5 电抗器检查及维护 5.1 电抗器外观检查 安装牢固,外观无异常,无裂痕,无闪络放电痕迹。 5.2 接线桩检查 1、接线桩头无红外发热缺陷。 2、严重锈蚀螺栓更换为不锈钢螺栓,紧固力矩校核:M8(9~11N·m),M10(18~23N·m),M12(31~39N·m),M14(51~60N·m),M16(78~98N·m),M20(156~196N·m),M24(274~343N·m)。 5.3 支柱绝缘子检查 1、支柱绝缘子无倾斜、开裂,基础无锈蚀。 2、瓷瓶清抹,表面无污垢,无裂纹、无闪络痕迹、缺损面积≤40mm2。 3、瓷瓶法兰处无裂纹,法兰和瓷套胶合面补涂防水密封胶。 4、支柱绝缘子端部无锈蚀,紧固螺栓力矩校核,严重锈蚀螺栓更换。 外绝缘参数测量,支撑绝缘子干弧距离( )mm,总爬电距离( )mm,伞间距( )mm。 5、按防污治理工作要求进行防污治理,防污闪涂料应无起皮、龟裂、憎水性丧失,不合格者应补涂或重新喷涂。复合伞裙(辅助伞裙)应无脱胶、脆化、粉化、破裂、漏电起痕、蚀损、电弧灼伤、憎水性丧失,不合格者应处理或更换。 防高空坠落,使用梯子、高空作业车或作业平台。正确使用双保险安全带 5.4 构支架、基础及接地检查 1、构架无基础沉降、倾斜、开裂、风化、钢筋外露、钢制材料严重锈蚀,无异物悬挂并采取避雷措施。 2、构架接地引下线无断裂、锈蚀现象,固定可靠,截面满足规程要求 6 外观维护 1、复涂相序漆、接地标识。 2、检查所有金属件镀锌层、防腐涂层,对破损、锈蚀面进行处理,刷环氧富锌底漆二遍,同色的丙烯酸聚氨酯面漆一遍。 7 台账参数核对 1、基础参数核对。 2、补充扩展参数信息。 8 检修试验记录 1、更换元器件记录。 2、调试异常记录。 3、遗留问题。 9 检修后动态评价 根据修后设备状态进行动态评价及检修决策。 4、确认签字 工作人员确认签名 5、备注:发现问题、工作方法改进等 执行情况评价: 评价人: 评价时间: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