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课程背景下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5777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程背景下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在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 (1) 理论价值:顺应新课程理念“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2) 实践价值: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快的掌握知识。 (3)综合价值:促进教师高素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就2001年以来近10年的课改实验区的经验教训以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经验来看,全国从地方到中央都充分认识到课改成功的关键在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北京教育学院教授王长沛就曾说:“真正决定课程的不是写在书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教师。尽管专家们花了大量的精力,认真准备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但是一进教室,教师一个人便决定了一切。”教师的素质决定学生的素质。 (一)研究现状及不足: v 1、有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但部分教师在某些方面还不能做到为人师表。 v 2、有比较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但部分教师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意识还不强。 v 3、有比较强烈的教育改革意识,但开展学习、进行研究的能力还较弱。 v 4、具备足够的学科知识及一定的新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也比较娴熟,但部分教师对具体教材的解读、把握还不到位,课堂教学实践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四、课题的界定、理论依据 (一)课题的界定 1、教师的素质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即“师德” 2、教师的素质还应是“专家型”的人才。 3、教师的素质还应具有创新精神 (二)、理论依据 v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 v (2)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v (3)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7年6月22日召开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要着力抓好几个关键环节,其中一条就是抓好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 、难点 1、研究目标 一、是加强学科专业知识学习,提升专业育人素养; 二、是加强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增强教学育人能力; 三、是倡导远程网络学习,拓宽学习途径,提升自身 信息素养; 四、是坚持继续教育学习,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研究内容 1、强化教师师德教育的实践研究 2、增强教师自主学习、自我提高意识的实践研究 3、提高教师研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4、提高教师课堂实践能力的实践研究 (三)、研究重点 v 1、增强教师自主学习、自我提高意识的实践研究 v 2、提高教师课堂实践能力的实践研究 六、研究的可行性 (1)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邀请李学容老师等人对本组作课题研究指导,少走弯路,保证研究扎实有效的开展。 (2)研究制度健全。实行分工合作制度,任务落实到个人,并且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进行检查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3)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课题组核心成员都是将要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人员,各个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科研能力强,朝气蓬勃干劲十足,对本课题兴趣浓厚,研究氛围浓厚。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选用 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研究,为课题提供事实依据。 2、文献研究法:探索整理市内外研究资料,为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3、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跟踪研究,揭示规律性的东西。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完善措施。 5、检测比较法:将留守儿童现状与实施研究采取对策后的状况进行检测对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阶段评价、实验分析、总结归纳。 八、课题研究的阶段划分 1、准备阶段(2012年4月1日至30日)搜集并学习相关资料,初步制定课题方案,了解教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及真实想法,确定课题研究思路:修改课题实施方案,制定课题研究制度,确定参加课题研究人员,撰写开题报告,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2、实施阶段(2012年5月1日至30日)(1)组织课题组成员接受相关培训,进一步提高对本课题的认识和理解。(2)确定各课题组研究人员;各课题组组织学习与本组课题有关的内容,着手制订本组调查问卷,在我校一线教师中开展与本课题有关的问卷调查,摸清教师实际情况;制订本组课题实施方案,并考虑在工作中具体落实。 3、总结阶段(2012年6月1日至20日)各课题组做好自己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v 1、《新课程背景下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v 2、《新课程背景下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论文。 十、参考文献 v 1、《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中国文史出版社陈洪庆主编 v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v 3、《新课程改革遭遇教师冷漠态度的文化视角审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中华 410081 v 4、《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 v 5.《建设全新教研文化要做的还很多》——《中国教育报》2008、9、26 第五版 陆安 v 6、党的十七大报告。 v 7、刘晓明、王丽荣编著,《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质》,2004年4月出版。 v 8、郭瞻予主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5月出版。 v 9、万福、于建福主编,《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2000年3月出版。 v 10、《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2008年08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